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流放王妃靠種田造反小說>流放王妃靠種田造反最新章節列表 >流放王妃靠種田造反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流放王妃靠種田造反-第17章 小小漁村
更新時間:2025-04-02  作者: 一個豆包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一個豆包 | 流放王妃靠種田造反 | 一個豆包 | 流放王妃靠種田造反 
正文如下:
親,歡迎光臨讀趣網!

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17章小小漁村

主題模式:

一個豆包

第17章小小漁村

漁村外,大海邊,謝元命人建了一個臺子。

臺子大約有二三十個平方,是木板支撐的,有欄桿,有屏風和帳幔。

屏風前,鋪了竹席、蒲團,還有矮案、隱囊(大號靠枕)等家具。

矮案上擺滿了食物。

赫連玨坐在正中的主位上,慵懶地靠著隱囊。

他手里端著一杯酒,吹著海風,吃著鮮甜的海鮮刺身,看著不遠處一群兵卒與百姓們一起賣力干活。

他的目光掠過一臉憤懣的穆紹,心情愈發好了,殷紅的薄唇勾勒出微笑的弧度,“穆紹那廝,應該又在罵我!”

謝元跪坐在赫連玨下首,她面前也擺放著一張案幾。

只是,案幾上沒有食物,而是筆墨紙硯等物品。

她手里拿著一本書,正耐心地教授自家小團子。

聽到赫連玨的那句話,她頭也不抬,直接說道:“好個目無尊卑的小人,竟敢對殿下您不敬!”

謝元這話,頗有幾分“是非不分”的護短。

謝元的態度非常鮮明,不管什么情況,她都會站在自家王爺這一邊。

赫連玨很滿意謝元的這種態度。

但這一次,赫連玨沒有露出笑容,反而眼神詭異地看著謝元,“王妃,你真的覺得我是個好人?”

謝元的心瞬間就被提了起來。

與赫連玨相處了幾個月,她還是不能徹底摸清對方的脾氣。

這人偏執、愛記仇,有時甚至會喜怒無常。

謝元應對得很是小心。

她不是沒骨氣,不是不想拂袖離去。

實在是封建王朝,皇權至上。

謝元覺得,還是能屈能伸是王道。

再說了,就算是在后世,難道打工人就不用忍氣吞聲?就不用看老板的臉色?

現在的謝元,就是把赫連玨當成了老板,或者是蠻不講理的甲方爸爸!

捧著、哄著,借用赫連玨的權勢,經營自己的地盤,提升自己的實力,讓自己可以在這么一個架空朝代活得有滋有味兒!

“當然!在妾身的心里,殿下是這世上頂頂好的人!”

謝元這話,倒也不全是吹捧。

至少在幫自己奪回嫁妝、搶回謝貞等事情上,赫連玨確實幫了她。

在前往越州的這一路上,赫連玨對自己基本也都是“百依百順”。

這樣好說話的老板,真的應該好生愛護呢。

謝元的眼神無比真摯。

“嗤!”

赫連玨輕笑一聲,正要說些什么。

謝元似是玩笑般地說了句,“穆中郎將也是倒霉!咱們現在已經算是抵達了越州,穆紹的‘護送’任務也算圓滿完成。”

“偏偏颶風來襲,刺史等官員都去內陸‘避風’,穆紹想順利在回執文書上蓋上官印都不能夠!”

回執文書上沒有越州刺史的官印,就不能證明穆紹完成了任務。

所以,他只能繼續留在赫連玨身邊。

謝元呢,要幫助災民修繕房屋、清理農田等事務,八百名王府親衛都不夠用,索性就把穆紹以及他的千牛衛拉來幫忙。

穆紹滿心不愿,他可不是子弟兵,而是皇家衛隊,很高貴的那種。

謝元卻只說了一句,“災后重建,乃民生大事。就是圣人知道了,也只會贊同!”

“穆中郎將忠君體國,定不會讓圣人失望,是也不是?”

謝元占著“為國為民”的大義,穆紹再不情愿,也只能咬牙忍著。

砍木頭、搬木頭、鋸木頭,割莊稼、耕田犁地,穆紹作為勛貴子弟,這輩子都沒有干過的粗活、重活,這幾天全都干了。

穆紹不好跟謝元一介婦道人家計較,便把所有的賬都記到了赫連玨身上——妻不教夫之過!

赫連玨看到穆紹不爽,他就高興了,至于穆紹是否怨恨與他,赫連玨根本就不在乎。

這世上恨他的人多了,穆紹又算哪一個?!

“活該!”聽謝元說穆紹倒霉,赫連玨更加開心了。

輕輕抿了一口酒,淡淡地吐出兩個字。

謝元教謝貞讀了一會書,示意如意端來柘漿。

柘漿就是甘蔗榨成的果汁,十分甘甜,小團子最愛喝了。

這也是來嶺南的福利之一,可以吃到新鮮的甘蔗,喝到鮮榨的柘漿。

“好甜!謝謝阿姊!”

端著杯盞,謝貞大口大口地喝著,胖嘟嘟的小臉上寫滿了饜足。

“你乖乖喝柘漿,喝完柘漿,再把今天阿姊教給你的文章背一遍。”

見謝貞這般乖巧,謝元便放心地站起身。

“有記不住的,就問趙嬤嬤!”

趙嬤嬤雖然是奴婢,但她是謝家的世仆,讀過書、認識字,比一般官宦人家的主母還要強些。

謝元也不讓她做什么錦繡文章,只是讓她陪謝貞背蒙書,趙嬤嬤完全可以勝任。

“好!”謝貞嘴上掛著甜甜的柘漿,萌萌噠地點頭。

“娘娘放心,老奴定會看顧好小少爺!”趙嬤嬤微微欠身,朗聲說道。

謝元點點頭,轉身跟赫連玨打了個招呼:“殿下,妾身去村子里轉轉!”

她還是有些不放心。

倒塌的房屋可以重建,毀掉的良田也能重新耕種,但這并不意味著,百姓們就能順利度過這次災難。

其實,最要緊的還是生計問題。

謝元倒是不差錢,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謝元熟知歷史冷知識,她想看看,自己能否利用自己的技能,幫助災民們真正走出這次的颶風之災。

穿上木屐,戴上羃離,叫上太監多壽和丫鬟如意,以及一小隊十來個親衛,謝元便走進了小漁村。

漁村的村長姓冼,越州本地原住民,祖祖輩輩都在這個小漁村。

這個小漁村就叫冼家村。

村子里的人一多半都同姓,少數一部分的外姓人,要么是戰亂遷徙過來的內陸人,要么就是被流放的犯人。

“冼村長,村子的情況如何?百姓們可還好?”

謝元一邊走,一邊問著跟在身邊的冼村長。

冼村長五十來歲的年紀,個子不高,皮膚微黑,風吹日曬、打魚種田的,讓老人的身上滿都是滄桑。

唯有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充滿睿智。

他家比較富裕,小時候曾經被送去縣城讀過兩年官學。

老人家算得上是整個冼家村最有學問、最有見識的人,流人除外!

但,饒是冼村長見多識廣,也從未見過似越王夫婦這般體恤臣民的貴人。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