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7娘娘0027娘娘←→::mayiwsk
老板正在安裝調試鍋蓋。
這種衛星天線,甚至能接收到國外電視臺。
嚴格來講屬于非法行為,但沒有誰會跟農民計較。
因為,執法成本過高。
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又有個農婦氣喘吁吁跑來:“我老幾(丈夫)在浙省打工,欠條被他拿走了……”
“拿走了”估計是托詞,這家多半把欠條弄丟了。
陳貴良也不廢話,掏出從游戲工作室順來的印泥:“沒得事。劉大嬢你寫個收條就可以,在場的長輩也都是證人,我把你家的連本帶利全部還清。”
立即有村民吹捧道:“貴良跟他爸一樣耿直。敞亮得很,肯定有大出息!”
只要你成功了,身邊就全是好人。
你會感覺這個世界很美好。
“好說,好說。”
陳貴良連拆三盒紅塔山,給陸續趕來看熱鬧的男人們都散上。
外婆也拿出外孫買的烘蛋糕,見到婦女兒童就發。
香煙和蛋糕開路,贊譽聲不絕于耳。
陳貴良面帶微笑默默觀察,他好像在看一出現實版的滑稽戲。
“小伙子,鍋蓋天線調好了,可以收幾十個電視臺。”老板從屋里鉆出來。
陳貴良適時遞給老板一根煙,又對外公他們說:“家公,家婆,幺舅,我就先走了,還有一臺彩電在路邊上。”
“我送你回去。”外公說道。
陳貴良道:“不用,我坐三輪車。彩電買回來了,你們去看電視嘛。”
外公、外婆和小舅,在看熱鬧村民的簇擁下,一直把陳貴良送到村道邊,看著他坐進三輪車的車斗。
西南地區的村落,東幾戶西幾戶零星散居,不似平原地帶那樣相對集中。
陳貴良的父母雖是同村人,但兩家相距還挺遠的。
他坐著三輪車,繼續顛簸一陣,總算回到了自己家。
同樣的戲碼,再度上演。
根本不用陳貴良上門還債,那些債主聽到消息很快就跑來。甚至就連隔壁村的債主,都坐著摩托或自行車趕至。
上山砍柴的奶奶,也有鄰居主動幫忙報信,背著一大捆柴禾快步回家。
“娘娘,我爸發財了,過年就能回來。”陳貴良笑道。
奶奶顯得異常平靜:“賬還清了就好。”
她以前是地主家的小姐,不但讀過私塾,還上過新式學堂。
她屬于寡婦再嫁,當時帶著剛滿周歲的孩子——陳貴良的父親。
也就是說,陳貴良的父親,只是爺爺的繼子。
不顧左鄰右舍的恭維,奶奶自顧自去堆放柴禾,仿佛身邊發生的一切與她無關。
爺爺、二叔、二嬸也趕來了。
二嬸顯得特別熱情,破天荒的幫著奶奶做家務。
陳貴良笑笑不說話。
“貴良,聽說你爸發財了?”二叔陳興民由衷高興。
陳貴良掏出一盒紅塔山,笑著給二叔整盒扔過去。
陳興民探手接住,塞進褲兜里說:“好煙。”
叔侄倆就站那兒聊起來,時不時應付村民和債主。
陳貴良只愿跟二叔閑聊,卻懶得看爺爺和二嬸一眼。
重生之前,就連爺爺的葬禮,陳貴良都假托有事不去參加。
繼子繼孫,在某些人眼里,不算是真正的兒孫。
關系比外人還惡劣。
沒有恩情,只有仇恨,被區別對待得太過分了。
當然,小輩之間的關系還不錯,陳貴良和堂弟、表妹們玩得很好。
他的父親、二叔、姑姑,三兄妹之間也感情極深。因為二叔和姑姑,就是他父親帶大的,真正的長兄如父。
“貴良,聽說你爸賺了幾十萬?”二嬸手里拿著柴禾,故意繞到這邊來問。
陳貴良道:“是啊。”
二嬸立即說:“貴榮(堂弟)的成績不好,明年就要中考了。我打算讓他去讀一中,到時候怕是要交擇校費,能不能找你爸借一萬塊錢?”
