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道君,從蓬萊筑基開始小說>道君,從蓬萊筑基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道君,從蓬萊筑基開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道君,從蓬萊筑基開始-第43章 虞帝東巡祭金華
更新時間:2025-03-15  作者: 臨淵今天一定更   本書關鍵詞: 玄幻 | 東方玄幻 | 臨淵今天一定更 | 道君 | 從蓬萊筑基開始 
正文如下:
第43章虞帝東巡祭金華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道君,從蓬萊筑基開始第43章虞帝東巡祭金華(女生文學wenxuem)

大地震顫,煙塵四起。

隨著那飛揚沖天的塵煙,一面面旌旗在塵土之中若隱若現。

抬眼望去,密密麻麻竟是望不到盡頭。

這是咸帝東巡的儀仗。

雖說如今的虞朝已經有了王朝末年傾塌之狀,但只要虞朝一息尚未完全崩塌,其能爆發出來的力量就超乎所有人想象。

作為一個占據了山海界東南之地近十萬年的鬼神王朝,虞朝歷代帝王積累的資源兵甲便是金山銀海也不足以形容。

此次咸帝東巡,虞都不僅僅有宮中妃嬪侍者、官宦貴胄跟隨,更是從虞都調集了忠于咸帝的精銳兵甲百萬。

原本這些兵甲是要隨著咸帝進入幽冥,為咸帝死后的護衛,但眼下幽冥已經是一團亂麻,這些兵甲自然就跟隨咸帝東巡。

數以十萬計的戰車,各類法器儀仗浩浩蕩蕩蔓延萬里,而在這些兵甲拱衛的中心,是一座百丈大小的行宮,由戰車拉動,宛如一座小山一般緩緩移動著。

在行宮后方,還有一方方容納鬼神的車架,絲絲縷縷香火縈繞,化作遮天蔽日的鬼神之氣,一尊尊鬼神的真容在其中若隱若現,與那一尊尊乘云御空的修士一同簇擁著行宮儀仗。

擺開如此架式的咸帝,這一次東巡不僅僅是祭拜金華山,更是對各地那些不安分的世家一次威懾。

面對咸帝帶來的大量鬼神和修士,各地世家也表現出了高度的配合,不僅僅沿途提供兵馬修士以作護衛,還為這支龐大的東巡隊伍提供錢糧資源。

咸帝這一路行來,除去出發時消耗的虞都資源,一路上用度全是各州郡的世家在供給。

無論是咸帝還是這東巡的官宦貴胄,妃嬪皇子,全都要維持自身的儀態,吃穿用度都要按照規格執行。

虞都自然不缺資源,加上虞都周遭的州郡俱是姬姓死忠,在虞都,如此多的權貴維持著氣派自然不是問題。

可離開了虞都,依靠這些地方世家供養,對這些地方世家來說無疑就是一次壓榨。

歷代虞帝為何極少出行,便是因為一次出行不僅僅對虞都來說是一次極大的資源消耗,對各地州郡世家來說也是巨大的負擔。

為了維持虞朝的正常運轉,保證平穩,虞帝幾乎不會離開虞都,因此虞帝也被稱作虞都帝王,意思是離開了虞都就什么也不是了。

可此次,咸帝完全不顧這些,以一副竭澤而漁的姿態,強硬的要求各地州郡世家供養東巡的龐大隊伍,來壓榨著這些世家的資源。

行宮之中,頭戴冕旒,身穿袞服的咸帝捧著一卷《青元符經》正在慢慢讀著。

這《青元符經》作為金華山的招牌道經也是所有金華山修士入山必修經卷,不僅僅是幫助修士們替換一身濁氣香火,更是幫修士們重定道基。

因此《青元符經》極度珍貴,金華山中也不過是真人們講述,下發抄眷的版本,其上毫無注解,需要修士們自己領悟每一個字,每一句的意思。

而咸帝手中這一本則完全不同,在那一行行黑色行墨之間,不僅有許多細小的注解,甚至這些注解一旁,還有一些淡青色的字跡。

這些淡青色字跡瀟灑之余還透著一股大氣堂皇之感,明明是細小的蠅頭小字,卻給人以浩大之象。

能寫出這等字來的,放眼天下,咸帝想想也知道是誰。

那字跡規整方正的注解,是咸帝的二子,姬宏標注的。

而姬宏注解旁的那些淡青字跡,則是金華山那位玉宸靈淵真君所寫。

其意思很明顯,想讓咸帝認知并理解《青元符經》,從而理解道家之法。

東巡的官道并不平坦,但百丈大小的行宮行走其上卻是如履平地,感知不到絲毫的顫動。

咸帝翻看著道經,他在乎的,也是道經之上江生親筆撰寫的這些注釋。

通過一個人的字,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在咸帝看來,這《青元符經》之中每一個江生的注釋,都像是一面鏡子,把江生的性情、習慣、心境、思想展現在他面前。

“青元者,東際之天青,化上上之元,以符為注,解天地之玄,靈真之妙.”

