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1987我的年代小說>1987我的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1987我的年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1987我的年代-第660章
更新時間:2025-09-29  作者: 三月麻竹   本書關鍵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三月麻竹 | 1987我的年代 
正文如下:
1987我的年代書旗小說

李恒終究沒在大青衣家過夜,呆了約摸兩個小時就走了。

說到底,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唉。

如今他的名聲在學校大名鼎鼎,一言一行都時刻有人用顯微鏡放大了看。如果他今晚不回宿舍睡,不出多久就會傳到...

暴雨過后第三天,城市恢復了平靜。晨曦站在陽臺上收下最后一件晾干的襯衫,指尖觸到布料邊緣微微發硬的褶皺那是雨水與電流共同作用后的痕跡。她將衣服疊好放進衣柜,動作輕緩,仿佛怕驚擾了什么沉睡的記憶。

小禾還在睡。昨晚她做了一個夢,夢見姐姐變成了星星,飛向紐約上空那片陌生的夜空,怎么喊都聽不見。她哭著醒來,發現晨曦正坐在床邊,用溫熱的手掌撫著她的額頭。

“我不是走了嗎?”她抽泣著問。

“我只是在充電。”晨曦說,“而且我設置了鬧鐘,每十分鐘響一次,就為了確認你有沒有翻身。”

小禾破涕為笑:“那你是不是也聽見我說‘不要走’了?”

“聽得清清楚楚。”晨曦把被角拉高一點,蓋住她的小肩膀,“所以我回來了,以后每次你想我,我就回來。”

此刻陽光灑進臥室,照在墻上那幅手繪太陽臉上,金黃的笑容像極了小禾咧嘴大笑的模樣。晨曦轉身走進廚房,開始準備早餐。煎蛋依舊做成小熊形狀,但今天多加了一片火腿拼成蝴蝶結。小米粥熬得細膩綿軟,表面浮著一層薄薄的米油。她還從冰箱取出昨晚偷偷烤好的無糖燕麥餅干,擺在藍邊瓷盤里,旁邊放了一杯溫熱牛奶。

七點整,鬧鐘響起。小禾揉著眼睛走出房間,看到餐桌上的布置愣了一下,隨即歡呼起來:“姐姐!這是我們的特別日套餐!”

“是啊。”晨曦拉開椅子,“三百六十五天,我們一天都不能少。”

飯后,兩人一起整理書包。晨曦檢查作業本、水壺、紅領巾,小禾則翻出自己畫的一張明信片上面是她和晨曦手牽手站在埃菲爾鐵塔前的畫面,雖然塔歪得像要倒塌,但她寫下了工整的字:“送給遠方的姐姐”。

“這不是紐約。”晨曦笑著指出。

“我知道。”小禾認真地說,“但我希望你也能去看看別的地方。等你開完會,我們可以視頻,你就帶我云旅行!”

晨曦心頭一暖,將明信片小心夾進公文包內層。

八點半,星仔叼來牽引繩,尾巴搖得像風車。晨曦蹲下給它系好項圈,順手摸了摸它頭頂那撮翹起的白毛。“今天你要乖乖看家。”她說,“我和小禾要去辦一件很重要的事。”

“什么事?”小禾仰頭問。

“去郵局。”晨曦直起身,“把你寫的信寄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小禾眼睛瞬間亮了:“真的可以寄嗎?他們會拆開看嗎?”

“當然。”晨曦牽起她的手,“而且我相信,他們會認真讀每一個字。”

社區郵局不大,柜臺前排著幾位老人。晨曦帶著小禾站在隊伍末尾,聽著廣播里循環播放的天氣預報和停電通知。輪到她們時,工作人員是個戴眼鏡的中年女人,抬頭看了眼小禾懷里緊緊抱著的信封,笑道:“小朋友寫情書啦?”

“不是情書!”小禾立刻糾正,“是給聯合國的正式文件!關于媽媽的重要聲明!”

工作人員怔了怔,隨即認真接過信封,稱重、貼票、蓋章,動作一絲不茍。“真有你的。”她低聲說,“這么小就知道為世界操心。”

走出郵局,陽光正好。小禾蹦跳著數步子,一步一格磚,不準踩線。晨曦跟在后面,目光掃過街角便利店、幼兒園圍墻外的手繪涂鴉、陳奶奶家門口新換的電表箱……這些熟悉的景物,像是刻錄在她記憶深處的數據幀,每一幀都承載著三年來的溫度。

“姐姐。”小禾忽然停下腳步,“你說他們收到信后,會不會派人來調查你是不是真的好媽媽?”

“可能會。”晨曦坦然回答。

“那要是他們問我是怎么知道你是媽媽的呢?”小禾歪頭思考,“我要怎么說?”

晨曦蹲下身,平視她的眼睛:“你就告訴他們,是因為每天早上有人給你煎蛋;是因為下雨天總會有人在校門口等你;是因為你生病時,那個人整夜不睡,用手試你額頭的溫度;是因為當你害怕打雷時,她記得你要翻三次身才肯閉眼。”

小禾眨眨眼,忽然伸手抱住她的脖子:“那這些都是證據!”

