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第77章深化改革,促進發展→、、、、、、、、、、、、、、、、、、、、、、、、、
通過建立大漢民族紀念碑的決議后。
田千秋出列,手持奏章,聲音洪亮地奏道:“陛下,此次御駕親征,我軍以極低的戰損比,大獲全勝。匈奴與烏孫狼狽逃竄,短期內再無進犯之力。此乃陛下英明領導,將士用命之成果!”
群臣聽聞,紛紛低聲贊嘆。
代替工部尚書桑弘羊工作的侍郎陳英緊接著上前,滿臉自豪地匯報:“陛下,自您登基以來,工部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力推進,成果豐碩。”
隨后他展開手中畫卷,上面詳細繪制著新修道路的線路圖,道:“以往,各地道路多有崎嶇破損,交通極為不便,貨物運輸艱難,百姓出行也困苦不堪。”
“如今,我們組織了大量人力物力,修繕拓寬了多條主要干道,以長安為中心,如蛛網般向四周延伸。
“其中,通往膠東的大道,原是狹窄土路,每逢雨天便泥濘難行,如今已被修成寬闊的水泥大道,能并行四輛馬車。”
“沿途還設置了驛站,每隔十里一座,不僅方便了信使傳遞公文,也為商旅和行人提供了歇腳之處。”
“還有分發火爐的情況。”工部侍郎陳穎神色認真,道:“陛下心系百姓冷暖,下令為百姓分發御寒火爐。”
“工部上下全力以赴,合理分配火爐,確保每個村莊、每一戶人家都能領到。在北方一些嚴寒之地,百姓們依靠這些火爐,安然度過了寒冬。”
丞相石慶補充道:“陛下,據各地反饋,因寒冷導致的疾病發生率大幅降低,百姓們對陛下的關懷感恩戴德,紛紛稱贊陛下乃千古圣君。”
“最后,是新煤礦的發現與開采。”
陳英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朗聲道:“在勘探資源的過程中,我們的工匠與勘探人員深入太原郡,歷經艱辛,終于在雁門一帶發現了儲量豐富的煤礦。”
“如今,煤礦開采工作已步入正軌,每日產出的煤炭數量可觀。這些煤炭不僅滿足了百姓日常取暖的需求,還為冶鐵、燒瓷等行業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桑弘羊尚書如今在西域尋找“石油”的工作,也有了成效,臣定會一直關注,隨時匯報。”
劉據微微點頭,眼中滿是欣慰道:“做得好,這些都是關乎百姓民生的大事,切不可懈怠。”
這時劉細君與霍光一同出列,劉細君儀態優雅,聲音清脆地說道:“如今的長安女子日報,日銷量可觀,如今已初步在長安咸陽兩地普及,形勢向好,同時不斷有女子進入學堂,甚至有參加科考的。”
劉據點頭道:“還要加把勁兒,女性群眾的工作,不僅僅要只靠報紙,畢竟多數女子還不識字,要想一些別的辦法,回頭有待商議。”
霍光也稟報道:“陛下,自推行掃盲工作以來,成效顯著。如今,每個郡縣都設立了蒙學,無數孩童得以入學讀書。越來越多的百姓能夠識字斷文,為我大漢培養了眾多人才。”
劉據面露欣慰之色:“教育乃國之根本,只有讓更多人有書讀,我大漢才能人才輩出,繁榮昌盛。繼續加大力度,讓掃盲工作惠及更多百姓。”
整個宣室殿內,洋溢著振奮與自豪的氛圍。
劉據聽著群臣的匯報,心中滿是感慨。
自登基以來,他殫精竭慮,致力于大漢的發展,如今看到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飛躍的進步,深感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正在這時。
吏部尚書金日磾神情嚴肅,匯報道:“陛下,此次開恩科,為我大漢選拔了眾多德才兼備之士,成績斐然。然而,卻有個別考官為一己私利,妄圖籠絡人心,竟敢在科考中作弊。此等行為,嚴重破壞了科考的公正,實乃我大漢之恥。”
劉據聽聞,龍顏大怒,冷聲道:“科考乃選拔人才的重中之重,關乎我大漢未來。如此作弊行徑,絕不能姑息!”
