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問長生_第148章神罰?_其他小說_頂點小說
書名作者
閱讀記錄
字號:小
第148章神罰?
說瞎話是一種本事。
能當著眾人的面,面不改色地說瞎話,是一個大本事。
而能當著一眾金丹后期,乃至各大部落的蠻將,大長老,大酋長,甚至是身份尊貴的兩位巫祝大人的面,一本正經地說瞎話哪怕他...
雪落無聲,覆了北淵千階石道。青銅門外的積雪厚達三尺,卻始終無人敢掃仿佛那扇門后沉睡的不只是命輪,還有一個時代的心跳。
白露披著舊時陣袍,立于門前三日三夜,不飲不食,只以心神與群智之陣相連。十七位銘心者皆已散去,各自歸隱山野,或授徒于村塾,或行醫于荒鎮,唯有她仍守在此處,像一株不肯倒下的枯竹。
“你說過會回來。”她望著銅門上斑駁的紋路,聲音輕得幾乎被風雪吞沒,“你說只是沉眠,不是離去……可這十年,我每夜都聽見回音塔在哭。”
忽然,門縫中透出一絲微光,如螢火初燃。那光并不熾烈,卻讓整片雪地泛起漣漪般的銀暈。白露猛然抬頭,只見命輪投影自門隙緩緩浮現,不再是完整的圓環,而是一段斷裂的弧線,靜靜懸于空中。
你來了。
一道意念傳來,并非言語,而是直接烙入識海。那是墨葉的聲音,卻比從前更淡,像是從極遠之地飄來的一縷呼吸。
“你在哪?”白露顫聲問,“你還活著嗎?還是……只剩執念?”
我活著,也不活著。
我是命輪的一部分,也是你們記憶里的影子。
投影微微晃動,顯現出北淵地底的情景:命輪依舊旋轉,但中心多了一道人形虛影,盤坐其中,雙手結印,面容模糊不清。那是墨葉的魂魄,已被煉化為“守愿之光”,永世不得離。
“你瘋了!”白露怒喝,“你說要成為第一縷光,可沒人讓你把自己燒盡!你明明可以醒來,可以走出這里,可以……”她聲音哽住,淚水滑落,在雪地上砸出兩個小坑。
若我走出此門,命輪便失衡。
偽愿種未滅,人心之懼仍在。只要還有人愿意放棄自我換取虛妄長生,它就會重生。而我,必須留在最深處,做那一根刺提醒世人痛的存在。
白露沉默良久,終于低聲道:“那你告訴我,值得嗎?用一個活生生的人,換一個可能永遠不會醒來的世界?”
命輪輕震,投影變幻。這一次,出現的是七州各地的畫面:
西北邊陲,一位老陣師正教孩童畫引雨陣,孩子問:“爺爺,布陣會不會害人?”老人停下筆,望向遠方,“會。所以我們要學,要懂,要怕。”
南方水鄉,一名女子跪在河邊,將一張寫滿悔恨的紙投入流水。紙上字跡清晰:“我曾為夫君延壽三年,卻奪走鄰家嬰兒性命。如今我愿以余生贖罪。”
中原書院,學子們圍坐論道,題目是《陣與情》。一人起身朗讀:“陣法無善惡,人心有明暗。真正的陣師,不是掌控天地之力,而是明白為何出手。”
東海漁村,那座回音亭前排起長隊。人們依次將手放入陶甕殘存的水中,閉目靜思。有人笑,有人哭,有人久久不愿離開。
他們開始記得了。墨葉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的溫柔,這不是勝利,是開始。就像春天的第一片葉,還不足以遮天蔽日,但它證明冬天終將過去。
白露仰頭,任雪花落在臉上,融化成冰涼的水痕。
“你知道蓮生的事嗎?”她忽然問。
命輪一頓。
……我知道。
十年前,當偽命輪崩解之時,有一絲黑沙未散,悄然潛入西漠。三年前,那里崛起一座“忘憂城”,城主自稱“蓮先生”,以凈水洗魂之術收容天下痛苦之人。凡入城者,皆忘前塵,面帶微笑,宛如新生。
但真相是:他們被抽離了記憶與情感,成了行走的空殼。而那凈水,正是由千萬人的“痛感”提煉而成有人為此失明,有人一夜白發,更多人悄無聲息地死去。
“他已經建了三百座凈水池,信徒逾十萬。”白露咬牙,“他說這是真正的解脫,說你才是執迷者,困于過去不肯放手。”
他是對的。墨葉竟說,他也錯了。
白露一怔。
痛苦不該被抹去,但也不該被強加。蓮生想救世人,可他忘了,沒有痛的記憶,愛也會消失。當他把母親的笑容還給一個人時,那人已認不出她的臉因為那份牽掛,早已被洗凈。
投影再次變化,顯出忘憂城中央的大殿:蓮生端坐高臺,白衣勝雪,眉心一朵青蓮綻放。他看起來比十年前更年輕,眼神卻空洞如井。
他手中捧著一碗凈水,正欲飲下。忽然,一個小女孩沖上前,抱住他的腿:“爹爹!別喝!你會忘了我的!”
