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帝王心術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大漢逍遙王第1248章帝王心術(女生文學wenxuem)
“那陛下是答應了?”
劉登的眼神之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朕答應了,而且,朕不但會以圣旨的形式下達,而且還要將這條規矩列為家訓,后世子孫無故不許反悔!”
畢竟,劉登這邊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所求的不過就是這么一點小事而已。
可以說,這件事情上皇帝是占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只不過是出了一個虛名而已,每年朝廷能夠獲得的利潤至少要上千萬貫。
更何況有了這些無雙利器之后,朝廷大軍的戰斗力從今以后,將會成指數直線上升。
“多謝陛下!”
劉登的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氣,這些事情他籌謀已久了,今天總算是落實了,剩下的事情那就好辦多了。
“謝就不用了,在這件事情上朕其實是占了大便宜,光是錢莊的一項,每年朝廷能夠獲得的利潤根本不計其數……你還有什么別的要求嗎?只要在合理范圍之內,朕都答應了!”
劉啟再次拍了拍劉登的肩膀,這件事情,如果不了解內情的人,恐怕都以為是皇帝有心要一口吞下劉登的產業。
“別的要求……大伯要是覺得心里過意不去的話,不如從將作監抽調一些造船的高手給我,如何?”
這可是占便宜的好機會,現在這個時候不開口,那可就真是傻子了。
皇宮里那些鑄鐘的名匠劉登是不準備歸還了,同樣的,將作監里這些造船的高手,劉登也是眼饞已久了。
杜子騰那邊前兩天還送來的消息,造船的進度,現在一下子慢了下來。
龍骨的事情,那是因為有劉登的參與,無論是在材料還是在工具上,都有相當大的進步,所以這才能夠盡快的完工。
但是,即便是有了釘子,可是到了覆板的工作上,這加工的進度還是慢的難以相信。
這還真不怪那些工匠,因為對于一艘船來說,流線型船體是最佳的選擇,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減輕船只的阻力。
可是在現在這個年月,完全憑借手工想要加工出合格的板材來,那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普通的工匠根本沒辦法勝任,也只有那些老工匠才能夠帶著學徒一塊一塊的加工。
即便是這艘用來做實驗的船,規模已經縮小了很多,可是這依然是一件龐大的工作。
光憑借著現在這些工作,別說是年底之前完工了,估計明年這個時候能不能完工都是另外一回事。
“造船的工匠?”
皇帝不由得皺了皺眉。
“你代國境內有需要造船的地方嗎?”
這個皇帝還真是有點舍不得,將作監里的確是有一批善于造船的老工匠。
但是要是把他們都指給劉登的話,那恐怕朝廷的造船水平一下子要后退很多了。
“小子就是想造一艘海船而已,只不過現在進度實在是有些慢,大伯放心,這些人小侄只是借來用用,完工之后一定完璧歸趙!”
劉登直接來了個故技重施,說直接要的話,皇帝有點舍不得說借,那就沒問題了吧。
反正除了自己之外,估計現在這個大漢朝,也不會有別的冤大頭舍得在海船上花這么大的價錢了。
這長安城的土鱉們現在越來越精明了,想要從他們手里拿錢出來,也開始越來越難了。
要是以前的話,劉登隨便忽悠兩句就有大把大把的人把銅錢拿出來,哭著喊著想要送到他的手里。
可是這件事情不一樣,這些人對海外完全沒有任何一點認識。
只有劉登完成第一批的航行之后,這些人才可能把錢拿出來。
漢朝人似乎對一大海有一種格外的畏懼,不過這種事情也算是正常。
畢竟,這些土鱉們全部都是黃土高原上長大的,絕大部分人別說是大海了,就算是看到一個大點的水洼子,都要眼暈好一陣子。
指望著他們把錢投到海里去,那還不如殺了他們算了。
“這些人可是朝廷的軍國重器,說好了,你完工之后一定要歸還!”
皇帝猶豫了一下也就答應了下來,畢竟自己占了這么大的便宜,給劉登吐出點東西來確實也是應該的。
更何況現在只是借呢,反正朝廷這幾年也沒有新的造船計劃,只不過是日常維護而已。
借給劉登個三兩年的時間,倒是也不是問題。
只不過劉啟還是太單純了,劉登這小子,吃到嘴里的肉什么時候往外吐過?
“當然當然,陛下放心!”
劉登嘿嘿的一笑,有了他們的加入之后,想必這造船的工作能夠加快進度了,說不定自己年底之前就能夠看到這艘船擺在自己的面前了。
等到它真正的下海實驗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下一批造艦的時候就可以同時造兩到三艘了,而且,在這次造艦過程之中,發現的問題也能夠得到迅速的解決。
為造巨艦積累下寶貴的經驗,整個大漢朝到現在為止,在這一方面整個就是一片空白。
即便是劉登心里大概有個方向,可現在還是屬于摸著石頭過河。
細說起來的話,摸著石頭過河實在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下一腳下去,到底是深坑還是暗礁,一腳天堂一腳地獄,一個不小心就要從頭再來。
而且,很可能還要搭上幾十上百,甚至成千上萬的人命。
如果不是有那些腦子里模糊的認知,劉登也不敢做這樣的事情。
完全的摸黑過河,到現在為止,劉登的認知之中也只有也只有后世的太祖吧。
“代國的國相位置空缺已久了,在這件事情上,朕想問問你的意見!”
果然,皇帝心懷愧疚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會先拿好處來補償。
只是劉登沒想到這個好處,來的是如此之快,而且如此之大。
這才是真正的重頭戲了!
國相的位置,決定了接下來朝廷政策的走向。
“這個是陛下的職權范圍,臣不敢多言!”
劉登當然最想知道皇帝的想法,這不就是最好的機會嗎?
正好也可以看看,皇帝心目中的國相到底是誰。
“你覺得馮敬和竇嬰誰更合適?”
劉啟的眉頭一跳,然后隨口說道。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