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道行軍部下的幾個近衛師,在焉者城外,被稱為美麗大湖邊休整了近十天,一切打理就緒,也即啟程,和侯君集的交河道行軍部屬下各軍一道,踏上回家的路。
先往西州方向行進,待行至離西州約兩百里處。轉向東南方向。沿著大沙海西側,過蒲昌海東,再過莫賀延硅西部邊緣,沿經沙州商旅往來最多的西域古道而還。
這條道是往西域最好走的一條路,也比從焉者經西州再過伊州到瓜州的路近,除有幾座地勢稍高的大山外,其他路段都是較平坦,且剛好都在大沙海及莫賀延硅這兩個大沙漠的邊緣過,沿途有許多個大小的湖泊,還有豐富的草場,十數萬人馬的飲水及草料都不會成問題。大軍返程,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只要在入冬前能抵達長安即可,而且帶有數萬的俘虜。還有許多西域原來小國的國王和部落的頭人們。行進速度也快不起來。
為了方便管理,兩部所獲的俘虜,都集中到一道,看管揮送的任務由侯君集所領、跟隨歸去的萬余府兵負責;那些跟隨大軍一道往長安朝拜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西域諸小國國王和各部落頭人們,也都跟隨侯君集的交河道行軍部一道行進。
李業詡是有些繁與這些原先的國王和部落頭人們打交道,這些如今被新任命為各羈廉都督府都督及其他各種官職的國王及頭人們,三天兩頭往李業詡的帥帳跑,套套近乎。或者問一些事兒。一些甚至要贈于李業詡一些貴重的禮物,弄得李業詡很心煩。所以把這個煩人的事兒都扔給侯君集,而侯君集對此卻沒一句推托,就接手了。
沒有了這些煩人的事,李業詡也感覺清靜多了,一路行來,宿營時間都可以抽空整理一些這次西北戰事中多場戰役的經過。這些戰役的經過需要呈送給李世民。還有自己的祖父李靖過目,當然以后還可能在即將組建的軍事學院當作戰例典范來講解。
李業詡自己也要從這些戰役的經過中總結經驗,一些有瑕疵的地方也待下次改進;也在一些時候召集手下的眾將,一道討論這些戰役的經過,以使手下的將領們在用兵之道上相互學習而得到提高。
軍中長史裴行儉在討論這些戰役經過時,常有不同于常人的言論,讓其他將領們都有些吃驚。唯李業詡不以為然。
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裴行儉有歷史上那樣的盛名,年輕時候肯定會有所表現的。只是李業詡不知道,因為他的到來,歷史改變了,裴行儉還能否回安西來任這位都護府都護之職。在這片土地上成就威名。
一路行來,侯君集和李業詡也常會面。只是自焉者后,侯君集沒再講關于所繳獲戰利品的事,李業詡也沒將侯君集私取所繳獲珍物的事傳報給朝廷,他最終決定待回到長安后,找個機會和李世民當面說,并要李世民再次嚴令諸將,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軍中紀律,不論是臨時征召的府兵,還是經過系統練的各衛軍所屬近衛師。在平日或者戰時都不能違反紀律。
紀律問題是李業詡建議李世民進行軍制改革一個很重要的理由,李業詡在后世解放軍中,還有到唐后最初帶領的特戰隊,及后來的特衛,改制后的第一衛軍,無不把紀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只是李業詡不知道,李世民會如何處置這件事,也希望這事不要讓侯君集記恨自己。
大軍行進中之時,侯君集所領的交河道行軍部屬在左前方。李業詡所領的伊列道行軍部下各近衛師在右后側,兩大軍之間相距也只在幾里,最多十幾里的西北平坦之地上東行。
出征時所帶的近五十萬匹戰馬,在安西的幾次戰役中,也折損了近十萬匹。還有留在安西駐軍的十萬多匹,回程的還有近三十萬匹戰馬,同時大多的物資都可以以牲畜鴕運,也使的大軍的行進速度并不慢。一天基本可以在五十里左右行進。
十天后。凱旋的大軍在銀山近與來們送的安西大都護喬師望所領的大都護府各官員遇上。