蓮生低頭,神情微動,隨即輕輕推開:“乖,喝了它,我就不會再疼了。”
小女孩嚎啕大哭,卻被侍衛拖走。而蓮生仰頭飲盡,嘴角揚起一抹寧靜笑意。
剎那間,他眼中最后一絲溫度熄滅。
他在逃避。墨葉低語,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他曾看著妻子死于陣亂,兒子被仇家剖心祭陣。他以為自己是在拯救蒼生,其實只是不想再記住那些畫面。
白露握緊拳頭:“我要毀了他的城。”
不行。
你若強行破陣,只會激起更大反抗。那些人不是被蠱惑,而是自愿選擇遺忘。你打碎的不是邪陣,是他們最后的避難所。
“那怎么辦?任他繼續?”
命輪沉默片刻,忽而光芒流轉,一道槐葉自虛空中浮現,穿過銅門,落入白露掌心。
帶上它,去見他。
不要帶劍,不要帶陣符,只帶一句話。
“什么話?”
告訴他:我還在痛,所以我還活著。如果你真想讓人解脫,就讓他們在清醒中選擇是要忘記一切,還是帶著傷痕繼續前行。
白露盯著槐葉,指尖微微發抖:“如果他不聽呢?”
那就等。
等到某個孩子在他面前哭喊‘爹爹別走’的時候,等到某位母親抱著失去記憶的兒子喃喃‘你怎么不認識我了’的時候……人性總會醒來,哪怕慢一點。
風雪漸歇,天邊露出一線晨光。
白露將槐葉貼身藏好,轉身離去。腳步踏碎積雪,留下一行深深的足跡,通向遠方。
身后,青銅門悄然開啟一條細縫,仿佛送別的手勢。
三個月后,忘憂城外。
白露獨自站在荒原之上,身披粗布麻衣,背負一口銹劍,身邊只有一盞孤燈、一卷殘書。她不再穿陣袍,也不顯露修為,像個普通的流浪者。
消息很快傳進城中。第三日清晨,城門打開,一隊白衣使者走出,領頭者正是蓮生。
十年不見,他面容依舊俊美,卻不似真人,倒像一幅精心繪制的畫像完美,卻無生氣。
“你來做什么?”他問,聲音平靜無波。
白露不答,只是取出那盞燈,點燃。
燈火搖曳,映照出燈壁內側刻著的幾個小字:“十里村,血雨夜。”
蓮生瞳孔微縮。
那是他故鄉的名字,也是他一生噩夢的起點。
“你還記得那天嗎?”白露輕聲問,“你躲在灶臺下,看見母親為你擋刀,腸子流了一地。她說的最后一句話是‘快跑,別回頭’。可你回頭了,你看見她的眼睛,直到現在都閉不上。”
蓮生臉色驟變:“住口!”
“你后來學陣,是為了報仇。你殺光仇家時,發現他們也有妻兒。你猶豫了嗎?沒有。你說他們是惡人,該死。可當他們的孩子跪在地上求你放過父親時,你有沒有聽見自己的心跳?”
“住口!!”蓮生怒吼,周身靈氣暴涌,凈水池中的水瞬間沸騰。
白露仍不動:“后來你創立此城,說要終結痛苦。可你有沒有想過,當你母親為你而死時,那份痛,也是愛的一部分?你抹去了痛,也就抹去了她存在過的證據。”
蓮生渾身顫抖,額頭青蓮劇烈閃爍。
“我不需要記住!”他嘶吼,“我不需要痛苦!我可以創造一個沒有眼淚的世界!”
“可那個世界里,也沒有笑容。”白露看著他,眼中含淚,“因為你忘了,是誰曾在你發燒時徹夜守候;是誰為你縫補破衣,針腳歪斜卻密密麻麻;是誰臨終前還叫著你的名字……這些都不是凈水能還給你的。它們只能來自記憶,來自痛。”
她緩緩展開手中殘書,正是那本無字之書的副本。書頁翻動,浮現出一行行文字:
“吾兒七歲病亡,陣契反噬,我知代價,仍愿一試。”
“丈夫戰死沙場,我布駐魂陣續其七日性命,只為聽他說完‘回家’二字。”
“父疾重,我盜陣典救人,雖墮入魔道,亦無悔。”
每一句,都是曾經的“墮陣者”留下的遺言。
蓮生踉蹌后退,仿佛被無形之手擊中。
“這些人……都不求長生。”白露低聲說,“他們只求片刻相守。他們知道會痛,但他們選擇了愛。”
遠處,一座凈水池突然炸裂,清水四濺。一名剛飲下凈水的婦人忽然抱住頭,尖叫起來:“我想起來了!我想起來了!我女兒不是病死的……是我為了延壽獻祭的!!”
