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歸義非唐小說>歸義非唐最新章節列表 >歸義非唐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歸義非唐-第339章 促盟西南
更新時間:2025-04-08  作者: 北城二千   本書關鍵詞: 歸義非唐 | 北城二千 | 歷史 | 兩晉隋唐 | 熱血 | 劉繼隆 | 北城二千 | 歸義非唐 
正文如下:
第339章促盟西南第339章促盟西南←→::mayiwsk

“楊知溫(張淮銓),參見節帥……”

隴西縣衙內,隨著楊知溫與張淮銓走入正堂,二人當即便看見了坐在主位的劉繼隆,隨即行禮。

“德之兄何必見外,大郎君也是如此。”

楊知溫畢竟是劉繼隆和封徽的媒人,張淮銓又是張議潮的長子。

于情于理,劉繼隆都不會對二人擺什么架子,除非二人觸及到他的底線。

示意二人坐下后,劉繼隆也開始與二人談起了正事。

“朝廷需要糧食,不知準備作價幾何采買?”

“這……”張淮銓看向楊知溫,他就是負責押運和護送楊知溫,具體的生意他可不會談。

楊知溫見狀作揖,接著說道:“朝廷的想法,自然是將價格壓得越低越好,此事由下官提及不好,不如由節帥您提出吧。”

“此次我們前來,一共帶了數十萬匹絹帛綢緞,值錢約六十萬貫。”

“下官本想建議朝廷出錢采買,但想到節帥您幾次從中原采買商貨,不如將這些綢緞也運來,走絲路販往西域而去。”

他想的倒是周到,而且也足夠開門見山,畢竟兩人交情在這里。

“每石一貫五百錢,這批絹帛綢緞,我可以出糧四十萬石。”

“不過我頂多把糧食運到武山縣,其余則是交給朝廷自己運輸。”

劉繼隆話音落下,楊知溫不假思索的應下:“價格不算高,朝廷應該會應下。”

“不僅如此,后續下官也能說服朝廷,繼續從節帥此處采買。”

“嗯”劉繼隆頷首,但提醒道:“這批絹帛綢緞,我起碼需要三四年才能消化,余下的交易就必須用錢幣了。”

“這是自然。”楊知溫連忙頷首,同時給劉繼隆帶來消息道:“節帥可知道河淮盜寇作亂的事情?”

“自然知曉!”劉繼隆回應過后,這才說出自己所獲的情報:

“聽說他們兵分南北,分別往兗州、楚州攻去。”

“沒錯。”楊知溫沒有遮掩,畢竟在他看來,劉繼隆可是他日后的退路。

如今天下局勢變化莫測,但總體來說是越來越差,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分崩離析。

皇帝李漼雖然舍得放權,可朝中那么多大臣,又有幾人有真才實學?

天下諸鎮節度使中,許多節度使根本不知兵,如這次圍剿龐勛、王仙芝的節度使中,近半根本沒帶兵打過仗。

楊公漢這種從未帶過兵的官員被龐勛設伏擊潰是正常的,可朝中大臣卻覺得十分不可思議,似乎世家子弟帶兵出征,如龐勛、王仙芝這種軍將就該俯首就擒一樣。

“朝廷以王式為淮南節度使,李福為河南東面討擊使,分別對付王仙芝和龐勛。”

楊知溫將自己知道的情報說了出來,這倒是劉繼隆暫時還沒有收到的情報。

他在腦中思索,首先便是替王仙芝感到惋惜。

王式此人能力極強,若非早年投靠王守澄而被皇室忌憚,說不定能建立不錯的功勛。

如果朝廷派王式去圍剿王仙芝,劉繼隆估計王仙芝恐怕很難做大。

畢竟歷史上王仙芝連曾元裕都打不過,更別提王式了。

倒是李福去鎮壓龐勛,劉繼隆卻是不太看好。

李福這人,劉繼隆如果記得不錯,他似乎十分高傲,大禮與大唐本有機會提前議和,結果這人把大禮派來談判的宰相下獄,直接讓大禮和大唐多打了二十幾年。

除此之外,他歷史與王仙芝對陣,結果被王仙芝擊破,連兒子都被王仙芝一棍子敲死了。

這樣的能力去對付龐勛,劉繼隆很是懷疑他能否限制龐勛。

單從朝廷的這些決策來看,劉繼隆只覺得自白敏中、裴休、畢諴這群人病故后,大唐朝廷的決策是愈發愈難看了。

想到這里,他試探性詢問道:“德之兄覺得,朝中三位宰相如何?”

