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歸義非唐小說>歸義非唐最新章節列表 >歸義非唐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歸義非唐-第161章 東谷隘口
更新時間:2025-04-08  作者: 北城二千   本書關鍵詞: 歸義非唐 | 北城二千 | 歷史 | 兩晉隋唐 | 熱血 | 劉繼隆 | 北城二千 | 歸義非唐 
正文如下:
第161章東谷隘口第161章東谷隘口←→:sjwx

“唳——”

高原上鷹唳,山脈溝壑間,一支隊伍拉長十余里,行軍困難暫且不提,橫亙他們面前的一座隘口將他們擋在了溝壑之中。

在狹長如一線天的溝壑中,馬車連并排都是種奢望,軟塌的三辰旗,如隴西軍的士氣一般,難以提振。

“唏律律……”

馬匹唏律聲作響,兵卒艱難退到兩旁,讓出一條可供馬匹前進的道路。

橫馬軍前,劉繼隆望著百余步外那座依靠山體,寬僅四丈的隘口,心情沉到了谷底。

東谷隘口的地勢沒有他想的那么糟糕,但也絕對好不到哪里去。

這里的山勢不再是兩側山崖,但左右兩側卻是陡坡,難以攀爬。

不過三丈寬的官道被陡坡夾在中間,該如何搭建投石機成為了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

如果沒有足夠的投石機砸垮前方那座隘口,他便只有用麾下將士的性命去填線。

想到這里,劉繼隆回頭看向本陣將士,只見他們紛紛寄希望于自己,眼睛閃爍著難以說明的光芒。

他們……都是自己親手培養了一年多的將士,怎么能用來填線呢……

劉繼隆不忍回過頭來,直視前方那三丈寬,兩丈高的隘口。

“嗶嗶——”

刺耳的哨聲從隘口方向傳來,以劉繼隆的目力,可以大致看清他們的行動。

不過十余人站在隘口的馬道上,便將他們這六千余人擋在了大夏河谷外。

沖過去,便是一馬平川的大夏河谷盆地,但怎么沖過去,成為了擺在劉繼隆面前的問題。

“讓開……”

隘口馬道上,藺茹真將推開了擋在身前的兵卒,扶著石墻凝視前方。

隴西軍遲遲沒有行動,昔日招展的三辰旗也顯露出了頹勢。

面對天時地利人和皆在己方手中的局面,藺茹真將那原本一直緊張的心情,在見到隴西軍的那一刻,突然放松了下來。

臨時構筑的關隘石墻不算堅固,但想要攻破它,必須付出血的代價。

“就地構筑投石機,并排構筑!”

劉繼隆沉聲開口,尚鐸羅聞言連忙道:“刺史,這地方不過三丈寬,頂多并排構筑兩臺投石機。”

“可這么近的距離,將士們不好施展,而且容易誤傷我們自己人,刺史……”

不等他說完,劉繼隆回頭看向他,目光決然:

“從河州的民夫中抽簽選人,讓兵卒教他們如何操作投石機。”

“投石機每排隔三丈,前面打完,民夫立即后撤,先布置三排!”

劉繼隆自然舍不得讓辛苦培養一年多的將士們去填線,所以他只能用民夫和投石機去攻破隘口。

狹長的地形施展投石機,很容易會誤傷自己人,但現在已經沒有辦法了。

不用這個辦法,就只能讓將士們去填線。

決斷間,劉繼隆沉聲道:“若是民夫不幸犧牲,其家屬發田五十畝,糧三十石!”

“末將領命!”聽到劉繼隆吩咐,尚鐸羅沉聲作揖,調轉馬頭去調派民夫去了。

兵卒們艱難的爬到了官道兩側的陡坡上,將道路讓給了投石機和民夫。

六臺投石機列陣谷道間,后方則是在挖掘投石的民夫隊伍。

在這種山脈溝壑的地形,根本不缺投石,因此幾千人勞作一個時辰后,便用馬車在投石機后方堆起了一座石頭山。

“嗶嗶——”

哨聲作響,被選出來的一百多名民夫開始在兵卒的指點下,上手操作起了投石機。

配重投石機的操作方式并不困難,困難的點在于作戰的地方。

這種山峽溝壑間使用投石機的難度很大,所有民夫們都是小心翼翼的操作投石機。

“嘭!”