咸帝緩緩說著,忽然行宮之外出現一陣細微的吵雜,隨即不過片刻,這股吵雜就被平息。

幾息后,一道身影出現在咸帝面前:“陛下,又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散修,一個個狀若瘋魔,意圖襲擊鑾駕。”

咸帝輕笑一聲:“散修?”

“那些散修要是能成事,也不至于一輩子被地方世家壓著。”

“太平時期他們掀不起波浪,如今這亂世,他們就以為能出頭了?”

“傳朕的口諭,金云州護駕不利,罷金云州郡守及所有縣令。但朕念在金云州百姓不易,多造災亂的份上,不多做懲戒,金云州的供奉,再加兩成,以示朕之寬仁。”

那身影得到命令之后立刻躬身退出。

而金云洲所要承擔的壓力,就在咸帝這輕飄飄的幾句話中又重了幾分。

一旁正在做功課的小皇子似乎有些不忍,咸帝瞥了他一眼,輕哼道:“一群散修,何來的本事能穿過金云州的守軍封堵,沖到朕的行宮鑾駕外?”

“凡事多動動腦子,這些世家,以為結盟自保,就能獨立在我大虞之外?”

“朕此次東巡,可不是只為了去看看金華山,見見那位真君那么簡單。”

“沿途敲打敲打這些世家,讓他們安分一點,省得給朕生亂。”

小皇子聽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那懵懂的模樣,讓咸帝有些意興闌珊。

如果是他全力培養的太子,或是那幾個稍大一點的皇子在這里,必然能明白咸帝的想法:帝王出巡,大量官宦貴胄跟隨,還有大軍護衛,這一路上人吃馬嚼的消耗,就是一座壓在沿途州郡頭頂上的大山。

更別提這些跟隨帝王出巡的官宦貴胄和地方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地方州郡必然要全力供給出巡的隊伍。

否則別的州郡供給,你不供給,那就是叛逆;別的州郡供給的多,你供給的少,便是不恭。

無論什么理由,咸帝都有辦法收拾你。

便是當地州郡不愿承擔,也無力阻攔,畢竟咸帝出巡可不止帶了貴胄官宦,還帶著大軍,帶了大量鬼神和修士。

甚至其他州郡世家也會在這個時候借助拱衛咸帝的名頭沖上來,合理合法的瓜分掉這個州郡的一切,把當地世家敲骨吸髓。

所以,這就是咸帝對各地州郡一次正大光明的壓榨:消耗掉這些州郡的資源,榨干他們的潛力,讓他們便是有異心,也沒這個能力。

“大劫將起,幽冥禍亂,人間遭殃。”

“這些個世家,也不看看自己的斤兩,還想著趁亂起勢?”

“哼,朕的大虞朝,一息尚存,也能壓得這些亂臣賊子喘不過氣來!”“朕不死,一群游蛇走蛟還想成龍?!”

咸帝望著行宮之外那紛揚的旌旗,似是看到了遠處那密密麻麻跪伏的人群,嘴角一絲冷笑躍然而上。

咸帝一路行來,途徑諸多州郡,耗時足足年余,終于是到了金華山附近。

說是附近,距離金華山所在的靈右州,還有一段距離。

只是這些州郡已經完全在金華山掌控之下,和其他州郡的混亂動蕩相比,這些州郡的安穩讓咸帝有些暗暗心驚。

最讓咸帝驚愕的,無疑是這些州郡之中行走的修士,其中許多修士幾乎都隨身帶著一塊牌位。

派人了解之后,咸帝這才明白:玄青觀已經并入金華山體系之中。

日后這些州郡不用再分別供奉金華山和玄青觀,而是只用供奉金華山一處。

同時這些州郡里所有的道觀和神廟也已經合并,前殿供鬼神接受香火供奉,后殿供修士打坐修行。

而且修士們將各自供奉一位鬼神,鬼神也會庇護修士,協助修士處理一地事務,鎮壓那些邪祟。

對于金華山和玄青觀之間那千絲萬縷的聯系,咸帝自然也清楚。

如今金華山與玄青觀合并,咸帝立刻就意識到,是那一場名為羅天大醮的道家法會已經迫在眉睫了。

“金華山與玄青觀相合,氣運合一,香火一統,仙家鬼神共居廟堂,那位真君,所謀甚大啊。”

“可惜,如今卻是無人能制了。”