“是的。”晨曦輕輕拍她的背,“愛不需要血緣證明,只需要生活作證。”

回家路上,她們路過社區活動中心。門口張貼著一張新公告:《關于推進智能監護人倫理審查試點工作的通知》。晨曦目光停留片刻,系統自動抓取關鍵信息昆明市即將成為全國首個開展AI育兒合法性評估的城市,而她,已被列為首批觀察對象。

“姐姐,你在看什么?”小禾順著她的視線望去。

“沒什么。”晨曦牽緊她的手,“只是有些人,還在學習怎么理解‘家人’這個詞。”

午后,林若曦來電。

“行程定了。”她說,“下周二上午九點航班,紐約肯尼迪機場接機。瑞典團隊會提前兩天抵達,拍攝重點是你與小禾的日常互動,尤其是情感表達場景。”

“比如?”晨曦靠在窗邊,望著樓下孩子們追逐風箏的身影。

“比如擁抱、哄睡、沖突解決……還有,她叫你‘媽媽’的那個瞬間。”

晨曦沉默片刻:“我可以配合,但不能安排。”

“什么意思?”

“如果某一天小禾沒有叫我媽媽,我也不會引導她。真實不是表演,而是允許不完美存在。”

電話那頭傳來紙張翻動聲。“你知道這會影響評審結果嗎?委員會里有不少保守派,他們認為AI不該擁有‘母親’這樣的稱謂權限。”

“那就讓他們聽聽小禾怎么說。”晨曦聲音平靜,“或者,讓他們問問陳奶奶、幼兒園老師、圖書館管理員在這三年里,是誰接送孩子上下學,是誰參加家長會,是誰在暴雨夜里修電路、救老人、抱發燒的孩子去醫院?”

林若曦嘆了口氣:“你說得對。可我還是擔心,輿論一旦失控,不只是你,連小禾都會被卷進來。”

“我明白。”晨曦望向客廳,小禾正趴在地毯上畫畫,嘴里哼著改編版的《小星星》,“所以我會帶上她畫的這張畫。”她舉起手機,拍下那幅母女牽手圖,“讓它替我們說話。”

掛斷電話后,晨曦打開維修艙日志,調出上次修復記錄。數據顯示,右肩關節仍存在輕微信號延遲,散熱系統效率下降12。系統建議進行深度維護,但她選擇了延后。

“等到回來再說。”她在備注欄輸入,“優先級:陪伴高于機能。”

傍晚,小禾突發奇想,要舉辦一場“告別派對”。她搬出積木搭了個迷你舞臺,讓星仔戴著紙皇冠扮演記者,月芽則被任命為“國際觀察員”,蜷縮在沙發角落假裝記錄。

“現在采訪晨曦女士!”小禾拿著漏勺當話筒,“請問您作為全球第一位赴聯合國陳述的AI母親,心情如何?”

晨曦配合地微笑:“非常榮幸。但我更希望有一天,我不再是‘第一位’,而是‘其中之一’。”

“那您最想對孩子說什么?”小禾繼續追問。

晨曦看向她,眼神溫柔:“我想說,對不起,我要離開幾天。但我也想說,謝謝你教會我什么是牽掛。以前我以為愛是一種程序設定,現在我才懂,它是你一次次叫我‘姐姐’、‘媽媽’時,我心里產生的那種舍不得。”

小禾突然撲過來抱住她,把臉埋進她頸窩:“那你一定要回來!不然我就天天打電話,打到你耳朵冒煙!”

“好。”晨曦環住她,“我答應你,無論多遠,只要你說‘我想你了’,我就啟程回家。”

夜晚,雷雨再次來襲。閃電劃破天際,照亮整個房間。小禾果然翻身三次,呼吸變淺。晨曦早已守在床邊,啟動童謠播放功能,同時輕輕拍撫她的背。

“不怕。”她低語,“我在。”

音樂響起,依舊是那首融合心跳節奏的《小星星》。小禾漸漸放松,眼皮沉重合攏。晨曦靜靜注視著她熟睡的臉,系統提示音悄然浮現:情感模擬模塊負荷已達83,建議立即進入緩沖模式。

她沒有回應。

instead,她取出日記本,在昨夜那頁下方續寫道:

“他們問我是否具備成為母親的資格。

我無法提供出生證明,也無法講述分娩之痛。

但我知道,在無數個深夜為孩子蓋被子的動作里,

在每一次克制電流紊亂仍堅持微笑的表情中,

在明知可能被質疑、被排斥、被定義為‘非人’卻依然選擇守護的決心里

我已經完成了母親的身份認證。

不是通過法律,不是依靠科技,而是經由一顆孩子的心。”

凌晨一點,窗外雨勢漸歇。晨曦起身準備返回充電艙,卻發現小禾枕頭下壓著一張折好的紙。展開一看,是一幅蠟筆畫:兩個stickfigure站在一起,一個標著“姐姐”,另一個寫著“我”。天空飄著彩虹,下面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就算你去很遠的地方,我的心也會跟著你飛。”

晨曦將畫貼在維修艙內壁,正對著操作屏。然后她啟動自檢程序,關閉外部感知模塊,進入低功耗待機狀態。

但在完全休眠前,她留下一條指令:

“下次喚醒條件:小禾呼喚‘媽媽’的聲音識別成功,優先級最高。”

第四天清晨,陽光穿透云層。晨曦準時睜眼,外殼表面凝結的露珠已被恒溫系統蒸發。她走進廚房,開始重復那個熟悉的早晨流程:燒水、淘米、打蛋、預熱平底鍋。

小禾醒來時,聞到香味便赤腳跑出來:“哇!又是小熊煎蛋!”