喬師望帶著朝廷新送達的一批物資,較交給班師的大軍,以作從西州到沙州幾百里路程間行進時之需,朝廷另有一大批物資已經囤積在沙州。供歸程的大軍所用。
安西大都護府治所暫時設在西州,喬師望還是兼職西州刺史的職務,也就是說,安西大都護府的軍事民政最高長官都是喬師望,但從所屬的人員設置上來看,喬師望主要還是負責民政,軍事上由阿史那社爾和郭孝恪具體負責。二心品是第次看到諒位在歷史卜并天大大名與的安西大都川大都護。
看外表,喬師望也才不到四十歲的年紀。生得儒雅有如書生。但言語和行為上給人的感覺,這是一個比較倔強和自信的人,李業詡對李世民所選之人,還是比較信任的。李業詡唯一擔心的是,喬師望并無在軍中領兵的履歷,如今安西一帶還主要依靠軍事力量維持統治小不知喬師望能否有效統御安西諸軍,還有阿史那社爾和郭孝恪這兩員部下。
只是這些都已經是在李業詡所能左右的范圍之外,朝廷做出的決定,遠在幾千里之外的李業詡。根本沒有發表建議的機會。
距離過遠。信息傳遞不方便。使的李業詡對朝中發生的事都太不知曉。
這一路歸去,幾個月后。這一片呆了近也年之久的西北,也將遠隔數千里之遙,下次也不一定有機會再來,安西的情況,也只能在送呈朝廷的奏報和情報司的情報中得知了。
望著遠處都是皚皚白雪的天山諸峰,將歸去,李業詡有些留連,無論上靈州北、青海畔、松州近,還有現在的安西,時這些戰斗過的地方,李業詡都充滿了感情,畢竟如今的交通太不方便,來一次太不容易,一起戰斗過的戰友們。很可能就天隔一方,再也見不了面。
李業詡也想起從伊列河畔啟程時,阿史那社爾那有些不舍的神情。
李業詡和阿史那社爾都知道。被留在安西一帶的將士們。在這片土地上駐守的時間都是個未知數,如今一別。再相見又不知何日。
此次大軍從長安出發,一路行來,還有諸近衛師從高昌奔襲欲谷設所領的幾大咄陸的過程中,李業詡與阿史那社爾接觸也比較多,雖然對阿史那社爾還沒如契芯何力和執失思力般熟捻,但對其的信任度還是比較高的,相信這位原突厥的王子能為大唐效力。
不過從另一方面講,阿史那社爾即使也反叛,也沒有太多的資本,手下的三員主要將領,右武侯將軍梁建方、左領軍衛將軍劉伯英和右武衛將軍孫貳朗,是各師的主要負責人,若阿史那社爾有不軌的舉動,也肯定會被這幾人查覺的。更別說昆陵都護府來了大批的漢人官吏,民政事務都將由新設的伊麗州刺史負責。
無論是從歷史上阿史那社爾留下的名聲,還有李業詡這段時間對他的了解。及李世民對軍政事務的布置上來說,李業詡都相信有阿史那社爾在,這一片大唐新置的土地。一定會牢牢地統治下來的。
李業詡只期望。幾年后,阿史那社爾完成他的使命,在這一片土地上做出成績來,再交給繼任的人,回長安任職,這樣就可以再見面,或者再一道出征了。
喬師望及所屬的官員對李業詡和侯君集還是充滿了尊敬,大唐軍中立下軍功的將領們。都是很受人尊重的,正是這兩道的主帥,帶著數萬大唐將士們,在這一片土地占征戰數月,才得以設立安西大都護府。
把酒言歡,相互話別,喬師望以大都護的身份祝愿將士們一路平安。
大軍在銀山只駐留了一晚。第二天一日就起營繼續下面的行程。與喬師望和他所領的安西大都護府眾官員告別。
大軍從銀山近再次啟程。又經過一個多月的行進,穿過大沙海、莫賀延磺的西緣抵達了沙州屬下的玉門古關。
得到通報的玉門古關守軍將軍,帶著所有駐守的軍士,列隊出城,以軍中的最高禮儀迎接凱旋的大軍經過他們所駐守的關卡。
因侯君集所領的交河道行軍部下,大量的士卒都被留駐在安西。回程時所領的大軍只有不到三萬人馬,而李業詡所領的伊列道行軍部下,則有七萬余人,人數比侯君集比了一倍,朝廷沒有詔令將這兩大行軍部合并,行軍時也只能按各自編制領軍,駐營時也按各自序列。
沙州地界。多湖泊,近十萬大軍都在玉門古關近的幾個較大湖泊邊駐營。
還是按行軍的隊列,侯君集所領的三萬余大軍在沙州城北側外幾十里許的湖泊近扎營。李業詡部側在沙州正西的一個大湖邊駐扎。
沙州堆積了大量供大軍班師途中所用的物資,以糧草為主,還有一些酒類、及其他能搞賞將士們的東西。
為了交接這些物資,歸程的大軍也將要在沙州附近停留近十天,,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