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kuge第4章大耳賊的小伙伴第4章大耳賊的小伙伴十二樓月明
熹平六年臘月三十。
涿縣。
在這一年的最后一天,劉備終于回到了老家。
當然,作為一個現代人,他并不覺得幽州是自己的老家……
但無論如何,在涿郡終歸還是更有安全感。
至少仇家們隔得都比較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此時曹操正忙于治理破敗的頓丘,袁術應該剛舉了孝廉在河南混資歷,袁紹正在雒陽蓄養死士當黑老大,而公孫瓚應該在遼東和鮮卑人干架。
眼下,最危險的應該是公孫瓚。
倒不是因為都在幽州隔得近。
主要是,如果公孫瓚腦子沒壞的話,大概能想到公孫越的死和劉備有點關系——即便他覺得沒關系,也極有可能遷怒于劉備。
畢竟公孫瓚這人比較粗暴,在得勢的時候從來不講道理。
但劉備仍然打算和這家伙講講道理。
反正只要拳頭夠大,道理自然會來找自己。
所以,得有人手,尤其是能打的人手。
其實剛到涿縣,劉備第一時間就去找了張飛。
但結果很失望——張飛現在只是個十二歲的小屁孩,還沒發育呢……
而且劉備被盧植逐出了師門,沒了盧氏門生這個光環,張飛暫時估計還看不上劉備。
至于關羽,現在應該還沒當通緝犯,估計還在解縣討生活,還沒來涿郡。
眼下大概只能發動鈔能力,募點人手。
還好,劉備身上還有點錢。
這倒算是托了前任浪哥的福,從袁家米鋪搶來的銅錢雖說丟了大半,但身上還留了個小錢袋,里邊有幾個金餅子。
應該是從袁術那里摸來的,因為上面有袁家的印記。
這些金餅在雒陽周邊肯定不太好出手,但在幽州倒是很容易變現。
加起來大概值一萬錢。
一萬錢其實是不小的數目了,全換成五銖錢的話得有六七十斤。
雖說幾個月前一萬錢在雒陽只能買一斛米,但這是因為天下大旱,處處饑荒,中原士族為求暴利大多囤糧不售。
但幽州受的影響要小得多了。
雖說邊境有鮮卑入寇,中原旱災也影響了幽州的市價,但一萬錢在涿郡依然能買十幾斛好米,足以讓一家人吃上兩三年——如果買得到的話。
即便買不到米,至少幽州牲畜便宜。
無論如何,招攬幾個少年做幫手是夠用的。
再說還有這匹從曹操那里順來的馬……
這是曹操精選的良馬,品相極好,且溫順聽話,如果放到南方賣給士人,能賣出天價。
但劉備不打算賣了這匹馬。
倒不是一路騎著對這馬有了感情,而是幽州這地方,馬賣不上價。
對了……
歷史上劉備起家,不就是得了兩個馬商的資助么?
但馬商憑啥要資助當時只是個白身游俠兒的劉備呢?
劉備想了想之前公孫瓚和浪哥的操作,感覺前途似乎又光明了起來。
有主意就得馬上干,還沒回家,劉備便直接去往縣里的酒舍,準備先招倆幫手。
剛到酒舍門口,劉備突然被叫住了。
“是劉家大兄?大兄何時回來的?”
劉備轉眼一看,那是個袒胸露背的少年,正在酒榻上躺著,一手拎著酒樽,一手撐著后脖子,翹著腿汲拉著鞋子晃悠。
見了劉備,那少年一腳甩飛了鞋子,光著腳蹦過來,將劉備拽到酒案前:“聽說大兄在雒陽干了大事?”
劉備腦子里轉了好一陣,才從腦子里尋到關于這少年的記憶。
這是耿雍。
也叫簡雍——幽州人說話口音重,把耿讀成簡。
這是劉備真正意義上的小伙伴,是從小光屁股一起長大的交情。
“干大事?你聽誰說的?”
劉備暗自嘆了口氣,簡雍口中的大事,多半不是什么好事。
這就像過年回老家,老家的小伙伴說‘聽說你在北上廣當大老板’那種感覺……
果然,簡雍下一句就把劉備整麻了:“元起叔回來,說大兄豪擲萬錢在雒陽樂坊點了花魁?還說大兄在樂坊里住了一整年?嘿嘿……那花魁長什么樣子的?”
劉備心想這同宗長輩還真會傳謠言……
不過轉念又覺得——這特么好像不是謠言!
前任去找曹操的時候還真就在雒陽樂坊定了包間,而且前任確實在樂坊住了一年——坐牢的時候去賺錢贖罪,天天給樂人編草鞋,劉氏草鞋都快成雒陽樂坊的紀念品土特產了。
思來想去,大概是劉元起不愿讓劉備的母親傷心,也不愿影響涿縣劉家的名聲,所以回來以后沒提過劉備打劫商旅吃牢飯的事兒,只說他住進了樂坊。
這年頭車馬很慢,遠在幽州,想知道雒陽的事兒,可真就不容易。
衙門中人有公文傳遞,勉強還能知道點消息,而普通百姓卻著實是兩眼一抹黑。
“哪有什么花魁,那是個誤會。”
劉備擺了擺手,換了個話題:“真要說大事,我在雒陽倒是放了把火,還因此落罪受了通緝,但那是為了拯救數萬流民……”
就和過年回老家吹牛逼一樣,在外面送外賣,可以說成‘掌控無數人的飯碗’;
當保安,也可以說成‘執掌地方門戶’。
而劉備……
打劫商旅自然是在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火燒糧鋪自然是為了拯救流民,劫掠離狐士族是為了取糧賑災。
甭管之前是不是為了這些,反正出劉備口中,入簡雍耳中的就是這樣。
吹得簡雍一愣一愣的,連連贊嘆:“大兄竟做得如此俠義之事,恨未與兄同去!”
唯有被盧植逐出門墻不太好吹,所以劉備感嘆著:“畢竟是做了不法之事,盧師剛直,自然不能包庇我……唉,盧師眼下官拜尚書,我一罪人,自不可再稱盧門弟子,免得污了盧師的官聲。”
“大兄果然高義!”
簡雍遞上了一樽酒:“說起來,雍這兩年也做了不少游俠之事,卻無大兄這般仁義之心。如今雍還在為一小事苦惱……”
“義無高低,事也無大小,你且說說。”
劉備正好說得口干舌燥,端著酒一飲而盡。
其實,相比之下,簡雍這兩年做的事,反倒稱得上個俠字。
他與一些涿縣少年組建了個游俠兒團伙,也就是有活力的小型社會組織,簡稱黑幫。
平日里幫縣內商人解決些麻煩,比如驅逐縣內盜賊,索回被盜之物,追討爛賬之類的。
但并不欺行霸市,也沒有為非作歹,名聲還不錯。
年初鮮卑入寇幽州,有幾個胡人進了涿郡,簡雍帶著游俠兒們去打了一場。
雖說只是仗著人多將其驅逐,并沒有斬獲,但至少這行為確實算是真正的豪俠,在涿縣也有了點小名聲。
涿縣縣令聽說簡雍勇斗鮮卑,本來打算征簡雍為吏。
但去年簡雍——當時還是耿雍的父親去世,耿家族人苛刻,辱罵其母克夫,還奪了孤兒寡母的田地。
簡雍一怒之下徹底改姓為簡,脫離耿氏另起家門。
離家改姓背棄祖宗,自然屬于大不孝。
這年頭,有不孝之名是做不了官的,連小吏都做不了。
簡雍苦惱的,便是此事。←→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