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小說>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列表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第243章 請太上皇,稱陛下!
更新時間:2025-03-25  作者: 東一方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穿越歷史 | 東一方 |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 東一方 |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正文如下:
第243章請太上皇,稱陛下!第243章請太上皇,稱陛下!←→::mayiwsk

李綱率先站出來,開口道:“回稟官家,政事堂已經準備妥當了。”

“涉及金國大片的區域,尤其昔日的遼國也是金國的一部分,地域遼闊,需要太多太多的人才能治理。”

“臣等考慮后,決定抽調八千官員北上,去北方赴任。”

李綱表態道:“有了八千人,至少大范圍的框架能搭建起來。同時,臣等也認為,應該選拔當地的一些人為官,既安撫了當地的本土勢力,又吸納了這些人,避免出現造反的情況。”

宗澤表態道:“官家,樞密院也規劃了北方金國的地區。一部分的地區設州,一部分地區設立路,尤其要有地方駐軍,確保地方的穩定。”

“設路的地方有五處,駐軍的地方多達十八處。”

“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地方穩定。”

“可以預見到,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北方恐怕還會有許多的小規模作亂。所以必須要有強有力的軍隊坐鎮,才能穩定地方。

宗澤說道:請官家明鑒。”

政事堂的李綱和樞密院的宗澤,都拿出了各自的策略。

實際上,是兩人早就商量過的。

該在哪里駐軍,該在哪里設州、府,以及各自需要多少人,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唯有如此,才能直接對癥下藥,把北方的大片地方接管過來。

趙桓對李綱和宗澤的回答很滿意,吩咐道;“既然沒問題,那就讓這些人抓緊北上,盡快去地方上赴任,著手調整地方。”

“為了減少金國境內可能出現的叛亂,也為了讓官員到了后方便施政,朕對拿下的金國區域,減免一年賦稅和徭役。”

“除此外,一年之內的治理,他們可以便宜行事。”

“不要擔心出了問題,只要是行正道,只要是有利于治理地方,朕不吝嘉獎,也會為他們撐腰。”

趙桓吩咐道:“一句話,朕等著他們的好消息。”

李綱神色激動,高聲道:“官家圣明!”

趙桓擺了擺手,道:“要抓緊時間安排,時間不等人啊。我們正在做一項前所未有的偉大事業,完成了這件事,我們都會留名青史。”

“漢朝時,有云臺二十八將。”

“唐朝時,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我大宋朝,現在也正在往大一統的路上行進,未來天下一統,朕也會論功行賞,專門設立閣樓,放置功臣畫像,以紀念功勛。”

趙桓微笑道:“希望你們,不會讓朕失望,也希望諸公能陪著朕一路走下去。”

呼!!

一個個的呼吸都急促起來,更是眼中放光。

文臣一輩子追求什么?

求的是名!

但凡是文臣巔峰的人,哪個不希望留名青史呢?

一旦將來天下一統,皇帝依照功勞論資排輩,自己也能夠進入功臣的序列,那將是無與倫比的榮耀。

就算楊時這樣,對功名已經看得很淡的人,此時此刻,也是紅光滿面,期待道:“官家,金國滅了,何時滅夏呢?”

徐處仁也是眼中放光了。

滅國之功!

不僅是前線的將軍,他們這些后方主持政務的宰相們,也一樣有功勞的。誰敢說搞后方的宰相沒功勞,那么天下士人都不會答應。

徐處仁正色道:“官家,王彥在北方坐鎮,韓世忠進入了昔日遼國的區域。有王彥和韓世忠,足以穩定金國局勢。”

“現在岳飛回來了,為什么不立刻讓岳飛進攻西夏呢?”

“滅國之戰,宜快不宜慢。”

“趁著士氣旺盛,一鼓作氣滅掉西夏國,從而完成北方的統一。”

徐處仁也有些急了。

想要功勞。

唯有在接下來對西夏,對大理國的戰事中,提出了更多的主張,皇帝采納了他的策略,他的功勞才更大。

吳敏也徹底變了,表態道:“官家,臣支持一戰。”

眾人齊齊表態。

一個個眼中都流露出期待神色,希望和西夏盡快碰一碰。

趙桓看著熱情洋溢的幾人,臉上神情反而很輕松,淡淡道:“你們一個個,都迫切的希望求戰。”

“只是,這一戰還要緩一緩。”

“可以預見到,金國的治理上,還會耗費我們絕大多數的精力。”

“甚至于零星的叛亂發生,也會讓我們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

“我們攻城掠地的時候,什么都不用管,沒什么負擔,也不需要擔心戰事擴大。因為滅國之戰時,戰役的規模越大,反而越能聚集更多的敵人,方便我們取勝。”

“治國傷,卻快不得,要慢下來才行。”

趙桓沉聲道:“覆滅西夏的問題,暫時等一等。至少等今年過去了,再來考慮是否出兵的事情。”

宗澤拱手道:“官家圣明!”

