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小說>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列表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第231章 趙構臣服,愿為官家一馬前卒!
更新時間:2025-03-25  作者: 東一方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穿越歷史 | 東一方 |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 東一方 |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正文如下:
第231章趙構臣服,愿為官家一馬前卒!第231章趙構臣服,愿為官家一馬前卒!←→:

趙桓出了龍德宮,心中反而是笑了起來。

對趙佶的打壓,對趙佶的約束,不僅是把他控制在龍德宮,實際上,也有通過對外的一次次戰事,讓一次次的勝利去打擊趙佶。

讓趙佶徹底絕望,連一點點奪權的心思都生不出。

但凡皇帝有足夠的能力,有足夠的戰功,其他人想要奪權,那是相當困難的。

除非是皇帝有很多問題。

譬如,生不出兒子。

這一點擱在后世,就是叫門天子能復辟的基礎,如果朱祁鈺能夠有長大的兒子,自身話語權就又不一樣。

趙桓有孝順仁義的兒子,有足夠的戰功,有培養起來的軍隊,在諸多因素的疊加下,目前趙桓的權利已經無可撼動了。

趙佶要奪權,已經是不可能。

趙桓一路回宮休息,繼續處理著政務,也著手思考著接管金國的安排。

去金國的官員,倒也是有了。

因為大宋的寄祿官足夠多,完全不擔心后續的人才不夠,把大批的冗官送過去。只要是這些官員不貪污受賄,不想著壓榨北方百姓,自然會慢慢的同化北方。

趙桓思考的時候,黃經再度走了進來,稟報道:“官家,宗人府傳來消息,康王趙構求見。”

趙構被羈押在宗人府后,一直是被關押著。

一開始,趙構無比的暴躁,不斷的大罵趙桓,不斷的說趙桓暴戾無道,說趙桓不仁不義,說趙桓不忠不孝。

總之,要多難聽,就有多難聽。

罵了一段時間后,因為沒有人搭理,趙構也就慢慢的不罵了,就在宗人府悶著。

長時間的憋著,讓趙構愈發的沉默了。

他開始反思了。

反思自己的過錯,為什么一定要和皇帝對著干呢?

皇帝要打仗,他支持就是。

皇帝要出兵,他支持就是。

皇帝要遷都,要整頓官員,他何必要去阻攔呢?

順著皇帝走,就可以得到權勢,何必要自討沒趣兒呢?

否則,皇帝也不至于搞一些莫須有的罪名,把他關押在了宗人府。

看看老三,是和皇帝爭奪皇位的人,現在也得到皇帝器重,和皇帝的關系很好。

他也可以啊!

有了這方面的反思后,趙構徹底做出了選擇,放下了自己的尊嚴,要主動求見。

趙桓一直沒去管趙構的。

趙九妹在歷史上,是一個相當復雜的人,金人南下之前,他也是英武剛毅,是主戰派。沒想到走了一趟金人營地,就徹底成了軟骨頭。

好歹是趙家的人,趙桓也沒有處死趙九妹,把他扔在了宗人府。

沒想到,趙構主動求見。

趙桓吩咐道:“去把人帶過來。”

“遵命!”

太監去傳旨,沒過多久,趙構就被從宗人府提出來,一路來到了大殿外。

趙構在宗人府中,沒有被苛待。

相反,依舊吃好喝好。

趙構看著幽深的大殿,知道今天的覲見關系著自己的未來。

如果今天,不能修復和皇帝的關系,不能改善自己在皇帝眼中的印象,甚至今天再一次談崩了,就徹底沒未來了。

趙構深吸口氣,大步進入殿內,走到了大殿中央,就撩起衣袍跪在了地上,叩頭道:“臣弟趙構,拜見官家。”

趙桓看著眼前的趙構。

人清瘦了許多,眉宇間也沒了昔日的桀驁和明亮,變得沉穩了許多。

關押也是有好處的。

趙桓心中一笑,不收拾下趙構,他永遠不知道雙方的關系。

趙桓淡淡道:“你今天求見,有什么事情嗎?”

趙構說道:“臣弟來拜見官家,是在宗人府內反思后,想得清清楚楚了。”

趙桓問道:“你想清楚了什么?”

