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鳳女初鳴小說>鳳女初鳴最新章節列表 >鳳女初鳴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鳳女初鳴-第134章 金花劇毒
更新時間:2025-04-02  作者: 楓林月熹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楓林月熹 | 鳳女初鳴 | 楓林月熹 | 鳳女初鳴 
正文如下:
第134章金花劇毒第134章金花劇毒→、、、、、、、、、、、、、、、、、、、、、、、、、

“老爺,太子殿下來了。”門房老頭的聲音響起,驚得鄭尚書一身冷汗。

太子來了?

他立馬整理了一下衣服,看了窗邊一眼。

“太子殿下大駕光臨,我等接駕來遲。”鄭力打開房門,站在書房門口等著。

“夜里風大,不如進屋一聊?”太子咳嗽了一聲,示意道。

“太子所言甚是,是老臣考慮不周。”鄭力連忙順勢將太子請到書房內。

風鳴月跟著一起走了進去,發現書房的窗戶打開著。

“尚書大人的窗戶怎么沒有關好?莫不是忘記關了?”待眾人都落座之后,風鳴月找了一個借口,走到窗戶邊上。

“屋里太悶了,老夫將窗戶打開,長陵縣主不必在意,先過來飲一杯茶吧。”鄭力面上一如既往的淡定。

風鳴月細細看了一眼窗戶,只見窗戶上面有點滴血跡。

果然,那個殺手剛剛是從這里出去的。

風鳴月坐到了椅子上,細細地打量著鄭尚書府的書房。

她看到鄭尚書書房里,放著一張八卦圖。

“沒想到鄭尚書對卦象也有研究。”風鳴月喝了一口茶,將茶杯放到茶幾上。

“只是偶爾看看,談不上研究。”鄭尚書淡淡地回道。

太子殿下在看到那一幅八卦圖時,頓了一下。

這個八卦圖,跟之前唐騏書房里放的八卦圖,大小、尺寸、方位,簡直一模一樣!

他是在唐騏的那幅八卦圖后面搜到一些重要證物的。

那么鄭尚書會將相關資料,放到這個八卦圖后面嗎?

太子對著八卦圖愣了一會。

“殿下若喜歡,老臣便將此幅八卦圖送給殿下。”鄭力說道。

“不必了,東宮里有八卦圖,孤不奪人所愛。”

太子說完看了一眼鄭力,“半夜府上可有異常?長陵縣主一路追著賊人,親眼瞧見賊人在尚書府里消失了。”

“哦?有這等事情?”鄭力驚訝道,“老臣剛剛一直在書房,并未感受到哪里有異常之處。府上戒備森嚴,有陛下親賜的侍衛保護,安全是萬無一失的。

如果殿下不放心,老臣也會大開府門,殿下只管派人搜。”

太子與風鳴月對視一眼。

“鄭尚書既如此篤定,孤也就放心了,鄭尚書府邸的搜尋,便交給你自己來搜尋吧。”

太子殿下估摸了一下時辰,差不多了,便朝著風鳴月問了一句,“長陵縣主,你可有什么想要說的?”

“暫時沒有。對了,殿下,那個賊人中了我一箭,也沒有多少時日可活了。”風鳴月一臉無所謂道。

“什么意思?”太子與鄭尚書齊聲問道。

太子見鄭尚書如此急切的模樣,仍不住看了他一眼。

“太子殿下,別誤會,老臣只是感到好奇罷了。”鄭尚書說完,面色已經恢復如常。

“我在箭頭上摸了一抹金花劇毒,如果三天內不服用解藥,賊人必死無疑。”風鳴月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這個計謀實在是高。”太子點了點頭,“還是長陵縣主有法子,鄭尚書,你說是不是?”

鄭力現下臉色如舊,可是手心卻不斷地發汗,聽到太子發問,他點了點頭,“太子殿下說的是。”

“既如此,那孤便回東宮了。鄭尚書,好自為之。”太子與風鳴月走出房門,又回頭意味深長地看了鄭尚書一眼。

待兩人走遠之后,鄭力終于撐不住,雙腿發軟地坐到了椅子上。

“快派人去喊府醫來……”

此時,在東宮。

寒佑川將追蹤刺客的細節告知了太子,“皇兄在鄭尚書府上的那會,臣弟已經安排好人手監視鄭尚書府了,只要那個刺客敢出來,我就能把他抓住。”

寒佑川明白,鄭尚書在朝中經營這么多年,府內的護衛無數。他今日跟著刺客潛入進去,便感受到了來自四面的肅殺之氣。

而且那個刺客一下子就不見了蹤影,說明鄭尚書府上的機關不少。

鄭力作為皇帝的重臣之一,要得到皇帝的批準,其他人方可入府搜人。

眼下證據不足,皇帝顯然不會開這個口。

“阿川,你放心,我剛剛已經告訴鄭尚書了,刺客中的毒,需要解藥。屆時,我們只要合理地運作一下,讓鄭力知曉,方神醫那里有解藥,但需要中毒者親自前去。如此一來,那個受傷的賊人勢必要出府了。”風鳴月說完,朝著阿川笑了笑。

太子見兩人眉來眼去的樣子,忍不住咳了一聲。

“那孤便先將易木初之事往上報。皇陵滲水的修補方案,進度如何?”太子問道。

“皇兄,已經安排人手日夜輪流施工。明日一早,小靈溝的水,便會被分流,井體填埋之事,也在照常進行。”寒佑川說道。

“如此,甚好。”太子殿下點了點頭。

翌日早朝,在太子還未來得及呈報昨日的情況,和御史便本參奏羽王。

“陛下,微臣參羽王當年修筑皇陵時偷工減料,在防水材料上做了手腳,才導致皇陵滲水嚴重的。”

和御史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驚。

“此事當真?”皇帝黑沉著臉,問向太子寒稷。

太子瞧了鄭尚書一眼,只見他一副漠然的樣子。

但是,太子知道,這一切都是鄭尚書對昨夜之事的反擊。

他想釜底抽薪,將皇陵滲水之事的緣由推到防水材料之上。

依照皇帝多疑的性子,一旦羽王的質疑沒有被完全澄清,他肯定暫時不會再讓羽王去碰皇陵的案子。

因此,此事太子的回答至關重要。

“回稟父皇,絕無此事,羽王不會如此糊涂。”太子恭敬地回道。

“這只是太子殿下的一面之詞,請問太子殿下可有何證據?”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