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報道一出,全川聞名0072報道一出,全川聞名←→:sjwx
全班有四分之三的同學,已經提前得知此消息。
其中絕大部分,是最近一兩個小時聽說的。徐海波、謝揚等人到處宣揚,陳貴良耐著性子又應付一撥。
也就李君這種踩著時間來學校的,需要從班主任那里獲得信息。
班主任劉淑英,把陳貴良夸獎一通,又告誡其他學生:“陳貴良同學被名校特招,屬于極為罕見的特例。他平時一直喜歡看課外書,有著長期的文學積累,所以才能一鳴驚人。你們現在想學他已經晚了,所以要專注于高考,認認真真復習知識點……”
“現在,我公布期末考試成績。期末各科的試題,比月考時更難,所以錄取線也劃得更低……”
“吳夢,總分661,全年級第一。全市第二名!”
“李銳,總分654,全年級第二。全市第四名!”
沒進全市前三十的,劉淑英就不念全市排名。
排名全校一百以外的,她干脆都懶得念出來,直接讓李銳去發成績條。
陳貴良拿到成績條,對自己的發揮還比較滿意。
語文138,數學81,英語95,文綜242。
總分556。
一本線550。
數學成績讓他特別驚喜,上次月考題很簡單,他也只考了68分。期末出題更難,他居然考了81分,說明復習很有效果。
英語雖然僅比月考漲了2分,但出題更難了啊,同樣在穩步提升當中。
再說總成績。
月考成績,陳貴良剛過二本線1分。
期末成績,陳貴良超過一本線6分!
他的語文和文綜拉分實在太猛,只要數學和英語稍微正常就能上一本。
劉淑英現在怎么看陳貴良都順眼,還特別表揚兩句:“陳貴良同學雖然分心準備作文大賽,但他上學期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就算沒有名校來特招,人家憑實力也能上一本。大家掌聲祝賀!”
一陣掌聲響起,邊關月和徐海波拍得最賣力。
去年的平安夜,鄭鋒已經放棄追邊關月,認認真真埋頭復習功課。
此時此刻,鄭鋒則是徹底服氣,清晰認識到跟陳貴良的差距。
他扭頭看看陳貴良,心中只剩一陣嘆息。
不爭了,不搶了,天涯何處無芳草。
“上學期我說過了,期末考試之后要再調座位。這次按分數從高到低,由同學們自己挑選……”
吳夢選擇原地不動,她個子不高,坐第一排挺好,而且方便向老師提問。
李銳卻選擇坐第二排中間,也就是吳夢的后座。這里不用吃粉筆灰,聽課也不必仰脖子,還能跟吳夢討論難題。
二三四排的中間位置,很快就被尖子生給搶光。
輪到陳貴良時,他懶得再換座,倒數第二排挺好的。
邊關月也沒換,沒人跟她搶第一排,正好繼續跟好朋友吳夢坐一起。她其實還想跟陳貴良同桌,但臉皮太薄,沒好意思說出口。
單論學習態度,邊關月比陳貴良努力得多,莽足勁補回做藝術生時落下的功課。
她期末考試成績依舊是三本,但距離二本線只差了4分。
調整座位完畢,劉淑英微笑招手:“陳貴良,你過來一下,把板凳也搬來。”
陳貴良以前被班主任叫去談話,基本都是在過道或辦公室單聊。
現在卻是坐在講桌旁,不用再避人耳目了。
“決定讀哪所學校了嗎?”劉淑英問道。
前幾排的學生,立即豎起耳朵。
陳貴良說:“正在等清北的消息,實在不行就選復旦。”
這話說得挺欠揍,前排學生都聽無語了。
劉淑英又問:“需要學校做什么?”
陳貴良道:“新概念大賽特招,走的是高校自主招生路子。三月份要參加自主招生考試,還要給大學提供個人材料,這些材料需要學校蓋章。”
“要用到什么材料,你羅列出來,我幫你弄好。”劉淑英道。
“謝謝劉老師。”陳貴良說。
劉淑英又說:“學校領導經過討論,決定邀請幾家媒體做宣傳,到時候需要你配合一下。你的處分都已經撤了,明白了嗎?”
“明白。”陳貴良道。
嚴校長打算邀請二三十家媒體,但很遺憾,學校的面子不夠大,陳貴良的分量也不夠足。
這種情況下,你想掏錢都送不出去。
主要還是這破縣城太過偏遠,沿海大報的記者不愿耽誤工夫。
嚴校長親自聯系了數十家媒體,目前僅僅七八家答應賞臉,且有一半屬于川內報刊。
如果換成宣傳郭小四,愿意來的記者肯定更多。但郭小四最近沒空,忙著開公司創業呢,已經定好了下半年再回母校。
除非,陳貴良的話題度繼續升溫,到時媒體記者會不請自來。
這還需要一個契機。
比如韓韓寫了《杯中窺人》,確實引起全國熱議,但就像一陣風吹過去,熱度下降得非常快。真正引爆輿論的,是韓韓掛科退學!