忽的,第一排的兩臺投石機投出了投石,那投石在山峽溝壑上空劃過,不多時就砸到了一側的山體上,隨后朝著谷底滾落下來。

所有人都注視著它們,嗓子眼懸著一口氣。

“躲開!”

“砰…砰…嘭……”

隘口背后的營壘處,當兩顆七八十斤沉重的落石攜帶著泥土從山體滾落下來,營壘內的番兵與民夫紛紛叫嚷著躲開。

“嘭——”

沉悶的聲音響起,兩顆落石先后砸在了營壘的柵欄上,將柵欄砸歪的同時,沿著柵欄滾入營壘內,但好在沒有造成什么傷亡。

“娘賊的,這群漢奴的投石怎么這么大個?!”

隘口上,藺茹真將耳邊回蕩著四周兵卒的驚愕聲,而他自己也臉色難看。

隴西軍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眼皮底下,但兩方隔著近百步,加上地勢限制著投石機,所以藺茹真將對隴西軍的投石機不以為意。

可現在看來,隴西軍的投石機威力,遠超他的想象,必須有所防備。

“在山體兩側布置橫欄……快!!”

藺茹真將連忙下令,而關隘上下的番兵、民夫也連忙開始在關隘兩側的山體上布置傾斜的橫欄。

他們想讓落石滾下的時候,沿著橫欄滾入前方的谷道,而不是滾入營壘和關隘的馬道上。

“有用!”

馬背上,尚鐸羅等人紛紛攥緊了拳頭,臉上露出欣喜。

“繼續!”劉繼隆沉聲下令,大軍前方的投石機開始輪流進攻。

由于地形問題,三十米的距離,前后布置六臺投石機,已經十分不易。

若是還要增加,那投石一旦失誤,便會摧毀前方的投石機。

劉繼隆沒有下令增加投石機,而是準備靠著這六臺投石機,先把隘口摧毀再說。

即便無法摧毀,可他們也能利用落石將隘口前面的高差填平,這就省去了云車沖鋒的步驟。

“嘭——”

投石機繼續運作,一排打完二排打,二排打完三排打。

一刻鐘的時間,每排投石機能操作兩次,雖然不如平地上三次來得頻繁,但也十分不易。

藺茹真將令人布置的橫欄,根本無法阻止落石滾入營壘。

營壘的番兵和民夫為了活命,只能后退百余步,等待藺茹真將的軍令馳援。

藺茹真將也從關隘的馬道上撤了下來,全因落石太過恐怖。

投石機投出的投石,大部分都沿著山體滾落谷道,但也有少部分的落石會沿著山體滾到關隘的馬道上。

那種望著落石滾落而手腳不涼,身體僵硬無法動彈,最后被落石硬生生砸死的感受令人不寒而栗。

可即便是這樣,藺茹真將卻還是不得不派出甲兵及民夫上去駐守關隘,以免隴西軍發起進攻。

“把這份手書送去大夏,讓乞利本他們做好準備!”

藺茹真將寫了一封書信,主要講述了隴西軍的投石機威力,同時讓尚延心他們趁機加固大夏城。

原本對于守住東谷隘口,藺茹真將有著必勝的把握。

可隨著隴西軍的投石機不斷發作,這種把握正在逐步下降。

阻敵于關隘以西的計劃即將失敗,他只能寄希望于固守大夏縣城。

“嘭!”

從午后到入夜,隴西軍的投石機就一直沒有停下來過。

關隘被打得不敢點火,反倒是劉繼隆他們把篝火點了一堆又一堆。

劉繼隆與尚鐸羅他們圍在篝火前,不多時便有人將炙烤好的“南麝”分割切好,放在木盤里,端到了他們的面前。

南麝即林麝,由于身上產出“麝香”,故此成為河、臨、渭三州的貢賦。

在東谷之中,人力雖然難以攀爬山脈,但林麝卻如履平地。

射殺這只林麝的兵卒還以為是野鹿,提著它便找劉繼隆邀功來了。

劉繼隆也是在尚鐸羅的提醒下,才知道了它的身份。

麝香已經被取出,麝肉自然也不能放過。

這肉雖然比不上牛羊肉,但在這種地方,有得吃就不錯了。

“河臨渭三州盛產麝香、麩金、紅銅、野馬皮和麻、布。”

劉繼隆一邊吃著,一邊說著河臨渭三州的特產。

“刺史,麩金是什么?”

