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小說>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列表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第269章 岳飛要滅大理
更新時間:2025-03-25  作者: 東一方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穿越歷史 | 東一方 |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 東一方 |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正文如下:
第269章岳飛要滅大理第269章岳飛要滅大理→、、、、、、、、、、、、、、、、、、、、、、、、、

成都府,黎州漢源。

這是和大理建昌府毗鄰的地區。

建昌府是屬于滇東地區,原本的建昌知府是高明興,他是高祥明的兒子。

高祥明帶著滇東高氏的嫡系去羊苴咩城奪權,高明興也在其中。

高明興自然是不滿足擔任一個府的土皇帝,希望得到更多的權力。沒想到,什么好處沒撈到,反而因為高順貞不講武德,死在了高家。

高明興被殺,建昌府混亂,境內的滇人各部也混亂,地方上正在進行權力的角逐。

就算高明興死了,正常情況下也不該這樣混亂。

高家直接安排人接任就是。

關鍵是滇東高氏的這一脈高祥明被殺,高家主要的嫡系盡數被殺,整個滇東高氏突然崩了,完全沒力量也沒人員去填充了。

地方大族,以及地方部落,看到了機會,全都各自運作起來。

這才是建昌府混亂的原因。

在建昌府混亂的同時,漢源邊境,一支大宋的精銳卻悄然云集而來。

為首的人,赫然是岳飛。

岳飛這一次帶來了一萬名萬歲軍精銳,連帶著震天雷和轟炸球也一并帶來。有了這些武器,岳飛很自信能取得勝利。

關鍵一點,在于大理國的地理環境不一樣。

這一趟入川,他是沿著水路入川。

到了成都府后,后續需要走陸路,要翻山越嶺,導致趕路更加的緩慢。

岳飛因為早早從資料中了解到情況,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所以并沒有什么驚詫,只是穩健的帶著人趕來。

軍隊的糧草供應,都在黎州。

擱在大宋朝衰弱的時候,黎州的知州肯定覺得窮兵黷武,不樂意支持戰事。

現如今,金國都歸順了大宋,天下人心在皇帝,黎州知州也清楚一旦奪取大理,那是滔天的大功勞。

自己在地方上配合岳飛,全力支持糧草、器械等,自然能分到一杯羹。

恰是如此,黎州的知州很振奮。

黎州太窮了。

自己立下一點功勞,調入其他州任職,萬一能在京畿路,或者是江南地區任職,那就太好了。

因為黎州知州的配合,岳飛一切順利。

軍隊在邊境駐扎,隱藏了起來按兵不動。

在岳飛駐軍時,楊時帶著楊造也緩緩來了。雖說楊時趕路的速度慢,卻因為沒有大部隊趕路耽擱,幾乎岳飛前腳到,楊時后腳就來了。

楊時到了軍營外,帶著楊造拜訪岳飛。

岳飛得知楊時親自來了,不敢有任何的耽擱,因為來的人是朝廷次輔,是政事堂的宰相之一,更是天下聞名的大儒,有無數的門人弟子。

這也是岳飛尊敬的讀書人。

岳飛急匆匆來到營地門口迎接,拱手道:“在下岳飛,見過楊相公。”

楊時微笑道:“岳指揮使不必多禮,冒昧叨擾,請岳指揮使海涵。”

“哪里,哪里!”

岳飛一副歡喜模樣,道:“楊相公親臨,那是我萬歲軍的榮幸。官家也說您要去大理國,負責大理的事情,我自當全力配合楊相公。”

楊時謙遜道:“岳指揮使言重了,我們相互配合。”

岳飛擺手道:“您請!”

“請!”

楊時笑著點了點頭,拄著拐杖進入營帳,和岳飛一路來到了中軍大帳,一起相對而坐。

楊造則是站在了楊時身后伺候。

他是楊時的兒子,可是在來的路上,楊時就已經囑咐的楊造,所有事情會帶著楊造,可是楊造只能聽不能說,只能當侍從伺候,絕不可能有任何優待。

楊造也同意了。

現如今,他就是伺候楊時的人。

岳飛對真正的讀書人很尊敬,尤其是楊時這樣的人,他主動道:“楊公,我現在駐軍漢源邊境,等候進入的機會。”

“目前,我做了以下的安排。”

“第一,請了熟悉大理國語言的人,跟在軍中以便于溝通交流。”

“第二,已經安排了哨探去大理國建昌府,以及其他地區,了解去大理國帝都的道路情況,兵力部署情況。”

“第三,也了解大理國的氣候環境,避免我們難以適應。”

岳飛闡述著他所做的準備,開口道:“我做了以下的準備,楊公認為我還有什么遺漏沒有呢?”

楊時很滿意岳飛的謙遜。

武人就該如此!

為什么大宋朝的武人地位低呢?

開國時期的大環境所致,同時,也有一些武人太桀驁,絲毫不懂謙遜的道理。

文官也不乏桀驁張狂的人,問題是文官桀驁張狂,也無法造反啊,對皇帝沒什么威脅。只要皇帝一句話,文官就被處置了。

武人手中有軍權,那是能造反的,所以武人桀驁就麻煩了,必須要謙遜低調,行事更要謹慎。

岳飛就不錯。

楊時捋著頜下花白的胡須,緩緩道:“岳指揮使是當世名將,年紀輕輕已經立下不世功勛。要說帶兵打仗,指揮作戰,以及戰陣廝殺,老朽不如你多矣。”

岳飛開口道:“您太謙虛了。”

第269章岳飛要滅大理第269章岳飛要滅大理→、、、、、、、、、、、、、、、、、、、、、、、、、

楊時笑道:“對于岳指揮使率領的萬歲軍,一旦進入了大理國后,我只有一個建議。”

岳飛肅然道:“您請說!”

楊時正色道:“軍隊入境后,絕不能燒殺擄掠,因為你們代表的是大宋。當大理國的百姓因為你們濫殺而敵視,就會讓大理百姓抵觸大宋,明白嗎?”

岳飛微笑道:“楊相公放心,我對萬歲軍的要求很簡單,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誰敢違抗軍紀,就地正法。”

“好!”

楊時眼神贊許,笑道:“有這樣的一支軍隊,此次必定會奪取大理國。”

他拄著拐杖站起身,繼續道:“有了岳指揮使的一番話,老朽不擔心了。官家安排你來負責大理國的滅國之戰,是選對了人。”

岳飛心情也很是激蕩,謙遜道:“您老過獎了。”

楊時說道:“老朽還要先一步去羊苴咩城,了解大理國的情況,以便于后續奪取大理國后施政,就先行一步了。”

岳飛開口道:“您老長途跋涉辛苦了,不多休息一會兒嗎?”

“不了!”

楊時拱手道:“岳指揮使,期待我們早日再相見。”

岳飛說道:“在下也期待。”

楊時拄著拐杖往外走,楊造則是在一旁攙扶著跟上。

岳飛親自送楊時離開,到了營地門口,看著楊時登上馬車,望著馬車離去的背影,眼神卻愈發的堅定。

楊時身為政事堂的宰相,是天下大儒,都愿意走一遭大理國,他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這一次,他要拿下滅國之功。

大理國由他來覆滅。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