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搜索第291章談條件第291章談條件←→:
“姜大哥,什么事情這么高興,和我們說說?”
見到姜濤滿臉笑容,梁鳴笑著開口,問道。
雖然他不用猜也知道,能讓姜濤高興的,不是組裝收音機廠的事情,就是黃金酒廠的事情。
黃金酒廠,現在是他在管理,如果黃金酒廠有什么喜事,他肯定第一個知道。
這么算下來,肯定是組裝收音機廠,有什么大喜事了。
果然。
姜濤看到梁鳴來了后,臉上露出一抹笑容,說道:
“梁鳴,你來得正好,我正好有個好消息,要和你們倆說一下。”
“大哥,是什么好消息?”
一旁的姜眉莊好奇地問道。
“我們石頭鄉的組裝收音機廠,接納了梁鳴的建議,將收音機的造型,做大,做方正。”
“雖然只是簡單的一點改動,但反響卻非常好。”
“我們組裝收音機廠的大收音機一經推出,許多老百姓看到這么大的收音機后,立馬就喜歡上了,一問價格不變,都紛紛掏錢購買。”
“我們的大型收音機,推出第一天,就賣出去了300臺!”
“而且這個銷量,還在不斷地上升。”
姜濤滿臉激動,沖著梁鳴和姜眉莊,道。
梁鳴聽到姜濤這話,臉色淡然,仿佛早就猜到了會有這樣的結果出現。
別看只是將以前的收音機改大一點,這里面隱藏著大智慧。
對于廠家來說,只不過是一點點體型上的改動,但對于老百姓來說,這就是一個新產品。
是一個體型更大的收音機!
國內的老百姓,都崇尚“大”原則。
別管是什么東西,只要你改大了,那看起來就是更加“大氣”,更加“有牌面”。
更不要說,石頭鄉組裝收音機廠的大型收音機是“加量不加價”。
同樣的價錢,它比以前更大,更好看。
再加上組裝收音機廠的收音機,才150塊錢一臺,比外面的新華牌收音機,要足足便宜一半的錢。
在這種多重的福利下,老百姓們自然會瘋狂購買石頭鄉組裝收音機廠的收音機。
“賣了300臺?那豈不是一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4500塊錢?”
姜眉莊對數字比較敏感,聽到大哥姜濤的話后,她的臉上露出一抹詫異之色。
一個工廠,一天能有四千多塊錢的銷售額,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這樣的成績,放在這個年代,那也是相當驚人的。
如果石頭鄉組裝收音機廠,能夠一直有這個成績,那絕對能成為石頭鄉的明星企業。
“沒錯,就是4500塊錢的日銷售額。”姜濤滿臉笑容的對姜眉莊,還有梁鳴道:
“一開始,我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也有些震驚,難以置信。”
“我還反復對賬了兩次,最后才確定,這個數據沒錯。”
“我們石頭鄉組裝收音機廠,真的日銷4500塊錢了。”
“除開所有成本,我們廠還有將近一半的利潤。”
“按照我們鄉里和你們的合作協議,你們能拿走6成利潤,也就是1350塊錢!”
“如果我們石頭鄉,每天都有這個銷售成績的話,你們倆,一個月就能分到四萬塊錢的股份分紅。”
說到最后,就連姜濤也有些羨慕梁鳴和姜眉莊了。
月入四萬,這是什么概念?
這可是80年代中期。
人均月收入,不過是三四十塊錢!
普通人努力一年,也只不過轉個三四百塊錢!
梁鳴和姜眉莊兩人一個月的收入,就頂得上普通人努力100年的收入了!
聽到姜濤這話,梁鳴笑了笑。
也難怪姜濤剛才那么高興,雖然組裝收音機廠的股份分紅大頭,被他和姜眉莊拿了。
但石頭鄉一樣持股百分之40。
換句話說,如今組裝收音機廠,每天都能賣出去300臺收音機的話,石頭鄉一個月也能分到27000塊錢的分紅。
這筆錢,對于作為貧困鄉的石頭鄉來說,絕對是一筆驚人的數字。
這筆錢,不管石頭鄉用來做什么,都能給石頭鄉的老百姓們,帶來很豐厚的好處。
石頭鄉的經濟能帶動起來,姜濤作為石頭鄉的鄉長,自然也更好進步!
看到姜濤這么開心,梁鳴決定送一份厚禮給姜濤:
“姜大哥,現在鄉里的經濟建設資金,壓力還大嗎?”
姜濤聽到梁鳴這話,心里雖然猜到什么,如實說道:
“自從鄉里有了組裝收音機廠后,經濟建設資金缺口沒那么大了。”
“我也不用再每天跑到縣里去,求上面多撥點資金了。”
“可以說,我現在在縣里,腰桿子算是徹底支起來了。”
“只不過要說壓力不大,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雖然組裝收音機廠現在的收益不錯,但畢竟是起步階段,而且石頭鄉又是貧困鄉。”
“往往這一塊的缺口剛補上,那一塊,又出現新的缺口了。”
聽到姜濤這話,梁鳴微微點頭。
別看姜濤作為一鄉之長,說出去,好像是個官。
實際上,他的肩膀上,背負著一鄉十幾萬百姓的生計重擔。
老百姓過得好不好,和他這個當鄉長的,有直接的關系。
姜濤想做幾件造福老百姓的事情,都沒有資金,這一切都是空談。
“姜大哥,既然這樣,那我和眉莊將所有股份分紅都拿出來,用來投入鄉里的建設。”
梁鳴當即開口,道。
姜濤一聽,眼睛一亮,道:“梁鳴,你說的是真的?”
梁鳴擺了擺手,對姜濤道:“姜大哥,你先別高興這么快,我們雖然愿意將所有的股份分紅拿出來,但也不是白給鄉里用。”
“我們在商言商。”
姜濤點了點頭,道:“梁鳴,你直說吧,我們鄉需要付出什么?”
“說是付出,倒不如說是共贏。”
梁鳴臉上露出一抹笑容,道。
“我們出錢,給鄉里建商鋪,修路。”
“商鋪租金,最近三年,我們可以以鄉里的名義,少收一點,鼓勵老百姓下海經商。”
“我們修路后,以后我們石頭鄉的鄉巴經營權,要給我們。”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建設,我們也可以出錢,道理也是如此。”
聽到梁鳴的條件后,姜濤認真考慮了一下。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