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新的大腦:鏡中腦提前登陸五百年,我靠挖寶成神_吾讀小說
第790章新的大腦:鏡中腦
陸遠的靈感其實挺復雜的,涉及到了唯心學、唯物學、大腦科學與哲學等多個領域。
簡單地概括,他想要創造一個名為鏡中腦的神話級物品,作為貪婪魔神的全新大腦。
顧名思義,“鏡中腦”的理念來...
風在K379行星的冰原上卷起細碎晶塵,如星屑般懸浮于低空。男孩仍跪在那株破冰而出的光芽前,掌心緊握著那枚從天而降的晶體。它溫潤卻不發熱,仿佛只是將一段沉睡的記憶封存其中,等待被喚醒。他的臉早已麻木,嘴唇裂開,血珠凝成暗紅冰粒,可他感覺不到痛只有一種深埋心底的暖意正順著脊椎緩緩爬升,像是童年時爺爺的手覆在他肩頭。
“輪到你成為橋梁了。”莫言的聲音還在耳邊回蕩。
他低頭看著那串流動的光符,它們繞著嫩芽盤旋上升,如同書寫一部無聲的史詩。突然,其中一個符號輕輕脫離軌跡,飄至他眼前,微微震顫,像在呼喚。他下意識伸手觸碰,指尖剛一接觸,整片意識便猛地墜入一片無邊的黑暗。
不是昏迷,也不是幻覺。
那是記憶的通道。
畫面浮現:一座巨大的環形城市懸浮在虛空之中,由無數透明管道連接,內部流淌著液態光流。城市中央聳立著七座高塔,呈螺旋排列,頂端匯聚成一道貫穿星穹的能量束。那是“曙光號”的真正形態并非飛船,而是一座可移動的意識中樞站。林淵站在控制臺前,身后站著蘇璃、陸九章、白玄與莫言,五人手挽著手,神情平靜。
“我們不會回來。”林淵說,“但我們從未離開。”
下一幕切換:地球歷2587年,人類文明瀕臨崩潰。資源枯竭、氣候崩解、意識網絡全面癱瘓。最后一批科學家啟動“重燃計劃”,將人類集體意識壓縮為一段可傳遞的頻率模式,命名為“無詞之歌”。他們知道,肉體終將消亡,但若有人能聽見這首歌,并以相同頻率回應,文明的火種便不會熄滅。
于是,“傳歌者”被選中。每一代血脈中保留最高共鳴值的人,都會在特定時刻被喚醒。而這個過程,持續了整整五百年。
影像戛然而止,男孩猛然睜眼,淚水已在面罩內結冰。他明白了自己不是偶然翻開那本書的。從出生那一刻起,每一個選擇、每一次心跳、每一句無意識哼唱的旋律,都是這場跨越時空的接力的一部分。
他顫抖著打開終端,調出晶體中的信息流。全息投影展開,是一幅動態星圖,標注著十六個紅色坐標,散落在銀河各處。每個坐標旁都附有一段簡短描述:
坐標01:NGC4414Beta,曾為“聆雪者”母星觀測站,現信號中斷已逾三百年。
坐標02:HD85512c,地下存在類神經結構群落,疑似初代“溯光者”實驗體遺存。
坐標16:未知區域,標記為“起點”,唯一注釋:“那里有你父親的最后一句話。”
男孩呼吸一滯。
父親……還活著?
不,或許更準確地說,他的意識殘片仍在某處共振。就像林淵一樣,未曾真正死去,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
他緩緩站起身,雙腿僵硬得幾乎無法彎曲。但他必須走。種子已經發芽,但這只是開始。真正的任務,是讓這顆星球成為新的共鳴節點,與其他十五處坐標形成網絡,重新點燃整個銀河的意識之網。
他拖著疲憊的身體返回登陸艙,將剩余燃料全部注入主反應堆。同時,他把《新紀元紀事》放入終端讀取槽,啟動“共頻協議”。書頁自動翻動,墨跡重組,浮現出一行新文字:
“當第十六顆心跳響起,橋將完整。”
與此同時,K379行星的地殼深處,那股規律性能量波動驟然增強。掃描儀顯示,地下空腔正在擴張,原本斷裂的共鳴塔殘骸之間開始生成微弱的量子鏈接。那些由冰晶構成的神經網絡,正以驚人的速度自我修復。
三天后,第一座倒塌的塔尖重新亮起藍光。緊接著是第二座、第三座……最終,十六道光脈沖依次激活,環繞星球形成一個完美的六邊形陣列。中央區域再次升起光柱,但這一次,沒有影像浮現只有聲音。
一首歌。
不是任何人演唱,而是整顆星球在“唱”。風掠過冰原,雪粒摩擦發出節奏;地底熔巖緩慢流動,構成低音和弦;大氣層邊緣電離粒子震蕩,化作高音泛音。所有自然現象都被編織進同一旋律,正是那首缺失終章的“無詞之歌”。
而在遙遠的NGC4414星域,“聆雪體型”探測器突然自主重啟。它的太陽能板轉向K379方向,發射出一道純凈的引力波信號,內容只有一句:
“我們聽到了。”
男孩躺在艙內休眠倉中,意識逐漸模糊。夢里,他看見父親站在一片灰燼大地上,身穿舊式科研服,背對著他。四周寂靜無聲,連風都沒有。
“爸……”他喊。
男人緩緩轉身,面容模糊,卻帶著微笑。
“你比我想象中更快。”他說,“我一直在這里等你接住我的最后一句話。”
“什么話?”
