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法師之上!小說>法師之上!最新章節列表 >法師之上!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法師之上!-第138章 門外與門內
更新時間:2025-03-27  作者: 暴走叉燒包   本書關鍵詞: 玄幻 | 異世大陸 | 暴走叉燒包 | 法師之上! 
正文如下:
第138章門外與門內第138章門外與門內←→::mayiwsk

暗夜月,24日。

依然是昨日的時間點。

高德再一次來到加文樓三樓的符文工作間。

依然與昨日一樣,并沒有看到他的導師何西·奧肯利。

但是這回,并不需要高德主動制造聲響,工作間內部那個房門緊閉的小房間中,已經傳出那個蒼老且平靜的聲音.

好像并沒有昨天那么平靜,高德感覺今日小房間里老人的聲音似乎有一絲無法抑制的“亢奮”?

可能是錯覺吧。

“桌上的資料先看,看完就可以離開了。”

依然是昨日的那句話。

甚至是一個字都沒變。

若是放在文學作品中,甚至有理由懷疑作者在偷懶,直接復制黏貼前文。

但高德并不會去想那么多。

對他而言,只是又收到一個“指令”。

他沉默地聽著,腳步已經挪到符文工作間中央的工作臺前。

昨日還略有雜亂的工作臺已經被收拾過一遍,如今變得整齊多了。

而何西要他看的資料,如今就醒目地擺在最中間的顯眼位置。

不再需要像昨日那般,靠高德自己連蒙帶猜尋找自己該看的資料。

《符文初識》。

名字很簡單,也很通俗易懂,一看便知講的是符文。

雖然在高德看來,這個才是昨天應該給他看的資料——至少要先認識符文后,再去認識符文基本規則吧。

不過也沒差,畢竟“符文六大基本規則”也很“簡單”,早一天晚一天看差別也不大。

所以,順序上的“顛倒”也是能理解的。

資料依然是手寫的,就與昨天的“符文學入門理論”一模一樣。

高德翻開資料,第一眼看到的并非“符文”二字:

“世間萬物皆有軌跡。

風拂動有自己的軌跡,水流動有自己的軌跡,大地干裂有自己的軌跡,甚至世間無處不在的魔力也有自己的軌跡。

這些軌跡飄忽,沒有規律。

但是,當某一天風按照某種特定軌跡拂動,就會變成毀天滅地的龍卷;

水按照某種特定軌跡流動,會掀起翻江倒海的巨浪;

大地按照某種特定軌跡干裂,就會帶來改天換地的變化。

我們稱這些變化為自然之力。

自然之力很強大,但是我們沒辦法獲得.除了魔力。

不用懷疑,魔力若是按照某種特定軌跡流動,只會帶來更加強大的力量。

問題是,我們要如何去掌控這強大的魔力?

最開始的答案是法術。

法師將魔力化為體內的法力,再通過法術模型控制法力流動的軌跡,釋放出有著不同效果的法術。

但這并不是唯一解。

法師的法力總是有限的,有限的法力決定了法師所能掌控的自然之力也是有限的。

但是自然的力量,是無限的。

有沒有辦法去利用這無限的自然之力?

很簡單。

搭橋,用知識和智慧,在人與自然之中撘一座橋。

在茹毛飲血的時代,先賢們,便是用他們的智慧和知識,這樣一點點地去攥取自然之力。

這些智慧和知識,就是我們現在通常意義上所言的符文。”

“不同的設計方法,不同的建橋材料,建造出的橋承重量都各不相同。”

“符文師,便是橋梁設計者。”

“符文”二字,在極其長的鋪墊之后,第一次且終于出現在了高德的視野當中。

他沉默著,繼續往下看。

“天地間的魔力,是無規則的流動。

所謂符文,便是符文師與天地魔力之間的橋梁,符文師搭建好橋梁,一朝放行,魔力便能令風生、水起、斗轉、星移。

符文本質就是固定魔力的流動軌跡,讓它按照某種既定的路線行走。

多枚基礎符文可以組成復合符文,多枚復合符文可以構成魔法陣。

而魔法陣,便是符文的最終形態,是某個完整的系統。”

“基礎符文,則是魔法陣的基石,是符文學之始。”

“世間共有的基礎符文數,已經超過8萬個,并且不斷有新的基礎符文產生。”

“但是其中大多數基礎符文都是生僻符文,真正常用的基礎符文大約在3700個左右。”

“而一個合格的符文師,只需掌握10002000個基礎符文即可。”

“因為1000個基礎符文經過組合,便能覆蓋九成的需求,2000個基礎符文經過組合,就能覆蓋九成九的需求。”

這段介紹,給高德帶來了極強的既視感。

他停下來,認真地想了想,終于反應過來:

這不就和他前世的漢字一模一樣嗎?

