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咯咯——”
天色未亮,公雞便已打鳴。
橫亙碧玉河北岸的良恭城內冒著炊煙,城內外及馬道上都是帳篷。
街道上的鮮血已經被洗凈,新填的泥土蓬松,時不時有土狗前去刨土,但很快便被睡在不遠處的士兵一腳踢開。
“窸窸窣窣……”
甲胄聲響起,尚鐸羅與斛斯光并排帶著十余名校尉朝良恭縣衙門走去。
良恭城呈東西走向,寬不過百步,而長三百余步,城中僅有百姓兩千余人,全城只有一條主道和七八條縱道。
城內百姓,大多居住木屋,昨夜投石將木屋燒毀大片,現在城內都是殘檐斷壁,許多百姓住在隴西軍讓出的帳篷里,看著他們的目光充滿恐懼。
不過這些并不重要,因為隨著隴西軍接管這座城池,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更為富庶,百姓也會知道,隴西軍到底是支什么樣的軍隊。
這般想著的時候,尚鐸羅與斛斯光便要走入衙門內,但這時尚鐸羅卻拉住了斛斯光。
“嗯?”斛斯光有些迷糊的看向尚鐸羅,卻見尚鐸羅道:
“斛斯光,你說我們現在都是刺史,那我們應該稱呼刺史為什么?”
“這……”斛斯光愣了愣,隨后才反應過來道:
“這倒是,你說怎么稱呼?”
見狀,尚鐸羅咳嗽道:“以前大家還沒實授也就罷了,現在耿明當了成州刺史,李驥、王思奉不多時也要實授,那我們再這么稱呼刺史就不太好了。”
“此次我們起碼收復成武岷宕四州,以此功勞要求朝廷授予使君隴右道節度使的身份也不為過了。”
“稍許你我與一起進去,我先稱呼節帥,若是節帥默許,你便與兄弟們與我一同稱呼節帥。”
尚鐸羅目光掃視眾人,十余名校尉先后點頭。
“好!”斛斯光果斷答應,尚鐸羅也拍了拍他的肩,隨后高興朝里走去。
不多時,眾人走入院內,見到了正在正堂吃飯的劉繼隆。
“都來了?沒吃就一起坐下吃飯吧!”
劉繼隆招呼眾人,卻見尚鐸羅走入正堂后作揖:“節帥,末將清點過了,城內倉、庫尚有糧八千六百石,豆料八百余石,麻……”
尚鐸羅如平常般匯報,斛斯光等人則是都在看著劉繼隆的反應。
眼見劉繼隆沒有反應,斛斯光便在尚鐸羅說完后接上:
“節帥,我拷問過了,懷道那邊僅有甲兵二百,四千余口。”
“節帥,不如讓我率二百精騎和四百甲兵,在這城內征發八百民夫,攜十臺投石機進攻懷道?”
斛斯光請命,劉繼隆聞言頷首道:“既然如此,便依你所言。”
“此外,我在良恭駐兵一百,你若收復懷道,便暫時替竇敬崇治理宕州二縣,派精騎追上我們即可,那四百甲兵留守懷道。”
“是!”斛斯光心中欣喜,而他后方的十余名校尉也先后稱呼劉繼隆為節帥,各自匯報著事情。
收復良恭,隴西軍并未死傷多少人。
昨夜投石機打了兩個時辰,良恭城便告破,隨后便是一邊倒的屠殺。
上百名番兵被殺,余者投降,俘獲甲胄二百余七套。
“時間不等人,兩個時辰后大軍向岷州出發。”
“末將領命……”
諸將先后應下,隨后各自退出衙門。
在他們走后,劉繼隆用粗布擦了擦嘴,輕笑著呢喃道:“節帥?好稱呼……”
“唏律律!!”
