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科舉來了第530章科舉來了←→::mayiwsk
進入七月,天氣愈發的炎熱。
尤其到七月下旬,咸陽的天氣一天比一天熱。
這一日,下起了雷雨。
轟隆隆!
天空中電閃雷鳴,更是下著瓢潑大雨。
林豐在書房中看書時,推開窗看著外面的風景,忽然腦中閃過科舉的事情。世家大族的士人,林豐一點不擔心,這些人到了咸陽,能有吃有住。
可是普通寒門士人呢?
這些寒門士人到了咸陽,生活未必就好。
甚至可能生存不下去。
林豐有了想法,吩咐道:“高小魚,準備蓑衣、斗笠,我們去咸陽城內轉轉,看一看,了解地方上的物價。”
“喏!”
高小魚直接應下。
兩人披上蓑衣、斗笠,出了國公府,往咸陽城內去。即便下著大雨,咸陽城內依舊人來人往,許多人打著傘來往,許多人出入酒樓等。
如今的咸陽,繁華了太多太多。
只是林豐一路走,到了咸陽東城的集市,發現街道上在躲雨的地方下,站著一些身披蓑衣帶著斗笠,仍然冒雨擺攤代寫字的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透過蓑衣,能看到些他們的衣服,衣袍破舊,衣衫被洗地都已經發白。
林豐走了上去,直接找了一人代寫一封家書。
這只是一個由頭。
林豐則是趁著士人寫家書的時候,了解士人的情況。東市這里的大多數士人,都是來參加科舉的。
只是,他們缺少錢財。
如今的咸陽,吃穿住行都更加的昂貴,一般的士人住不起,所以只能出來掙點錢。書信寫好后,林豐讓高小魚給了錢,又繼續去了解情況。
這一趟,林豐不止問了一個人,所有的答案都一樣。如今咸陽的物價貴,普通士人吃不起住不起。以至于,許多寒門士人直接在城外的荒野露宿。
只能這般生存。
因為沒有足夠的錢財。
林豐越是了解,心情越沉重,這事兒是他沒有安排好。誠然各地的士人來咸陽參加科舉,林豐不需要去考慮吃住等,這些應該是士人自理的。
問題這些人,都是寒門出身。大多數的寒門士子,沒有足夠的錢財。他們能讀書,已然是滔天之幸。
林豐了解清楚后,又到處轉了一圈。
越看,林豐越是心驚。
這次的吃住問題,成了大問題。他不再去了解,帶著高小魚徑直往吏部去。
他去了吏部,章逸一臉的意外神色,問道:“國公,外面下著瓢潑大雨。你有什么事情,交給劉振就是,跑腿的事情讓他做,不必親力親為的。你這里,何必親自跑一趟呢?”
林豐正色道:“茲事體大,不得不跑一趟。”
章逸道:“發生了什么事?”
林豐道:“我今天閑來無事,專門去咸陽城內轉了一圈,發現無數匯聚在咸陽的士人,日子過得極為艱難。據我所知,咸陽的物價一漲再漲,匯聚來的士人無法生活下去。”
“這事情,總該要有一個應對,必須要解決妥當,才能使得來咸陽的士人安心備考。”
“現在才七月,距離九月還有一個多月。我不希望,他們還沒有參加科舉,就被生活擊倒了。甚至于我仔細的詢問了一番,其中的士人,有時候一天就吃兩個饅頭,住都是在城外的荒野。”
“您想一想,下著大雨,他們住在哪里呢?恐怕只能找一些屋檐、橋洞等,只能找一些角落落腳,日子很不容易。”
“這樣的情況,能行嗎?”
“士人是咱們秦國興盛的根基,更是秦國未來的基石。如果連這些士人,都無法安置好,這一次的科舉,我認為注定是不成功的。所以我認為,必須做出安排。”
林豐言辭愈發的犀利,說道:“更功利的說,千金買馬骨,也必須把這些士人安置妥當。”
章逸嘆息一聲,解釋道:“國公,吃住的事,老夫也曾經考慮過。實際上,和老夫沒有太多的關系,但老夫還是了解了。目前云集在咸陽的人,已經超過萬余人。”
“因為發生了之前你斬殺晉國、齊國暗樁的事情,更是許多人覺得秦國才有機會。”
“無數人,正在來的路上。”
“可以預見到,未來云集在咸陽的士人,恐怕不下于兩三萬人。當然有家境富裕的士人,也有貧窮的士人。一旦大規模賑濟,讓官府給予住處和吃食,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章逸嘆息道:“官府要賑濟,很難的。得虧這些年的秦國,一直發展商業,又因為有國公發展諸多的產業,使得咸陽地方上發展很快,才能勉強還在穩穩運轉。原本的咸陽,就出現擁擠情況。如今士人匯聚,更加劇了這一情況。”
林豐沉聲道:“不管如何,人多都不是推脫的理由。這一次的科舉,至關重要。用我剛才的話,就是千金買馬骨。第一次科舉,把事情辦好了,才有后續源源不斷的科舉,才有源源不斷的士人來參加。”
“如果第一次就直接崩了,誰還愿意來?”