而且趁著掛科退學,又順勢出版《三重門》,小說熱賣終于登上巔峰。
正月十八。
新一期《西華都市報》出爐。
這個報紙已經連續六年,位居全球日報發行百強行列。
目前的日均發行量為110萬份,主要發行地點在川渝地區。
不但全川的機關單位自動訂閱,普通老百姓也喜歡看,隨便找一個報攤就能買到。
肖衛東是個普通小老板,他在蓉城開了一家照相館。
主要收入來自于拍證件照,也兼營打字復印,還順便賣報刊雜志。
綜合性經營。
其實店面很小,除了自己之外,只有一個年輕學徒。
照相館開在老巷子里,每天都有街坊來坐坐,順便蹭他賣的那些報紙看。
“肖老板,生意好哇?”
“好啥子哦,半上午才來兩個照相的。你要不要照一張嘛?”
“老子的遺像都被你照好了,還要照啥子相?”
這個老街坊,大搖大擺進店搬板凳,然后坐在店門口免費看報紙。
肖衛東調侃道:“你還安逸也,要不要再給你泡杯茶來?”
“也可以,麻煩了哈。”老街坊笑道。
老街坊看的正是《西華都市報》,這屬于蓉城市民讀報的首選。
忽有客戶來拍證件照、復印身份證,肖衛東便讓徒弟去干活,自己躺在樹蔭下打盹兒。
沒過一會兒,他就聽到街坊說:“吔,這個學生還兇誒!”
肖衛東問:“兇啥子嘛?”
“寫文章保送清華北大,還啥子七步成詩,讀初中就敢跟黑社會對著干。”
“冒皮皮(吹牛)也信?”
“你自己看嘛。”
肖衛東過去瞅了一眼,便拿起另一份《西華都市報》,直接翻到文化娛樂版面。
文化版頭條文章赫然是:《當代版七步成詩——探究一個天才文學少年的成長之路》。
“今年一月中旬的青松城酒店,名家滿座,媒體云集。《文匯報》資深編輯董紅康,給出四個關鍵詞,要求高三學生陳貴良,必須當場寫出一首古詩。堂堂知名編輯,為何要刁難一個高中生?”
“時間還要退回到前一天。第六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如期舉行,來自龍都市富世二中的學生陳貴良,以一篇《瀛海行》驚艷評委會成員。文化部前部長王檬先生,對《瀛海行》給予高度評價,并召開研討會詳細分析鑒賞。包括清華北大在內,各大高校爭相特招陳貴良,甚至出現了搶人現象。”
“《瀛海行》的序和詩,通篇采用古文寫作。且文筆老辣,想象詭譎,氣勢磅礴,立意高遠。這不像是高中生能寫出的文章,《文匯報》編輯對此提出質疑,并現場出題進行考驗。陳貴良同學拿起毛筆,行走七步之后,寫出一首質量上乘的五絕古詩。董紅康編輯連連稱贊,并帶走古詩手稿收藏。”
“一個小縣城的高中生,為何會有如此深厚的古文功底?筆者帶著疑惑,走訪了陳貴良的初中和高中母校……”
后面的內容,穿插著對陳貴良初中、高中老師的采訪,以及派出所和鄉場攤販的采訪內容。
就連陳貴良的小學也有提及,因為初中的副校長,經常走訪鄉下各村小學。
貧窮鄉村的留守兒童,從小沒有課外書看,只能背誦課文和字典。
初中時勇斗社會黑惡勢力,并促成幫會頭目被捕判刑,而且中考還獲得全鎮第一名。
高中又省吃儉用,餓著肚子買書看,學習成績也沒有落下,孤身前往魔都一鳴驚人!
“咋個樣嘛?”老街坊問。
肖衛東說:“牛逼。硬是要得!”
“你們在說啥子?”又一個街坊來蹭報紙。
肖衛東把《西華都市報》遞過去:“一個川娃子,兇得很,文武雙全。”
那個街坊把文章看完,居然掏錢想買報紙。
肖衛東笑道:“你今天還大方誒,舍得出錢了。”
街坊說道:“老子要買回去,等孫子放學了拿給他看。別個家的娃兒好聽話,就他一天到黑只曉得耍。”
“多打幾頓嘛。”
“打不出來。”
先前那老街坊說:“這個叫陳貴良的娃兒確實厲害,硬教是教不出來的。別個是留守兒童,屋頭也沒得人管,全靠自覺。腦殼靈性,放在古代肯定考秀才。”
“啥子秀才哦,考進士!”
“近視?還要配眼鏡嗦。”
“你曉得個錘子!”
陳貴良這次是真出名了,至少在蓉城特別有名。
因為僅在蓉城一地,《西華都市報》的銷量就有70多萬份,而且往往多人共看一份報紙。
龍都市的日報記者后知后覺,次日開車殺向學校,成為實地采訪的第二人。
至于在二中,陳貴良已是學校的風云人物。
稀里糊涂收到不少學妹的情書。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