日上三竿,在木哨聲與馬蹄聲中,隴西軍主力離開了良恭縣,走渡橋前往了南岸。
南岸雖然是沖積平原,但都是零零散散的平原,因此良恭縣的耕地在文冊上不足一萬畝。
興許正是因為如此,宕州人口才會如此之少。
思緒間,劉繼隆抖動馬韁,繼續跟隨大軍腳步,沿著官道向西南方向開拔而去。
不得不說,隴南處處是風景。
官道沿途,幽谷縱橫、奇峰怪石,古木參天,碧水湖泊、瀑布飛濺……隨處可見。
這等景色,看得人眼花繚亂。
只可惜,在過去數百上千年的時間里,此地都為西羌所據,許多詩人未曾見過此等風景,不然恐怕會多出許多名作。
這般想著,劉繼隆他們沿著官道前進一百二十里,耗費兩日時間,才走出了良恭山脈,來到了羌水北岸。
“這羌水怎么都快比黃河還寬了?”
“這算什么?節帥之前上課時說過,長江比黃河寬好多呢!”
羌水岸邊,幾名校尉對羌水的寬闊評頭論足,時不時搬出那從未見過的長江。
劉繼隆聞言輕笑:“不管是長江還是黃河,都有其狹窄處,我們還年輕,以后還有機會飲馬長江。”
“不要因為我講過,你們就相信,要自己去看看才能知道,教條主義害死人啊……”
話音落下,劉繼隆望向斛斯光:“羊皮筏子都準備好沒有?”
“準備好了!”斛斯光頷首。
見狀,劉繼隆便交代道:“攻城不求急,白敏中剛剛接任西川節度使,沒那么容易調動兵馬進攻懷道。”
“是……”
二人應答間,尚鐸羅也帶著兵馬沿著羌水北岸向西北走去。
斛斯光率領二百精騎、四百甲兵和八百良恭民夫脫離了隊伍,在羌水河畔尋找狹窄處,試圖搭橋前往南岸,進攻位于山區溝壑間的懷道。
與此同時,劉繼隆他們則是繼續沿著官道朝岷州進軍。
不論高駢如何安排,自他們抵達羌水開始,高駢便不可能阻斷他們回去的道路了。
自良恭山前往岷縣有二百里,但只需要行軍一百二十里就能抵達岷州三縣之一的祐川縣。
岷州雖然地勢相較武州、宕州更偏僻,可在冊人口卻比二州加起來都要多,共四千三百余戶,二萬三千余人。
岷州之所以能養活這么多人口,全賴當地資源豐富。
當地的貢物包括茶葉、龍須席、鸚鵡鳥、雕翎、錦雞、麩金,而緊俏的商品包括石脂、毛皮、椒(花椒)等物。
不管是對于大唐還是吐蕃,這個地方都是必爭之地,因此當地能養活的甲兵也更多。
正因如此,劉繼隆一開始才沒敢做出一口氣收復四州的部署。
只是如今看來,一口氣收復四州未嘗不可。
即便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大雪封山,可他們手中糧秣眾多,足夠他們吃兩三年。
若非治理地方需要時間和人手,劉繼隆都想在收復岷州后,進一步收復洮、疊、松三州了。
“還是缺少教習和直白啊……”
劉繼隆在心底感嘆一聲,心里也準備好了在收復隴南全境后,花費幾年,培養一些屬于自己的讀書人。
這般想著,他們前進的速度也隨著走入岷州河谷后快了起來。
岷州的地形比較宕州來說相對平坦,行軍也更為便捷,大軍每日能走五十里,故此北上第二日,前方的精騎便與岷州祐川縣的輕騎碰上了。
祐川位于岷州山巒溝壑間的一處谷地,東西最寬處不過一里半,南北長六里,整個谷地的地形呈北窄南寬。
祐川縣并不算大,它依托著一條不足一丈寬的小河滋養耕地,城墻東西不過三百步,南北城墻長一里,可容納的人口應該不多。
隨著隴西大軍到來,祐川縣收兵民入城內據守,沒有投降的丁點意思。
尚鐸羅派精騎圍繞祐川縣城繞了一圈,很快便估算出了城內的情況。
“節帥,此地耕地不到萬畝,城中人口應該不超過四千之數。”
尚鐸羅朝劉繼隆作揖,劉繼隆頷首道:“此次進攻不急,我們的投石機,大部分都分給了李驥和斛斯光,現在軍中只有二十臺投石機。”
“這祐川只是前菜,后面的溢樂、和政兩個人口大縣才是主菜。”