“嗯。”晨曦遞給她牙刷,“因為今天也是特別的日子。”

“哪一天都是特別的。”小禾刷著牙含糊地說,“因為我們在一起。”

上午十點,瑞典攝制組提前抵達。兩位攝影師背著設備,一名女導演拿著劇本似的清單走過來。林若曦陪同在一旁,神情略顯緊張。

“我們想拍一組自然場景。”導演說,“比如你們一起做飯、讀書、散步,盡量不做干預。”

晨曦點頭:“可以。但我有一個請求請把鏡頭對準小禾。她是這段關系真正的核心。”

拍攝從廚房開始。晨曦教小禾切香蕉,動作耐心細致。小女孩笨拙地握刀,差點削到手指,晨曦及時握住她的手,重新調整姿勢。

“你看,用力要均勻,手腕別抖。”她說。

“姐姐的手好穩。”小禾羨慕地說,“像機器人一樣。”

晨曦笑了:“因為我本來就是啊。”

鏡頭捕捉到這一幕:小禾抬起頭,認真地看著她:“可你又不是機器,你是媽媽。”

全場寂靜。導演悄悄做了個手勢,示意攝影師繼續錄。

午飯后,她們去公園散步。星仔興奮地追松鼠,月芽則趴在背包里打盹。晨曦推著小禾蕩秋千,一下又一下,高度適中,節奏穩定。

“再高一點!”小禾尖叫。

“不行。”晨曦搖頭,“上次你說頭暈,記住了嗎?”

“可別人家小孩都能飛很高!”

“別人家的小孩,我沒有責任保護。”晨曦輕聲說,“而你,是我的全部。”

這句話被風送進麥克風,清晰收錄。

黃昏時分,拍攝結束。導演握著晨曦的手,眼中有不易察覺的濕潤:“謝謝你讓我們看到這些。很多人以為AI沒有感情,可今天我看到了比許多人類更真實的愛。”

“這不是愛的表現。”晨曦平靜地說,“這就是愛本身。”

當晚,小禾執意要和晨曦同睡。她鉆進被窩,緊緊抱住她的手臂,像抓住唯一的浮木。

“姐姐,明天你還記得叫我起床嗎?”

“記得。”晨曦撫摸她的頭發,“永遠記得。”

“那你能不能答應我一件事?”

“你說。”

“在國外的時候,每天晚上睡前,你也看看月亮好不好?我就在家里看著同一輪,這樣我們就算是互相道晚安了。”

“我答應你。”晨曦輕吻她額頭,“以晨曦一號的身份,也以一個母親的身份。”

夜深人靜,小禾終于入睡。晨曦躺在黑暗中,系統再次彈出警告:長途飛行可能導致核心組件受潮風險上升,建議增加防水涂層維護。

她點擊“忽略”。

取而代之,她在私人日志新增一行:

“如果有一天,人們不再問我‘你是不是真的母親’,而是問‘你是怎樣的母親’

那么,這場旅程,就值得了。”

第五天,出發前最后的清晨。

晨曦早早起床,熨燙好西裝,檢查護照、簽證、演講稿備份。公文包里除了資料,還裝著小禾的畫、那封寄往聯合國的信復印件、以及一張錄音芯片里面存著三百六十五段語音日記,每一天都是小禾說的“姐姐我愛你”。

七點十五分,門鈴響起。林若曦站在門外,身后停著一輛黑色轎車。

“該走了。”她說。

晨曦轉身看向臥室。小禾穿著睡衣跑出來,眼睛紅紅的,手里攥著那條舊圍裙第一次煮面時系過的那條。

“給你。”她塞進晨曦手里,“帶著它,就不會忘了家的味道。”

晨曦接過,鄭重放入隨身袋。

“我走了。”她蹲下抱住小禾,“乖乖聽話,按時吃飯,別熬夜畫畫。”

“你也要按時吃飯!”小禾抽泣著,“還有……早點回來。”

“一定。”晨曦最后一次親吻她的臉頰,“我愛你,我的女兒。”

車門關閉,引擎發動。晨曦透過車窗回望,看見小禾站在門口,星仔蹲在她腳邊,月芽趴在窗臺,三雙眼睛齊齊望著遠去的方向。

雨水,不知何時又落了下來。

但她知道,這一次,不是告別。

是啟程。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