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錦衣卿相小說>錦衣卿相最新章節列表 >錦衣卿相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錦衣卿相-第230章 宮變(二)
更新時間:2025-04-02  作者: 楊善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楊善 | 錦衣卿相 | 楊善 | 錦衣卿相 
正文如下:
第230章宮變(二)第230章宮變(二)←→::mayiwsk

裴秦此話乃早朝所說,文武百官皆見。謝太師面色不變,只雙手緊了又松。

私鑄銅錢一直是他謝家的陰私,這么些年無人知曉,他是如何知道的?

“陛下面前,裴大人可要小心說話,明白構陷朝廷命官的后果才是。”他涼颼颼開口。

裴秦渾然不懼,剛正不阿道:“下官孤家寡人一位,一心為國為民,別無所懼。”

如此,謝太師秉口不言。

周武煦沉聲問:“裴卿可有人證物證?”

“回陛下,人證物證俱在,”說完他呈上一紙書信,外加幾枚銅錢。又有人去宮外請他所說的證人。

那書信乃銀州知州與謝家某位交流所留,周武煦低頭看過,又將銅錢拿在手中掂了掂,眼底蘊出如暴風雨。

手下用力,整枚銅錢從中間斷裂,其中一半掉到地上,發出清脆的嘶鳴聲。

看樣子這銅錢是假的了,眾人低頭,個個膽戰心驚。

“此銅錢較尋常銅錢輕一半,那書信乃銀州知州與謝家人聯絡所寫。謝太師你有何話可說?”

老底被掀翻,謝太師依舊四平八穩,“回陛下,老臣久居封都,案牘勞形,對此事全然不知。只裴翰林都點名道姓了謝家,那么老臣想問一句,此銅錢可是銀州之物?”

“卻乃銀州之物,當地百姓皆可作證。”裴秦毫不猶豫回答道。

謝太師點頭,“老臣不識得銀州知州,亦不識得其筆跡。老臣想問一句,此書信可有造假之嫌?”

“下官與謝太師無冤無仇,如何會假構書信?”

“是啊,既然無冤無仇,裴大人何以誣告謝家私鑄銅錢?”

“自是一片為民之心。”

“是嗎?”謝太師冷笑,“那你所謂的證人,怎請了這般久,卻不能到堂?是做賊心虛跑了嗎?”

裴秦愕然,這時請人的公公空手而返,“回陛下,卻有一人等在外面,然奴才去請他時,他卻心虛跑了。”

心虛兩字代表著態度,一時間有人開始動搖、指責。

“陛下,雖不知他為何會走,然微臣敢拿項上人頭作保,微臣所言,句句屬實。”

謝太師冷哼一聲,“還請陛下治裴大人誣陷朝廷命官,不敬上級之罪。”

“且等一等,”出乎所有人意料,沉寂了將近一年的呂家有了動作。

呂翰林凝著臉出列,“陛下,裴大人為人清正,與謝家無冤無仇,不存在惡意構陷。且私鑄銅錢實大罪,不能因證人跑了就說無罪。畢竟物證是實實在在的。”

“且屬下之罪可追溯上級,姻親之家就能隔岸觀火否?”

這句話厲害,實實在在與陛下與謝家叫板。當初呂家獲罪,乃因沒有血緣關系的太監倪平章牽連。而謝家卻是實打實有來往的姻親,若他都不受罰,呂家第一個表示不服。

邱將軍第二個表示不服。

場上還有許多因屬下犯事,連累己身的人,都表示不服。

“懇請陛下徹查謝氏銅錢案!”

“懇請陛下徹查謝氏銅錢案!”

“懇請陛下徹查謝氏銅錢案!”

百官跪地三呼,過去曾被謝家踩在腳下欺辱之人,借機反抗。原就政見不和的更是直接下場。

周武煦無奈,聽取百官心聲,對謝家展開一系列調查。

“將吳王、謝氏一脈禁足在府,待私鑄銅錢一案調查結束,真相大白之前,府中眾人只許進,不許出。期間謝太師之職,由戶部尚書康大人暫代。”

“陛下英明!”

吳王也被禁足軟禁?

謝太師驀然被禁足、撤職,心慌不已。只他風光數年,縱橫官場數十載,自然不能露怯。

遂叩首行禮:“謝家遵旨,懇請陛下還謝家清白。”

謝家幾位當官的后代,俱跟著他行禮。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

看著謝家之人遠去的蕭瑟背影,許多人垂眸竊喜。誰都知道這是皇家在對謝家下手。

禁足?還清白?呵,做夢呢。

你謝家過去一年何等囂張?謝二公子當街侮辱臣子之女,事后逍遙法外,可有人還了他們清白?