劉繼隆如果記得不錯,李漼似乎是個舍得放權的主,就是選擇的官員,一個比一個貪。

“這……”楊知溫沉吟,想了想后才繼續說道:

“蔣相平和中正,路相氣短,高相雖有謀而器小。”

“相比較白相、崔相及裴相時期,此三相……”

楊知溫搖了搖頭,顯然不太看得上如今的這三位宰相。

劉繼隆聽后也覺得就這三人想要解決如今局面,那還真是高看他們了。

大唐積弊多年,即便把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杜如晦從土里挖出來都難以解決這些弊病。

對于大唐君臣來說,如今的局面無疑十分艱難,但對于劉繼隆來說,卻是局勢大好。

想到這里,劉繼隆與楊知溫、張淮銓寒暄幾句,隨后便設宴準備與二人共進晚膳。

不過在期間休息時,張淮銓卻從懷里拿出了一封書信。

“劉節帥,此乃我家二郎給你寫的信,勞請看后焚毀。”

張淮銓在面對劉繼隆時,多少有些別扭。

昔年他初見劉繼隆時,劉繼隆不過是個小小的旅帥,而后即便擢升校尉,也不過是自家阿耶為了讓河西平民子弟看到出頭之日才選擇于他。

只是隨著他被拔擢,他也漸漸變得不可控起來,最后自家阿耶只能將其送往蘭州,自立門戶。

卻不想這才幾年,劉繼隆便把隴右經營得鐵板一塊,成為不輸于河朔三鎮的存在,就連張淮深和尚摩鄢都成為了他麾下臣屬。

這般想著,他手中的書信也被劉繼隆抽走。

劉繼隆當著他的面將書信打開,一目十行的將內容閱覽后,他便把書信丟入香爐中焚毀。

“這封信,司徒應該不知道吧?”

劉繼隆詢問張淮銓,張淮銓搖搖頭:“阿耶不知。”

“嗯,那就對了。”劉繼隆聽后點頭,隨后與張淮銓道:“大郎君先去寅賓館休息,待你們離開那日,我會派人將我的手書轉交與你。”

“好,那某先行告退……”

張淮銓作揖行禮,隨后轉身離去。

在他走后,站在十余步外的曹茂、陳瑛走了過來,曹茂看了眼張淮銓背影,隨后詢問道:“節帥,那書信寫了什么?”

“張淮鼎這廝……還真是去了哪里都不安分啊!”

劉繼隆的語氣略帶感嘆,可眉頭卻皺緊。

他沒有向曹茂他們解釋書信里寫了什么,畢竟這事情還是只有他與張淮鼎兩人知道比較好。

信中,張淮鼎無非就是恭維于他,隨后又說他看不下去朝廷如此針對河隴地區的歸義軍。

倘若他有機會,他想要選擇皇子擁立,屆時便能奉天子而制不臣,讓河隴歸義軍獲得該有的待遇。

整篇信中,劉繼隆就沒看出張淮鼎有什么謀劃,全是一堆空話。

這廝在歷史上逃回河西,張淮深好好待他,結果他聽信索勛的話,聯合索勛與張淮深不得寵的兒子將張淮深刺殺,又滅張淮深滿門。

最后得了權力也只是驕奢淫逸,沒幾年就被索勛干掉了。

劉繼隆本以為這一世經歷了這么多事情,張淮鼎能學得聰明些。

結果就他書信那般言論來看,這廝就是風口上的豬,明明是被風吹起來的,卻以為自己能力多么不得了,還想著學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

如今的局面和漢末的局面可不同,就連劉繼隆自己都沒想過奉天子以令不臣,但張淮鼎這廝卻十分敢想。

似乎只要他控制了天子,劉繼隆就會帶著張淮深、尚摩鄢等勢力進入關中幫他。

可他也不想想,劉繼隆要是真的帶兵進了關中,屆時就憑他手上那三千神武軍,拿什么和劉繼隆爭?

