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復山河小說>復山河最新章節列表 >復山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復山河-第二百七十九章、朝堂風云
更新時間:2025-05-09  作者: 新海月1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架空歷史 | 穿越 | 復山河 | 新海月1 | 新海月1 | 復山河 
正文如下:
_復山河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

商量出了應對之策,勤王大軍就沉寂下來。

除了派人督促濟南府,堅壁清野之外,平常時期李牧都懶得和地方衙門打交道。

前面吃了那么大的虧,北虜肯定會報復回去。

搞不好現在這種時候,人家已經采取了行動。

從戰略上來說,這肯定是一件好事。

北虜主力一旦南下,京師之圍就迎刃而解。

解除京師之圍,政治意義巨大。

原本觀望的各路勤王大軍,勢必會向京師匯聚。

南下的北虜大軍,隨時可能被官軍抄后路,不可能在濟南府長待。

只要撐過敵人的第一波攻勢,勤王大軍就安全了。

戰略方向確定下來,李牧沒心思和山東地方官員扯皮。

救援兗州可以,那就放棄濟南,兩者只能二選一。

勤王大軍“損失慘重”,無力分兵兩線作戰。

事實上,此刻立即趕赴兗州,也是一場遭遇戰。

草原聯軍,已經攻占多座縣城,并且對府城完成了圍困。

援軍想要進入城中固守,根本無法做到。

山東巡撫下令各地州府增援兗州,本質上就是政治意義大于軍事意義。

無法依仗城池之利,一群烏合之眾過去,就是給人家送戰績。

下面的將領,只要腦子沒有進水,都知道該怎么應對。

曲阜,孔府。

“各路援軍,到了什么地方?”

孔植關心的問道。

大虞尚未到崩潰的時候,作為當代衍圣公,他暫時也沒有跳槽的打算。

同忠誠無關,主要是換個打工對象,很難有現在的待遇。

早先宋時期,他們享受的官爵才八品,現在可是正一品待遇,位列文官之首。

擁有的諸多特權,更是遠超歷代王朝。

不過北虜一路打到山東地界,對他造成的沖擊,依舊是巨大的。

內有白蓮教作亂,外有北虜肆虐。

縱觀整個歷史,這都是王朝走向衰落的表現。

如果無法反推回去,大虞朝就危險了。

好在舞陽侯率領的勤王大軍爭氣,打出了濟南大捷,鼓舞了大家的抵抗決心。

“公爺,因為糧餉欠缺的緣故,各路援軍尚未有所動作。

不過各府官員都在賣力籌款,想來應該不日就可湊齊開拔銀兩……”

不等曲阜縣令把話說完,孔植就怒了。

簡直是欺人太甚,救援儒家圣地,都敢這么敷衍了事。

缺乏錢糧,那都是糊弄普通人的。

據他所知,為了應對北虜入侵,山東各地衙門從去歲年末開始,就在籌集軍費。

民間加征了不只一兩次,籌集起來的錢糧,尚未有過大筆開銷,怎么可能連開拔銀都拿不出來。

“舞陽侯所部呢?”

孔植強忍著怒氣問道。

地方官員貪腐,這是歷史頑疾。

作為官僚系統中的既得利益者,他沒法去掀這個蓋子。

如果沒有地方官的貪婪,他們孔家也積攢不了現在的家業。

別的援軍可以不來,但是最能打的勤王大軍,必須要過來。

這支軍隊可是經過北虜驗證,確實是一等一的精銳。

何況舞陽侯所部能留在山東,他也是出了大力的。

沒有碼頭上死皮賴臉的表現,人家早就直奔京師而去,根本不會留在山東。

“公爺,巡撫衙門告知的援兵中,沒有舞陽侯所部。

或許是他們在此前的戰斗中損失慘重,現在正處于休整中。”

曲阜縣令忐忑的說道。

在孔府門前當差,完全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霉。

整個曲阜的土地,八成以上掌握在孔家手中,每年征稅都是老大難。

衍圣公肯定不會交稅的,他也不敢上門催收。

為了自己的考評,只能把原本屬于孔家的賦稅,轉嫁到普通民眾身上。

以至于他在曲阜發風評,迎風都能臭十里。

稅收盤剝是其次,孔府的各種不法勾搭,他也只能充當睜眼瞎。

不光不能管,還必須幫忙善后。

一旦鬧出亂子,衍圣公是否倒霉不知道,反正他這個縣令肯定人頭落地。

稍微有點兒關系,都會主動避開曲阜縣令,這燙手的差事。

如果有的選擇,他寧愿去窮鄉僻壤任職,也不到曲阜擔任縣令。

事實上,在大多數時間,曲阜縣令這個官職都是孔家世襲。

因為不法之事太多,時常搞的民怨沸騰,才被廢除的。

除了開國初年,皇權鼎盛的時候,能夠行使職權外。

后面的時間里,曲阜縣令都要看孔家的臉色。

“廢物!”

