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393章拜訪曾將軍的陵墓第一卷第393章拜訪曾將軍的陵墓←→:sjwx
宋熹之在床榻上躺了許久,下午才打算換了衣裳去看鋪子。
如今她永樂街那幾間閑置的店鋪都已經開起來了。
一除了與白檀合開了大漆螺鈿的妝匣鋪子,和與辛夫人合作開了香料的鋪子,還有一家則是與那酒樓林掌柜開得藥鋪。
最后一家則是一間武行,里面由阿蓮負責管理。
自從宋若安被抓進天牢之后,阿蓮便擺了她的隱衛為師,開始學習高深的武藝。
誰知她還不閑著,閑暇時便與她姐姐白檀商量開鋪子的方法,于是宋熹之也弄了一家鋪子,給她當老板。
其余的鋪子宋熹之都出租了出去,賺來的租金也有很大一部分捐贈給了曾雅嫻生前辦下的女嬰收容所。
宋熹之心里正想著曾雅嫻,也不知怎的,賀景硯突然推門進了來,竟對她提起了曾雅嫻的事情。
“之之,我歸京已久,卻還未去祭拜曾將軍和曾夫人,心中愧疚難當。一想到你與忠貞侯生前感情篤深,便想要與你一同去拜訪他們,你作何想法?”
宋熹之一愣,沒想到賀景硯提到了這件事情。
她有些詫異的抬眸,對上賀云策那雙始終溫和的眼眸,心臟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微微縮緊了一下。
“你想去拜訪曾雅嫻的父母?”
“可曾雅嫻的父母戰死沙場,尸骨無存,只有一個衣冠冢和百姓自愿建立的廟宇。”
“如今曾雅嫻也已經故去,尸首到了邊疆。你是想要去哪里拜訪?”
賀景硯緩緩坐到了宋熹之對面的軟榻便上,眉目依舊,聲音也是輕聲細語的:
“就是去他們祖墳邊上的廟宇和衣冠冢祭拜一下,曾將軍和曾夫人為國捐軀,我戎馬十余年,他們是我心中的偶像,我便想帶著士兵的心愿,去感謝他們的付出。”
宋熹之沒說話,心想曾將軍夫妻的付出?
那可是對抗西戎啊!
他們都是為了對抗西戎而以身殉國,賀景硯喜歡這樣的付出啊?
宋熹之沒說話,于是便聽見賀景硯的聲音繼續道:
“一來,是代替我麾下的士兵。從前我帶領士兵,祭拜過曾將軍邊疆的的衣冠冢,那里荒涼無比,香火冷落,士兵的心中大為失落。我在那時,便已經答應了他們。等他日班師回朝之后,要去替他們看看曾將軍京城處廟宇是否香火鼎盛。”
“二來,曾雅嫻是你的閨中好友,身為你的夫君,我已經回來的太遲太遲了,此刻便想要去祭拜她和她的家人,融入你的生活。”
宋熹之聽他有理有據的說了這么多,字字句句為國為家,也實在是說不出拒絕的話。
于是她抬起頭來看他,又是揚起了一個笑容:“夫君,你能這樣想,我很欣慰,想必雅嫻在九泉之下也會很感激。”
“不過我今日已經約了鋪子里的伙計,要去鋪子里算賬,只怕沒有時間……不如我們三日后,三日后再一同前往,好嗎?”
賀景硯見宋熹之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下來,于是也點了點頭,表情中有隱隱的喜悅:“好,那就定在三日之后。”
兩人又是說了一會兒話。
等他轉身走了,宋熹之臉上的笑容才突然消失了。
她立馬就把身邊的隱衛都叫了出來。
這些隱衛從前跟在曾雅嫻的身邊,全都是曾將軍夫妻在臨死前為曾雅嫻安排的。
她們聽聞了賀景硯的話,心中也實在是動容。
為首的隱衛跪在地上,話語里有著由衷的贊嘆:“主子,賀將軍如此心細如發,實在是讓屬下沒有想到。”
“小姐一輩子沒有出過京城,前往祖地在曾將軍陵墓前主持祭祀一事,是她一直想要去做的事情。”
宋熹之搖了搖頭:“有時候不能看男人說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她說著,又是回味著隱衛的話,微微蹙了蹙眉:“陵墓?曾將軍不止是有衣冠冢還有陵墓?”
為首的隱衛眼神茫然了一下,聽見宋熹之的提問才肯定的點了點頭:“廟宇之后就是陵墓。雖然沒有尸體,但是陛下感念曾將軍和曾夫人的功德,于是在他們的祖居的后山修建了陵墓。”
“還有專門的守陵人,守護著一方的陵墓。百姓便是體恤守陵人辛苦,民間才自發集資,建了廟宇,于是守陵人生活在廟宇里,百姓也到廟宇中祭拜。后面的陵墓沒有人踏足。”
宋熹之聽見這話,才明白了。
從前她以為民間不過是在京城附近為曾將軍修建了一個衣冠冢,卻沒想到是陛下下旨修建了規模龐大的陵墓。
而陵墓里面還有守陵人。
宋熹之想到這里,便直接從讓司琴叫車,又是給裴云屹送去了消息。
“既然如此,我們現在就去曾將軍的陵墓,看看賀景硯到底是想要什么。”
賀景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有可能為了表面功夫去拜訪她的親族,卻不可能為了表面功夫去祭拜幾個死人。
一定是為了其他東西。
曾將軍的陵墓里有什么,讓他感到有利可圖?
賀景硯為什么又是一定要帶著自己去呢?
宋熹之想不明白。
她直接帶著人,和裴云屹兩個人暗中在京城城門口匯合,然后就直接出京了。
曾將軍的陵墓修建在他的祖居附近,并不在京城,也算是葉落歸根的意思。
他的祖居位于一個名叫封寧的小縣城,距離京城還是有一段距離,需要若是乘坐馬車,需要一日時間才能到達。
來自各地的百姓,在前往京城時,都會途徑封寧,去祭拜一下這兩位為國捐軀,戰功赫赫的大將軍。
所以宋熹之以為封寧這個小縣,受到皇家的恩澤,又有曾將軍的庇佑,應該是香火旺盛,游人如織,民風淳樸。
可當幾人騎著快馬,一路向東,等快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卻覺得地方越來越是偏僻,映入眼簾的場景也是越發的蕭條。
路上時有老人小孩沿路乞討,路上的行人也是衣衫破敗,眼神閃爍。
等幾人下馬在路邊的茶攤休息的時候,就連司琴都忍不住開口:“主子,我們是不是來錯了地方?”
“京城附近,曾將軍的祖地,居然會有這樣凋敝零落的場景?”
宋熹之望著眼前的場景,微微皺眉,心中也是有些許的疑惑:“這里是郊外,或許到了縣城中心,會好許多。”:sjwx←→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