()“號外!號外!平津渡大捷!盛世侯駕月夜行八百里,斬神孽惡龍于平津渡,破淮河,淇水二神復蘇!”
秋雨轉涼,入了九月中旬,整個大夏北方已經開始身穿棉襖,不過今天天京一山四城的報紙卻異常火熱,竟然重新有幾分當初周鐵衣在天京發行報紙的盛況,這當然不是因為報紙司領導有方,而是今天的新聞過于勁爆。
隨著報紙發行,諸如董行書之流已經發現,無論是周鐵衣最開始提出的珍寶,美婢,還是百家的圣人大義,這些都不足以吸引百姓們長時間閱讀,總會出現疲倦感,而讓他們感興趣的,還是要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信息,同時夾雜一兩個爆點刺激眼球。
而今天報紙上的內容毫無疑問刺激眼球。
無論是月相系統,盛世侯周鐵衣,平津渡龍脈異動,蛟龍興風作雨,前朝惡神趁機復活,這些都是看點,讓整個事件充滿曲折的故事性和力挽狂瀾的英雄性,讓真實的事情如同一樣趣味十足。
特別是什么駕月夜行八百里,翻手成山壓蛟龍,這如同傳說故事一樣的事情不僅真實發生了,還就發生在十萬人的眼前,讓無數人見證,沒有什么比這更值得吹噓的了。
于是當夜機關城就有不少修行者,文人墨客寫文記載此事,書信如同白鴿,先從機關城飛入太行山省,飛入西洛州,而后又通過水路貫通整個大夏,百家在各地興辦的報刊本來就想要吸引民眾目光,有此這么正確的‘大捷事件’當然第一時間就刊登上去,反正報紙司和圣上總不能夠說這大捷不吉利或者欺君吧,頓時讓這件事成為如今大夏最吸引眼球的事情,甚至蓋過了北邊淵蒙再次進犯。
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大夏圣上想要攔住信息也攔不住,這就是底層傳播的魅力。
一輛輛百官的馬車行駛在玉京山山道上,直通十二重樓牌的白玉廣場,不少人昨天晚上已經通過各家道統得到了第一手消息,確定了周鐵衣確實再立下大功,保全了平津渡,斬殺了兩條三品惡龍,又阻止了兩位二品神祇復蘇。
這功勞已經是封侯拜相的根基了,如果再加上月相系統,解決了墨石病,一旦處理完這次的墨石案,那么周鐵衣重入中樞,如果還只是區區五品督查院使,恐怕天下人就會覺得他們朝廷諸位肱股之臣在打壓青年才俊了。
車廂之中,董行書目光落在今日的報紙上,久久不能夠平息。
他得到的消息比報紙上多得多,也準確得多,但他仍然要看報紙,因為他要思考百姓們看到的消息是一個怎么樣的情況。
毫無疑問,百姓們看完今天的報紙,已經對周鐵衣的形象從天京的盛世侯轉化為力挽狂瀾的大英雄了。
這個轉化讓周鐵衣的名聲真正從天京擴散到天下,這也是周鐵衣要夜行七百里的原因。
如果是普通臣子這么做,那只能夠說不知死活。
但周鐵衣和大夏圣上的矛盾本來就已經到了退不得的地步,所以與其被悄無聲息按死,還不如弄得大張旗鼓。
只不過圣上究竟怎么想的?
董行書放下報紙,在車夫幾聲問詢下,才緩緩下了馬車,他下車的第一時間就看到了身穿紫衣,如今乃是報紙司司長的柯黯然。
柯黯然感受到董行書在看自己,頷首致意,不過沒有和董行書一起走,而是獨自走到白玉廣場上等候的百官之中。
董行書一瞬間意識到了周鐵衣這么做的原因。
柯黯然進京,別人不知道柯黯然獻給圣上的策略是什么,但作為當初在趕柯黯然離開的人,董行書怎么不知道!
天圣民三才感應策!
這是道統之法,是眼下看上去最適合大夏圣上的道統,柯黯然成為報紙司司長,雖然還沒有明確的信息指明大夏圣上已經選擇了這條道路,但至少可以證明,大夏圣上已經在考慮成就三品的事情了。
而成就三品之后,因為道統和大夏皇帝之位的沖突,所以眼下,或者未來的幾個月,將是大夏圣上最為虛弱的時候。
這個時候,即使大夏圣上也不會誅殺一位名滿天下的有功之臣,不是不想,而是力有不逮!
稍微出現一點閃失,大夏圣上就會和周鐵衣雙輸,讓朝廷之上其余的諸子百家獲利,所以當周鐵衣回京,朝廷局勢會變得前所未有的波譎云詭。
晨鐘敲響,百官們在羽林衛都統的帶領下進入金鑾殿。
山呼萬歲之后,今天的重頭戲就開始了。
刑部侍郎長孫丹作為周家的門生之首,率先出列,“臣賀喜陛下。”
大夏圣上垂下的珠簾遮擋住表情,“何喜之有?”