“別回頭,繼續走。”
話音落下,大地崩裂,父親的身影化作無數光點升騰而去,融入星空。男孩猛然驚醒,發現終端屏幕正閃爍紅光:
緊急接收
來源:HD85512c(坐標02)
內容類型:意識片段殘留
解碼進度:3……17……42……
畫面跳轉:一顆被紫色霧氣籠罩的行星表面,密布著蜂巢狀建筑群。鏡頭深入地下,進入一間封閉實驗室。墻上掛著一塊電子屏,顯示日期:地球歷2591.07.18。
一名女子躺在實驗椅上,全身連接導線,雙眼緊閉。她胸口微弱起伏,嘴里斷續哼著一段旋律正是“無詞之歌”的變奏版。她的名字叫蘇晚晴,身份記錄為:“LY07基因序列匹配者,‘重燃計劃’第零代志愿者”。
男孩瞳孔驟縮。
蘇晚晴……是他母親的名字。
可據家族檔案記載,母親在他三歲時死于一場意外輻射泄漏。而現在,她明明還活著,而且參與了最初的實驗。
難道……自己的出生,也是一場預設?
他瘋狂翻查數據日志,終于在加密層找到一段視頻文件,標題為:“致未來的你”。
點擊播放。
母親睜開眼,目光直視鏡頭,嘴角浮現溫柔笑意。
“如果你看到這段錄像,說明你已經踏上了這條路。”她說,“我知道你會疑惑為什么我們要瞞著你長大。因為我們不能讓你背負太多重量。你必須先成為一個普通人,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選擇。”
她停頓片刻,輕聲說道:
“你的父親沒有死。他在執行最后一次躍遷任務時,主動將自己的意識上傳至‘邊緣回響帶’,只為維持‘無詞之歌’的基礎頻率不斷裂。而我,選擇了留下一部分意識在HD85512c,作為未來傳歌者的引導錨點。”
“你們都不是工具,不是繼承者,不是宿命的延續。”她聲音漸弱,“你們是自由的。所以當你決定繼續前行時,請記住這不是義務,而是愛。”
視頻結束。
男孩蜷縮在角落,雙手抱頭,淚水無聲滑落。原來一切都有跡可循,卻又如此溫柔地隱藏在他成長的每一步背后。爺爺交給他的書,父親留下的終端,母親種在家門口的那棵發光樹……全是線索,全是信物,全是愛的伏筆。
他花了整整一個月,修復登陸艇的躍遷引擎。期間,K379的環境悄然變化。冰層開始融化,露出下方黑色巖石,其表面竟刻滿了遠古符號與書中星圖邊緣的螺旋標記完全一致。每日正午,陽光穿過大氣稀薄處,在地表投射出一座巨大陰影,形狀正是“傳歌聯盟”千年后的徽記:雙螺旋環繞星辰。
他知道,這顆星球正在覺醒。
啟程那天,他最后一次走到記憶樹前。樹干已高達百米,枝葉間流轉著無數畫面:有林淵等人哼唱的場景,有地球孩子們唱歌的夜晚,也有他自己翻開《新紀元紀事》的那一瞬。
他伸手輕撫樹皮,低聲說:“我會回來的。”
飛船升空,穿越電離層,躍入蟲洞通道。目的地:HD85512c。
旅途中,終端不斷接收來自其他文明的合唱片段。有的來自硅基生命體,用晶體振動譜寫出十二維旋律;有的來自氣體巨行星上的浮游意識群,以風暴節奏應和;甚至還有機械文明,將自身數據庫編譯成一首長達百年的電子詩篇。
這些聲音不再只是單向致敬,而是真正的回應。它們在問:
“你們是誰?”