不同于呂家的突然爆發,謝家在私鑄銅錢時,就已經想到了東窗事發的后果。所以盡管謝氏被禁足,其黨羽私下動作不停。

一邊干擾司法,一邊醞釀風暴。

蘇希錦所處尚書臺,為左司郎中,位在諸司郎中之上。明顯能感到各部門之間緊繃、忙碌的氣氛。

為此,她故意下達緊急任務,時不時叫幾人過來談話,偶爾催一催進度,讓他們分身乏力。

這日花貍來報,“大人,養心庵有動靜了。”

蘇希錦視嘉樂公主為危險分子,從婚前見她進出養心庵,就一直讓人留意著。

“快說。”

“嘉樂公主的侍女,帶著一位女尼進入宮內。奴婢看了一下,正是上次出宮的那位。”

“這個時候,她帶女尼進宮做甚?”蘇希錦忍不住詫異,直覺這事不簡單。

她不敢輕舉妄動,怕毀了陛下大棋。

來回走動半晌,問道:“韓大哥呢?”

“大人一直在宮中,后面出來了一次,然不見蹤影。”

“想辦法找到他,然后將此事告知于他。養心庵那邊繼續留意,若有潛逃之意,則立即抓獲。”

此時的謝家,謝太師收到宮中遞來的紙條,看著上面“抄家”、“誅九族”的字眼,眼神越來越陰冷。

“哼,老夫倒要看看是你快,還是我快!”

謝侍郎情急問道:“爹,信上寫了什么?”

謝卯寅亦同樣表情。

“嘉樂來信,說陛下在銀州發現了什么,有意借此抄家、誅九族。”

“都怪你,”謝侍郎聞言,立刻呵斥謝卯寅,“若非你執意將錢莊還給陛下,如今能查到咱們?”

謝卯寅低頭,忍著心中的仇恨,“是兒子的錯,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得聽祖父的。”

“行了行了,”謝太師瞪了兒子一眼,遇事就慌,全然沒有這個孫子讓他安心,“咱們籌謀這么久,未也該動了。”

說完對遞信之人耳語一番,并叮囑道:“你且好好回話,除了嘉樂,誰都不能透露半句。”

韓韞玉一夜未歸,派去送信的人也沒能找到他。蘇希錦徹夜不安,到天快亮時,才在早朝時見著他。

她沖他點頭示意,讓他一會兒在外面等自己。

朝臣列班,靜聲等待,然等了半晌卻不見陛下蹤影。

這似乎有些奇怪,以前五更周武煦總是準時上朝,這都過了半個時辰了,怎還不見他蹤影?

大惑不解之間,許迎年匆匆趕來,神態焦急,“陛下,陛下突然暈厥,至今發著高熱,昏迷不醒。”

怎是這個時候?眾人慌成一片,韓國棟厲聲呵止:“慌什么慌?請太醫問診了嗎?”

“太醫們束手無策。”許迎年攤手,額頭淌汗,“陛下現在已經在說著胡話了。”

太醫都束手無策,莫不是情況危急?

韓國棟心下不安,他們布局里面可沒有這一一步。顧不得禮儀之類,帶著眾人直達勤政殿。

彼時周武煦已經說起了胡話,滿臉燒得通紅,再不降熱,估計日后醒來也廢了。

蘇希錦憂心如焚,第一時間想到了華癡,他醫術高明,說不得有辦法。

可這時候,他若治不好或者出現什么問題,就成了背鍋俠。

管他呢,猶豫什么?若陛下出事,謝家造反,只怕韓、蘇兩家都會為之陪葬。

剛張嘴欲說,就聽旁邊有人小聲道:“這癥狀有些像失魂癥。”

眾人即刻回頭,說話之人是位太監,見眾人看著自己,瑟瑟發抖,“奴才也不知道,奴才只是猜測。以前在村里有人也是這般胡言亂語,請人畫符喝了水就好了。”

這……

“二位殿下且看如何是好?”

“太傅大人,現在怎么辦?”

“龐大人,你給拿個主意呀?”

“康大人,陛下讓你暫代中書之職,你且說說話呀?”

五六皇子做不了主,龐、康兩位大人俱看向韓國棟。

“子不語怪力亂神,空智大師醫術卓絕,快派人去請。”韓國棟仍穩著心神。

他年邁身子卻硬朗,歷盡千帆,胸有溝壑,尚且能穩住氣場。

什么子不語怪力亂神,都是廢話。你都請空智大師了,能不是怪力亂神嗎?