長孫丹開口道,“陛下天使周鐵衣斬三品惡龍于平津渡,扼殺淮河,淇水兩神復蘇,借明月之相,重挫神道,自古明月之光出自大日,如今天使神威,正是陛下廣修道德之果,因此賀喜。”
長孫丹話說的滴水不漏,但所有人都聽明白意思,這是替周鐵衣前來邀功了。
不過如此大功,確實要邀。
而且這次大夏圣上不能夠以千里加急賜一杯御酒了事,而是要用實際利益來表示。
大夏圣上輕笑了一聲。
這聲輕笑意味復雜。
首先肯定了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喜事,但是卻不能夠讓大夏圣上大笑。
而后大夏圣上問道,“長孫侍郎覺得該如何賞賜?”
長孫丹躬身道,“周鐵衣身負陛下重任,太行山墨石案,湯州府湖心書院案尚未完結,如此大功如果不當面封賞未免顯得朝廷草率,不如等周鐵衣歸京,再行封賞。”
這是準備先將功勞要到手,等墨石案查完,如果中間周家有牽扯,也好來個功過相抵啊。
眾多朝臣讀出了長孫丹話里面的意思,這倒不是難辦的事情,而且又是給了圣上一個新的解決思路。
周鐵衣這次功勞太大,那好辦,等墨石案查完,周家確實牽連,到時候圣上只用罰其他家,不罰周家,來個功過相抵,天下人都能夠接受。
想到這里,一位位朝廷重臣們面露些許深思之色。
周鐵衣之前之所以敢不顧一切,大張旗鼓查墨石案,推動改革,當時他就不怕挑起諸子百家的矛盾,一個核心的辦法,就是用神道這個更大的矛盾去覆蓋小矛盾。
就像現在一樣,最后查出周家在山銅府有墨石牽連,但周家也誅殺神孽有功,一功一過,就足以將問題擺平。
再好的謀劃逐漸完善的時候,始終會被聰明人看到目的,大家也不是聾子瞎子,自然已經猜測出了周鐵衣的目的。
但此時功勞已經立下,就算猜測出目的,這個結果也能夠讓百家和大夏圣上接受,至少是明面上的接受。
大夏圣上看向長孫丹,微微頷首,“此言不差。”
大夏圣上同意之后,又看向右將軍尉遲破軍,開口道,“你將剛剛的軍情急奏拿出來議一議吧。”
右將軍目光幽深,拱手一禮,然后開始說起落日關淵蒙那邊的軍情急奏來。
不過眾多朝臣仍然在想著上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次周鐵衣如此明晃晃的謀劃,大夏圣上為什么還是輕易同意了,再不濟也可以以擔心神孽為由,加派一個天使下去鉗制。
但當聽完了落日關的軍情急奏過后,他們神色略微一動,好像明白為什么大夏圣上現在不能夠輕易動周鐵衣的原因了。
“北方急奏,淵蒙大軍壓境之際,虎威將軍周擒龍率眾奇襲千里,至妙善城,借妙善城僧眾,奪此西域關口,后以愚和尚留城中舍利子,于今日寅時,挫敗前來支援的淵蒙神將,暫時鎮守此城。”
“上疏建議陛下興兵,徹底奪下妙善城,并且以妙善城為根基,入西域蠻夷百國,設置藩屬,斷淵蒙根基。”
又是一件大喜事,朝臣們一愣。
太子眼中駭然,但是想到今天父皇對周鐵衣立功的表現,心中已經有了定計,眼下正是最好的表現時機,或許能夠挽回自己因為周鐵衣,在父皇那里失去的信任,于是越眾說道,“父皇,兒臣覺得此計不妥,自古兵事勞民傷財,而西域百國又是蠻荒之地,進取西域,乃是以天下之財填無底之源,不過好大喜功之言,實乃禍國殃民之論!”
一直以來,太子李燦雖然上朝,但是幾乎不議論朝政,除非是大夏圣上親口詢問,今日罕見開口,讓群臣們微微側目。
不過不等他們思考,就聽到御座之上的大夏圣上喝道,“混帳東西!”
大夏圣上御座旁邊,自從垂簾聽政之后,很少開口的天后今日也罕見開口道,“圣上息怒,燦兒也是憂心國事才直抒己見。”
‘勸解’了大夏圣上之后,天后隔著珠簾,看向大殿之上一臉懵逼的太子李燦,“本宮問你,之前我大夏為何對淵蒙兵鋒進犯屢屢困頓,只能夠扼守落日關,難以進取?”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