“有吸引力,才有人來。”
“所有這一次的科舉,再怎么慎重,再怎么付出代價,都是值得的。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后續處理,也就更為游刃有余,畢竟這不是一次兩次就結束,要一直推行下去。”
“這是秦國的國策。”
林豐說道:“咱們當下,必須解決士人吃住的問題。即便消耗大量的錢財,也是值得的。”
章逸聞言,嘆息一聲道:“國公啊,你的話,道理是正確的。只是,要耗費無數錢財,秦國給不起。畢竟來的士人,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數萬人。”
“另外,這事情找我,那也沒有用啊。”
“我無法支持。”
章逸說道:“國公,你要讓人支持,我抽調人給你。可是你說要錢財等,老夫沒有辦法。你應該去找戶部尚書王棠,他才能決斷,只要是他撥款,就沒有難題。”
林豐起身道:“章公,告辭。”
章逸是吏部尚書,是百官之首,章逸說無法安排。
簡直是笑話。
無非是推諉罷了。
章逸欲言又止,最終道:“國公,恕老夫愛莫能助。吏部能抽調人給你,可是要安排來咸陽的事情,老夫是真的無法安排。否則這就是一個大問題,老夫也會陷入其中。”
林豐點頭說了聲告辭,就徑直往戶部去。
他見到王棠后,沒有兜圈子,直接說了來意,說準備安排人修建居住的帳篷,再由官府供應伙食。
王棠一聽,冷不禁打了個哆嗦,搖頭道:“國公啊,您可別害我,我撐不住的。這事兒,戶部愛莫能助。你想一下,幾萬人的吃食,還不是一天兩天。這樣的大事,誰都撐不住啊。這事兒,請你海涵。”
林豐聽到后頗有些失望。
不論是章逸,亦或是王棠,都算是比較開明的,和他關系也都是不錯。
只是,兩人都不愿意過多的支持。
章逸這里的意思是,你讓我給點人,沒問題。而王棠這里,則是要調撥糧食、錢財等,就無法支持。
林豐沒了心思,起身道:“罷了,這一切我自己來。”
林豐出了戶部署衙,徑直離開,準備返回林家去安排。只是他剛走出不遠,一名內侍來了,稟報道:“國公,陛下有請,請您去一趟。”
“知道了,我這就去。”
林豐點了點頭,徑直往皇城去。他進入皇城大殿中,躬身道:“皇祖父。”
贏九霄招了招手,吩咐道:“來,靠近些坐下。今天一直下雨,你披著蓑衣到處走動,當心感染風寒。”
林豐上前一些,道:“皇祖父放心,我沒事兒。您也知道,我是武道高手,這點寒氣,對我沒有影響。”
贏九霄道:“朕聽說,你去吏部、戶部,找章逸、王棠,希望他們出手賑濟來咸陽的士人。”
林豐眉頭一挑,皇帝知道得好快。
六部事情,瞞不過皇帝。
林豐道:“皇祖父,無數云集在咸陽的士人,日子過得極為艱難。有錢人倒也罷了,世家大族倒也罷了,他們自會有良好的吃食和居住環境。”
“可是無數出身貧寒的士人,他們離開故土,不遠千里來到咸陽,他們盤纏早就用盡了。他們,沒有大家族的底蘊。甚至最為貧寒的士人,一天才吃一兩個饅頭,晚上居住也是在荒郊野外的。”
“這,怎么能行呢?”
“之前這事情我沒有去管,是想著來咸陽的人自行解決住宿。只是我今天去外面看了看,這不行。當然,這是第一次科舉,沒有經歷過,出現這么多人居住出問題,也在情理之中。”
林豐道:“既然發現了,我認為,就必須要解決。”
贏九霄頷首道:“你的考慮很周全,你打算如何安排呢?”
