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他想辭官第254章他想辭官←→::mayiwsk
回到府上,錄事參軍正小心翼翼候在石凳旁。觀其抖動著的膝蓋,便知他此刻必定十分煎熬。
蘇希錦將他帶到所謂的會議室,明知故問,“何大人尋本官,可是曹中發生什么事兒?”
“是有一些,”何參軍起身恭敬回,“近日天冷了,六曹中人多貪睡、遲到。許多官員都日上八磚才到曹中報道。下官以為若由著他們憊懶下去,必定會影響金州的秩序。”
“何大人且先坐下,花貍,天冷兒,給大人上一壺碧螺春。”
蘇希錦抬了抬手,示意他坐下說話,“大人所言極是,思想、行為怠慢,必定會在日常事務中顯現出來。若連一點寒冷天氣都克服不了,如何指望他們做大事?”
又假惺惺問:“此事在大人的職責范圍內,大人可有了好的應對辦法?”
不過是些做筏子的小事,根本就不必多費心。
何大人拱手,“回稟大人,下官已經下令若有遲到將扣其俸祿,出勤遲到次數也將出現在年底的考核之中。”
“你做得很好,”蘇希錦給予肯定,“只是這俸祿乃天子所定,咱們這里扣除,是否有所不妥?”
“這……”
“不如這樣,”蘇希錦想了想,“每年州府不是自費給諸位大人發下柴米油鹽嗎?這部分可酌情扣除。再將遲到之人的名字,張貼在各曹的告示牌上。如此,有自律廉恥之心的人,皆不敢再犯。”
“還是大人考慮得周到。”
蘇希錦不置可否,接過花貍手中清茶,抬頭示意他,“大人且嘗嘗,這是蘇州進貢的碧螺春,統共才八兩。春日時,陛下賞了一半給本官。來金州之前,本官想著這邊天兒冷,就也帶了些來。”
陛下賞的?
錄事參軍只覺手中一顫,險些握不住茶盞。
“大人小心些。”蘇希錦親切提醒。
“是是,”錄事參軍一時受寵若驚,看來蘇大人當真得陛下重視,連進貢的茶葉都賞給她。
近乎虔誠的嘗了一口,只覺清香醇厚,唇齒生香。若非他心中有事,說不得能說道一二。
可惜,可惜。
蘇希錦觀他滿腹心事,欲言又止,忍不住關切詢問,“大人可還有什么事想說?”
何大人瞥了瞥進出之人,默默不語。
蘇希錦善解人意,立刻清退兩旁,不一會兒,整個房間只剩下他們兩人。
何大人起身走到蘇希錦身邊,凝重詢問:“大人告示上所說之話可算數?”
蘇希錦挑眉,“自然算數。”
“如此,”他突然雙膝彎曲,直直朝蘇希錦跪了下來,“下官有罪,還請大人恕罪。”
“快起來,”蘇希錦忙上前攙扶,被他所拒,“大人這是做甚?”
“下官到金州五年,尋常也算盡職盡責,唯獨耳根子軟,經不住別人相求。”何大人將過去之事一一說來,“慶豐十二年,有一遠親想在城中做些生意。他找到本官府上,送了五百兩銀子,本官一時鬼迷心竅,就答應了下來。”
只怕不止吧,蘇希錦心想,第一次求人是五百兩,事成之后不得還有錢?
“慶豐十三年,官府處置一些田產地產,我那遠親又求了上來。這次是……”
什么金銀珠寶,山珍海味,小到文玩古籍,大到馬匹珍寶,應有盡有。
這還是他能記起來的,記不起來的,不知凡幾。
蘇希錦默默聽說了兩個時辰,面色越來越陰沉。
何大人見狀,只覺天塌地旋,一時后悔自己今日沖動前來之舉。
無奈縮頭一刀,伸頭一刀,怎么著都得認。
他深深伏地拜道:“下官辜負了陛下栽培,辜負了百姓信任,實在不是個好官。還請大人責罰。”
說完靜靜等待著她宣判自己的死刑。
頭頂毫無動靜,只能聽見清淺的呼吸聲。
許久房間里傳來手指叩動桌面的聲音,蘇希錦緩緩道,“你當知道,本官只能豁免你的經濟案子,若有傷人、殺人之事,本官也無能為力。”
“沒有沒有,”何大人連連搖頭,“下官雖然貪財了些,但心里也有一把稱,絕對不參與人命官司。”
這也是為什么他敢來自首,而別人不敢的緣故。
“可你貪了這般多,該如何還回來呢?”蘇希錦問,粗粗一算,光他一人就貪了一萬多兩白銀,何況是其他大人呢?