張昶不解詢問,不等劉繼隆解釋,尚鐸羅便先解釋道:“麩金就是碎薄如麩子的金子。”

“這些金子主要在河水里,常喝這種河水的牲畜,時不時會拉出麩金。”

“當年吐蕃還沒有內訌的時候,河臨渭三州每年都要派人在河水里淘金,亦或者去銅礦里采紅銅,煉麩金。”

“尚鐸羅說的沒錯。”劉繼隆附和道:

“這河水里的金子,主要是從山里沖出來的,而銅礦又有伴生的金礦,所以煉銅的同時,也能獲得不少的黃金。”

“拿下河臨渭三州之后,我們就能開采銅礦和金礦,順帶販賣麝香了。”

“只要有黃金和銅錢,我們就可以得到許多東西,甚至去采買奴隸。”

劉繼隆口中的奴隸,并非是指他國的奴隸,而是指那些軍隊平叛后抓捕的盜寇及其家屬。

他們都是漢人,只是由于天災人禍,無奈落草為寇。

盡管朝廷的態度是招撫為主,但地方上的節度使和刺史可不會那么好心。

例如去年的雞山饑民,朝廷的旨意是招撫,結果果州刺史王贄弘把饑民誘騙下山后,立馬出兵殺其丁壯,俘虜其家眷,充作奴婢販賣。

盡管后世將李忱在位時期稱為“大中之治”,亦或者“大中暫治”,但大唐的根已經腐爛了。

各地刺史陽奉陰違的情況屢見不鮮,牙兵驅逐節度使的戲碼更是層出不窮。

從蜀中到關中,再到河南、江南之地,饑民、流寇遍地,各地刺史視若無睹。

劉繼隆不清楚這些“奴隸”的價格,但只要給錢,他相信有不少人都會愿意把這群“奴隸”賣給他。

“嘭!”

落石聲將他喚醒,他不由看向尚鐸羅:“多麥和吐谷渾有多少番人,你知道嗎?”

“五六十萬應該是有的。”尚鐸羅擦了擦嘴上的油,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數量。

劉繼隆聽后沒有繼續追問,而是開口道:“你覺得,若是我們扶持尚婢婢,尚婢婢能不能拿下多麥和吐谷渾?”

“拿下多麥和吐谷渾?”尚鐸羅表情錯愕。

“刺史,您不是在說笑吧?”

“如果讓尚節度使拿下吐谷渾和多麥,他起碼能拉出三萬甲兵,十萬兵馬。”

“到時候就算他什么都不做,我們也需要在蘭州和河州留守上萬人提防他。”

尚鐸羅雖然跟過尚婢婢,可現在他已經投奔劉繼隆了,自然要為劉繼隆考慮。

他不明白,自家刺史為什么會想去扶持尚婢婢。

對此,劉繼隆輕笑道:“你覺得尚婢婢他們父子,能治理好那么多人口嗎?”

“這……應該不能。”尚鐸羅別的不了解,但尚婢婢的軍事能力和尚摩鄢的稚嫩,他可是一清二楚。

但凡尚婢婢父子有掌握吐谷渾、多麥的能力,也不至于被論恐熱給打得逃亡甘州。

如果不是劉繼隆和張淮深,這對父子恐怕要死在尚延心手上。

“這就對了!”

劉繼隆看著篝火與眾人交談道:“等我們拿下了河臨渭三州,唐廷便會立馬注意到我們,甚至開始對我們著手干涉。”

“我雖不將其放在眼里,但大唐始終是大唐,還沒有腐朽到一碰即碎的時候。”

“這種時候,養寇自重便是我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扶持尚婢婢,屆時唐廷即便想要對我們動手,也要掂量掂量看他們有沒有收復隴西并守住隴西的能力。”

劉繼隆把話說了一半,另一半則是沒有說。

他需要尚婢婢去威脅劍南道,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后唐廷與南詔翻臉的同時,幫助自己解決隴西的人口問題。

