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小說>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第25章 太行與大耳
更新時間:2025-04-17  作者: 十二樓月明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十二樓月明 |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 十二樓月明 |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正文如下:
第25章太行與大耳第25章太行與大耳←→::mayiwsk

“中山劉氏雖是我宗內主支,但早已互不來往,我倒是不在乎他們是否胡作非為毀了家姓,我只怕中山之民活不下去……”

劉備搖了搖頭,并沒有在意公孫瓚嘲諷中山劉家。

涿郡劉氏雖是中山分支,但現在確實已經很少往來了,劉備在中山可沒有說得上話的親戚。

“此地黔首活不下去,自會依附吾等士宦。你我功勞地位皆血戰而來,是靠麾下猛士忠勇扶持,并非中山黔首所賜。玄德既不在意中山劉氏,那又何必在意他鄉庸碌人之命?”

公孫瓚不以為意的說道。

“……中山與涿郡相鄰啊,若此地亂了,涿郡也會跟著受亂……”

劉備知道自己和公孫瓚道不同,便沒在意識形態上糾結,只說擔心鄉土受拖累。

其實劉備能理解公孫瓚的心態,因為這年頭大多數人都會把其它郡的人視為‘外國人’,鄉土觀念遠大于家國情懷。

公孫瓚聽劉備這么說,倒是點頭認同:“所以……吾得早作準備,玄德最好也早作準備。”

“伯珪兄所言早作準備,是要準備什么?”

劉備明知故問。

“呵……你說呢?這天下如何,你難道看不出來嗎?”

公孫瓚哼了一聲,不再搭理劉備。

劉備也沉默不語。

這天下如何?

這天下,其實早就爛了。

就拿征稅來說,這年頭征收賦稅時通常都會讓各亭出役,亭長負責監督。

也就是每個亭出幾戶人,負責具體的征收和運送事務。

這種被點為役戶的人家都很慘,因為大多數時候稅都是征不齊的,即便能征齊,糧食之類的東西在運送中會產生大量損耗。

如果是其它東西,比如馬或別的牲口,也會產生大量的消耗。

而無論是沒收齊的,還是損耗的亦或消耗的部分,全都得由役戶補足。

所以只要被點為役,通常都是破家之禍。在確定無法補窟窿的情況下,役戶便會當逃民,免得落罪為奴受折磨。

逃民留下來的土地,當然是由官府發賣,豪族便借機購地。

這也是各郡官吏最常用的方式,當地豪族通常也都會配合著一起干。

最容易被點為役的,就是那些家里有些田產,但卻沒什么背景勢力的中等戶。

——既符合朝廷‘下戶不征’的政策,又能逼得他們破家賣地。

而豪門大戶,在買下土地的同時,甚至還能以‘貢獻錢糧補足缺額’之類的方式邀個良善之家的名頭。

豪族能獲得土地,官吏能完稅并大撈一票,而那些失去土地的流民,會被豪族再次招攬,成為家奴或佃農。

而那些拼命努力從貧戶再次奮斗到中戶的,又會再次被點為役,重新回到赤貧……

各地方式不同,但結果類似,都是使原本有地的中農成為赤貧流民,然后再讓他們去租種原本屬于他們自己的地,若是經過奮斗再次擁有了自己的田地,又會再度破家……這便是這片土地上數千年來未曾變過的輪回。

草民們如果不想這么輪回,那便只能造反。

這些年各地時有叛亂,其實大多都是這個緣由。

公孫瓚早年在遼西當過上計,也就是郡內的財稅審計負責人,每年都會到雒陽上報郡內財稅,他對這些事當然很清楚。

不過,看公孫瓚的態度,似乎并沒把這些當回事,反而視為機會。

他應該是早就習慣了。

劉備以前在書本上看過這類事情,心里有概念,但書本上看到的文字和眼前看到的流民,完全是兩碼事。

劉備沒法習慣。

一路無話,行至中山南部,與常山郡交界的滋水邊上。

此時已近汛期,滋水雖不算什么大河,卻也難以通過,只能尋船過河。

但奇怪的是,在附近搜尋了半日,竟怎么也找不到船。

連小筏子都找不到一條。

其實此處有渡口,而且渡口附近還有一個亭,房屋都有數十間,而且看起來這些房屋不算破敗。

但亭里卻沒人,一個人也沒有。

明明是大白天,卻顯得陰森森的。

之前官道上那些逃民大多向北去,估計也是因為南邊無法通行。

過不了河,只好先在此扎營,好在那些房子還能住人,倒也不算難受。

第二天,公孫瓚帶了屬吏去管轄此地的毋極縣詢問情況,其它人則分頭去找船。

劉備帶人沿著滋水往上游去尋。

尋了大半天,船確實找到了,但卻仍然沒法用。

因為那些船全都被人鑿沉了,集中沉在一個河灣里。

而且,劉備一路過來依然一個人都沒看到。

其實這一路經過了三個亭,但每個亭都和滋水渡口那里一個樣,房屋都空著,連條狗都見不到。

由于之前看到了很多流民,所以劉備也覺得可以理解,估計都當了逃民。

但九尺卻覺得很不對頭:“郎君,這地方是人恐怕不是做了逃民……”

“怎么?”

劉備給了九尺一個詢問的眼神。

“若是逃民,不可能一個人都沒有,總會有很多人留在故土哪兒也不去的。可這地方卻一個人都沒有……這種情形俺見過。”

九尺頓了頓,眼里有些陰沉:“這是被人殺成這樣的,那些船也是故意被沉的,就是為了斷絕消息。”

“你是說……殺良冒功?”

劉備眉頭緊皺:“但這地方是河北,又不是幽州邊境,這一帶可沒有胡人,怎么冒功?”

“這一帶沒有胡人,但卻有太行啊……郎君可聽說過太行賊?”

九尺解釋道:“太行賊一向只劫豪門,還會給周邊黔首送糧以買消息……中山剿不了太行大賊,便拿鄉民充數,和上谷郡兵也沒什么兩樣。”

太行賊?

劉備恍然。

自己一路沿著滋水向上游走,此處離太行山東麓已經不遠了。

太行山賊其實就是黑山軍的前身,多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中山國靠近太行東麓,本就是太行山賊經常活動的地方,肯定是有剿匪任務的。

想想之前看到的流民,估計中山國又給太行山賊提供了一批新人。

“九尺,太行山里……是有與你相熟的人嗎?”

劉備突然意識到,九尺大概是有朋友也在太行山里,畢竟九尺的家鄉在上谷南部,也就是太行山北麓。

“俺有同鄉做了太行賊,但俺不能說他的名字,求郎君贖罪。”

九尺朝劉備低頭致歉。

“沒事,江湖規矩我還是懂的。既然你有同鄉在太行山,那你能不能聯系一下他……”

劉備一邊思索一邊說道:“替我送些禮物過去,就說涿郡大耳想和太行的好漢交個朋友,也好互通有無。”

“大耳?”

九尺下意識的看了看劉備的耳朵。: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