“人家說什么,就信什么,你的腦子呢?

連援兵都請不來,要你何用!”

孔植當即訓斥道。

挨罵的曲阜縣令,只能低下頭顱。

無論是巡撫衙門,還是眼前的衍圣公,都不是他能夠得罪的。

舞陽侯所部不肯過來,要么是真元氣大傷,要么是高層博弈。

無論哪種情況,都不是一名小縣令,能夠摻和的。

估摸著就連山東巡撫,在里面的話語權,都非常有限。

“下官無能,實在是難當大任。

公爺德高望重,實乃力挽狂瀾的不二人選。

為了曲阜的數十萬百姓,還請公爺出山主持大局,拯救……”

不等曲阜縣令把話說完,孔植就一腳踹了過去。

從來都只有他甩鍋給別人,現在居然有人甩鍋給他,簡直就是倒反天罡。

北虜來勢洶洶,援兵又遲遲不過來。

光靠城中那點兒守軍,都不夠一只。

誰牽頭組織城中防務,誰就要為曲阜的安全負責。

朝中看孔家不順眼的官員,同樣不在少數。

只是迫于利益需要,大家把孔子推向了神壇,連帶孔家跟著發達。

衍圣公是唯一的,但擔任衍圣公的人選,卻是不唯一。

一旦捅出了大簍子,朝廷一樣會換人。

真到了那一步,不光他要倒霉,連帶著自己這一脈都要跟著完蛋。

傳承到現在,孔氏一族早就墮落。

內部的斗爭,同樣非常激烈。

族中眼饞他衍圣公位置,想取而代之的人,不是一個兩個。

京師。

濟南大捷的消息,依舊在不斷發酵中。

自永寧帝繼位后,大虞朝公信力下降的厲害。

民眾對官方的宣傳,并不完全相信。

許多人都認為,濟南大捷是朝廷為了安撫人心,故意炮制出來的。

沒有辦法,這是朝廷吹牛逼的后遺癥。

戰報上斬殺九千北虜,基本上和戰績吻合,到了朝廷發布消息的時候直接增加到了三萬。

別看草原聯軍來勢洶洶,真正的韃靼騎兵,一共也就那么六七萬。

畢竟,搶劫也是需要留人看家的。

倘若一戰斬殺了半數的敵軍,后續的仗也不用打了。

剩下的韃靼騎兵,無力壓制鬼方大軍。

草原聯軍內部出現問題,不趕緊往后撤,那就走不了啦。

從宣大入寇,本質上就是從鬼方人的地盤借道。

在韃靼一族強勢的時候沒關系,倘若陷入衰落,那么大量的戰利品就是他們的催命符。

只要利益到位,背叛盟友,在草原上是常態。

“陛下,好消息!”

“城外的敵軍開始撤了!

營帳數量,比昨天減少了一半。

景國良欣喜的匯報道。

作為京師防務的總指揮,最近這些日子,他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軍事上的問題,其實不算什么。

真正棘手的,還是虧空的府庫,空曠的糧倉。

光從賬面上看,朝廷在京師囤積了大量的戰略物資。

足夠守軍三年之用,隨便北虜怎么圍困,大虞都能夠堅持住。

可惜現實是殘酷的,京中一應官倉,十室九空。

裝有貨的倉庫,多半也租賃給了商賈。

一個巨大的天坑,擺在他面前。

為了穩定人心,還必須揣著明白裝糊涂,不能捅破。

賬面上弄虛作假容易,但每天需要發放的錢糧,卻是要動真格的。

苦苦堅持到現在,終于見到了曙光。

“北虜,可是撤回了關外?”

永寧帝關心的問道。

對把敵軍留在境內,他已經不抱有希望。

各路勤王大軍中,除了遼鎮以騎兵為主,其他援軍都是步兵。

北虜如果想要撤離,大家根本攔不住。

“沒有!”

“從北虜大軍移動的方向來看,他們似乎是奔著山東方向去的。

前面北虜在濟南府吃了大虧,敵人現在多半是想要報復。”

景國良坦誠的回答道。

涉及到軍國大事,容不得一絲作假。

隨著濟南大捷的出爐,舞陽侯加入勛貴陣營,幾乎成了定局。

文官做大之后,武將就很少能憑軍功封爵。

一個封閉,沒新鮮血液注入的群體,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哪怕他們現在手握大權,實際上也只是回光返照。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們也不會花大代價培養年輕一代。