林豐道:“最簡單的辦法,搭建臨時居住的帳篷,這就像搭建行軍駐扎的營地。總之,大批沒有居住的士人,就安排他們到軍營里面去,都安排大鋪,幾人或者是十余人一處大帳篷。”
“然后,官府再給予一些吃食,保證他們吃飽肚子。”
“如此一來,才有精力溫書、備考,最終考出來的成績,才是真實的水平。”
“試想,他們每天白天都忙于賺錢糊口,哪還有什么精力去溫書,所以朝廷這里,需要給這些人一點機會。而且這些寒門,未來是要著重培養的人。”
贏九霄聽得眼前一亮。
他就贊許林豐這一點,有解決的方案。
贏九霄道:“朕知道你的話有道理,士人是秦國的未來,這的確不能苛待。不過關于章逸、王棠兩人,他們之所以如此,有一定的緣由。”
“一方面,他們不好直接介入,因為的確消耗巨大,這是事實。另一方面,他們畢竟是世家的人。科舉一事他們不反對,可寒門士人自己熬不下去,借助環境篩掉一些寒門士人,他們是樂見其成的。”
“畢竟,大家族的人也是一樣參加科舉,少了寒門的人參加,總歸能多一些優勢不是?”
“所以,才有這樣的一個結果。”
贏九霄神色很平和,耐著心思解釋。
林豐聽得恍然大悟,先前的時候,他有些過于急切。
以至于,失了理智。
贏九霄一番話,點醒了林豐。科舉一事,想靠朝堂中的人,如果是簡單跑腿等事情,倒是不難。可是涉及到錢財等,這真刀真槍的事兒,就不容易了。
林豐道:“皇祖父一番話,提醒了我,我明白了,也不會有什么怨言。這一次,是我今天去城內閑逛時,看到一個個士人的慘狀,有些失了理智,失去了分寸。”
贏九霄說道:“賑濟士人,朕責無旁貸。這樣吧,朕從私人的內庫中,抽調十萬兩白銀給你,支持你在城外修建帳篷。而且,朕讓撤回的黑龍江助你搭建帳篷等,你看如何?一應的帳篷等,直接從軍隊抽調。這些士人的吃食,朕來管了。”
林豐聽到后,臉上露出了笑容,輕笑道:“皇祖父,哪里用得著您出錢。出錢的事情,我林家來。科舉一事,當初在朝廷中,我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說了科舉、書院我林家支持,我自是不會反悔。先前是想著找章尚書、王尚書談一談,看看他們怎么支持。”
贏九霄說道;“林豐,這不妥當,其實沒必要。秦國的事,總不能都是你出錢。”
林豐道:“我責無旁貸。”
科舉、書院都是林豐牽頭的,他愿意去做,而且也想把事情做好。
世家大族算什么?
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算個屁啊?
一旦科舉開始,每年都開始選拔人才,一批一批的寒門士人進入官場,最終他們得了機會,自然會改變朝廷中的局面,天下的世家大族自會慢慢的削弱。
林豐不再多言,篤定道:“皇祖父,修建帳篷,搭建營地,需要黑龍軍的支持。一應的吃食,我會讓林家供應。這一事情,您不必操心。”
贏九霄道:“如此,辛苦你了。總之,還是那句老話,朕全力支持你。”
當即,贏九霄寫了一封手諭給林豐,這是調動黑龍軍全力配合林豐,要搭建帳篷修建營地的。
“多謝皇祖父。”
林豐揖了一禮后離去。
他這一次,得虧得了贏九霄的一番指點,否則還會繼續當局者迷。
林豐拿著手諭,徑直到黑龍軍的駐地,找到荀鵬后,直接道:“荀鵬將軍,我要在西城外,搭建一座營地,要搭建一處處帳篷,足以能容納三四萬人的規模。這一處營地,主要是供士人居住。”
說著話,林豐遞上贏九霄的手諭,道:“荀將軍,這是陛下手諭。”
荀鵬接過來,看也不看,直接收起來道:“國公,開科取士,我是贊同的。當年我也是貧寒出身,而且小時候母親也教導我讀書識字,可惜,沒有機會參加科舉。”
“所以最終,只能入伍從軍。也是我運氣好,敢拼敢殺,所以能走出來。”
荀鵬說道:“我會調動士兵,一天之內把營地搭建起來。相應的吃食,我就無能為力了。”
林豐笑道:“多謝將軍,能搭建起帳篷,已經足夠了。我林家,會解決士人的吃食問題。”
荀鵬道:“我立刻調兵前往。”
“多謝。”
林豐拱手揖了一禮。
荀鵬肅然道:“雖說在前線時,我曾數次質疑國公。可是國公的能力,毋庸置疑。而且國公之心,天地可鑒。國公如此道謝,折煞我了。我會安排人搭建好帳篷,后續還會留下一批士兵鎮守維護秩序。”
林豐道:“多謝荀鵬將軍。”
“分內之事。”
荀鵬篤定回答。
林豐沒有逗留,便徑直離開。他回到國公府,直接把劉振喊來。
劉振行禮道:“國公!”