趙構回答道:“臣弟想清楚的事情,是一直以來,都是官家在包容臣弟,是臣弟不懂事,是臣弟自以為是。”

“李邦彥、張邦昌之流,禍國殃民,怎么誅殺都不為過。”

“臣弟卻助紂為虐,反而為他辯護。”

“官家不僅沒有處置臣弟,反而是多加保護,只是言語駁斥一番,臣弟不僅不感恩,反而是屢屢和官家做對。”

“太學生叩闕請愿,臣弟更是親自參與,意圖邀買名聲,想要脅迫官家。”

“如此大事情,擱在歷朝歷代,早就被處置了。”

“官家隆恩,不僅沒有處置臣,反而是保護臣弟,可是臣弟不僅不感恩,反而去攛掇父皇,希望父皇能出面。”

“臣弟,有罪啊!”

“臣弟,更對不起官家的一番苦心。”

這一刻的趙構,已經是影帝附體,一雙眸子通紅,豆大的淚珠流淌下來,從面頰滑落在地上。

趙桓看著痛哭流涕的趙構,也忍不住笑了。

有意思!

有些城府了!

有些想法了!

這倒是不錯。

趙桓不怕趙構有想法,更不怕趙構有野心,因為大宋這么大,未來的大宋會更大,容得下一個趙九妹。

趙桓身體微微前傾,問道:“你如今,是打算痛改前非了?”

“是!”

趙構毫不猶豫表態。

他高高的撅著屁股,一臉虔誠的姿態,高聲道:“臣弟一定擁護官家,唯官家的命令是從,甘愿做官家面前一個馬前卒。”

趙桓繼續道:“起來吧。”

趙構心中一笑。

果然!

果然是自己太執著了,何必要和皇帝對著干呢?

想要有權勢,不一定是和皇帝對著干,不一定是沽名釣譽,順著皇帝的安排走,也一樣可以有權勢。

之前太傻了。

趙構道謝后站起身,微微弓著背,表態道:“官家,臣弟徹底反思了自己,發現自己錯得太離譜。”

“自此之后,臣弟就是官家的劍,官家指向哪里,臣弟就打向哪里。”

“臣弟聽說,官家奪回了燕云十六州,安排了無數人去燕云十六州任職。”

“這是我大宋的大事情。”

“把這一事情辦好了,必定是大宋的盛事。”

“臣弟才淺德薄,卻希望能為大宋的興盛添磚加瓦,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懇請官家讓臣弟去。”

“縱然做一個普通小卒,臣弟也心甘情愿。”

洋洋灑灑的一番話,主要是向趙桓低頭,以及討事情做。

趙桓忍不住笑了起來。

有意思了!

趙構這么做的意圖,擺明了是希望外放,希望在地方上去做事了。

有些想法,但是不多。

剛表達了低頭臣服,就迫不及待的要出去。

城府還是不夠。

耐心也不夠。

燕云十六州在張叔夜的治理下,現在的發展態勢很好,趙桓不可能把趙構扔過去的。

趙構是宗室王爺。

一個趙家的宗室王爺去,必定會影響到燕云十六州的治理,更影響到張叔夜的權威。就算不讓趙構擔任什么官職,也一樣會影響到。

因為趙構代表了皇室。

趙桓直接道:“目前的燕云十六州滿員了,不需要你去。”

趙構很是失落,卻迅速調整過來,訕訕道:“官家,既然燕云十六州滿員了,臣弟暫時留在東京也無妨。臣弟會隨時等待著,一旦有機會,臣弟愿為官家麾下一馬前卒。”

趙桓心思轉動著。

馬前卒嗎?

趙構有這樣的心思,怎么能不用呢?

至于讓趙構在大宋的地盤掌權,顯然是不可能的,讓他出去倒是可以的。

想要權勢,想要好處,那就出去。

否則,一切免談。

至于撿便宜撿好處,那更是絕對不可能的。

君不見,趙楷一步步亮相,那也是吃了大虧,付出了代價的。

趙桓沉聲道:“你要作為朕的馬前卒,現如今,的確有一樁事情交給你來安排。”

趙構一瞬間激動了起來。

來了!

他的機會也來了。

這一刻,趙構心中暗暗后悔,早知道皇帝這么好說話,皇帝這么容易忽悠,他早早就歸順皇帝,必然能從皇帝的手中得到更多的好處。

傻了啊!

自己真的是太傻了!