嘖,再抓幾條大魚,那修路的銀兩就有門路了。
“都在府中倉庫之中,”出人意料,何大人竟然半點沒動,“下官知這是黑心錢,總有一天會東窗事發,因此一點也沒有花出去。”
蘇希錦嘴角抽搐,貪了這么多錢不花出去,留著等抄家孝敬周武煦嗎?
“起來吧,”她說,“若你說的話句句屬實,且將所收之物全部交給官府。本官言而有信,概不追究往事。”
塵埃落定,何大人抹著額頭汗水,長長呼出一口氣。并后知后覺發現自己渾身濕透,方才伏下的地方,竟然浸濕了一片。
“那下官的官職和今后晉升……”
蘇希錦淡淡道:“概不追究,自然是當什么也不知道,一筆勾銷。大人確定都交代清楚了?若有隱瞞,日后查出來,可是前功盡棄。”
“有些想不起來了,”何大人說,“不過下官已打算將家中所有東西都交出來。”
好不容易有一次重頭再來,洗白自身的機會,掏空家業也要補上這個漏子。
“好,大人干脆利落,毫不脫離帶水,本官佩服,”蘇希錦拍手,“待大人將所收賄賂全部交齊,本官自然會寫一紙憑書,為大人證明清白。便是日后陛下問起,也沒大礙。”
“多謝大人,”洗白成功,何大人渾身輕松,腰不酸了,頭不痛了,連頭發也不掉了。
蘇希錦眸光閃動,“大人可有其他消息?若能揭露他人,算是重大立功表現。”
“沒,沒,”還不算失去理智,何大人稟口不言。
但凡還想在金州城活下去,就不能供出其他人。
當日何參軍將這些年所貪之墨,全部搬入蘇希錦指定的內庫中。
其東西品類之多,光搬運就搬了兩天。
有何大人作榜樣,原先作壁上觀,保持觀望態度的商賈豪紳們,也跟著行動起來。
一時間知州府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富戶豪紳補繳之物,將蘇希錦指定的內庫裝得滿滿當當。
戶曹參軍府。
得知何大人向蘇希錦自首,郁大人破口大罵,恨不得沖到他府上,吊打他三天三夜。
“可有把我供出去?”好在他尚有理智。
“沒有。”
如此,他放下心來,“其他大人呢?”
“其他大人都在觀望中。”
“你去跟幾位大人透個風聲,就說蘇大人此舉乃甕中捉鱉。近的且不說,日后恐怕晉升無望。”
在金州如火如荼開展補稅、退賄之事時,朝廷也因蘇希錦留任金州吵開了鍋。
事情的開始是一位御史大人對陛下說,“蘇大人在知州府設立會議廳,召集金州諸位官員商議政事。此舉也曾在惠州發生過。雖然有好處,然微臣以為長此以往下去,州府官員割據報團,自成一體。其恐憂之處,甚于結黨營私。”
“大人此言差矣,蘇大人此舉有利于州府管理和發展。”
沒有了謝、呂兩家,如今的朝堂溫和統一,就事論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州府之所以是州府,概因其地小勢微。州府再如何發展,也要受陛下調控。”
“臣以為與其擔心這些細枝末節之事,不如想想蘇大人。”
就事論事還好,攻擊蘇大人要不得。
就有崇拜蘇希錦之人為之發聲:“蘇大人怎么了?蘇大人憐惜金州饑民,留守金州有何不可?”
“裴大人誤會了,”方才說話的官員連忙解釋,“本官以為蘇大人留在金州,實在太過屈才。”
這話算是說到了周武煦的心坎上,他一直認為蘇希錦有大才,心性純良正直,合該留在京中為自己出謀劃策。
再加上近些年來,他身體愈發不好,就越想給太子留幾名能臣。
正想著,翰林院裴秦道:“除了蘇大人,諸位以為還有誰比蘇大人更合適?”