劉繼隆想了想,如今這局面還真挺像漢末的。

他要真是按照張淮鼎的劇本走,且不說張淮鼎是否能成功,單說這走向來看,他劉繼隆還真有可能成為“董太師”。

天下未亂就想挾天子,到時候他要面對的局面,估計比董太師還要壯觀。

以如今天下的藩鎮數量,屆時恐怕就是“七十二群雄伐劉”了。

雖然劉繼隆對隴右的實力十分自信,但他還沒有自信到同時面對天下藩鎮的討伐。

張淮鼎這蠢主意,劉繼隆就當從沒有看過,真是污濁了眼睛。

至于過幾日給他的回信,劉繼隆還得好好斟酌斟酌,看看怎么哄騙這個眼高手低的家伙。

雖然他人不行,但他手中畢竟有三千神武軍,關鍵時候還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想到這里,劉繼隆看向曹茂:“我寫給尚摩鄢的信,送出去了嗎?”

“十日前就送出去了,眼下應該快送到了。”曹茂不緊不慢的回應。

劉繼隆聞言頷首,隨后對二人吩咐道:“我去中堂休息,晚宴的時候叫我。”

“是……”二人作揖應下,劉繼隆則是從正堂走向了中堂。

與此同時,劉繼隆寫給尚摩鄢的信,也在他們談話間送抵了金城。

金城的王宮里,尚摩鄢拿著那封信,仔細揣摩信中的內容與含義。

不多時,隨著他將書信放下,站在殿上的幾名將領也先后投來試探的目光。

感受到他們的目光,尚摩鄢這才開口道:

“節帥來信,讓我們同意與南蠻的結盟,適時進攻西川。”

“好!!”

聽到劉繼隆終于準許他們和南蠻結盟并入侵西川,這幾名吐蕃將領先后亢奮起來。

自從他們拿下多康六崗后,發展便受到了限制。

西邊的王族還在邏些城爭奪王位,他們如果不想被吐蕃全境各茹將領視為敵人,就不可能在當下對王族用兵。

北邊的吐谷渾地區雖說能發展,但劉繼隆在青海西側的伏俟城設置土渾討擊軍,他們不敢輕易北上,擔心冒犯了劉繼隆。

這幾年他們雖然在尚摩鄢的帶領下,將維西、多康、多麥等地治理的不錯,但種地哪有搶劫來得痛快?

若非懼怕劉繼隆,他們甚至都想勸尚摩鄢自立了。

如今好了,劉繼隆終于同意他們與南蠻結盟并入侵西川,這是個好消息。

“不要著急高興,節帥讓我們將入寇西川所劫掠來的人口往松州送去。”

尚摩鄢這話一經說出,諸將的笑聲戛然而止。

他們心里不滿,可又不敢直接說出來。

尚摩鄢只是一眼便知曉他們的態度,當即說道:“人口會換成糧食、綢緞和茶葉給我們。”

“四月二十,我們可以派兵去迭州運輸節帥下發的犒賞。”

“三千匹綢緞和兩千擔茶,兩萬石糧食……”

原本還不滿的諸將,在聽到劫掠來的人口可以換成糧食和綢緞、茶葉后,臉上表情再度變換。

尤其是聽到打仗之前還有犒賞后,他們紛紛意動起來。

“沒盧頡,你帶兩萬人去迭州運輸茶葉和糧食。”

“韋工啰碌,你帶五百騎兵走道鄔城南下,親自去一趟陽苴咩城,和南蠻人好好談談結盟的事情。”