林豐道:“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士人,云集在咸陽。這些士人,吃住已經是一個大問題。我專門請了黑龍軍,在西城外修建營地搭建帳篷,安排士人進入住宿。”
“你去頒布告示,告訴所有云集在咸陽的士人,官府在明天之內,會搭建起臨時居住的帳篷。另外,我林家奉陛下的命令,全力供應吃食,保證所有生活困難的士人,至少能吃飽肚子,穩穩等到九月來臨。”
劉振聽得更是震驚,說道:“國公吩咐,卑職明白。只是國公啊,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國公全力供應吃食,消耗會很大的。單是國公供應,很吃虧的。”
這幾個月的時間,劉振一直跟著林豐做事,得到了很多歷練。
他內心也感激林豐。
所以,不希望林豐這樣吃虧。
林豐輕笑道:“我林家虧不虧本,你就不必擔心了。好了,去安排吧。今天之內,在四方城門內,把消息通知下去,讓所有人都知道。”
“卑職遵命。”
劉振躬身應下,迅速去安排。
短短時間,告示張貼在咸陽東、西、南、北四方城門。同時,劉振還專門安排人敲鑼打鼓去宣布。不過劉振這里的宣傳,重點宣傳了林豐,說朝廷正在修建帳篷供士人居住,而林豐仗義疏財,愿意提供士人在營地居住時的吃食。
這是重點渲染了林豐。
告示出來后,宛如風暴般迅速席卷四城,到處都是士人議論。
對寒門士人來說,他們到咸陽來參加科舉,因為咸陽生活成本高,甭管是租住,還是住客棧,都是一般的寒門士人無法承受的。大多數的寒門士人,都是做工,亦或是賣字畫代謝書信等,求取生活的錢財。
他們缺少吃住的本錢。
如今林豐做出安排,要在城外大批的搭建營地,修建帳篷,解決了寒門士人的后顧之憂。
一時間,咸陽人聲鼎沸,議論沸騰。
在告示當中,明確說了這次的營地,搭建在咸陽的西城外,所以大批士人開始往西城去。下午的時候,已經不再下雨,所以許多人抵達西城時,都能看到軍中的將士,正迅速搭建營地,修建帳篷。
士人見此,便徹底寬心。
這是真實的。
天黑后,晚上抵近戌時結束,營地終于是搭建起來。這是荀鵬調動了整個黑龍軍的力量,在一天之內就把營盤搭建起來,一座座帳篷屹立著,足以容納四萬人在此住下。
荀鵬安排了的士兵,接管營地,負責營地的安全。
營地內,也開始接受士人進入。只是這一進入,要有簡單的考核,必須能識文斷字。然后,再核驗身份籍貫,記下士人的基本訊息后,才讓士人領到牌子進入營地,往所在的營帳休息。
有了牌子,能對應登記的訊息。如此一來,才能保證士人能隨時調查。
一晚上的忙碌,大多士人入住。
第二天清晨,開始供應早飯,林家專門調集了大批的庖廚來,準備吃食。早上是簡單的肉包子、稀粥,這是很簡單的吃食,但對大多數的寒門士人來說,這就是山珍海味。
林豐的這一安排,無形中使得無數的士人內心,對林豐更是感激。
有林豐,才有科舉。
有林豐,才有他們能安頓下來。
在這些士人激動下來后,又暗自給自己打氣,各自溫習功課,準備后續的科舉。時間一天天的流逝,居住在營地的人越來越多。每過一天,都會有大量的士人,從四面八方匯聚到營地中來。
不過這些,依舊在林家的支撐范圍內,
轉眼間,已然是九月三日。
這是科舉的時間。
這是開科取士的時間。: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