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搜索第59章授業恩師林老師第59章授業恩師林老師←→:
天氣漸暖,許瑤的養兔子計劃也正式開始,在許老爺子的幫助下,用竹條做了上下兩層的兔子窩,上層底部空隙大一些,可以排糞。
落到下層的兔子糞每天收集起來囤放在陰涼處等發酵成熟糞就能給老許家的自留地做肥料,一點兒也不會浪費。
養兔子的飼料主要是青草、菜葉、紅薯藤。剛開春野生的青草山上最多,許瑤趁著割青草的間隙,順帶跟蕭羽去拿初中課本。
蕭羽是個很愛護書本的人,所有的書籍都整齊地放在床底下角落的皮箱子里,上面還拿厚厚的一層衣裳壓著,連一絲灰塵都沒有,每本書都有翻動過的痕跡,雖然舊,但密密麻麻寫滿了批注和筆記。
他的字跡遒勁俊秀,字連成行規整得像是印上去的一般。
隨手翻了翻,有前世的基礎,再加上蕭羽的筆記簡潔易懂,她對課本上的學習內容并不吃力,就是少不了要加強鞏固,攻克重點難點。
能重新獲得學習的機會,許瑤十分珍惜,鄭重跟蕭羽道了謝,拿著課本回家,把書壓在了床褥底下。
一直到了三月份,軍子上學的時候,村里民辦學校里也迎來了一位新老師,就是前世對許瑤有知遇之恩的林老師。
林老師是海都人,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當地的縣城高中任教,因為工作中的意見分歧,受上級打壓就被分配到紅星村的聯合承辦小學任教。
許瑤感念著林老師的恩情,一聽軍子說起這位老師,立馬就上了心,紅星村是個偏遠山村,跟城里的生活條件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記得前世林老師剛來因為水土不服,當時又趕上春耕,沒有人能抽出空照顧他,那段時間他上吐下瀉,差點都掉半條命去。
這回許瑤說什么也得幫幫他。
借著送軍子來上學的功夫,她在學校見到了林老師,一大清早,他站在教室里,身型瘦高,帶著黑框眼鏡,身上穿著件洗得發黃的軍綠色外套,雖然剛到但是已經開始備課,沒有因不公正待遇怨憤不滿。
“林老師早上好。”軍子的嗓門響亮,十分有禮貌。
林老師轉過身看向軍子,沒有城里讀書人身上的那股傲慢,笑意親和:“你也好。”
他把視線落到許瑤身上:“你是軍子的姐姐吧?”
許瑤看著熟悉的臉龐,強忍住眼眶的濕意,深吸一口氣,伸出手道:“林老師你好。”
鄉下人很少有用握手的方式打招呼,林老師眼里明顯一詫,但還是欣然握手:“小同志,你好。軍子在學校很聽話,你放心。”
軍子受到老師夸獎頭昂得高高的,許瑤夸贊地摸了摸軍子的頭:“好好跟林老師學習,等長大了有出息,為祖國建設出一份力。”
軍子使勁兒點點頭,這會兒時間還早,農村孩子上學很少有積極的,尤其遇到家里不重視,遲到更是家常便飯,人沒來齊,軍子坐到座位上,拿出課本,自覺開始晨讀。
許瑤則從手腕上挎著的筐里拿出了早起熬好的粥,放在講臺上:“林老師,這是我家里自己熬的,你臉色好像不太好,剛來可能會有些不適應,現在正趕上春耕,公社里的集體飯都是糙糧,雖然抗餓但是對腸胃不好,這粥你留著喝。”
突如其來的好意讓林老師有些意外,叫他沒想到的是,許瑤竟然觀察得這么仔細,這兩天他時常胃里反酸,還有點兒腹瀉,本想著抗一抗就過去了,但是不僅沒有好轉,反而還有加重的趨勢。
即便如此為了孩子們的課程不落下,他還是堅持代課,不給隊里添累贅。
“小同志,這我不能收......”
“林老師,您是哺育祖國下一代的園丁,身體健康很重要,我也是為了軍子的學習著想,您不用推辭。”還沒等他把拒絕的話說完,許瑤就已經把他堵了回去,說完將籮筐上的布蓋住,轉身走出教師。
軍子從書本后探出圓丟丟的眼睛,笑嘻嘻道:“林老師快喝吧,我姐熬得粥可好喝呢。”
鄉下人的熱情是與生俱來的,沒有那么多彎彎繞,林老師早上起來胃里不舒服,什么東西都沒吃,現在看著熱騰騰還在冒熱氣的粥,也開始有了饑餓感。
見軍子這樣說,也不再推辭,端起粥走下講臺,開始喝粥,幾口下肚,融融暖意從腹部傳開,還真是舒服不少。
等到粥見了底,他端著空碗,走到外面的公用水井,打了桶水上來,把碗洗干凈,才重新用布包好,還給軍子:“替我謝謝你姐。”
軍子把碗收起,利落道:“好嘞。”
雖然只是一碗粥,這畢竟是林老師到紅星村接受到的第一份善意,不禁也對這個熱心腸的小姑娘多留意了幾分。
“你姐多大年紀了,不上學嗎?”
“我二姐過年十五了,我爹在家的時候偏心,不叫我二姐念書,連小學都沒上過,不過我二姐可聰明了,我經常看她拿著書看,我學習上有什么不會的,問我二姐,她都知道。”
軍子最佩服許瑤的就是這一點,學習對他來說可是個頭疼事,可許瑤卻靠著自學,堅持不懈的學習新知識。
看到二姐這么刻苦,自己也不好意思抱怨了,每天早早來學校,老師講課時也都耐住性子盡量不開小差。
林老師聽了軍子的話若有所思,現在鄉下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很嚴重,尤其碰到家務活兒重,人少的時候,不少家庭都會選擇叫女孩兒輟學在家幫襯務農,到了歲數直接嫁人了事。
這種現象已成普遍,大多數女孩兒都習以為常了,沒想到許瑤還能不忘學習,可見是個好苗子,許家的情況他也有所了解,像許瑤這種刻苦上進的孩子,更需要有人支持,心里已經打定主意,要對許瑤的學習多提供幫助。
從學校出來,許瑤徑直去了供銷社采購家里用的東西,一個年過完,家里能吃的已經所剩無幾,好在手里還有點兒錢,能維持日常開銷。
路兩邊村民牽著黃牛犁地,知青們在旁幫襯壓犁,上肥,一群人干得熱火朝天,將春天的種子灑到漫山遍野。
碰到認識的許瑤都不忘跟打招呼,她長相本就明媚,一雙眼睛笑起來彎彎的,像個月牙,從田邊走過將不少年輕小伙兒的目光都吸引過去,其中就有不少下鄉知青。
許瑤也沒在意,去供銷社買了五斤面粉,兩斤白糖,三斤大米,還稱了點兒棒骨,現在肉是稀罕貨,但是這種把肉剔干凈的棒骨卻很常見。
它一不能填肚子,二不能解饞,沒什么人買,所以許瑤買時連肉票都沒用。
等到東西都買好了,她才傻眼了,這么多東西還真不好往家提,一路上只能走一走歇一歇,心里卻做了一個決定,等賺錢一定要在家里添置一輛自行車,這年頭沒有什么代步工具,光是出門就得把鞋底磨穿了。
走到一半,突然迎面遇到幾個女知青,這些人她都眼熟,但是叫不上名字,稀罕的是許筱竟然跟她們湊在一起。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