“末將領命!”兩名身穿綢緞長袍的將領走出來作揖,隨后又退回到了隊伍中去。

翌日,韋工啰碌率先率領五百騎兵南下。

這段路程近兩千里,最少需要一個半月才能抵達陽苴咩城。

尚摩鄢派人給劉繼隆回信,聲稱已經在操辦這些事情。

與此同時,中原的王仙芝與龐勛也遭遇到了危機。

二月十八日,忠武軍王從簡,淮南軍楊復恭率軍一萬七千余南下,與王仙芝交戰于高郵,雙方僵持不下。

三日后,龐勛率軍攻入沂州,包圍臨沂的同時,派遣許佶率五千盜寇南下,包圍沐陽城。

宣武軍李福得知賊寇包圍臨沂和沐陽,當即斷定龐勛是準備南下和王仙芝會師,因此決定先守住沐陽,切斷龐勛與王仙芝聯系,再北上解圍臨沂。

李福完全按照龐勛和王弘立等人所謀劃的步驟在走,因此在他率兵抵達沐陽,擊退許佶等數千盜寇的時候,龐勛率軍將沂州除臨沂外諸縣攻克,所獲錢糧甚眾。

淄青軍李璲率軍死守臨沂,傷亡慘重,直到被圍第十天才迎來了李福的援軍。

龐勛果斷舍棄臨沂北遁青州,李福雖然將臨沂之圍解除,但卻導致沂州諸縣被掠,且龐勛還逃入了青州。

除此之外,李璲手中淄青軍僅存不到三千,其中半數負傷。

淄青鎮雖然還有近萬甲兵,卻只敢防守城池,根本不敢出城阻截龐勛。

李福只能率軍追逐龐勛進入青州,而同一時間的王式也抵達了揚州。

“窸窸窣窣……”

高郵縣外,隨著王式身穿紫袍走入軍營之中,但見營內傷兵不少,顯然剛剛經過一場大戰。

不少傷兵躺在帳篷里,沒有醫匠,也得不到救治。

王式放下帳簾,轉身看向了站在他身后的楊復恭、李湘、王從簡三人。

“我軍有多少兵馬?”

他沒有生氣,只是冷靜詢問三人軍中兵馬。

楊復恭聞言作揖,接著匯報道:“這十余日來,我軍與賊軍交戰二十余場,死傷不少,能上陣的還有八百余精騎,以及一萬五千六百余名甲兵。”

聞言,王式深吸了一口氣,隨后頷首道:“賊軍死傷多少,還有多少能上陣?”

“賊軍死傷不下二三萬,但陣上所見甲兵應該不下八千,另有輕兵駐隊六萬有余。”

楊復恭的話說完,王式隨即安撫道:“你們先退下休息吧。”

“我等告退……”楊復恭等人自知戰績不太好看,因此紛紛低頭離開了此處。

等他們離開后,王涉才從角落走出來,臉上輕蔑:“阿耶,他們最開始起碼有兩萬甲兵,上千精騎。”

“反觀賊軍雖然有十萬之眾,但披甲者不過六七千。”

“如今連戰二十余場,陣沒三四千人,大軍的士氣都被打光了,反倒是賊軍甲兵不斷增多,士氣漸漸高昂。”

“阿耶,明日給我五千甲兵,我定斬下那王仙芝首級!”

王涉今天下午抵達時,特意去戰場看了看,雙方實力差距令他感到震撼。

王仙芝那邊就幾千甲兵,余下的都是穿著件單衣,拿著農具和破爛兵器就上陣的盜寇或流民。

王涉雖然指揮不了數萬大軍,但面對此等烏合之眾,他自覺給他五千兵馬,即可蕩平。

面對王涉的自傲,王式瞥了他一眼,帶著他往牙帳走去的同時說道:“你覺得眼下最要緊的事情是什么?”

“自然是殺王仙芝,向朝廷表功了!”王涉不假思索的說著,但王式卻搖頭道:

“殺了一個王仙芝,還有千千萬萬個王仙芝。”

“我們從長安一路走來,這河南、淮南兩道是什么情況,你難道還沒看清楚嗎?”

“除非你能把河南道和淮南道的百萬流民全部殺光,不然這始終是治標不治本。”

“明日開始,你率領三軍操練,另外派人招降盜寇,只要有人投降,過往罪名既往不咎。”

“除此之外,我會向朝廷申請蠲免淮南道過去所積欠的租稅和田稅。”

“唯有把民心收回,才能杜絕越來越多的盜寇,才能做到畢其功于一役。”

面對王式的這番話,王涉卻皺眉道:“淮南道積欠的賦稅高達數百萬,朝廷能同意蠲免嗎?”

“不同意又如何?”王式反問其王涉:“難道不同意蠲免,百姓就有錢交上來了?”

“這……”王涉不知道該怎么回答,王式則是繼續說道:

“唯有讓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才能讓他們不去從賊。”

“河南道與淮南道的這些盜寇,哪個不是因為歷任官吏盤剝所不得已上山的百姓呢?”

“若有一口飯吃,他們怎么會做這把頭懸在腰間的行當。”

王式說話間走入牙帳,只見牙帳上堆積著無數文冊,不免嘆息道:

“平寇不難,難在如何解決天下糜爛之局……”: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