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我在西游撿寶貝第212章建木旁枝_wbshuku
第212章建木旁枝
第212章建木旁枝
南贍部洲,五行山五百里外,道君廟。
神醫道君正與元澤一同眺望南贍部洲內部方向。
“元澤,南贍部洲不比西牛賀洲,這里神道昌盛,人杰地靈,天庭諸多神仙法脈與傳承皆在此處,妖魔頗少,然而也依然不能放松警惕。”
“只因此地,每逢亂世之時,仍有妖魔現世,霍亂一方,且有一些修仙者,雖未入仙籍,但仍本事不弱,并不敬畏天上眾仙諸圣。”
元澤聽聞,鄭重拱手,道:
“請道君放心,元澤定會看護好道君廟!”
神醫道君微微頷首,笑道:
“你做事,我自是放心的,只是這些年,在道君宮的仙吏們還未成長起來之前,就要辛苦你了。”
“牛力牛風他們四個,平日里受香火供奉,這個時候也是愿意出上一份力,日后每半年,他們四個便會輪流有一人來此,協助你看顧道君廟。”
元澤聽聞,面上一喜,先前相處過后,他如何能不知曉這四位牛將軍皆是強手,便是只有其中的一位來此幫忙,他也能輕松許多。
“是,元澤明白。”
“至于現在,元澤,我便以香火神力,將你身上這一身神道法寶重新煉制一番。”
“多謝道君!”
神醫道君囑咐過元澤,又運轉大量香火神力將元澤身上的法寶重練一遍,使得其威能更盛后,便離開道君廟,騰云駕霧,前往了海外仙山,方丈。
既然東華帝君愿意見他一面,這自是再好不過。
臨行前,他曾問呂洞賓這位有何喜好,他前去拜訪也好有個準備,呂洞賓直言,帝君性子灑脫,若是前往拜訪,帶上些自家釀的酒水,權當作一份心意便好。
道君欣然接受。
不多時,道君便來到了東海,見到那屹立在東海中央的方丈仙山。
只見此山巍峨壯闊,煙霞繚繞,時不時便能聽見玄鶴鳴叫聲,山中生機無限,隱隱能見到那山中成片的碧桃紫李,玉石泉水與紫玉芝田。
即便相隔甚遠,也是能嗅到這仙山之上,正有一股仙靈的香氣彌漫,讓人精神一震,十分舒適。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不愧是聞名久遠的海外仙山。”
道君贊嘆的看著這方丈仙山,不說其他,便是他那金兜山被他經營到了現在,也是萬萬無法與這海外三座仙山相比較的。
道君駕著云霧,不一會便來到方丈仙山山下,正見一道童緩步朝著自己走來。
“不知尊駕可是神醫道君當面?”
“正是。”
“還請道君同我一行,我家師父知曉道君近些日子要來,特命我在此等候道君。”
“好好那便有勞仙童了。”
那仙童再度躬身一禮,連道不敢,隨后便引著道君,朝方丈山山上行去。
不多時,道君便隨著仙童越過一片片芝田,來到了一片翠白兩色為主的華麗宮殿前。
此時,一身穿白綠衣袍,黑發黑須,頭發上插著木簪的灑脫中年人身影,便出現在了道君的面前。
道君見到了眼前這位,上前幾步,拱手見禮。
“晚輩,見過帝君。”
眼前這位東華帝君雖是不顯山不露水,但這位,乃是與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同一時期的人物,以晚輩自居,也算是恰當。
東華帝君看著眼前這位身穿一身華貴紫色道袍的中年道人,眼眸中映出的,卻是一位身穿青衫,氣質飄逸清靈的年輕道人。
帝君點了點頭,哈哈一笑,道:
“道君客氣了,還請道君入內一敘。”
東華帝君抬手一引,與道君一同進入了那宮殿之中,在翠屏前落座,立時便有兩個童兒前來奉茶。
東華帝君看向道君,緩緩道:
“我知曉道君來此是所為何事,想來道君正是為了這木靈珠而來?”