趙構心中琢磨著,他一定要謀取更多的利益和好處,他也要一步步的走上巔峰,要掌握無盡的權勢。

趙構弓著背,迅速道:“官家有什么安排呢?臣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趙桓淡淡道:“朕已經啟動了對金國的攻勢,滅金,滅西夏,未來還有我們西南方的大理國,那也是不能放任不管的。”

“大理段氏,必須要拿在手中,牢牢控制在我們大宋的治下,成為我大宋的一部分。”

“就算大理段氏多蠻夷,多山地部落,也必須納入我們的治下。”

“恰是如此,朕希望你早一步去大理段氏,潛伏在大理國內,為我大宋拉攏更多的人。”

“如今的大理國王段和譽,雖然是皇帝,實際上卻是高氏主持國政,段氏沒有什么權勢。”

“你去了大理國,就要扶持段氏,讓段氏和高氏爭斗。”

“亦或者,你扶持高氏,讓高氏篡位,進一步攪亂段氏。”

“一切以當地的情況為準,隨你權衡應變。”

趙桓問道:“你意下如何?”

段和譽,也稱之為段譽,是后世某小說中的主角原型,作為大理國最長壽的皇帝,在歷史上活了九十四歲。

趙構聽到趙桓的話,整個人瞬間愣住了,臉上神情有些凝重。

去大理國!

這就是個不毛之地。

大理國雖然是一國之地,實際上都是各個部落組建起來的,大理國都是個草臺班子。

去了大理國,誰知道猴年馬月才回來。

更何況到了大理后要運作,偏偏,他和當地的人不通語言,甚至習俗都不一樣,去了大理能行嗎?

趙構臉上神情,透著無奈了,更是暗罵自己高興得太早了。

現在麻煩了吧。

不答應吧,擔心趙桓有什么想法。

答應吧,去了大理國,他內心又實在是難受。

趙桓注意到趙構的神色,卻沒有任何的情緒波動,淡淡道:“小九,這是怎么了?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留在東京城。朕做事情,從不勉強人。對老三是這樣,對你也一樣。”

趙構面頰抽了抽。

你是不勉強。

問題是,現在拒絕了你,還有好果子吃嗎?還能再得到機會嗎?

想想都不可能!

趙構深吸口氣,毫不猶豫道:“官家,我愿意潛入大理國,為后續滅掉大理國做準備。”

“好!”

趙桓笑著贊許。

他眼神轉為柔和,問道:“你去大理國,有什么要求?”

趙構說道:“臣請官家抽調一百精兵易容改裝,隨臣弟前往。臣弟會扮作商人,作為往返于大理和大宋的大商人,去扎根大理國的羊苴咩城。”

羊苴咩城,是大理國的都城。

自南詔國開始,羊苴咩城就是都城,到了大理國也如此。

趙桓頷首道:“你要人,朕給你人。你要錢財,朕也給你錢財。你要物資,朕也許給你物資。一句話,朕需要你和平演變,徹底攪亂大理。”

趙構高聲道:“臣弟定不負官家厚望。”

趙桓點了點頭,擺手道:“回康王府吧,收拾一番就行動。”

“遵命!”

趙構行了一禮就離開。

他走出了大殿,這一刻卻背脊生寒,只覺得后背都被冷汗打濕了。

他向趙桓表示臣服,希望為趙桓效力,實際上都還有發展自己權勢的想法。沒想到,趙桓卻給了這樣的一個任務。

趙桓的手段不簡單啊!

遇到這樣的人,還是少一些紛亂的想法,先做事吧。

趙構暫時卻沒有回府,思考一番打算去龍德宮,可是剛走出幾步又停下了。

龍德宮很敏感,一旦和父皇聯系,他容易被皇帝針對。

這是不利于他的。

罷了,不去了。

趙構搖了搖頭,就不再去龍德宮,也沒有再去拜訪趙楷,畢竟雙方鬧矛盾后,就再也沒了交集。

趙構回到康王府。

一時間,王府的人振奮起來。

趙構在王府中逗留了三天,做足了準備后,也就悄然離開了康王府,離開了東京城,一路往西南地區的大理國去。

趙構去了大理國,對大宋沒有什么影響。

李綱聯合政事堂的官員,以及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等人,正在迅速安排接管金國地區的事情。

宗澤也在迅速的籌措兵馬、糧草和器械,進一步支持前線的岳飛。

在后方朝廷全力備戰的時候,岳飛派出的哨探一路趕路,回到了北方邊境后,因為岳飛的大軍離開了,又進一步趕路追趕,朝岳飛和王彥的大軍追去。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