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常玉琴的親事_鸞嫁__筆尖中文
正文186常玉琴的親事
正文186常玉琴的親事
趙靈均是在翌日找上門的。
這一次過來,除了帶回那兩件找回來的嫁妝外,另外還給到餓了不少上門做客的禮。
兩樣嫁妝,一樣是一個雙面繡擺臺,另一樣是個頗為精致的妝奩匣子。
擺臺先不說,只說妝奩匣子,那匣子是黃花梨木做的,上邊鑲嵌著紅藍寶石,匠人的手藝在這匣子上得到最大發揮,這匣子一眼之下便給人巧奪天工之感。
這匣子常慧心也是喜愛的,甚至嫁過來后,就擺在梳妝臺上,用來放日常用的收拾。
可惜,后來也被老夫人用借口要了去。
常慧心記得很清楚,當時一起拿走的,還有匣子中一些首飾,如今妝奩匣子還回來了,里邊的首飾卻不見了。
常慧心無暇去關心著匣子之前被老夫人送給睡了,也無暇去關心著收拾的回歸歷程是怎樣的。
她認出來東西后,便借口身子乏了,轉身便由胖丫扶著出去了。
趙靈均見趙靈姝擺出送客的姿態來,心下作惱,面上卻還要端著笑。
他到底是站起身,隨著趙靈姝往外走。
邊走邊說些歉意的話,還說“祖母糊涂了,上了年紀的人,現在精神愈發短了,一日里總有半日是睡著的。”
又說,“前些天貪兩塊,夜里睡覺沒關窗,第二天起來就不好了。如今御醫也請不來,只能請了幾個有名望的大夫登門,藥喝了幾天,一點效果也沒有……”
絮絮叨叨的,也不知道說這些是做什么?
難道是覺得她心底里還痛恨著老太太,覺得老太太越慘她越高興,借此與她修復關系?
趙靈姝扭頭看了趙靈均兩眼。
趙靈均濃眉大眼,面皮白凈,看起來斯文俊秀,頗有儒雅貴公子之風。
只或許是昌順侯府現在的情況不比以往,早先他看不上的人,如今且要彎著腰奉承——這人么,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都在走上坡路,有個低谷那是很正常的事兒。
等閑人處在這種境遇,精氣神確實會不同以往。
趙靈均也沒以往意氣風發了,與此同時,他眉眼中多了許多算計與急切。
他著急什么?
急著和他們打好關系,攀著肅王府上來么?
急著過以往的好日子么?
可他的好日子,不應該建立在妹妹的痛苦上,不應該在建立在虛假的提拔上,而應該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
可走慣了捷徑的人,根本不懂這個道理。
那趙靈姝自然也沒什么與他好說的了。
趙靈姝將趙靈均送到二門處,接下來的路讓婆子去送,她就不管了。
她就不應該同意趙靈均進門。
送東西就只把東西留下,人走就是。還讓他進了門,這真是她今天最大的失誤。
“唉,紅葉,去傳一聲,讓人把趙靈均今天帶來的禮物,一道送出去。咱們和那府上交惡,無關無辜的收人家的禮做什么?”
紅葉響亮的應了一聲,然后趕緊跑出去干活了。
趙靈姝回到后院,就見胖丫正和常慧心說閑話。
趙靈姝還沒來得及湊過去,劉嬤嬤就笑著從她身后冒了出來,“老夫人領著幾位太太過來了。”
這是說外祖母領著舅母們登門了?
之前怎么也沒送個信過來?
常慧心坐不住了,直接從凳子上站起身,“我去迎一迎……”
“哪里用你迎,我們又不是沒長腳,又不是不認識路。你大著肚子,只管好好坐著就是,那個用你去迎了?”
話落音,外祖母在幾個舅母的簇擁下進了花廳。趙靈姝往幾人身后一看,果不其然還看見了小表妹常玉琴。
常玉琴輕笑著跑到趙靈姝身邊來,囫圇給常慧心行了個禮,然后拉著趙靈姝就要走。
這是做什么?
怎么瞧著這么不對勁?