然后轉而問衛青道:“衛王,朕御駕親征后,這朝廷之事都是你來主持,你可聽聞此事?”
衛青點頭道:“陛下,此等要事,臣自然知曉,只是開恩科時,有士子賄賂考官,將得分不高者可以評高了,防不勝防啊。至于那些徇私舞弊之人,臣已經將他們扣押,全憑陛下發落!”
“全部貶為庶民,個別情節嚴重者,按新律處斬,以儆效尤!”
劉據話音剛落。
石慶便出聲阻止道:“陛下萬萬不可啊,此事涉及甚廣,有數十人,如果全部被貶斥,朝廷恐無人可用啊!”
“放肆!”
劉據一拍龍椅,站起身盯著石慶道:“別以為朕不知道其中就你石氏的人,石慶,朕念你一直忠心耿耿的份上,既往不咎,即日起便致仕養老去吧,給你一個體面。”
“陛下,臣……謝陛下。”
石慶痛哭出聲,跪倒謝恩。
劉據毫不留情,對石慶也給予了懲處,其他大臣頓時鴉雀無聲,將反對的話咽到了肚子里。
如今劉據凱旋歸來,加上新政舉措利國利民深受愛戴,在大漢臣子心中早就威嚴不可觸犯。
第77章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第77章深化改革,促進發展→、、、、、、、、、、、、、、、、、、、、、、、、、
但他們心中仍舊憂心不已。
就連張騫也道:“陛下,還請三思啊。”
劉據搖頭道:“博望侯,但凡有誰干預行政,無論貴賤,從嚴處罰,你是知道朕的底線和紅線的。”
想要說話的衛青和田千秋等人也沉默了,天子雖然不是乾綱獨斷之刃,但他做下的決定,還真沒有誰可以輕易改變。
劉據稍作停頓,又沉穩地說道:
“為確保科考公平公正,從今往后,推行糊名制。并且,科考內容除傳統儒家經典外,加入語文、數學、物理等科目,全面選拔人才,以適應我大漢日益發展的需求。”
“為確保此政令的推行,后續由田千秋親自主持,不得有誤。”
“臣遵旨。”
田千秋恭敬的行禮。
隨后劉據又道:“另外,即日起,我大漢是該對諸位愛卿和朝廷的臣子,進行一次思想洗禮教育工作了,爾等有何意見?”
金日磾率先出列,恭敬地說道:
“殿下此舉,實乃明智之極。朝廷臣子眾多,思想難免參差不齊。進行思想洗禮教育,可使眾人一心,皆以大漢昌盛為己任,凝聚朝堂之力,愿為殿下分憂,全力協助推進此事。”
陳英微微頷首,上前一步奏道:“殿下,臣以為思想教育關乎朝廷根基,影響深遠。”
衛青神情莊重,抱拳說道:“殿下,軍隊之中,紀律與思想的統一也至關重要,因此而能戰無不勝。朝廷亦如此,思想一致,行動才能一致。”
田千秋捋了捋胡須,沉穩地說道:“殿下,思想教育乃是長久之計,非一朝一夕可成。需建立長效機制,持續不斷地進行引導與教育。”
劉據看著他們的回答,雖然每個人都表達了對此次工作的贊成,但卻沒有人說到點子上。
張湯目光敏銳,思索片刻后說道:“殿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不要跟朕賣關子,說!”
劉據瞪了張湯一眼。
張湯輕咳一聲,便朗聲道:“陛下,咸陽乃陛下龍興之地,您所有的新政方針和治國思想都盡在那里,臣覺得,是時候號召大家都去咸陽,學習一樣陛下的理論思想吧。”
這時司馬遷也略顯興奮的說道:“陛下,此舉甚妙啊,我們大漢傳媒旗下的報紙,也會全力配合此次‘學習行動’,爭取讓其成為大漢新的潮流風尚。”
“號召大家去咸陽學習?”
劉據總覺得哪里有些奇怪,怎么感覺這么熟悉呢?
他擺了擺手,道:“先退朝吧,容朕再想想。”
“恭送陛下!”
群臣恭送劉據。
張湯則是對司馬遷使了個眼色,兩人便一起離開了宣室殿。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