即便是勛貴們下了血本,培養起來的人才,也多是旁系子弟。

勛貴嫡系子弟,養尊處優慣了,很難再去吃軍中的苦。

肉爛在鍋里,確實比丟到外面強。

可這些旁系子弟,身上沒有爵位加持,面對文官的時候天然矮上一籌。

發展上限,也相對更低一些。

在地方上的時候,問題不算太大。

一旦進入中央朝廷,能否和文官集團對抗,誰也無法確定。

有身份特殊的舞陽侯加入,對勛貴集團整體來說,肯定是利大于弊。

當然,對個人而言,則是利弊皆有。

舞陽侯未來重回朝堂,固然能夠增加勛貴系的話語權,但也會分走他手中的部分權力。

不過這是次要的。

榮華富貴都到了頂,現在謀劃的不是一時,而是長遠未來。

“敵人要山東,諸位愛卿可有對策?”

永寧帝關心的問道。

對舞陽侯這位舅舅,他的內心很是復雜。

不過總體上,還是信賴的。

尤其是對方解了京師之圍,更是讓永寧帝倍感欣慰。

盡管展開的方式,同預想中不一樣,但最終結果總是好的。

北虜大舉南下報復,他的內心同樣沒底。

上一次大勝,勤王大軍可就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再次和敵人交戰,能否擊敗敵人,誰也說不準。

萬一舞陽侯所部大敗,他都不知道,接下來還能指望誰。

“陛下,當務之急是召集各路勤王大軍齊聚京師,組建一支反攻大軍,對敵人形成戰略威懾。

至于山東方面,朝廷把消息通報給他們,授予舞陽侯臨機專斷之權。

務必要保障……”

不等兵部尚書說完,一旁的鎮遠侯李原就開口打斷道。

“萬大人,舞陽侯所部在前面的大戰中損失慘重,現在正處于休整期。

北虜大軍又是沖著他們去的,暫時就不用給他們布置任務了,免得被敵人利用。”

舞陽侯率領的勤王大軍,既是舞陽侯的嫡系力量,也是他李家的嫡系力量。

以往鎮遠侯一系,在軍中的影響力,主要集中在關中地區。

借助平叛戰爭,好不容易才滲透到了兩廣,并且占據了主導地位,可不能給折騰沒了。

站在自家立場上,寧可勤王大軍寸功不立,也不能損兵折將。

去年秋天,家中夫人又給他添了一個小兒子。

內心深處,他都盤算著,要把自己的三個庶子丟過去歷練。

畢竟,自家侄子不光會帶兵,更會帶人。

最近一兩年崛起的勛貴將領,全是從李牧麾下走出來的。

調任新的崗位之后,也能迅速勝任工作,沒有鬧出過幺蛾子。

能夠培養出帶兵能力,這比單純安排下去鍍金,重要多了。

“侯爺,此言差矣!”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舞陽侯所部,乃是我朝精銳。

現在這種國難時刻,更要肩負起重任來,為天下做出表率來!”

萬宇軒當即反駁道。

大虞軍隊接受督軍府和兵部的雙重領導,現在文官強勢,主要權力大都集中在兵部。

舞陽侯所部,軍中將領多是勛貴子弟。

在兵部和督軍府命令相違背的時候,都是按都督府的命令執行,這讓兵部非常惱火。

想要穿小鞋都不行,現在人家的軍費,主要是地方衙門自籌。

盡管他們還有人事權,可以制約下面的將領,可架不住權力重疊嚴重。

很多時候,就算他們不同意,都督府一樣能把名單往皇帝跟前遞。

“如果這么說的話,那么萬大人就趕緊讓遼鎮動起來吧!

作為我大虞最精銳的軍鎮,每年都要消耗最多的糧餉,可不能一直這么看著。”

成國公景國良跟著補了一刀。

如果說舞陽侯所部,是勛貴陣營的嫡系武裝,那么遼東將門集團就是文官陣營扶持起來的嫡系。

只不過受文貴武賤的思想影響,文官雖然扶持了這支軍隊,實際控制權卻不強。

皇帝的圣旨,都要選擇性執行。

兵部的公文,更是經常討價還價。

平常時期距離遠,大家感受不到這種桀驁不馴。

北虜圍困京師,皇帝下令勤王的時候,各種問題都暴露在了陽光下。

兩廣的大軍都趕了過來,遼東鎮的援軍還在半路上墨跡。

一直到濟南大捷之后,才略微加快了行軍速度。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支部隊依舊是最早趕赴京師的。

不過是過來勤王,還是湊數混日子,那就沒人知道了。

反正遼東鎮出兵到現在,都沒有和北虜大軍交過一次手。

哪怕兩軍在野外遇上了,也是以遼鎮的退讓而收場。

這樣的做法,早就令各方不滿了。

其他地區的勤王大軍,甭管戰斗力怎么樣,遇上北虜人家都會上去干。:mayiwsk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