“你命人搭建投石機,隨后派軍中弟兄砍伐樹木,趁機修建更多的投石機。”
“末將領命!”尚鐸羅作揖應下,隨后開始吩咐大軍扎營、伐樹、掘石。
河道之中,別的不多,石塊最多。
民夫們只需要掘出一條側溝,便能降低水位,讓河床的河石露出來。
接下來幾天時間里,大軍沒有發起什么進攻,而是一直在做準備工作。
在他們準備的同時,長安的天使也帶著圣旨來到了山南西道興元府的南鄭。
“門下……”
富麗堂皇的節度使衙門內,隨著天使傳唱圣旨內容,跪在圣旨下的,是時任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兵部尚書的老臣封敖。
封敖自太和年間步入朝堂以來,先后侍奉三位皇帝,而李忱便是第三位。
由于封敖得武宗欣賞,故此被放逐至山南西道任節度使。
這些年里,朝廷幾乎沒怎么給他發過什么圣旨,而今圣旨到來,他心里不停犯嘀咕。
不出他的意料,朝廷此次希望他出兵收復武州。
“擢賞興元府官兵絹絹帛二萬匹,制書如右,請奉制付外施行,謹言。”
“臣兵部尚書、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封敖……接旨,叩拜上千萬歲壽!”
封敖將圣旨接下,天使見狀松了一口氣道:“封尚書,此事事關日后興元府安危,不可不急。”
“若轄內無事,還請盡早動兵,以免夜長夢多。”
“老夫省得。”封敖心里叫苦,面上卻還得答應。
見他應下,天使作揖道:“本使手中還有送往成都府的圣旨,便不再逗留了。”
“天使慢走。”封敖畢恭畢敬的作揖,直到送走天使后,他才哀嘆了一口氣。
這時,左右一文一武兩名緋袍官員上前,武官先道:
“如今還有不到一個月就大雪封山,朝廷讓我們此時動兵攻打武州,豈非兒戲?”
“武州番兵千余,若要圍城,需五倍兵馬,至少要出兵五千。”
“且不提湊足五千兵馬需要時間,單說兵馬湊足后,單民夫便要上萬,這些都是錢糧。”
“區區二萬匹絹帛,能做什么?”
武官開口,封敖就感到了不妙。
各鎮牙將跋扈已經不是常態,下面的兵卒更是如此。
叫他們去平叛剿賊,除非錢糧給的足夠多,不然他們可不會去強攻,而是更愿意選擇圍城,等待城內敵軍投降。
二萬匹絹對于河西這種不受寵的軍鎮來說是恩賞,但對于山南西道這樣的大鎮來說,那就是打發叫花子了。
“尚書,我聽聞劉繼隆揮師南下,眼下正在成州攻城拔地。”
“朝廷令我們出兵,恐怕是為了遏制劉繼隆。”
“那劉繼隆兵鋒強盛,幾個月便橫掃河臨渭三州,就連尚延心都成其馬下亡魂。”
“我軍若是出兵進攻武州,恐會惡到劉繼隆,倒不如派些兵馬做做樣子,到時候若是劉繼隆率軍進攻武州,便以劉繼隆為借口,率軍撤回同谷縣。”
文官站出來解釋圣旨的意圖,而封敖聽后看向武官,眼見武官也露出贊同之色,他便頷首道:
“王護軍,此事便由你派人前去同谷領兵出征吧,同谷那里正好有駐兵兩千,可堪大用。”
“末將領命!”王護軍作揖應下,隨后轉身向外走去。
待他走后,封敖與文官走到內堂,這才抱怨道:
“我雖為節度使,可和西道數萬兵馬卻各有主意,眼下調動兩千人都需要與他們商量,這……”
封敖長嘆一聲,文官勸阻道:“時局如此,非尚書之過。”
“下官剛才聽那天使說,他還準備去劍南道尋白司空。”
“以下官之見,白司空才到西川月余,而西川兵馬不修兵甲,又喜安逸而畏嚴寒,定然不可能出兵。”
“屆時比較之下,我軍畢竟出兵,只是不敵,方才撤回,朝廷也不會怪罪到尚書您的頭上。”
文官三言兩語間,倒是把封敖心里的那點擔憂給撫平了。
不過封敖還有一事擔心,因此他躊躇道:“那天使說的也有幾分道理,若是劉繼隆攻占成武二州,便會對我興元府造成威脅,若是他日后來犯,我們應該如何?”