人在金州待得好好的,現在叫她回來算什么事兒?還不如讓她將金州治理好后,再做定奪。
周武煦點頭贊同,“裴大人言之有理。”
蘇大人雖然走了,這不還有韓大人嗎?
那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方想著就見韓韞玉持笏而出,俊容飄逸疏冷,“啟奏陛下,微臣想辭官歸家。”
離蘇希錦當初所說一個月截止日期,越發近了。
這一個月來許多小官小吏,豪紳富戶爭相補稅、退賄,成為金州當地一大奇景。平民百姓也跟著看了一個月的熱鬧。
十一月二日,距離蘇希錦發布公告整整一個月。還有許多官員和商戶事不關己,抱有僥幸心理:只要沒抓到,就是自己賺到。
眼見著他們不出事,許多補繳了稅費的商戶心中不平。早知道蘇大人只是說說,他們何必補稅和坦白賄賂,吃這么大一個明虧?
左右她也查不到自己頭上來。
如此,雙方人馬處于微妙的平衡,各自等著看蘇希錦下一步打算。
萬眾矚目中,十一月三日,知州府又在城內貼出一紙告示。
告示云:“官乃民之傘也,效忠陛下,為民辦事。若官不廉,則政不清,百姓利益皆損失。鑒于此,本州開通有償舉報通道,歡迎各位百姓監督、舉報為政不廉、收受賄賂、偷稅漏稅之舉……凡舉報屬實,人皆可得二兩白銀。”
告示一出,許多人坐立不安。
蘇大人高啊,官府能力有限,又或者官官相護,阻力重重。
然開通百姓舉報就不同了,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縱使他們隱藏再深又如何?
誰私底下會留意或者在意一個面朝黃土,碌碌無為的小老百姓?
而恰好是這群百姓,才是消息來源最廣的渠道。
栽了!這是許多未補稅、退賄之人的想法。現在補還來得及嗎?
而前頭一個月聽從蘇希錦行事之人則幸災樂禍:叫你不老實,還嘲諷我們膽小呢。
百姓個個搓搓手,卯足勁要發力。
二兩白銀!
那是平民百姓一年的生計了。
舉報,一定得舉報。
知州府又再次熱鬧起來,此次相比頭一次更甚。前來舉報之人絡繹不絕。
蘇希錦當即開堂,一邊讓人按著線索查,一邊將證據確鑿之人發落處罰。
“草民不服,草民不知大人補稅之言。”被追查到的人各自找借口。
蘇希錦板著張臉,不茍言笑:“本官命人將告示貼在城門和城中一月,你如何不知?”
來人噎住,梗著脖子道:“草民不識字。”
“哼,”蘇希錦冷笑,“本官料想有人不識字,是以讓州府之人繞城三日,誦讀告示內容,可謂人盡皆知。你如何不知道?”
來人:“……草民……草民沒在城內,不知道。”
“你不知道,總歸有家人在城內。”不耐煩聽他狡辯,蘇希錦按照當日告示所說懲罰,依其處罰。
凡被抓住者,莫不叫苦連天,唉聲嘆氣,恨自己怎不早早上交臟物。
如今被罰三倍,當真活該。
當然,這之中也有確實不知告示內容的,比如說許多當家人走南闖北,數月乃至半年方才歸家。
申案過程中,蘇希錦發現這樣的人有許多。回去想了一夜,決定再給他們三月時間。
人多感恩戴德,這回他們不敢耽誤,馬不停蹄回府,將自己所有不當得利通通交于官府。
何大人觀之搖頭,這是何必呢?遲早是要交的。還不如跟自己一樣有眼色,在大人面前賣個乖。
當然延遲三月的人中,不包括郁大人。
蘇希錦申案的第二日,有百姓舉報郁大人收受賄賂、欺壓百姓,有小吏舉報其做假賬,偷拿朝廷稅費。
蘇希錦建立專門的審案小組,找到了郁大人勾結富豪鄉紳,欺上罔下的證據。另有假賬一事,也被核實。
“郁大人,”公堂之上,蘇希錦眼神冰冷,態度強硬,“證據確鑿,你還有何想狡辯的?”
早在大碗縣事發時,蘇希錦就在心里給他記了一筆。忍了兩個月,如今終于讓她給逮著機會。: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