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算我娘的嫁妝第60章算我娘的嫁妝→、、、、、、、、、、、、、、、、、、、、、、、、、
他們急著走沒吃中午飯就離開縣城。
中午的時候隨便在一個路邊茶攤吃了點東西,然后趕路。
當天到不了家,福土坑就說晚上趕到南陽鎮也行,反正重陽節過了,那就在南陽鎮待上半天,打聽打聽那里。
他這會兒賺到錢了,想著如果把錢用來買地,又沒錢了。誰知道下回還有沒有好運氣一下賺那么多。
福土坑說道:“我想在南陽鎮開個店,做什么先看一看。”
張玉山更加同意,他也知道他們把得到的賞錢分成三份,堂弟那有一份。
這一次他無論如何把堂弟的那一份拿在手上,說幫堂弟存著,他要開鋪子,到時候就從這兒拿。錢要是在堂弟手上,沒準過幾天他就花沒了。
張玉樹無所謂,他是有錢就花,沒錢就想辦法弄錢,從大堂哥那里也要了不少錢,就是堂哥不給他,他也沒意見。
天黑透了,到了南陽鎮找了客棧住下。這回福土坑很主動地掏銀子,說該由來他付賬,還讓店家炒了好幾個菜,送到他們房間。
三個大人、一個小孩好好地吃了一頓。
在縣城吃的都是張玉山付的賬,簡簡單單。這次銀子賺得得太容易,福土坑說慶祝此行滿載而歸。點了菜不說,還要了壺酒。
除了福滿滿,三個人都喝得滿臉通紅。特別是張玉樹喝了酒那眼神更加桃花。
張玉山也挺高興,事兒已經出了,倆二貨平安回來了,銀子賺了不少,他也不用黑著臉。
吃飯喝酒他不停地勸導他們好好安分下來,再也不要帶著孩子出去胡鬧。
福土坑洋洋得意臭美地抒發了他的偉大理想,好好賺錢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
張玉樹一再給堂哥保證,他這次回來就是想安安分分踏踏實實過日子。
張玉山很滿意,堂弟頭一回這么聽話,又苦口婆心地勸他早點成親,等他回去了之后,讓他媳婦幫著給他找一個。
張玉樹說長得不好看的他可不要,他可不希望他的孩子將來是丑八怪。
張玉山給他一下說:“娶妻娶賢,能生孩子會過日子的女人就是好女人。”
張玉樹搖頭晃腦說:“對對,不會生孩子,那要她干嘛?找一個會生孩子的,不會的不要。”
福滿滿吃飽了,困了,躺在床上睡覺也聽不到三個酒鬼說啥。
因為喝了酒第二天早晨起來得晚,福滿滿也好好地睡了一個懶覺。
起來后三個酒鬼還沒醒,她皺著鼻子,屋子里都是酸臭味,自己也是累了,睡了一晚上都沒有聞出來。
她洗漱完了之后,出去買了早點回來,隔壁有個包子店,包子個大一人買兩個,問店家要了熱水,就著熱水吃了一個包子。
還是年齡小,一個包子就吃飽了。
等他們起來也不嫌包子涼,拿起包子,直接吃。
張玉樹吃得直打嗝,福滿滿給他倒水遞過去。
張玉山不好意思,他們三個大人睡得啥都不知道,人家小姑娘起來,早點都買好了。
福土坑邊吃邊算賬,他們父女倆這次賺的,加上上次的私藏的五兩,整頭有二十兩。如果拿著二十兩來做生意。做什么好哪?
家里沒有地,等于家里的都是閑人,全部可以用來干活。
發愁的就是做什么生意好,他邊吃邊問張玉山。
大堂哥是做屠宰生意的,經常外出,見識比他廣。雖然自己外出那兩年,但是沒接觸過生意這一行,所以還是要聽聽大堂哥說的。
張玉山說道:“玉樹想開鹵肉鋪子,干脆你也做個飯菜之類,燒餅饅頭也行呀,辛苦點,薄利多銷,做長久了,有了好名聲,還能留給子孫一個家業。”
福滿滿點頭,現代就有那種百年餛飩店,百年鹵肉店,說什么那鹵湯整晚熬著,常年熬,靠的就是那鹵湯。
想到這她一下想起來了,灌湯包。大舅開鹵肉店,到時候那個鹵肉湯要過來,用來做灌湯包。
灌湯包貴,吃的人少,那用鹵肉湯調餡也好呀。鄉下人買包子一是實惠,二是肉要多,有鹵肉湯,不就是吃起來肉味嘛。
她馬上說道:“爹,咱家開包子鋪。”
張玉樹笑道:“你是不是嫌這個包子不好吃啊?不過這個包的是不好吃,要是你姥爺包包子,那才鮮美。“
福滿滿說道:“大舅,要是你開包子鋪,那我們就不開。你們不賣包子,我們就可以賣包子呀。到時姥爺教我怎么調餡。還有鹵湯每天能不能給我一點啊?”
張玉樹說:“那有啥?都是一家人,你要就給你拿去。我們不賣包子,做包子太辛苦。大舅家人少,你家人多賣包子可以。”
福滿滿說道:“我家人多也不能全到鎮上,那得住多大的地方呀?”
真要開包子鋪,這個問題要好好想一想。
如果只是他們二房開包子,賺的錢全部交到家里,福滿滿心里肯定不舒服。
欠家里的房子已經蓋好,還有聽父親說以前家里的地也只是三畝地。
但也不可能給家里買三畝地后分家,奶奶還活著是不可能分家的,除非是有特殊原因,要么子孫不孝,要么是老人做主,可是奶奶絕對不會輕易允許分家,特別是現在靠他們父女賺錢,不可能把他們分出去。
福滿滿想,怎么樣的分配才合情合理,最起碼不讓他們二房太吃虧,她又不是屬老黃牛的,也不是圣母。
所以她馬上對父親說道:“爹,如果開包子鋪,方子是我姥爺給的,是不是要算我娘的陪嫁呀?還有,現在沒分家,我們辛辛苦苦賺錢,其他的人都等著伸手拿,爹愿意不?但是讓家里人全部到鎮上來,目前負擔不起這么多的開支。除非將來包子鋪開得很大,需要很多人手。可是南陽鎮能有多少人,就算每天排隊買,也用不了太多人。”
張玉山贊賞得看著福滿滿,真沒想到這小姑娘這么小就能想到這方面。
是啊,福土坑又不是獨子,現在還沒有分家。他也不是老大,是讓他辛辛苦苦干個一二十年,將來分家,只分一點,擱誰誰心里也不舒服。
最難得的是這個小姑娘能想到做包子的配方算她母親的嫁妝。
小小年紀能想到這一點,那真是聰明。
福滿滿說到這眼睛咕嚕咕嚕轉,對呀,這次賺的銀子到時讓大舅拿出來,就說是姥姥家補貼閨女的嫁妝。
婆家不好分兒媳的嫁妝吧。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