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細鹽問世第18章細鹽問世
林掌柜打開這些三字經,一一對照后臉色越來越凝重,他終于明白,為何那位將軍會說張青楓對大武朝有大用!
“印刷術!”
林掌柜眼里充滿了凝重,在一一對比后,他發現了三字經中的異樣。
這些字,就是一個模板印出來的,一般無二。
他也終于明白,為何張青楓會一次性,想接他二十本三字經的抄書稿。
看著面前五十本三字經,林掌柜微微感嘆,這不是存稿,這是一次性寫了五十本!
確切地說,這是一次性直接印了五十本三字經!
這印刷術,如果在張青楓手中,能夠讓他在短時間內,收斂一大趣÷閣財富。
如果是在大武朝手中,絕對能在未來幾年內,讓全國上下書生的數量,猛增一倍有余。
有了印刷術,書本不再靠人工來摘抄,成本的減少,價格上也會降到一個極低的程度。
“張青楓!”
“以前還以為他好高騖遠,故此才不愿意接抄書的活,如今一看,抄書確實埋沒了他的才華。”
“估計他是因為成親之后,為了兩口子的營生,才設計出來的印刷術吧。”
林掌柜感嘆之余,再度想起自家不成器的小子,和張青楓比起來可差遠了。
他當即決定,等這臭小子回來之后,一定要給他一個教訓。
看看人家張青楓白手起家,不靠父輩,假以時日,財富分分鐘超過他!
而自家的臭小子,有著父輩幫襯,反倒是整日游手好閑,不務正業。
也許,確實是該考慮給他成個家了。
看看張青楓,自從成家之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張夫人應該去了不少書店,我將這些書全部買下來,一并給那位將軍送去”
林掌柜尋思著,然后跟店鋪的一個伙計打了聲招呼,然后拿著這五十本三字經,并且從柜子里抓了一把銀兩走了出去。
沒過多久,林掌柜就背著一大袋三字經,來到驛站門前。
驛站本是專供官府傳遞文書和軍情情報的官員,路上歇腳之用。
這里可以為這些人提供伙食,包括更換馬匹。
而那位將軍直接住在這里,想來身份也不簡單。
“掌柜的,你今日就來了?”
“武將軍可沒少念叨著你呢!”
“咦,怎么你一人前來,張青楓人呢?”
守在門口的士卒,正是在鎮元書肆訂購三字經之人,他一眼就認出了林掌柜。
“今天張青楓的娘子來賣書,我打探到了他們家的住址。”
“看,這一帶滿滿的包裹,都是他昨夜抄的三字經。”
林掌柜微微一笑,攤開手手上的包裹。
“掌柜的莫要誆我,我雖然是一介武夫,但也知道,一個晚上想要抄出這么多書稿,憑個人之力根本無法完成。”
“進去吧,武將軍在等你。”
士卒一臉不信,然后讓開一條道,示意林掌柜可以進入其中。
對于武化極找張青楓所謂何事,他并不知道,軍紀嚴明,不該問的這些士卒從來不會過問。
“多謝軍爺。”
林掌柜抱了抱拳,神秘一笑也沒有多言。
印刷術確實事關重大,可以列為機密之事,那位將軍沒有透露,也在情理之中。
至少朝廷還沒有得到印刷術之前,張青楓的安全大于一切。
來到堂前,林掌柜再次見到這位氣度非凡的男子,立刻躬身抱拳。
“武將軍,我已經問到張青楓的住處了。”
“這里有一百本三字經,是他昨日所抄寫,請將軍過目。”
林掌柜將身上的包裹,放在武化極的案上,解開之后露出一沓厚厚的書稿。
“林掌柜,有一些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要讓我為難。”
武化極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林掌柜,然后拿出昨天的三字經,和包裹里的對比過后,臉色再度凝重起來。
他心中愈發的確定,這就是印刷術。
只要大武朝能夠擁有印刷術,未來幾年內,會產生更多的有識之士,國力也會進一步加強。
“武將軍放心,在朝廷得到印刷術之前,這件事我會爛在肚子里。”
林掌柜嘿嘿一笑,他自然明白,這印刷術前所未有,是一件有利于朝堂社稷的巨大功勛。
如果被有心之人,傳到敵國去,那么相當不妙。
雖然,不知道這位武將軍會如何處理,但是林掌柜看得出來,武將軍位高權重,在朝廷中絕對具有分量。
“你做得很好,這些確實是張青楓的趣÷閣跡,他家住何方,我這就去尋他!”
隨機查看幾本三字經后,武化極將這些三字經重新放好,這些三字經里面的字跡,和昨日送來的一般無二。
為了防止事情有變,他得盡快尋到張青楓!
“他在西河村……”
此刻,張青楓在自己的家中,雕刻完一部分膠泥后伸了伸懶腰。
既然,林子衿已經把書籍拿到街上販賣,那么他也沒必要這么著急,將所有字都燒制出來。
他看了看天色,已經接近午時,該到了午飯的時間了。
穿越過來這么久,他的時間極其緊迫,再加上囊中羞澀,他還沒吃過一頓午飯。
在這個年代,除了家境殷實,普通百姓都沒有吃午飯的習慣。
“趁著子衿還沒回來,我為她做一份豐盛的午餐。”
“不過,在此之前,我得熬制一份細鹽。”
“這些天吃的都是粗鹽,再吃下去,可是會吃死人的!”
張青楓喃喃自語,這些天吃下去的鹽,味道發苦不說,還極其損害人體。
前世他查閱過不少資料,許多古人吃粗鹽而死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粗鹽不干凈,里面有太多的臟東西,沒有提取出來。
可是人的身體必須攝入鹽分,又不得不吃這些粗鹽,否則也難以續命。
此外,用鹽炒菜,也比正常炒出來的菜更加美味。
說干就干,他拿著一塊鹽礦,打碎后來到廚房,直接開始燒制。
沒過多久,鍋里就出現一顆顆白白的細小晶體,這就是后世的細鹽。
雖然后世的現代化工藝,可以將鹽制作得更細更精,但畢竟現在條件有限。
“可悲啊,這個年代連細鹽都沒有,如果鹽不是衙門掌管的生意,我就可以靠此發家致富。”
張青楓有些惋惜,相比于印刷生意來講,買鹽的利潤更加可觀。
大武朝才多少讀書人,又會有多少人買書?
而天下無論是讀書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食鹽,如果能販賣這些細鹽,衙門的粗鹽,根本無法與他競爭。
Poweredby(無憂51xsw)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