漢量現已經超過10萬個,但真正常用的漢字也就是3000個。

1000個常用漢字,便能覆蓋90以上的表達需求,2000個常用漢字,便能覆蓋99的表達需求。

而在新事物不斷誕生的前提下,這兩千個早就存在的常用漢字也能通過排列組合完美地進行表達。

比如“電”和“腦”這兩個千年前就存在的漢字,在千年后經過組合就可以用來表達剛剛誕生的新事物“電腦”。

而基礎符文,也同樣是這個概念。

這么一聯想,高德瞬間就領會了“基礎符文”的重要性。

毫無疑問,《符文學》要想入門,就像是要想寫出文章需先認字一般,需先掌握常用基礎符文。

再往下看,果然如此,不過也有一點小小的差別:“基礎符文共分八個等級,即零級基礎符文至七級符文。”

“符文師入門第一步:掌握常用零級基礎符文651個。”

到此,《符文初識》的“前言部分”就結束了。

再下面的資料,就是常用零級基礎符文的范圖與解構說明文字了。

不過資料里并沒有列出全部651個零級基礎符文,而是只有10個。

高德瞬間領會:這10個零級基礎符文,便是他的“今日作業”。

就與昨日資料里的“課后習題”一般。

此外,在資料旁邊還有一疊空白的基礎魔法紙,一把基礎的符文筆,與一瓶基礎魔法墨水。

這就是何西給高德準備的“文具”。

資料里介紹的第一個零級基礎符文叫“聚魔(零級)”,作用也很簡單,就是聚集天地間的魔力。

但就是這么簡單的作用,卻讓“聚魔(零級)”符文成為幾乎所有魔法陣都必不可缺的基礎符文。

而且“聚魔(零級)”的符文圖也并不簡單。

即使它只是所謂的零級基礎符文,也十分繁復。

并且,沒有捷徑。

只有靠一遍遍地臨摹、記憶,然后融會、貫通。

高德甚至沒有拿出一秒用于“恐懼”即將開始的學習之難。

他的心神立刻是落于《符文初識》中關于“聚魔(零級)”的符文圖與解構之上,別無他物。

《符文初識》是手寫的資料,顯然是出自何西·奧肯利之手。

而這位學院的首席符文導師,符文學知識無疑掌握得無比扎實,所以整個符文圖的解構文字非常簡潔,但又清晰明了。

高德仔細讀著,不多時便已經讀完了第一遍。

然后,他合上資料,開始沉思,開始回憶。

過了大約三十秒時間,高德再次翻開資料,對剛才回顧與沉思中不清晰和不理解的地方進行重復閱讀。

這一次他用的時間比第一遍要短。

然后,再次合上資料,沉思、回憶。

二十秒后,再次翻開資料,再次開始閱讀。

如此重復了七八次后,高德又一次合上資料,進行回顧,已然是一路暢通,再沒有半點滯澀與卡殼。

而符文圖,也同樣是這種方法。

安靜的符文工作間中,只有高德不時翻動資料頁的沙沙之聲。

當他最后一次合上《符文初識》,便再沒有打開。

高德深吸一口氣,已經拿起符文筆,在吸足魔法墨水后,便是展開一張魔法紙,在紙上正式落筆。

初次嘗試臨摹符文的高德,屏住呼吸,眼神專注而又認真。

與此同時,體內的法力從手掌傳達到手中的符文筆,再透過筆尖,混雜著魔法墨水,均勻而又平穩地落在魔法紙上。

剛落筆時,高德還有些小心翼翼,擔心失敗。

但一落筆后,他內心所有的雜念剎那間竟是全部消失,心神中只剩下符文圖與對應的解構。

高德已經完全投入于“聚魔(零級)”基礎符文的繪制當中。

法師之中有這么一句話流傳甚廣:“法術,是只對天才開放的私密領域。”

但在符文學這個領域,天才只是入場券。

它不僅需要超絕的天賦,還需要卓越的控制力、出色的創造力、強大的精神力、優秀的記憶力、足夠的專注力與耐心。

以及,一點純粹。

而高德對于“學習”這件事,向來很純粹。

與此同時,僅僅是一門之隔的房間內。

作為高德還未見過面的導師,何西,放下手中的符文筆與魔法紙。

魔法紙上,一副在外行人看來宛如天書的符文圖,一副比“聚魔(零級)”符文圖復雜要不知道多少的符文圖如藝術品一般展現。

老人看著眼前那復雜的符文圖,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這張符文圖,并不是常規的魔法陣嘗試,而是他以推導“干擾常數”為目的進行的測試符文圖。

其中包括精確到小數點后四位的魯棒值測試、有規律的能量遞增級以及一系列復雜的符文對數、干擾對數變化。

這些東西并不容易對付。

它需要極其龐大的計算量與極其扎實的符文學基礎,以及極其多的實驗次數。

即使是浸淫符文學領域,已一己之力推出符文學六大準確來說應該是5.5大基本規則的何西·奧肯利,在一開始也為此感到頭疼。

只要一想到需要進行的海量實驗,他甚至有種無從下手之感。

甚至懷疑自己在人生最后的時間里,究竟能不能完成這些實驗,推導出“干擾常數”。

但他明白,這個“干擾常數”影響著符文學六大基本規則成立與否,隱藏著符文排列的最本質秘密。

所以,何西在定了定神之后,再度拿起放在一旁的普通紙筆,進行數據記錄。

這條路才剛開始。

能不能走到終點是另一回事。

只管往前走就是了。

他對于“符文”這件事,向來很純粹。

一個是老人,是在符文學領域浸淫數百年的內行人。

一個是少年,是接觸符文學領域才滿一天的門外漢。

兩個不論年齡、身份亦或者學識都有著天壤之別的人,如今卻是“同處一室”為同一件事奮斗。

距離,也只是一門之隔而已。

(本章完):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