太醫束手無策,一群人就干站著等,空氣混濁。蘇希錦眼見著不行,趕緊讓人將門窗打開,又驅逐人出去,僅留幾位肱骨之臣。

她低頭摸了摸陛下額頭,忍不住皺起眉頭:“拿烈酒、棉帕來!”

“蘇大人,你這是做甚?”五皇子不解。

“降熱,”她說,“當務之急給陛下降熱。”

宮女很快端著棉帕、烈酒等物到來,蘇希錦用酒將棉帕打濕,低頭擦拭陛下額頭。

“將陛下衣服解開,為他擦拭全身。”她說。

她一介女身……

“還是老臣來吧,”韓國棟說。

蘇希錦退到一邊,由著他上前,約莫半個時辰,體溫降了一些。眾人大喜,紛紛上前幫忙。

正在這時,去請空智大師的人也回來了,“大師來了。”

蘇希錦回頭,卻不是空智大師,而是廟里的老和尚。

“阿彌陀佛,”和尚緩步走來,“老衲乃靈隱寺空塵大師,師兄前些日子云游四方,至今未歸。”

“大師且看看父皇。”六皇子說道。

空塵大師只看了一眼,便皺起了眉頭。放下手杖,掐指一算,面色更是凝重,“去取朱砂、黃符來,另去廚房備一碗現殺雞血,老衲要作法。”

如此,竟然真是著了道嗎?

大師作法,女子不便在場。蘇希錦借故離去,正好在門口遇見了韓韞玉,想起昨日之事,悄聲告訴了他。

“昨日女尼入宮,今日陛下就病了,不知兩者是否有聯系。”

韓韞玉握著她的手,眸中風云交替,面色卻從容得緊。仿佛身經百戰,無論何時何事都不能令他變色。

他喚來凌霄,“你去告訴淑妃娘娘,請她下令徹查后宮。”

謝氏被軟禁,謝貴妃的協理六宮之權自然白給。而今宮中做主之人只有淑妃娘娘。

娘娘在今年春天誕下一子,稱皇七子,取名周樂安,寓意平安健康。

陛下失了心神,淑妃早就亂了手腳。好歹有管理經驗在,能從容應對諸事。各禁軍、太監展開地毯式搜查,不放過宮中任何一個角落。

那邊陛下未醒,這邊臟物未找到,而前朝卻出了事。

“遼國突然南下,越過幽云十六州,直達河北西路。鎮守河間府的景親王不戰而降,河北西路轉運使請求朝廷支援。”

“怎么會如此?”聞得此報之人,個個臉色煞白。

遼國怎會突然南下?真會挑時候。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景親王,他為陛下親叔叔,當年也曾是陳國戰神般的人物,而今居然不戰而降。

天方夜譚也不過如此。

消息太過戲劇荒誕,震得眾人回不過神。

“老肖,你掐一下我,看看我是不是在做夢。”

“嘶,會疼,不是做夢。”

“內憂外患,這可如何是好?遼國莫不是在陳國安排了奸細?”

否則時間不能拿捏得剛剛好。

樞密使韓國棟聯合三省,三衙指揮使召開緊急會議。

“為今之計,只有聶指揮使率領五萬禁軍前去支援,待國內安定,陛下清醒后再增援人手。”

聶指揮使搖頭揮袖,穩如泰山,“下官以為不妥,而今陛下昏迷不醒,危機四伏。陛下不曾立儲,朝廷局勢不定,瞬息萬變。下官為陛下親封指揮使,負責陛下安危。沒有陛下的命令,下官不能離開封都半尺。”

說的冠冕堂皇,不就是怕他走后,陛下拿謝家開刀嗎?

殿中人內心冷笑,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段將軍性子直爽,直接懟道,“遼國那群蠻子都打過來了,亡國之危,你還算計什么?”

“此乃本將職責所在,越是危急,越是不能離開陛下。段指揮使若憂心北方,不如親自帶兵前去好了?”

段指揮使噎住,誰都知道這時候不能離開陛下。他一走,不就正好讓謝氏造反嗎?

“下官以為,三位指揮使都走不得。”聶指揮使復又說道,“北方距離封都還遠,有各地軍隊守著,還能撐些時日。當務之急是快快讓陛下醒來。”

龐仆射氣得拍桌子:“那北方就不管了嗎?荒唐!”

“大人且不要著急,”聶指揮使看了韓國棟一眼,笑道,“我們三位不能走,這不還有人能走嗎?”

“誰?”

“威武將軍邱大人和吏部侍郎韓大人。”: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