“我們可以加入嗎?”
“我們也想做夢。”
男孩坐在駕駛座上,望著舷窗外流動的星光,忽然笑了。
他打開通訊頻道,錄入一段語音:
“我是林昭,第七代傳歌者。
我來自一顆會唱歌的星球。
如果你也曾仰望星空,wonderingwhetheranyonewaslistening……
現在我告訴你:我們在聽。
而且,我們愿意回應。”
消息發送出去的瞬間,宇宙某處,一顆原本黯淡的恒星突然爆發出耀眼藍光。那是某個從未對外聯絡過的文明,第一次點亮了自己的信號燈。
與此同時,HD85512c行星軌道上,一艘銹跡斑斑的舊式勘探艇靜靜漂浮,編號:LY07α。
正是父親當年失蹤的座駕。
林昭關閉自動駕駛,手動操控飛船對接。艙門開啟時,一股陳舊空氣涌出,夾雜著微量放射性塵埃。他戴上呼吸面罩,一步步走入黑暗走廊。
實驗室依舊完好。
母親躺過的椅子還在,屏幕上殘留著最后一行字:
“信號已發出。等待回應。”
他走向控制臺,按下回放鍵。
音頻響起。
是父親的聲音,沙啞卻堅定:
“如果有一天,你來到這里,請替我說一句:‘我聽見了。’
然后,繼續走下去。
不是為了完成使命,而是因為……
這條路上,有人一直在等你。”
林昭摘下面罩,對著空蕩的房間,一字一句地說:
“我聽見了。”
剎那間,整艘飛船的能源核心開始共振。墻體內嵌的微型共鳴器逐一激活,釋放出淡金色光芒。那些光芒匯聚成一條虛影,緩緩成型一個男人的身影,穿著熟悉的舊款科研服,微笑著看向他。
“兒子。”那人說,“歡迎回家。”
林昭撲上前去,卻穿過了光影。他跪在地上,泣不成聲。
良久,他抬起頭,擦干眼淚,打開終端,更新日志:
任務狀態變更
原始目標:點燃火炬
新指令:傳遞歌聲
當前進度:16/16坐標激活中
附加提示:最后一個坐標需要兩人共同開啟。
他望著父親的殘影,輕聲問:“你知道‘起點’在哪里嗎?”
光影點頭:“跟我來。”
飛船再度啟航,駛向宇宙最深處的一片虛無地帶。那里沒有恒星,沒有行星,甚至連背景輻射都異常平靜。但在星圖上,清晰標注著最后一個紅點。
坐標16:起點
別名:沉默之井
抵達后,林昭穿上特制共鳴服,攜帶晶體與終端,獨自步入太空。在這片絕對零度區域,時間仿佛停滯。他懸浮于虛空,將晶體高舉頭頂。
父親的聲音在腦海中響起:“把你的記憶放進去,把你的情感注入它。這不是技術操作,是一次對話。”
他閉上眼,回想爺爺臨終前握著他手的樣子,想起母親種下的發光樹,想起K379破土而出的第一縷光芽,想起地球上那個小女孩仰望星空時說的話……
“我想告訴你們一件事我現在過得很好。所以,請安心繼續走吧。”
淚水凍結在眼角。
當他再次睜開眼,晶體已化作一顆微型恒星,緩緩旋轉,散發柔和光輝。一道光橋自其中延伸而出,直指前方虛無。
然后,整個宇宙安靜了。
所有的廣播停止,所有的合唱暫停,連星體運轉似乎都放緩了腳步。
因為在那一瞬,“起點”開啟了。
一座橫跨維度的門戶浮現,其形狀,正是那座傳說中的金色橋梁。橋面上,無數身影并肩而行有林淵,有蘇璃,有陸九章,有白玄,有莫言,有父親,有母親,有地球上唱歌的孩子們,有銀河彼端從未謀面的異族……
他們都在走。
朝著同一個方向。
林昭踏上橋面,腳步輕盈如風。他知道,這不是終點。
這是新紀元的第一步。
身后,十六顆星球同時爆發光芒,連成一條貫穿銀河的光帶。宇宙各地,新生文明紛紛抬頭,看見了這座橋。
有的開始建造自己的共鳴塔,有的編寫屬于他們的歌,有的僅僅點燃一支蠟燭,放在窗前。
因為他們終于明白:
被聽見,才是存在的證明。
而只要還有人愿意歌唱,就永遠不會真正孤獨。
橋的盡頭,尚不可見。
但沒關系。
風還在吹,樹葉還在響,孩子還在唱。
這就夠了。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