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重啟人生小說>重啟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重啟人生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重啟人生-0063【七步成詩?人前顯圣】
更新時間:2025-04-21  作者: 王梓鈞   本書關鍵詞: 重啟人生 | 王梓鈞 | 免費 |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生 | 都重生誰還考試啊 | 都重生了作者還不會取書名) | 王梓鈞 | 重啟人生 
正文如下:
0063七步成詩?人前顯圣!0063七步成詩?人前顯圣!←→::mayiwsk

張新萍微笑道:“不要緊張,就當是平時聊天。”

“好。”陳貴良說。

張新萍:“什么促使你來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

陳貴良:“高考降分錄取。”

張新萍:“不是對文學的熱愛?又或者受校友的影響?”

陳貴良:“我高三了。”

張新萍:“平時都看些什么書?說具體一點,不要總是回答三兩個字。”

陳貴良:“什么都看。小學去垃圾堆里撿書看,初中借同學的武俠小說,高中去舊書攤或者盜版書店找書。”

張新萍:“垃圾堆找書?”

陳貴良:“對。我們隔壁村,有一個很大的垃圾場,專門用來倒工廠炭渣和城市垃圾。我小學時候的鉛筆,都是從垃圾堆里撿的。還撿到《十萬個為什么》之類的書,雖然有污損和缺頁,但用來消遣足夠了。”

張新萍:“你是農村孩子?家里很窮嗎?”

陳貴良:“留守兒童。家境還行,不愁吃穿。”

采訪還在繼續。

張新萍的提問比較善意,沒有為難一個高中生。

尤其聽說陳貴良是留守兒童,她甚至故意問得很淺顯,想塑造一個努力學習、熱愛文學的農村質樸少年形象。

文學研討會有基本流程。

新概念總干事李奇剛,先致歡迎詞,介紹研討主題,再介紹現場的參與人員。

然后,陳貴良身為作者,大致講述自己的文章。

“序文,我就不講了,各位老師都清楚。”

“詩文部分,我講一下結構。這首詩沒有堆砌辭藻,每一句都有具體的意義。”

“前面八句,概述整個故事。即玄鳥沖破鴻蒙,飛往瀛州尋仙。”

“接下來十六句,詳細闡述尋仙的過程。包括玄鳥獲得的幫助和鼓勵,以及它遭遇的種種艱險困境,最終堅韌不拔化險為夷。”

“再后面八句,寫千古興亡如云煙,玄鳥的精神卻不滅,華夏兒女應該繼承這種精神。”

“最后四句,寫我的個人志向。”

陳貴良講完,一陣掌聲響起。

卻是那些一等獎獲得者在拍巴掌,他們已經拿到了詩文,但有些地方沒怎么讀懂。

而且,真有獲獎者認為,陳貴良在堆砌辭藻。

現在講出來,再對照詩文,就非常好理解了。

下一個環節,是答辯和討論。

王檬問道:“姑射仙人和洛川神女,你用來指代什么?”

陳貴良說:“可以理解為歷代先賢,他們流傳下來的精神,鼓勵玄鳥勇敢前進。也可以理解為人民大眾、良師益友,他們哺育、教導、幫助主人公。”

“鯤鵬和虬龍呢?”程村問道。

陳貴良說:“先驅者。他們被困住了,他們都失敗了,但他們留下了足跡,給予玄鳥借鑒和啟示。”

“你打算出國留學嗎?”方方問。

“啥?”陳貴良一臉懵逼。

方方說道:“方丈、蓬萊、瀛州,是海外三仙山。為什么是蓬萊困住了鯤鵬,方丈困住了虬龍,而玄鳥一定要去瀛州尋仙?”

陳貴良有些不爽:“這種最基本的文學表現手法,方方老師應該比我更清楚吧?”

現場有人笑出聲來。

方方冷著臉,不再說話。

陳貴良終究還是忍不住懟了一下。

又連續回答幾個問題,王檬直接跳過分組討論環節,當眾朗讀并鑒賞詩文。

王檬說道:“癸未年冬,余至滬上,得一寓言而著其理。寥寥十六個字,就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尤其是那個‘著’字,用得非常精妙。換成‘述’字就不行,意思少了一半……”

等詩文賞析完畢,媒體記者開始提問。

畢竟,他們收了不菲的車馬費。

車馬費的多少,關乎刊登在哪個版面。就算是同一版,也有不同位置。

《萌芽》給得挺多,記者自然要積極一些。

《文匯報》的董紅康,依舊認為高中生寫不出這種文章。

他打算當場試探成色:“你覺得自己能拿一等獎,是因為運氣好,還是有真本事?”

此言一出,萌芽和新概念的人,表情變得難看至極。

這什么意思?

懷疑他們泄題,還是懷疑有人代筆?

陳貴良微笑以對:“我運氣不錯,也有微末本事。”

董紅康說:“你那篇文章非常驚艷。我現在出個題目,你當場寫一首古詩如何?以你的水平,應該不難吧。”

“我試試看。”陳貴良道。

董紅康早就想好了題目:“大雁,小船,江水,時光。用這四個意象,寫一首古詩。”

陳貴良問:“要不要我走七步?”