當然,這并非是說讓尚婢婢去劫掠劍南道,自己再效仿以前,以糧換人。

他想要的是讓尚婢婢威脅劍南道,以此讓劍南道增加西邊的防御力量,減弱南邊的防御力量。

如此一來,等到南詔與大唐翻臉并入寇劍南的時候,自己就有理由進入劍南道了。

不過在此之前,自己必須先收復隴南七州之地,這樣才能從松州出兵,及時挺進成都平原。

劍南道有人口四百萬,成都平原便有人口幾近二百萬。

只要自己擊退南詔進犯,不僅可以在巴蜀站穩腳跟,還能將南詔所掠人口遷往隴西。

不過唐廷將巴蜀視作禁臠,自己需要好好運作,才能名正言順的出兵劍南。

歷史上南詔出兵成都太晚,若是有尚婢婢在劍南道西側吸引唐軍主力,南詔或許會提前進攻成都。

即便他們進攻,劉繼隆也能讓尚婢婢想辦法,聯合南詔進攻成都。

如果可以,劉繼隆自然想直接與唐廷翻臉,但僅憑隴西,他還實力不夠,唯有此下策,才能讓他壯大實力。

“嘭——”

是夜,隴西軍的投石機不斷運作,期間也發生了后排投石機失誤,砸壞前排投石機的事故,但好在軍中準備投石機甚眾,損壞一臺,無非再填補一臺便是。

反倒是藺茹真將,他被隴西軍的投石襲擾的不堪重負,幾次派出輕騎,往大夏城匯報情況。

大夏城在入夜時,便接到了他的第一封書信,之后陸續接到了其它幾封書信。

尚延心、折逋諱、魯褥月三人,眼睜睜看著藺茹真將信中的堅守時間從三個月到一個月,再到半個月,最后到三天,心里止不住的懷疑藺茹真將怯戰。

他們趁夜派出輕騎,于翌日清晨來到了東谷戰場。

日上三竿,太陽從東方升起,照亮大夏河谷所有角落。

藺茹真將帶著大夏城派出的輕騎走出牙帳,隔著百余步觀望東谷隘口。

只見隘口內的地上躺滿了八九十斤的落石,這些落石幾乎堵塞了登上隘口的道路。

隘口上,新登馬道的甲兵正在收拾那些被砸死的民夫與番兵尸首。

一夜之間,駐守隘口的六十余名番兵和百余名民夫被砸死大半,血腥場面令人作嘔。

眼見場面如此慘烈,被派來監察的小節兒也愣在了原地。

“小節兒,現在你可以上去隘口看看了。”

藺茹真將幽幽開口,讓大夏城的小節兒忍不住打了個冷顫。

“這就不必了……我已經看到了……”

大夏城派來的小節兒連忙解釋道:“漢奴的投石機確實厲害,都護能堅守到現在,已經是十分的不容易。”

“我現在就把這里的情況向大夏送去,三位乞利本一定會理解您的!”

小節兒說罷,連忙轉身上馬離去,生怕藺茹真將把他留在這里。

“駕!”

眼瞧著他策馬離去,藺茹真將這才收回目光,朝東谷關隘看去。

不多時,關隘那邊快跑而來一名百戶,他跑到藺茹真將面前后連忙行禮:

“都護,漢奴的投石都快把關前填平了,我們該怎么辦?!”

他語氣著急,可藺茹真將卻攥緊了拳頭:“我們能怎么辦?”

“讓人埋鍋造飯,死守關隘!”

藺茹真將沒想到隴西軍的投石機能在一夜之間,將關隘的落差填平。

眼下關隘的落差即將被落石填平,距離隴西軍發起進攻也就不遠了。

沒有了落差,投石、檑木等手段也就施展不了了。

自己這邊只有九百多名甲兵和一千八百多名民夫,不知道面對劉繼隆麾下如狼似虎的隴西軍,又能堅守多久。

他攥緊了拳頭,而與此同時,距離他三百余步遠的谷道內,劉繼隆也掀開了牙帳的帳簾,策馬來到了投石機后方。

前方百余步外的隘口幾乎被落石填平,但對于進攻的一方,依舊十分不利。

不過繼續“轟炸”下去,也不見得有什么成果,唯有短兵相接,奪下東谷關隘才能讓大軍走出東谷。

想到這里,劉繼隆抬頭看向了那照不進東谷的陽光。

“傳我軍令,全軍著甲,聽令進攻……”:sjwx←→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