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李業詡已經沒多少時間回府,一大堆事兒等著他去做了。
特衛新的募兵也已經開始,雖然李世民還是指配候君集負責此事,但真正主持招募篩選的還是李業詡。此次招募早在幾個月前就公告附近幾州了,所招募的士兵要求還是挺高,合格入選的士兵自有較豐厚的薪餉,家里也有賦稅方面的優惠,許多人正是沖著這點而來的,更是有李靖和李業詡名頭在,好男兒建功立業的誘惑還是挺大的,許多人都走了很多天的路,特意趕來報名。
還有一些是長安周邊州府選送的,都是些體格健壯之士。
報名完畢,共招募新的兵員二千多人,和前面的五百名特衛士兵混編在一起。
分編隊伍后,馬上開始訓練。自有蘇定芳親自帶領教習,原先最早的這批特衛士兵,經過大半年的訓練,還參加了平定斛薛人的叛亂,各方面表現不錯,更有實戰經驗,一些特別優秀的官兵,成了這批新兵訓練的教員,指導他們進行隊列、體能、單兵科目等一些基礎訓練。
李業詡這邊訓練特工人員,組建情報網的工作也已經開始。
特情處的總部暫時和訓練場地設置在一起,位于特衛大營外西南方向,新修建的一批房舍內。
這些房舍想計劃是作為安置新招募的特衛士兵之用,如今暫時交由特情處使用,特情處的營地選擇在大營的東南方向,正開工建造中。
特情處基地與東北方向的另一處秘密基地只隔了一個山頭,再加上特衛大營,三者成品字形排列,總占地近五百畝地,包含著附近的幾座山頭。此區域大部分建筑都位于高大的圍墻之內,戒備森嚴,嚴禁任何閑雜人員靠近。
這三個地方的實際負責人都是李業詡。
李世民調撥了近兩百人過來,作為訓練間諜人員使用,著實讓李業詡嚇了一跳。
這皇帝安排過來的人員也太多了些吧?用意有些不簡單。
這些人當中兩名職位較高的,一名叫許立,一位叫傅德,作為李業詡組建情報網的副手。這兩個都是其貌不揚,扔到人堆里眨眼間就找不到的那種人,但李業詡卻看得出來兩人身手都不簡單,且都是頭腦極度靈活之輩,從他們不經意間看過來的眼神里,察覺到了那份不同于常人的犀利目光。
許立和傅德都是身經百戰,執行過許多次刺探情報工作的軍中細作,心境已經大異于常人,到這兒還肩負著一些特殊的使命,初見上官李業詡,他們是非常的驚異。李業詡這么年輕,心境卻如此的沉穩,眼神淡然平和,讀不出任何內容來,不禁為之動容。
李業詡自己從民間和軍中挑選了近百名隊員,這些人都是沒有任何從事情報工作的白身。
三百多名待選的特工人員,先是思想方面的教育,李業詡用后世類似傳銷的手段,進行愛國主義的灌輸,要把他們都培養成狂熱的民族主義者和好戰分子,還有忠誠方面的教育與考查,作為特工人員,對國家,對這個團隊忠誠,是最基本的品質和要求。
制定了嚴格的各種守則,類同于特戰隊中的紀律,要做到嚴格的服從,禁止的項目更多,包括不能打探任何不相關的事,不可與隊友交流任何工作中的事,布置的任務要不折不扣地執行,不能有任何的推托等等。
李業詡教習這些未來的特工人員化妝、潛伏、偵察、刺探情報、暗殺等一些基本的科目。這些東西李業詡在訓練特戰隊時,也都進行過專業級的訓練,但眼前這些專業的間諜人員,在化妝與刺探情報等一些方面的訓練要求,又比特戰隊員要高上很多…
所有這些待選人員在訓練中表現不合格,或者忠誠度不夠者,都有被淘汰的可能。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科目,就是情報傳遞的訓練。地域廣闊,交通不方便,情報傳遞在路程和時間上如果不能保證,那所獲取情報的價值都會大打折扣。信鴿是古代傳遞情報最快的工具,但并未廣泛馴化使用,李業詡讓一部分人員專門進行鴿子的馴化與情報傳遞的訓練。
訓練間諜的事,李業詡負責總體事宜,把每天要進行的訓練科目及手段都寫在紙上,自有許立和傅德具體實施,遵照執行。
許立和傅德長期從事情報刺探方面的工作,有豐富的經驗和手段,很多心得都被李業詡采用,用于平時的訓練中。
貞觀五年轉眼過去,對于大唐來說,又是一個異常好的年份。
貞觀四年,天下大豐收,各地糧倉充盈,而貞觀五年,也沒什么大的災害,各地收成更不錯,據戶部統計,糧食總產量比貞觀四年還多了三成,很多糧倉都堆滿了,賦稅也多了兩成,百姓也都喜笑顏開,這下把李世民和朝臣們都樂壞了。
南方各州的種植和收成情況也已經上報,試驗種植水稻的官田,有五萬余畝,每畝年收成比種植粟米等其他作物的高上好幾倍,且年前都已經種上了冬小麥。
占城稻也早已在邕州試種成功,畝產比普通水稻高了很多,且生長周期短,病蟲害少,一年至少可以種植兩熟,在嶺南的幾個州府推廣性種植了三千畝晚稻,畝產比普通水稻高了近一倍。
這水稻還只是試種期間,想不到收成就這么不錯了,待以后全面推廣種植開來,糧食產量那還不更上一層樓?