趙靈姝沒理會表妹,她和胖丫先后給幾位長輩見了禮,然后才在幾位長輩下邊落了坐。
老太太今天明顯是帶了心思來的,不僅她如此,幾位舅母也如此。
趙靈姝心下好奇,想留下來聽大人說話,奈何常慧心見勢不對,下一步將他們三個打發了。
走出花廳,趙靈姝腳下越來越慢。她耳朵也努力的支棱起來,想聽聽花廳中的動靜。
但不知道是大人們說話聲音太低,還是一時間不知道怎么開口,那邊就沒什么生硬傳來,導致她聽來聽去,什么也沒聽到。
趙靈姝就問常玉琴,“府里出什么事兒了?”
常玉琴搖頭,“沒有啊,府里很安生的,什么事兒也沒有出。”
“那外祖母和幾位舅母今天過來是做什么的?”
常玉琴支支吾吾,不說話了。
那這明顯是知情啊。
“好啊,你明知道,還不給我解惑,還看我抓耳撓腮在這兒出洋相。玉琴啊,你還是我表妹么?”
“我怎么不是你表妹了,我是你表妹沒錯啊。”
“那你倒是告訴我,外祖母他們過來,到底是為了什么事情啊。”
胖丫也在旁邊催促著,“表姐快說啊。”
常玉琴臉紅透了,支支吾吾好一會兒才說,“有人來府上給我提親了,祖母和母親拿不定主意,就上門來問問姑姑的意思。”
“提親?哪家的?”趙靈姝眼睛都瞪大了。
玉琴才進京多久了,就有人給她提親了。她在京城都呆了十五年了,為啥就沒一個人上門給她提親?
是因為她兇名太盛,把人都嚇住了么?
趙靈姝和胖丫拉著常玉琴到他們倆的房間,然后房門一關,催促常玉琴把事情說清楚。
這邊姐妹三說的熱鬧,那廂老夫人也和常慧心說,“是國子監祭酒家的夫人,想為她家庶出二公子,求娶玉琴。”
常慧心想了一會兒國子監祭酒是那位大人,家中又是什么情況,可是想來想去,腦子中也沒有半點印象。
她就給錢娘子使了個眼色,錢娘子微頷首退下了。
常慧心這才問老夫人,“他們家是在哪里見過玉琴?”
“也是巧了,前些時日,玉琴陪我這老婆子去寺廟里上香,就是在那廟觀中,見了那家的老夫人和夫人。”
哪家的老夫人與她年歲相仿,當家夫人則與如娘年紀相仿。
兩方人馬一起出現在大殿中,當時還說了幾句話。
只是那等人家,連個下人看著都規矩極了,一看就是官員人家,他們家雖說有個王爺女婿,見了這樣的人家不至于心里發怯,但看著那家老夫人如此規矩嚴苛,也就沒有多說什么。
卻哪里料到,中間隔了兩天,哪家的夫人就讓人透了口信,說是想為她家庶出的二郎求娶如娘。
也是從媒人口中,他們才知道那日夢到的人家,乃是國子監祭酒的親娘與原配發妻。
至于哪位二郎,雖是庶出,但也養在正室夫人身邊。
他們沒見過那位公子的容貌,只聽說五官端正,身量中等,看上去彬彬有禮,規矩懂事。
至于學問,好似今年前年考中了秀才,如今正在國子監攻讀,準備來年參加秋闈。
更具體的一些東西,比如這位二公子的姨娘是哪位,在那府中的處境如何,卻是打聽不出來。
因為那府里當真規矩嚴明,便連下人的嘴,等閑都敲不開。
老夫人說完這些,就問常慧心,“我們過來,是想問問你的意思,看這親能不能做。”
當然,主要也是想讓女兒幫著查一查那戶人家,看那孩子是不是有別的不妥,或是著府里的風氣到底怎么樣。
這么一會兒功夫,錢娘子回來了,附耳在常慧心耳朵邊說了些什么。
常慧心聽著聽著蹙起眉頭,許久后都沒有松開。
老夫人等人見狀,一顆心都提了起來。
他們上京時,特意將常玉琴帶過來,那確實是存了心思,將這個孩子高嫁的。
她們倒是也能在蘄州給找個穩妥的人家,但是,常家已經有了起來的勢頭,不僅重新恢復了皇商的名頭,且家中的姑奶奶,還嫁到王府做了王妃。
是王妃,而不是什么小妾通房。且四娘懷了身孕,只要生下一男半女,位置就更會把穩。
家里在走上坡路,在有可能的情況下,自然要把孩子的親事往上抬一抬。