李綱仔細的思索,也認可趙桓的判斷。

治理很難。

一旦變成了治理,意味著金國的土地是自己人,這些人成了自己的百姓,就不能再隨意處置,要處理好雙方的關系。

李綱正色道:“官家的提議,臣也是同意的,現如今,主要精力就在治理上。如今大批官員北上去了,朝廷冗官壓力極大的減小了。”

提到這里,李綱話鋒一轉,問道:“官家,科舉選拔上,今年是否擴大招募的規模呢?”

“不擴大!”

趙桓毫不猶豫給了答復。

大宋為什么有了冗官的問題,就是因為車神得國不正,欺負孤兒寡母,不得不讓利給文官,大批大批的招錄士人。

一代代下來,積累了太多太多的文官。

經由陳東去巡視地方,一州一州的處理,使得大批尸位素餐的官員被處置,大批貪官污吏被處置,肅清了大批的冗官。

如今,又因為開疆拓土,使得大批官員北上,減少了內部冗官的壓力。

再加上趙桓登基后,開科取士的事情近乎于停滯,清理了官員的存量,又沒有新的官員補充,才有了這一年壓力小了太多太多。

趙桓眼神銳利,強硬道:“科舉選拔,重在為國掄才,而不是什么阿貓阿狗都選拔上來。”

“科舉選拔,也不是搞什么均平富,只要讀了書就行。”

“選上來的人,一定要是人才。”

“這些選上來的人,將來都是要做官的,都是要代天牧民的。他們的一舉一動,不僅代表著朕,也關系著百姓生死。”

“恰是如此,寧缺毋濫。”

趙桓直接給科舉定了調子,沉聲道:“人才要選拔,上升渠道要打通,卻也不能濫觴,明白嗎?”

李綱正色道:“官家教誨,臣謹記于心。”

話鋒一轉,李綱說道:“科舉選拔的規模不擴大,卻也要推進。這一事情,臣親自來安排,先擬定一個章程,請官家核準后再安排。”

趙桓笑道:“正該如此!”

大體的事情定下后,李綱、宗澤等人去忙碌了。

趙桓空閑下來,卻是想到了趙佶,有好事兒怎么能不分享呢?

得讓老父親知道。

否則,那就是錦衣夜行了。

“黃經,準備馬車,朕要去龍德宮。”

趙桓安排了下去,黃經在短短時間,就準備好了馬車,一路來到了龍德宮中。

進入夏季,天氣漸漸熱了起來。

趙佶穿得也寬松了些,正在后院畫畫,這是他經常做的事情。

畫畫、寫字,都是他的基本功。

在這方面上的造詣,雖然天下有無數的書法家和畫家,可是要比起來,趙佶也是不遑多讓的人。

在皇帝當中比拼書法造詣,趙佶的造詣就是最高的,遠比什么十全老人那樣的蓋章狂魔強。

趙桓看到了趙佶,行禮道:“父皇!”

趙佶斜眼一掃,陰陽怪氣道:“喲,這不是咱們的皇帝陛下嗎?你一貫是日理萬機,忙得腳不沾地。不是殺貪官污吏,就是忙著攻城掠地開疆拓土,怎么今天,有閑情逸致來朕的龍德宮了。”

趙桓笑道:“沒有事情,朕就不來龍德宮嗎?”

“當然沒來。”

趙佶哼聲道:“你每一次來,就是打擊朕的,說說看,你這一回來又有什么事兒?莫非是燕云十六州徹底拿下了,或者是奪取了金國的一部分地區。”

“以你現在的國力,僅僅奪取一部分地區,那也太稀松平常了。”

“皇帝,做人還是要低調些,還是要務實些。”

“整天炫耀這,炫耀那,也沒見你有什么好處。真以為取得了這些微末功勞,就可以追上秦皇漢武,能追上隋帝唐宗嗎?”

“你小子,還差得遠啊!”

趙佶言語中,沒有半點的柔和,反而是極盡強勢,就是要敲打下皇帝。

因為皇帝的鋒芒太盛了。

每一次來,都讓他的面子掛不住。

趙佶見趙桓沒回話,愈發的自信了,干脆擱下了手中的畫筆,正色道:“皇帝,你不要取得了一丁點微末的功勞,就跑來炫耀。”

“等你真正滅了金國的國祚,再來不遲。”

“那時候,朕會真正敬佩你。”

“還會真正在你的前面,稱呼一聲陛下,或者是稱呼一聲官家。”

趙佶叭叭叭說了一大通話后,徹底舒坦了,擺手道:“好了,你可以從哪里來,回到哪里去了,朕今天很忙,沒時間招待你。”

趙桓卻是笑了笑,留在了原地。

趙佶斜眼一掃,略微皺眉道:“你還愣著干什么,讓你回去了。”

趙桓笑瞇瞇道:“父皇剛才說,等我滅了金國的國祚,要稱呼我一聲陛下。現如今,我等著父皇行禮啊。”

趙佶的腦中仿佛有驚雷炸響,臉上的神情一點點僵住。他看向趙桓,神色仍是難以置信,問道:“你剛才說什么?”: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