“哈哈哈哈!”

現場爆發出一陣哄笑聲。

他在用曹植的梗,埋怨董紅康欺人太甚呢。

這個題目其實不難,無非就是感慨光陰流逝、韶華不再。

但你讓一個少年怎么寫?

寫出來也為賦新詞強說愁,這種詩更適合中老年人。

陳貴良只能拖時間,他對胡瑋時說:“瑋時姐,能不能弄來筆墨紙硯?”

“我這就去找。”

胡瑋時快步跑下樓,打電話回雜志社:“把筆墨紙硯拿來,速度不用太快。”

現場也不能干等著。

又有記者問:“郭小四是你的校友,你對他陷入抄襲風波怎么看?”

陳貴良說:“那兩本小說,我都沒看過,所以無法評價。但抄襲行為是不對。”

有人已經想出了標題:《兩代新概念一等獎是校友,學弟怒斥郭小四不該抄襲》。

記者席里,馮文雅悄悄說道:“董哥,你這不是為難人家嗎?”

董紅康道:“《萌芽》非要請我來。堂堂《文匯報》副刊,怎么能胡亂報道?現在不搞明白,以后鬧出什么泄題、代筆丑聞,我到時候怎么跟領導交代?”

“但你出的題也太難了,他十多歲怎么寫?”馮文雅道。

董紅康說:“《萌芽》既然請我捧人,他就得經受住考驗!以《瀛海行》展現的古文水準,這一首小詩并不難。”

記者們還在繼續提問,不止問陳貴良,還問其他作家。

余樺跟蘇同交頭接耳:“你寫得出來不?”

蘇同說道:“得回家慢慢想,現場寫不出來。陳貴良有急智,還懂得拖延時間。”

鐵疑埋頭寫寫畫畫,她正嘗試著寫那首詩。

一個又一個記者提問完畢,送筆墨紙硯的工作人員還沒來。

各路媒體愈發興奮,純屬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如果事小,他們也可以搞大!

胡瑋時站在大廳門口,瘋狂朝陳貴良揮手,隨即又指向自己背后,大概意思是說東西送來了。

陳貴良輕輕點頭。

胡瑋時擦了擦汗,讓同事把筆墨紙硯拿進來。

陳貴良開玩笑道:“我還是走七步吧。”

紙筆就放在他面前,陳貴良七步轉了個圈,隨即提筆蘸墨撇了撇。

他的毛筆字寫得一般,但現在沒人關注書法。

不少人直接圍過來。

董紅康也站在陳貴良旁邊。

他出難題考驗是一回事兒,如果陳貴良真能寫出來,而且還寫得不錯,他就愿意全力宣傳這個少年。

“舟行煙水闊。”

現場人太多,外面的擠不過來,有記者幫忙念第一句。

一句接一句念出,直至整首詩念完,大廳里突然沉寂了半秒。

隨即就熱鬧起來。

“好詩!”

“七步成詩,今天終于親眼見到了!”

“哪來什么七步啊,拖時間拖了半個鐘頭。”

“你厲害,你來寫一首。”

“這回有報道話題了,肯定吸引眼球。”

陳貴良吹干墨跡,把詩捧到董紅康面前,故意文縐縐說:“一首拙作,贈予閣下。”

董紅康也不尷尬,滿臉笑容接過,并承諾道:“后天。《筆會》全文刊登《瀛海行》和這首詩,我再給你寫一篇評論文章!”

他不是記者,他是資深編輯。

《筆會》即《文匯報》副刊,前幾年搞寫作比賽,是巴金擔任評委會主任。又搞征文活動,季羨林等人來投稿。

這個副刊,份量極重。人家今天能來,就算給面子了,現在還答應刊登文章。

董紅康把紙舉起來,只見上面寫道——

舟行煙水闊,雁過暮云邊。

此身本逆旅,何必問流年?

前兩句寫景,畫面感極強。

后兩句議論,而且不落俗套。沒有去感慨光陰流逝,反倒充滿少年人的銳氣,有一種奮發昂揚的精神。

還完美融入四個關鍵詞:大雁、小船、江水、時光。

流年,就是逝去的時光。

對于重生者來說,后面兩句另有意義,陳貴良也是有感而發。

如果有懂行的人,還能看出平仄、對仗、押韻都完美。

余樺嘀咕道:“真他媽牛逼!”

王檬笑呵呵沒說話,他喜歡提攜年輕人,也樂于看到年輕人發光。

之前采訪過陳貴良的《滬青報》記者張新萍,此刻快速抄下這首詩。她打算再去陳貴良的家鄉,搞一個更深度的報道!

免費的,不收車馬費。

坐得老遠看熱鬧的其他獲獎者,此刻全都被震驚得瞠目結舌。

研討會結束之后,李海洋直奔附近的網吧。

他登陸萌芽論壇,把抄來的《瀛海行》,全文打字給發上去。接著又打出第二首詩,并且添油加醋寫下經過。

給帖子起什么標題呢?

李海洋仔細想想,敲下一行文字:新概念現場七步成詩,就問你們服不服!:mayiwsk←→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