李世民根據各州府上報的情況,和眾大臣商量過后,決定貞觀六年更大范圍地在南方推廣種植水稻,北方一些州府開始試種。也讓普通百姓開始種植,并免費提供稻種,同時由戶部委派人員指導耕種。在嶺南道加大種植占城稻的面積,江南道一些州府也開始試種。
一些配套措施也跟上,趁農閑時,征集民工,興修水利,疏浚河道,修筑道路,修建糧倉,并把北方一些較先進的耕作技術和農具在南方推廣。
這些決定,在朝會上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朝廷的一系列政策深得民心,短期內糧食問題基本解決,瑤役和賦稅也沒加重,百姓不再餓肚子,作奸犯科者也少去,各州府的牢房都是空蕩蕩的,連續兩年全國被判死刑的犯罪者都只有幾十人。
糧食供應基本不成為問題,只是人口沒有這么快增長。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朝廷正式下發詔令,把男子初婚的年齡從二十歲改到十八歲。
前些年大量被突厥掠去的漢族子民,在突厥被擊敗后,朝廷也通過贖買或威嚇等一些其他手段,把他們弄回到中原,前后有近十萬人口。
因叛亂而被俘虜的近六萬名斛薛人,先是進行一段時間有人監管下的勞役期,開荒、筑路,修水利,待半年的勞役期滿后,被分散開來安置在從嶺南到江南的一些州縣,以家庭為單位分以田地,有人教他們耕種。這些田地的賦稅,在前面三年也都是減半征收。
斛薛人并不是十分剽悍的民族,人口又不多,在草原上沒有很固定的地盤,大部分時間在一定范圍內過著逐草而居的生活,四處流浪般,家和家鄉在斛薛人心中并不是一個很強烈的概念,帳篷扎下來的地方,就是家。
如今過慣了居無定所的斛薛人,有了固定的安身之地,稍稍的不適應后,大部分人都接受下來,若平時不尋釁滋事,鬧出什么動靜來,也沒有人來找他們的麻煩。只是還有些心有不甘,想逃跑或者鬧事者,這些都是在叛亂時候有親人死亡的人,自有嚴厲的處罰等著他們。
向往安定的生活是人的本能,每一個地方安置的斛薛族人并不多,也沒可能積蓄很大的力量,一段平安富足的日子后,斛薛人也都慢慢融入當地的生活當中,耕作種植,還可以放養牲畜,感嘆在大唐的生活與以前四處奔波的游牧相比,簡直是天上與地下的差別。大多斛薛人也都安于目前安定的生活,學習漢俗,習漢字,穿漢服。他們也終于明白,作亂反叛的那些頭人,是多么的愚蠢。
從此以后,斛薛人也都慢慢地把自己當作大唐的子民,以自己為唐人為榮,斛薛這部落的名稱也就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朝廷所作的另一件事,更是讓天下百姓為之稱誦。李世民遣使攜詣,到高麗收取隋時出征戰亡的數十萬將士骸骨,舉行隆重的祭奠葬禮,并誓言,血債要血償,天下為之震驚…
年前的最后一個朝會上,一臉得意李世民咧著大嘴,說著年內的成就,和著大臣們的馬屁之聲,自是有許多有功之臣得到封賞。
李世民也因李業詡建言有功,欲給李業詡加以封賞,在長孫無忌及其他一些朝臣的反對,及李靖和李業詡一再推辭下,也只得罷休。
但更讓李業詡高興的是,鄭燕有了身孕,李府上下也都喜氣洋洋。
沒有煩心事兒,自然會想著去做更多的事情。
眼下大唐國庫充盈,百姓富足,國力也隨著增加,但國力增強必要的條件,那就是軍隊的戰力要提高。所有取得的這一切成就,必須得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來保衛。
在李世民和李靖、李業詡心里,都有類似的想法,改革兵制,提高軍隊的整體戰斗力,是接下來要做的事…
在滿城喜慶氣氛中,又是新的一年…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