他們也沒有要求孩子必須入高門,但是,在有可能,條件又允許的情況下,給孩子找個更好的人家,這也是長輩們的愿望。
于是,他們來了,且同意了玉琴在姝姝及笄禮上露面。
這些時日,確實也有一些官家夫人聽到風聲,去府里遞口信。但那大多是小門小戶,亦或是商賈出身,官員家的孩子不是沒有,只是很少,而這位國子監祭酒家又是其中翹楚。
這戶人家確實能稱之為高門,但是,那孩子是庶出的,他們的意愿也不大。不過是覺得還湊合,如此才拿到四娘跟前,讓四娘看一看。
常慧心在心里琢磨了一下說辭,開口說,“孩子是好孩子,只是那位公子的姨娘不是個好相與的。”
這是錢娘子剛說給她的消息。
國子監祭酒家確實規矩重,但國子監祭酒本身就是那府里最大的不規矩。
他寵愛妾室,雖然沒有到寵妾滅妻那一步,但給妾室的尊榮也過了。
甚至因為妾室的要求,而將庶出的孩子送到原配夫人哪里,甚至還記到了原配夫人名下。
要說這位姨娘,那也是有腦子,為了兒子也計較深遠了。但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你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主母時是不是要退一步?是不是為了兒子好過些,也在主母面前伏低做小一下?
并沒有。
不知道是少了這根筋兒,還是被寵的有些過的,這位姨娘沒少在府里比原配夫人掰腕子。
那上邊的老太太因為是繼母的緣故,不好多管兒子房里事兒。
那國子監祭酒的夫人,也著實是個善心的人。面對被塞過來的庶子,她許是想著庶子無辜,便也養得精心。好在孩子也知道好賴,對這位夫人也尊重有加。
若是沒有哪位妾室,這門親事也算般配。
但多了一位姨娘在其中攪局……那到底是二公子是生母,又最愛與原配夫人比大小,這若是玉琴進了門,那上邊就是有三重婆婆。
玉琴是家里最小,她出生時,家里境況都好轉了。可以說,她從小到大過的都是好日子。
常家又和睦,她根本沒見識過那么多烏煙瘴氣的東西。
這若是嫁過去……
“娘,三嫂,算了,那府里不是玉琴能擺布的開的。”
眼看著親娘和三嫂面上露出失望的神色,就連大嫂和二嫂面上也有些唏噓,常慧心就說,“咱們玉琴年紀不大,本身也是好顏色,咱們常家也算是有名望的人家,如今我又嫁入高門……娘,嫂嫂,好飯不怕晚,再耐心等等,總能等來良緣的。”
常慧心溫言細語的將幾人一番安撫,老夫人和幾位舅母的面色果然好看許多。
三舅母道,“是我們太著急了……本也不應該著急的,畢竟我們進京也沒多長時間。”
可進京沒多長時間,就有許多人家聞訊往府里遞了信兒,表明得了結親的意愿,這就讓他們挑花眼了。
越是挑花眼,越是有種急促感,就越想盡快將孩子的親事給定下來。
這也幸好今天特意拿這件事來問問四娘,不然,真是一股腦將親事應下來,將孩子嫁過去,以后孩子的日子跟泡在苦汁子里似的,他們這些長輩心里能好受得了。
老夫人嘆口氣,“慢慢來吧,京城的好兒郎多的是,總能給玉琴挑個好的。”
說過玉琴,又說起姝姝和胖丫。
“姝姝的親事該提上日程了。”
“胖丫也十三了,也不小了。”
常慧心一聽見這事兒就頭疼。
“姝姝主意大,那是我說得通的?我不是沒與她說過相看的事兒,甚至相看的人選我都挑好了,可牛不吃草,你就是把她脖子摁斷了,她還是不吃。”
老夫人幾人聞言俱都笑了起來,“姝姝是這樣的。”
“從小就犟,脾氣還大,也不知道像了誰。”
“胖丫的親事,你記在心上,用心張羅,但是人選還是要女婿過目后再決定。”
“對,定要慎之又慎!”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