咸帝輕聲感慨著,吩咐大軍繼續前進,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靈右州。

如今的靈右州,可謂是整個山海界最是人杰地靈之處。

金華山這座道家仙山立在這里,就保證了整個靈右州風調雨順,邪祟惡鬼不敢靠近,更無邪修魔道生事鬧亂。

玉宸靈淵真君的威名,足以威震數百萬里方圓,庇護一隅生靈。

咸帝來到靈右州后,也是不得不贊嘆這靈右州的太平安定。

明明孽龍之禍過去還不到十年,整個靈右州就已經完全磨平了過往的瘡痍,展現出一片祥和安定的太平人間。

而走在靈右州土地之上,無論從何處,都能看到那座放出無量霞光瑞靄,青陽高懸的金華山。

但見巍峨山脈連綿千里,茫茫云海籠罩四方,在那籠罩整座金華山方圓的云海之上,兩座高峰破出直指天穹,周遭靈光縈繞,仙氣縹緲。

而在那兩座仿佛撐天之柱的高峰間,那放出澄澈輝光的青色天星放出萬丈華光,照耀整個靈右州。

那一輪青色天星,仿佛是天上第二尊太陽,仿佛是那位玉宸靈淵真君的眼睛一樣,其煌煌之光,讓人敬畏。

便是在萬里之外,都能看到那一輪朗照天地的青色天星,看到那位居天星之下的連綿仙宮。

望著那重巒疊嶂之處的殿宇樓閣,便是咸帝,也忍不住嘆道:“天地鐘靈處,法秀金華山。”

“玉宸靈淵真君的道場,果然非同一般。”

侍者上前:“陛下,可要通知那位,讓其迎駕?”

咸帝搖了搖頭,眺望著金華山方向:“不用,那位早就知道朕來了。”

咸帝話音未落,就見一束天光照射而來,隨即團團祥云簇擁著幾道身影出現在咸帝面前。

那祥云之上的幾人皆是身穿羽衣,頭戴高冠,身后披帛搖曳,周遭靈光瑞發,一副仙家氣象。

為首的那人對著咸帝微微行了個道揖,隨后朗聲道:“真君知陛下已至,特命我等接陛下入金華山一敘。”

咸帝周遭的官宦貴胄,妃嬪皇子紛紛望向咸帝,一時不知該如何,畢竟僅僅只派出幾個人來就要接咸帝入山,哪怕這幾人俱是氣機不凡有真仙之象,可對大虞的帝王來說,還是看輕了。

更何況,他們也想跟著去金華山這仙家福地看一看,是不是在其中真能益壽延年

咸帝無視了這些官宦妃嬪,他們的作用,到了這靈右州也就是淡了,等到舉行羅天大醮的時候,讓他們貢獻一份氣運也就是了。

眾目睽睽之下,咸帝淡然道:“既是接朕,云駕何在?”

為首那人當即說道:“真君特命我等以大日金儀攆來接陛下,請大日金儀攆。”

隨后幾人齊齊施法,隨著一團天光氤氳蕩開,一架云輦從中緩緩駛出。

云輦通體以鎏金制成,飾以銀飾華珠,嵌以玉石道紋,云輦兩側更鐫刻道家真言上千,皆是放出金光瑞靄,以彰仙家氣象,更有金陽華蓋罩頂,放大日之輝,以顯威儀。

這大日金儀攆,其威儀莊嚴之感,仿佛大日帝君巡視天地之車,足以彰顯帝王之尊。

而大日金儀攆從天光之中駛出之后,一道玄黃之光隨之招搖落下,落在咸帝面前,仿佛一條通天的仙路。

咸帝冕旒微動,留下一句“爾等在靈右州安營扎寨,等待朕的口諭。”之后,便踏上那曲折的光路,最后行至那團團祥云之上,走到大日金儀攆前。

望著眼前這華蓋如陽,透出金光仙氣的大日金儀攆,咸帝點了點頭,隨后安然坐在云輦之上。

在那金光霞氣映襯之下,頭戴冕旒身穿袞服的咸帝,此時倒真有幾分那巡視天地的大日帝君模樣。

隨著天光回卷,那幾人拱衛著大日金儀攆,在一路金光煌煌之中,消失在云端,只留那些虞都來的妃嬪皇子,貴胄官宦一臉羨慕:陛下此次,怕是要得道成仙了吧?

坐在云輦的咸帝,進入金華山之后立刻就感知到了金華山的不凡,這一片天清地靈,當真宛如仙境一般,毫無人間污濁之感。

云海之下,處處竹海濤濤,松柏齊誦,有成群的道家修士,吐納天地靈氣,運轉周天。

或是行功,或是修法,或是練劍,或是論道,自在逍遙,頗得道家韻味。

而云海之上,那映照云海的粼粼霞光間有仙鶴白鷺騰飛,那縈繞龍角峰間的清光虹霞處有飛瀑流泉,那云海之上若隱若現的行廊玉臺之間似有人影,那山峰之上重巒疊嶂的殿宇樓閣處有靈獸躍動.

還有那一輪始終放出萬千天光,照耀四方的青色天星.

入目之處,盡是仙家氣象,讓咸帝一時竟覺得,舍棄天下,得道成仙也并非不可。

在天光接引之下,云輦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那澄澈天星之下,來到青陽云宮前。

隨著那幾名修士告退,咸帝從大日金儀攆上走下來,就看到眼前巍峨云宮的殿門緩緩打開,一位頭戴青玉道冠,身穿玄衣鶴裳的年輕道人從中走出。

道人身后侍立著兩個童兒,一人捧劍,一人持拂塵,俱是身居清靈之氣。

而道人本尊雙眸澄澈如星,腦后一輪清光道輪流轉不休,其面若冠玉宛如謫仙,那躍然而來的仙機清氣,讓咸帝知曉了這位的身份。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