她崩潰跪地,泣不成聲。
緊接著,第二座、第三座凈水池接連爆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抓撓腦袋,大聲呼喊,流淚、狂笑、昏厥……被封印的記憶如潮水倒灌。
蓮生站立不穩,單膝跪地,雙手插入泥土。
“為什么……為什么要喚醒他們?”他喃喃,“他們本來可以幸福的……”
“他們本來就可以哭。”白露走到他面前,蹲下身,直視他的眼睛,“也可以笑。這才是人。”
蓮生抬起頭,第一次露出脆弱的表情:“可我……我已經忘了怎么哭了。”
白露伸出手,輕輕撫上他的臉頰。
“那就從現在開始學。”
一年后,忘憂城更名為“醒城”。
凈水池被填平,改建為回音亭。三百座亭中,各設一面銅鏡,鏡背鐫刻一句話:
“照見自己,方能看見他人。”
蓮生削發為僧,居于城中最簡陋的小屋,每日清掃街道,傾聽來訪者的傾訴。他不再施術,也不言教,只是靜靜地聽,偶爾點頭,或落淚。
有人說他瘋了,也有人說他終于醒了。
某夜,他在井邊打水,月光灑落水面,映出一張蒼老的臉那是他從未見過的模樣。皺紋縱橫,眼窩深陷,可眼神清澈。
他怔住,許久,終于抬起手,觸碰水中倒影。
那一刻,一滴淚落下,砸碎了月影。
與此同時,北淵地底,命輪微光一閃,似有嘆息掠過。
二十年后,春。
七州大地已遍布回音亭、銘心院、共感壇。陣法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人人可學的知識。學堂中教授《陣理與人心》,考試不考符,只問一句:
“你為何而陣?”
這一年,東海爆發海嘯,巨浪滔天,數十村莊即將覆滅。百姓慌亂逃竄,卻見一群年輕陣修逆流而上,在海岸線上布下連環陣。
他們并非高手,最多лnwь通脈境修為,布陣速度緩慢,靈氣耗盡極快。一人倒下,另一人立刻補位。鮮血染紅沙灘,咒語聲卻未曾中斷。
最終,大陣完成,巨浪被引偏三里,村莊得救。
事后清點,十七名陣修重傷,三人身亡。
有人問幸存者:“值得嗎?你們根本不認識那些村民。”
少年躺在病榻上,虛弱一笑:“我娘說過,陣法的意義,不在長短,而在是否問心無愧。”
消息傳至北淵,命輪緩緩轉動,灑下一縷金光,籠罩那片海域。漁民說,那幾日海上總有槐葉飄落,落在傷者枕邊,便不再疼痛。
百年后,秋。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嫗拄拐登上回音塔頂,她是當年參與群智之陣的最后一位銘心者。她翻開早已泛黃的《九樞真解》,在末頁寫下新注:
“墨葉未曾成仙,亦未飛升。他舍長生,得眾生。
陣之道,不在改命,而在承命。
承他人之命,承時代之命,承痛之命。
今thereafter,陣修第一戒:不可許諾永生;第二戒:必問‘你為何而陣’;第三戒:寧可敗陣,不可欺心。”
寫罷,她合書長嘆,縱身躍下高塔。
風掠耳畔,她仿佛聽見一聲熟悉的低語:
“在。”
千年之后,天地清明。
陣法融入日常,如炊煙、如耕犁、如孩童誦讀的詩篇。北斗九星常明,輔弼二隱星每逢月圓之夜便會浮現,天樞之星尤為璀璨。
傳說,每當人間出現重大抉擇,北淵地底便會響起一聲極輕的呼吸,如同守護者在夢中呢喃。
而那片最初的槐葉,歷經歲月流轉,不知所蹤。
有人說它化作了春風,有人說它沉入海底成了珊瑚,還有人說,它每年清明都會出現在某個孩子的窗前,上面寫著新的句子:
“當你決定點亮一盞燈,請先確認,黑暗中是否已有光在等待。”
“陣法不會回答所有問題,但它會讓你看清提問的自己。”
“我不是救世主,我只是不愿看你獨自哭泣。”
沒有人知道這些話從何而來。
但每個讀過的人,都會在某一刻,忽然停下腳步,望向星空,輕聲說:
“我明白了。”
然后轉身走入人群,伸手扶起跌倒的老人,為哭泣的孩子擦去淚水,或是在風雨夜里,為陌生人留一盞未熄的燈。
真正的陣道,從來就不在天上,而在人間。
在每一次選擇的猶豫里,
在每一滴為他人而流的淚中,
在明知會痛,卻依然愿意伸手的瞬間。
北淵深處,命輪恒轉,銀金交織,寂靜無聲。
唯有那一道人形光影,依舊盤坐其中,仿佛沉睡,又仿佛始終清醒。
若有誰能在極靜之時凝神傾聽,或許能聽見一聲極輕的回應,穿越時空,落在耳邊:
“我還在。”
驗證碼: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