帝君手掌一翻,一枚翠綠靈珠便出現在了他的掌心中,正散發著陣陣綠光,溜溜的旋轉著,內部似是蘊含著無窮生機。
“好叫道君知曉,此寶在我手中,雖是無用,但我門下亦是門人眾多,此寶若是留著培養門人,也是極好的。”
道君點點頭,對此并不意外。
與前三次不同,東極青華大帝身為四御之一,當初他代為照顧其徒弟,那土靈珠,乃是這位早早與自家師父說好的報酬,他也正是適合土行大道,這才得了這土靈珠。
西海龍王那邊,當年西海龍王那義弟托孤于他,這位將水靈珠贈出,此舉,一是太白金星出力,二是為了他能善待敖軒那孩子,三是那西海龍宮,知道他跟腳不凡,同樣有與他交好的打算。
至于太乙真人這邊,哪吒天生火相,真人也就哪吒這一個弟子,自是用不著那金靈珠教導。
真人本身又有元始天尊做師父,最是不缺法寶,金靈珠在其手中當真是可有可無,再加上這位性子灑脫,他二人意氣相投,這才將金靈珠贈予他。
到了東華帝君與火德星君這邊,情況又有不同,尤其是東華帝君這,門下弟子確實不少,看方丈仙山如今這般模樣,也應當清楚,木靈珠與這一脈的修行正是相合。
東華帝君抿了口茶水,面上隱隱帶笑的看著正在沉吟思索的道君,緩緩道:
“我也不難為道君,道君若是想要這木靈珠,也非是不可,但還想請道君,替我做件事。”
東華帝君說著,手掌一翻,將一盆盆栽拿出,放到桌面上。
道君定睛看去,面上不禁微微動容。
只見那盆栽中的,乃是一株看似平平無奇,毫無生機,根須繁多的木根。
這木根上方似是被什么東西斬斷了一般,斷面平整。
他早些年熟讀藥典醫書,三界之中的天地奇珍少有不知,這些年在天庭,也是見識了諸多世間難尋的寶貝,但眼前這一株,還是讓他有所動容。
“敢問帝君,此寶,可是建木根須?”
“此樹,只是一根建木旁枝所化罷了,這旁枝,本來已被我以秘法養活,誰成想,后來因為一場意外,這木根被攔腰斬斷,失去了神異生機。”
“若是此樹還在,我又哪里需要這木靈珠來培養弟子。”
帝君有些遺憾的看著手中這木根,將其送到了道君的面前。
“道君若是能有手段法子,恢復這木根的一線生機,我便將木靈珠雙手奉上。”
“只要能恢復一絲生機,我便有把握將這木根重新育成,盡管那需要至少四五會的時間,但放在我這山上,慢慢養著便是。”
道君看著眼前這盆栽,靜靜感受著其中生機,卻發現這木根就如一死木一般無二,哪里有生機暗藏。
若是尋常靈根,帝君也無需尋他幫助,此木根即便只是建木的一旁枝所化,但那也是天地靈根,還是已死去的天地靈根.
若是在得到天寶瓶之前,道君定是搖頭便走。
但如今得了這天寶瓶,他又以三百余年來研究的無數醫書藥典為薪柴不停煅燒,距離煉出那能活天地靈根的甘露,也已經不再遙遠。
此物在他手中,未必不能恢復一絲生機。
道君沉吟半響,還是點點頭,道:
“好,既如此,晚輩便試上一試。”
帝君大笑著點點頭,熱情道:
“好好好,那便辛苦道君了,道君難得來我這山上,還請在此游玩幾日,那樹上的桃李,這些日子也熟了不少,還請品嘗一番。”
“我那田里的紫芝瑤草,外界也是極難尋得,道君不妨選上幾株,一同帶離。”
道君見狀,也是忙將自己釀造的美酒拿了出來,這些美酒均是在他手中珍藏百余年,算是他如今手上最珍貴的那一批了。
帝君見了這些美酒,笑意更盛了。
并非是這些美酒于他來說有多珍貴,多美味,而是眼前這位將帶著自己釀造的眾多美酒前來拜山,亦是一份心意。
盡管之前聽玉帝與王母說了眼前這位的一些事情,但從目前接觸來看,這確實是個禮數周到,且容易讓人心生喜歡的。
道君在東華帝君盛情邀請下,在方丈仙山住了數日,每日有童子侍奉,時而與帝君討論這靈植培養一道,受益匪淺。
