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歲歲想了想,認真回答:“我也在糾結這個問題。”
如果優先考慮家庭的話,那肯定能去軍總醫院是最好的,有顧鈞這層關系在,想必從鎮衛生院調過去的手續也不困難。
但軍總醫院現在還是軍醫的天下,地方醫生較少,且是外科一家獨大,中醫的發展前途十分有限。
等它迭代到普通醫院的運營模式,少說也得幾年之后,那時候她自己的云濟堂都要開起來了,估計早就不在醫院坐診了。
而且第一家云濟堂的選址,最好還是在市中心人口聚集的地方,紅山鎮雖然是巖市第一大鎮,但人口畢竟還是少了些。
而且除了43軍的軍人之外,大多數居民都在村里,醫療衛生意識沒那么強,看病的意愿也低。
云濟堂的主旨雖然是治病救人,但并不妨礙它的商業屬䗼,既然是生意,那就肯定需要客流量。
只有看病的人多了,看到了效果,才能把云濟堂的名聲傳得更遠,從而讓更多人意識到治療未病的重要䗼,推動醫藥衛生的進步,形成良䗼循環。
綜合以上種種,云濟堂可以開在紅山鎮,但不能是第一家。
將自己的想法坦誠地說出來,顧鈞點點頭表示理解。
他知道由于城市規劃和住房改革,明年夏天紅山鎮就會并入巖市成為巖市紅山區,人口迅速增加,基礎設施也會迅速發展起來,可這些他都不能說。
倒是楊大娘驚訝道:“不是不讓投機倒把嗎?云大夫你咋要自己開醫院?”
云歲歲一怔,才發現是她想得太過理所當然了。
雖然現在十一屆大會已經開完了,但政策實施和人民的思想轉變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引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累積十年的沉珂,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去除的。
倒是顧鈞,竟然一點都不驚訝,順其自然地就接受了。
云歲歲看向他,不愧是最年輕最有前途的軍官,對政策的敏銳度就是不一般。
到小洋樓的時候,天剛剛擦黑。
小老四聽到車聲就嗷嗚嗷嗚的叫起來,聲音低沉得像個彪形大漢,還是唱歌走音的那種。
顧躍聽到它叫就知道是大哥回來了,連忙喊道:“媽!二哥!大哥和大嫂回來了!”
今天家里包餃子,人還不少,邵韻文他們娘仨還有秦芳都在,聽見他的喊聲都出來了。
車子在院門口停下,呼啦啦一群人圍了上來,又是對云歲歲噓寒問暖,又是看初一和十一是胖了還是瘦了。
曲蘋蘋和顧小梨牽著手擠到最前面,瞪著烏黑的大眼睛問:“師父,我和小梨能看弟弟嗎?”
聽著她嘴里亂得稀碎的輩分,云歲歲無奈一笑,但還是溫聲道:“當然可以。”
她蹲下來,將十一的臉露給她們倆看。
隨著初一和十一漸漸長開,早就不像剛生下來時那樣皺皺巴巴,漸漸顯露出父母的顏值優勢。
兄弟倆長得很像,只是哥哥的雙眼皮很薄,眼型也細長一些,更像父親。
而弟弟則是繼承了媽媽的杏眼,眼尾微微挑起一點弧度,每次眼淚汪汪地看著人時,都讓人忍不住心軟。
李文娟之前就經常說,這小子一看就是個多情種,長大后指不定要傷多少姑娘的心。
云歲歲倒不覺得兩個小娃娃能看出什么,只是覺得小十一太過嬌氣,已經在有意控制對他的心軟,爭取對兩個孩子做到一視同仁。
但小十一好像天生就有讓人喜歡的能力,看到曲蘋蘋和顧小梨后也不露怯,反而咧嘴笑起來,兩只眼睛彎彎的像月牙。
曲蘋蘋感覺自己心都要化了,眼睛亮亮的,拉著顧小梨道:“小梨你看,弟弟真好看!”
顧小梨也跟著認真地說:“嗯,弟弟好看!”
大人們頓時哈哈大笑,葉青蘭揉了揉顧小梨的腦瓜,“傻孩子,你咋能叫弟弟,這是你侄子!”
顧小梨現在膽子也沒那么小了,懵懂地問:“那為什么蘋蘋可以叫弟弟?”
邵韻文連忙說:“因為按照輩分來算,蘋蘋其實也算是你的侄女,該管你叫小姑的。”
顧小梨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曲蘋蘋倒是懂了,只是不知道為什么,她看了看邵韻文,又看看自個師父,見沒人反駁,便從善如流地叫道:“小姑!”
突然升了一輩的顧小梨聲音小小的:“……侄女。”
云歲歲被兩個小姑娘的樣子逗笑,擺擺手道:“都還小,不用把輩分算得那么清楚,隨便她們怎么叫吧。”
邵韻文擺擺手,“不行不行,那不是亂了套了?”
前段時間,她私下里告訴女兒別太靠近云大夫家的孩子,畢竟孩子還小容易生病,她和小果都在吃藥,蘋蘋身上多少也帶著病氣,萬一過給初一和十一就不好了。
這兩三個月的時間以來,蘋蘋都不敢往初一和十一身邊湊,更不敢逗他們玩,自然也不知道比她還小一歲的小梨竟然是兩個弟弟的姑姑。
這有兩個小姑娘,平常都是互相叫名字的,大人們也都放養著,壓根……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