陳貴良看向陳興民:“二叔,你要借錢嗎?只要你開口,我就去想辦法。”
“不借,”陳興民連連搖頭,“貴榮能考上哪個學校就讀哪個,沒得必要交擇校費去讀好學校。”
二嬸立即惡狠狠瞪著丈夫,夫妻倆今晚估計要打架,二叔往往是被動挨打的一方。
一個耙耳朵,一個母老虎。
“貴良,我先走了。”陳興民不愿再看老婆在這里丟人現眼。
陳貴良揮手道:“二叔慢走。”
二嬸見借不到錢,瞬間就不裝了。她把手里的柴禾扔下就走,甚至都不愿抱去幾米之外放好。
爺爺站在門口,一直想找機會說話。
但陳貴良都沒正眼看他。
爺爺站了一會兒,只能轉身離去,還順走檐下一把鋤頭。
陳貴良提醒:“那是我家的。”
“我借來用用。”爺爺扛著鋤頭走了。
陳貴良譏諷道:“記得還回來啊。我爸媽留在家里的東西,債主們都看不上的,這幾年快被你搬空了。”
陳貴良的父親和二叔分家時,爺爺奶奶也跟著兩個兒子分居。
甚至在分家之后,陳貴良家里每年還得給爺爺交糧。不交糧爺爺就鬧,鬧到村主任那里說大兒子不孝。
重生回來,陳貴良不再恨誰,但也別想讓他喜歡誰。
他永遠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春節,自己和堂弟、表妹一起玩耍,去茶館找正在打牌的爺爺要錢買零食。
堂弟和表妹各得到5毛錢,他賴著不走也想要。
爺爺當著全茶館打牌的人,狠狠給了他一耳光,并呵斥道:“滾遠點,不要禍費老子!”
天色漸暗,看熱鬧的人陸續離開。
賣彩電的老板,也早就開著三輪車走了。
家里只剩陳貴良和奶奶。
從陳貴良回家到現在,奶奶僅說了一句話,此刻又默默地去煮飯。
陳貴良跟著走進廚房,想要說點什么,卻不知如何開口。
他看了看水缸,便轉身去拿水桶,到百十米外的水井挑水。
一挑接一挑,直至把水缸給灌滿。
“飯好了。”奶奶終于說話。
陳貴良連忙去端飯菜,祖孫倆在堂屋圍桌坐下,新買的彩電播放著電視劇。
兩菜一湯,肉菜是油渣。
奶奶很節儉,只有陳貴良回家,她才會燒一個葷菜。
所謂的葷菜,要么是油渣,要么是槽頭肉。
而且,這還是讀了高中之后的待遇。初中那會兒頓頓素菜,逢年過節才能見葷。
所以陳貴良讀初中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偉大夢想:每個月都能吃一頓肉!
陳貴良走到電視機前:“娘娘,這里是開關。”
奶奶說:“我曉得,以前用過電視機。”
陳貴良讀小學的時候,家里就有一臺黑白電視機,后來被憤怒的債主給搬走了。
“這個不一樣,可以用遙控器開關電視。”
陳貴良把遙控器拿來:“這個鍵就是開關。這里是換臺,這里調音量……”
奶奶認真聽著。
她的記性很好,農村吃大鍋飯的時候,奶奶還在生產隊做過記分員。
記分員是非常吃香的職業,能給隊員和家屬爭取更多工分。但奶奶從不徇私,做事一板一眼,搞得隊員和家人都埋怨她。
“房頂上那個鍋蓋,叫衛星天線,可以調衛星頻道,”陳貴良說,“賣電視的已經調好了,最好別去亂動。如果刮大風吹歪了天線,有些電視臺收不到,你等我放假回來再調。”
奶奶說道:“你教我嘛。”
陳貴良也不吃飯了,手把手的教奶奶怎樣調衛星天線。
不到十分鐘,奶奶就完全掌握。
她自己調來調去,接著又開始換臺,換著換著停下來。
這個臺正在播放川劇。
奶奶一邊盯著電視,一邊慢悠悠吃飯。
她吃飯的樣子特別優雅,小口小口細嚼慢咽,仿佛還是幾十年前那個地主家的小姐。
“改詞了?”奶奶自言自語。
奶奶評價道:“改得不好。”
陳貴良逗她開心:“等我以后有錢了,就養一個戲班子,讓娘娘負責審查唱詞。”
“那我等著嘛。”奶奶展露笑容。
在陳貴良的眼里,奶奶笑起來比邊關月還好看,他從小到大就沒見奶奶笑過幾次。
祖孫倆坐在堂屋聊著天,奶奶看電視看到很晚。
夜間,陳貴良睡得迷迷糊糊,仿佛聽到有人在低聲唱戲。
“紅杏花送來滿園香,孤獨不覺換韶光。自從鄭郎把京上,相思一日九回腸……”: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