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箱子里的戰錘40K小說>箱子里的戰錘40K最新章節列表 >箱子里的戰錘40K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箱子里的戰錘40K-第一百零五章 遞增的新兵
更新時間:2025-02-27  作者: 作家RIfxFe   本書關鍵詞:  | 衍生同人 |  | 作家RIfxFe | 箱子里的戰錘40K 
正文如下:
星際戰士之所以擁有遠超凡人的強大身體素質,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們接受的十九道基因改造技術,以及與之配套的心理催眠暗示和殘酷訓練。

心理催眠暗示和殘酷訓練,也只不過是激發這些超級戰士的潛能,讓他們學會如何控制自己身體里那些生化改造器官正常運作,從而讓他們發揮出自身強大的戰斗力。

而十九道基因改造手術,其實是往受改造的新兵身體里植入十九種不同的人造器官,而哆啦考爾的原鑄改造則又額外增加了三種器官,令星際戰士變得更強!更勁!更霸!

一共二十二道改造手術所需的人造器官則全部由基因種子培育。

通常,負責執行改造手術的生物賢者或者戰團藥劑師和牧師會通過基因種子中保存的遺傳物質來培育全部的人造器官。

一枚基因種子一套器官,不會有多,但比較倒霉的戰團會缺那么一兩個。

然后根據各個戰團文化的不同,手術改造的持續時間也會不一樣,有些快的可能一兩年就弄完了,慢的可能十年才能完成全部的植入手術。

當然,圣血天使的血棺就和其他戰團不一樣,他們的基因種子是放在鮮血圣杯里連同原體之血一起喝下去的,而不是把新兵開膛破肚把各種人造器官塞進去。

因為基因種子是如此的重要,它也就成為了一個戰團最重要的生命線。

即便一個戰團全員戰死,只要還有藥劑師,還有基因種子,便還有希望可以將戰團重建。

但如果戰團的基因種子都損失了,那哪怕戰團還有兵力,也會無可救藥的陷入衰落、甚至是滅亡的危機之中。

而如此重要的基因種子,產出的手段只有一種,即二十二道改造手術中有一道名為基因收存腺,它在植入新兵體內后就會收集新兵的遺傳物質,等新兵完成全部改造手術、發育成熟之后,這個基因收存腺也會收集全部人造器官的遺傳信息,可以采摘。

一個星際戰士身上一共兩個腺體,其中一個在新兵完成改造之后就可以摘取,這種一般會作為戰團的基因種子稅上繳十分之一,由機械教收取。

當戰團傷亡巨大需要大規模補兵的時候,就可以向帝國申請,啟用這些交上去的種子來擴軍。

同時,這些交上去的種子還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由機械教來檢查戰團是否出現了腐化、變異,亦或是其他基因上的問題。

而留在新兵身體里的另一個收存腺則會直到這名星際戰士戰死時,才會由戰團的牧師回收,而這個通常來說才是戰團補充新兵所主要使用的基因種子。

二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死后采摘的基因收存腺中會保存有這名星際戰士的戰斗經驗和部分記憶,植入它的新兵會繼承這些被記錄在基因之中的記憶。

而這也正是戰團最重要的傳承,最寶貴的財富。

但這也帶來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那就是戰團想要擴軍,往往會受到基因種子數量的限制,無法大規模擴軍。

像大遠征時期的極限戰士那樣,考斯之戰后一口氣爆兵二十萬,對于40K時代的星際戰士戰團來說,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這也是陳曦問史冬基因種子夠不夠用的原因,素體夠、沒有基因種子也是擴不了軍的。

“我們使用素體來快速培育基因種子,雖然目前還在培育,但根據奧蕾迦娜賢者的計算是夠用的。”史冬向陳曦解釋了一句。

陳曦一聽,頓時了解了史冬是打算怎么做。

簡單來說就是素體培育出來之后直接改造,改造完成就直接把兩顆種子都摘下來,然后又植入新的素體。

如此反復便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基因種子。

乍一聽好像差不多,但目前史冬這邊的原鑄阿斯塔特一共三十三人,采收的第一批基因種子也只有三十三枚。

如果按照植入之后只采摘一顆基因種子來計算,就算用血棺一年可以培育一茬新兵,那么他們十年時間也只能擴軍330人。

但如果是后一種方法,全部的基因種子都用來反復生產新的基因種子的話,十年之后就能夠有33792顆基因種子。

陳曦問了一下史冬,他并不打算用這么極端的方式來培育基因種子,但也不打算用傳統方式來培育新兵。

而是打算將一半的基因種子用于培育新兵,一半的基因種子用來培育新的基因種子。

這樣一來,就可以有足夠的基因種子,也可以有足夠的新兵。

雖然新兵的素質可能稍微差一點,但這樣培育出來的新兵也只是初始素質差一點,在經過了訓練和實戰檢驗之后,其和正統的星際戰士之間并不會有明顯的實力差距。

通過這樣的方式,十年之后便會有數量相當可觀的原鑄星際戰士和基因種子存量。

剩下的只需要武器裝備的生產跟得上,陳曦的爆兵就幾乎等于沒有限制了。

三十年之后,等大裂隙展開的時候,怕不是陳曦也能用茫茫多的藍子藍孫淹沒敵人。

當然,這就純屬意淫了,基因種子和原鑄星際戰士的數量確實沒有問題,但要產出足夠武裝這么多人的動力甲和爆彈槍,這可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就算陳曦能夠把整個羅斯托夫次星區都開發出來,產能也是不足以供養如此龐大的一支星際戰士軍團的。

更不用說這些原鑄星際戰士并不僅僅只是需要動力甲和爆彈槍,諸如鏈鋸劍、動力劍、風暴盾,以及各種載具之類的東西,以及用來運輸星際戰士的打擊巡洋艦這些,才是真正的大頭。

按照陳曦的估算,他如果能夠在三十年內把羅斯托夫次星區開發出來的話,倒是大概供養得起兩三千星際戰士,再多就真的養不起了。

“目前就先這么培養著,另外武器裝備的生產也要跟上,別出現新兵培育出來之后沒有武器裝備的尷尬。”陳曦向史冬交代著。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