“尚書若是不放心,待明歲開春,下官親自走一趟隴西,試探試探這劉繼隆深淺。”
文官話畢,封敖終于放下心來,同時寬撫道:“有德之你為我作謀,西道何憂?”
“尚書過譽了。”文官作揖行禮,隨后寒暄幾句便離開了內堂。
往后幾日,封敖派牙將率同谷兩千甲兵,四千民夫前往武州。
這群兵馬每日僅走三十里,而同谷距武州距二百里,如此慢悠悠前進,起碼要八天時間。
在他們慢悠悠前往武州的同時,派發圣旨的天使也朝著成都府疾馳而去。
不過相比較他們,更為著急的卻是率兵進攻武州的李驥、王思奉二人。
“噼里啪啦……”
武州將利縣,從李驥、王思奉二人率軍抵達城下算起,不到三天的時間,城池被攻破,城內二百甲兵被殺大半,俘虜七十八人。
城內的火勢還未撲滅,許多屋舍被投石落下并濺射的石脂所引燃。
大火從清晨撲到正午,這才撲滅了大半,所有人都頂著一張花臉救火。
拿下城池的第一時間,李驥便是帶人搶占了倉庫,并開始清點糧草。
隨著最后一顆算盤珠子落下,軍吏抬頭看向不遠處坐在椅子上的李驥。
“刺史,算清楚了,倉內共有一萬四千五百五十六石七斗三斤粟、麥,此外還有五百二十四石六斗豆。”
軍吏話音落下,李驥這才頷首,隨后看向另一名軍吏。
不多時,那軍吏也落下了算盤,長舒一口氣的同時朝李驥作揖。
“刺史,庫內有四千四百二十四支蠟燭,七百五十四斤花椒,一千六百五十四匹布,三百九十五斤六兩茶,三百五十貫余七百二十四錢。”
錢糧被重新登記造冊,李驥聞言起身頷首:“王渙,你們帶一團弟兄駐守將利縣,另募四百民夫隨軍進攻復津。”
“末將領命!”李驥不遠處一名校尉作揖領命,李驥則是帶著十余名精騎向外走去。
他們來到街上,翻身上馬前往縣衙。
一盞茶后,眾人在衙門面前下馬,朝里面走去。
王思奉坐在衙門主位,正在帶人翻閱人口戶籍。
眼見李驥來了,王思奉開口道:“這番賊上次登記造冊還是會昌二年,我們之后還得自己重新登籍造冊。”
“有多少人口田畝?”李驥沉穩詢問,王思奉聞言說道:
“這上面記載的是九百五十二戶,四千四百五十七人,田合計二萬九千六十四畝,其中茶田二百一十五畝。”
“差不多了!”李驥頷首,沉聲下令:
“事不宜遲,現在拔營進攻復津!”
“現在?”王思奉錯愕道:“弟兄們才休息了不到三個時辰。”
“等不及了。”李驥打斷道:“兵貴神速,早點拿下武州全境,才能免除后顧之憂。”
“告訴弟兄們,收復武州后,我做主宰羊三百,家禽二百來犒軍!”
“好!”王思奉聞言也不再遲疑,當下派人前往軍營,集結大軍往復津攻去。
拿下復津后,他們的下一步就是可以通航的盤堤縣。
盤堤到手,隴西軍就可以在盤堤縣境南邊修建渡口,沿河直抵渝州(重慶)。
在李驥的催促下,大軍很快拔營朝著復津前進……←→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