數日后,道君拜別東華帝君,帶著那死去的建木旁支,徑直離開了方丈仙山,朝著自家金兜山行去。
金兜山山頂,牛毅盤坐于桃樹下,看著眼前這木盆中的建木旁枝,身邊還放著幾株上好的紫芝瑤草。
只見牛毅將手中天寶瓶緩緩傾斜,使得一滴綠意盎然的水滴滴落在這毫無生機的木根上。
“滴答”
隨著這水滴滴落,一陣濃郁無比的生機瞬間從木根上擴散出來,周圍的眾多靈根都興奮的伸展著枝丫。
然而即便這水滴完全滲透進了木根,那無比濃郁的生機也沒有使得這木根有任何變化,這東西就好像真的已經徹底死去了。
反觀周圍那些被生機余韻波及的滿山靈根,都蒙上了一股綠意,顯然是得了不少好處。
“果然,我煉成的這水滴,距離甘露差之遠矣,便是純粹而龐大的生機再多,也無法使得天地靈根起死回生。”
“好在,我如今也參悟出許多訣竅來,依托于生死大道與我這些年學習的諸多藥典醫書,以推演結果來看,我日后煉制出的甘露,便是與觀世音菩薩的不同,效果也應當差距極小。”
牛毅將手中這木根放下,握著手中天寶瓶,道道黑白的生死道韻正不斷纏繞著,涌向天寶瓶中。
他對于生死一道的體會本是淺顯的,但自那日太上道祖與燃燈古佛登臺講道,使得他對如今領悟的諸多大道突飛猛進。
便是在土行一道上,也再做突破,對那厚德載物與創生之力的感悟,讓他距離土行大道道果,與道合一的大羅之境,又是進上了一些。
除此以外,他的修道之路與一身手段,本就與法寶息息相關的,就如他如今在土行大道上在做邁步,土靈珠威力同樣也會強上許多。
他參悟的其他幾種大道與他手中的那些個法寶,也是如此,法寶與相對應的大道彼此相和,才能發揮出完整的威能。
同修諸多大道,雖然困難重重,但若是能成,自然也是不同凡響。
到時,若是諸道皆成,就算他未入大羅,一身手段也絕不弱于那些大羅神仙。
“不管如何,如今木靈珠已經有了眉目,使這建木旁枝復生,我也有了幾分把握,只剩下那火德星君手中的火靈珠了。”
“不過,火德星君這位坐鎮南方,主火,那火靈珠對這位來說應當也頗為重要,此事怕是并不好辦啊.”
牛毅思慮片刻,緩緩搖頭。
此事離他尚遠,不如先將甘露煉制出來,將這木根救活,從東華帝君手中拿到木靈珠,再去考慮那火靈珠不遲。
并且,他也打算過段時間,再去尋烏巢禪師見上一面,他這段時間以天河水又釀造了一批酒水,味道更勝以往,既然要東行,不妨再去梅山,還有乾元山金光洞,拜訪一番。
不過此事也不急,要等這甘露徹底煉制出來再說。
就在這時,牛平走上山來,尋到自家首領,道:
“首領,落櫻谷土地公與夭清兒姑娘到山下了,這二位手中拿著百年份櫻花釀,要請首領與我等一同品鑒一番。”
牛毅面露笑容,點了點頭,道:
“好,請這二位上來吧,牛平你也去尋一下土地公他們,將這諸位一同請來,我等當共飲。”
“是,首領!”
仙路漫漫,他如今得了楊大哥的指點,八九玄功的修煉上是一日千里。
只等八九玄功修煉至圓滿,全了不朽金性,悟透了變化,再得了土行大道道果,身與道合,他便可直入大羅之境,歷萬劫而不滅。
這漫漫一生,若是無人作伴,當真是會無比寂寞.
三十年后。
道君山山頂,隨著《針灸》三冊傳世而出,使得神醫道君宮的香火愈發鼎盛。
這些年,即便通天江兩岸又是經歷了一次戰亂,但神醫道君的信仰依然以通天江地界為中心,不斷朝著四周輻射開來。
諸多的道君廟,紛紛建立,在眾多的游方郎中之間,神醫道君的信仰也最是鼎盛。:wbshuku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