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不想活得憋屈第354章不想活得憋屈→、、、、、、、、、、、、、、、、、、、、、、、、、
張玉樹說道:“你做事也太沖動了,眼看著咱們要起來了,得為了以后子孫著想,姐夫難道不想以后福家幾代后積累成有根基的大戶人家?”
福土坑說道:“我那會太生氣了,也寒了心。”
“你家不算太糟糕,你大哥三弟蹦不起來,無非花點銀子的事,把他們安排好了咱愛干啥干啥,有事解決就是了。分了家就沒事了?到時人家一句話:分了家你管得著我嗎?你不干瞪眼?不分家話,你賺銀子多,誰都得聽你的。”
福土坑這時后悔,自己是草率了。
“三順那會怎么沒攔著你?她這么聰明的人不應該順著你來呀?”
福土坑說道:“事先我沒跟她說,分家的時候我才說。她一個孩子哪里能想那么遠?玉樹,如果你是我,你怎么辦?”
張玉樹說道:“我會按照姐夫這樣的安排來辦,但是我不提分家。我把他們都安置好了,他們高高興興地對我感激涕零。我出去賺多少銀子他們不知道,有三順在,大多數銀子還不是在你們父女手里嗎?家里人也好,外人也好,看著你掙了錢拿回來了,名聲又好聽,你也得了好處。何苦要那個分家的名頭呢?你跟我說的時候已經分了家,我就沒說這話。”
福土坑說道:“已經分了家,再說這些也沒用。等回家接你姐的時候,再給些銀子吧。”
福土坑又把張老漢和玉樹說的話給女兒說了,想讓女兒知道這些,也是想讓女兒別跟自個學,得看大局。
福滿滿理解,也知道大舅他們說的那些在這個時代中是主流思想。
可是她一個現代人具有現代人的思維,覺得那樣活著憋屈。
像郎尚書知府那樣做的人,他們自小受的是那種以大家族為重的思想,有抱怨但不憋屈,他們明白取舍。
就好比在現代,男女平等,家產兒子女兒平分是受法律認可的,你也可以說得天經地義。
但是你拿到古代來,要以這種思想來要求別人認為天經地義,那就是和整個社會整個主流思想背道而馳。
別人會認為你瘋了腦子不正常。
福滿滿來到這里不想用現代思維和整個社會抗爭,但是她也不想完全融入,更不想活得憋屈。
強迫她來接受那些為了家族為了名聲犧牲自己,她還是覺得,還是兩個字,活得憋屈。
所以她沒有阻止父親分家。
她理解和認同大舅說的是對的,但是她不想這樣接受,之后她也不會阻攔父親對家里的照顧和付出。
她還沒那么自私。
當初贊成父親分家,一個是不想活的憋屈,一個就是能夠名正言順的自力更生,不想掙了錢心甘情愿地給所有人平分。
不要說古代了,就是在現代,她有一個閨蜜的婆婆。已經算是很明理的一個人。在老大家不拿自己的工資花兒子媳婦給她的錢。到老二家,她的工資都貼給老二了。
用這位婆婆的話來說。因為老大條件好,老二條件不好。
福滿滿那會兒是向著她的閨蜜,就是這個婆婆的老大媳婦,她曾經問過一句話,阿姨,當父母的是不是希望家里的孩子能夠貧富均勻?
那婆婆說:當媽的當然希望條件好的兒子能幫一幫條件不好的兒子。倒不是說賺錢多的要把他掙的錢平均給他的兄弟,而是能多幫一點。
福滿滿那會兒心想,如果將來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有本事,一個兒子平庸,我當母親的是不是也會希望有本事的兒子能在金錢上多幫一幫沒本事的那個。因為都是我的兒子,兒媳婦會不會說我不公平?
這會兒的福滿滿非常的理解奶奶不同意分家的想法,不同意混好了的兒子撇下另外兩個兒子不管,只顧自己過好日子。
更何況這里不是現代,有著父母在不分家的約束,不是二貨父親的威力大,又拿錢給大伯三叔買地,又負擔大堂哥和原來的三嬸母子,奶奶死都不會同意分家。
算了,反正她并不是要甩開祖宅的人一點不管,只是想痛快地自力更生。
這兩個達到了,父親要給他們錢就給吧,或許以后她自己為了什么也會主動給呢。
當初分家的時候,她也想過,如果寫在小說里,會有人說他們父女圣母,分了家為何還要管他們?還把四嬸一家接過來撫養?
親!就這樣,不要說外人,姥爺的大哥都批評父親了。
福滿滿對分家這個事不像父親那般有些后悔和內疚,她只想著往前走,痛痛快快大干一場。
彭向巍跟著福滿滿忙前忙后,范知府派人請他去做客他也不去,范家沒有和他差不多大的男孩,只有差不多大的女娃,也沒法找理由再邀請,范知府也不好親自上門。
這回裝修差不多要一個月時間,兩家手頭銀子夠用,準備重新好好的裝修。
福土坑安排好了,讓玉樹幫他看著,準備帶女兒回家接媳婦孩子,還有表妹母子過來,順便也和族里人拉好關系。
張玉樹和大伯說了莊子是要做酒的生意,張老漢這會兒也不擔心了,對侄子的安排只有激動。
張姥爺說道:“大哥,以后也別讓玉山做那牲口生意,又臟又累。做酒這一塊交給玉山,我們家玉樹指望不上,他不會老老實實守著莊子干活,打理外面的事就行。”
張玉山心里激動,做酒的盈利之大他還是知道的。
他給張姥爺說道:“小叔放心,侄子一定好好干。”
張玉樹又把酒是外甥女三順讓給他的事說了,給了福家三份股份。
張老漢覺得昨天說教福土坑一頓,人家都沒提酒的事。他有點不好意思,玉樹的姐夫自私不顧家人,可是對他張家毫不吝嗇。
張老漢惋惜道:“只可惜三順定了親,不然我張家娶回來多好。”
至于福滿滿有一個名字叫三順,是福土坑見人就跟人說,還說以后就叫他閨女三順,將來做啥事兒都順順利利。
所有人就把滿滿叫三順了。
張玉樹帶著大伯和堂哥去看了莊子,這一塊交給大堂哥,改成釀酒的作坊。
張姥爺天天在家里研究菜譜,鋪子里要上哪些品種,每一樣他都要自己親手做了嘗了味才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