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創業在晚唐小說>創業在晚唐最新章節列表 >創業在晚唐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創業在晚唐-第六十九章 :軍議
更新時間:2025-04-21  作者: 癡人陳   本書關鍵詞: 創業在晚唐 | 癡人陳 | 免費 | 歷史 | 兩晉隋唐 | 熱血 | 穿越 | 輕松 | 癡人陳 | 創業在晚唐 
正文如下:
第六十九章:軍議第六十九章:軍議←→:、、、、、、、、、、

王離辦事麻利,很快二十多個隊頭、后勤管帶都來了,他們在還在幕外就相互笑著打招呼,趙懷安在帷幕里都聽得清楚。

現在的趙懷安也算是個小軍頭了,一些軍頭們該有的優點和陋習也學的不少。

在保義都,他基本不設置隊以上的編制,現在軍中千人眾,光隊頭就有二十二個。

不過趙懷安在分了左右兩廂后,將背嵬左右隊、拔山、歸德、鐵獸、突騎,一共六個隊作為帳下直屬。

鐵獸是在仙人戍伏擊戰中,趙懷安拔擢韓瓊而立的,其隊五十人都是以韓瓊為兵樣,披三層甲,操骨朵、重斧、鐵锏等重兵,全是重步兵。

而突騎是以郭從云的伙伴騎為基礎,吸納了此前諸兗海、博野等潰軍還有之前的二十多南詔騎士而編練,人數在四十騎左右。

其中郭從云帶三十騎負責隨扈趙懷安左右,為傳令、追擊之用。而丁懷義則帶十精騎,為游奕,作為全都的耳目,負責行軍、戰前的偵查和刺探。

這六個隊,雖然只有三百人,但已集全都之精華。

可即便已經把各隊精銳抽調到了六個隊,趙懷安依舊很騷的,把剩下十六個隊按照左右兩廂劃分,卻不設官長,而讓每個隊將都直接向趙懷安負責。

可以說,此時的保義都編制,在隊以下階級分明,隊、伙,都有正負兩個,然后伙以下又設旗頭一人,位與兩個伍長相同。

也就是說,一個不過十個人的伙,就有正副伙將兩人,旗頭一人,伍長兩人,真正是當兵的和小領導人數一樣多。

而在隊以上,全都二十二個,全部平級,都是向趙懷安直接負責,可以說真正做到了除了趙懷安一人可以調動全都,下面一個人再如何,也不過只能指揮五十人而已。

趙懷安當然明白這樣做,對管理壓力是巨大的,二十多人直接向他匯報,光一天匯報就要一個時辰。

但越是在這個時代久了,趙懷安越發現,犧牲這點時間是有必要的。

現在的丘八們真的是有個五十兵就敢想做軍頭,有千人兵就敢去想做節度使,可謂有活力到了極點。

趙懷安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也明白下面的人也會這樣想。

現在趙懷安的確深得軍心,靠著大把酒肉、錢銀下去,又是噓寒問暖給足情緒價值,又是有事沒事就給下面人畫餅,趙懷安可以很自信的說,他將保義都千人都抓好了。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現在做的就是萬一時候的保險絲,一旦真有不忍言之事,叛徒手里最多不過五十兵,如何能成事?

可就算做到這樣了,趙懷安還不放心。

現在他大帳直屬的六個隊,實際上相當于是藩鎮的牙內兵,然后剩下十六個隊,則相當于藩鎮的牙外兵。

而他在六個直屬隊之外,還有一隊人,這些就是趙懷安沒出師的門徒、義子、側近,他們或給趙懷安捧甲、或給趙懷安背馬扎,總之趙懷安吃的用的,都是這些人帶著。

然后這些人是和趙懷安住在一個帳篷里,也是趙懷安最放心的一群人。

他們都統一被趙懷安稱為“義社郞”,都是給趙懷安磕過頭,發過誓的。

可以說,趙懷安真是個畫圈高手,外面一個圈,里面再一個圈,然后最里面還有一個圈。

這樣三重保險下來,再有什么狂徒夜磨刀,都別想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殺到他的帳外。

這會,趙懷安點了下頭,守在幕邊的義子趙文忠就頂盔摜甲出去喊眾隊將進來。

因為這些天開始回春,也為了議事方便,趙懷安中隊這邊搭得是一塊帷幕,就用竹竿搭著幕,圍出一片空地。

此時,幕內已經支起了七八個火盆,燒著白日新悶的木炭,將幕內空地照得是溫暖又亮堂。

隨后,在趙文忠的帶領下,韓通、張歹、陸仲元、高仁厚等人魚貫而入。

他們各個穿著衣甲,捧著兜鍪,在趙懷安下首左右兩側的馬扎上坐下。

這倒不需要排座次,就按照左右兩廂,然后是一到八隊的順序分別坐下。

此刻,坐在趙懷安左側第一個的王進,他是拔山隊的隊將,其部同是鐵鎧兵,常為陷陣之用。

趙懷安很敬重王進,而他又對王進有救命之恩,所以他個人是很愿意抬舉王進作為自己的左右手的。

而王進這人也的確爭氣,武力超拔不說,而且真能得人心,與下同甘共苦,在如今的唐軍武人中那是異常少有。

后來他也曾私下里問過王進,問他為何會刺殺大慈寺的和尚,而答案不出趙懷安所料,就是為他的一個袍澤復仇。

那大慈寺的大和尚為了一處田地,逼死了他袍澤一家,王進隨川西軍退回雙流后,本想找這袍澤敘舊,知道這事后,想都沒想就為袍澤報了仇。

趙懷安有一種強烈的直覺,那就是王進必是自己的命世良佐,所以對這樣豪氣且義字當頭的豪杰,趙懷安絲毫不以常人待之。

不僅將王進直接拔為隊將,其位更是在諸將之上。

用人之道,無有定法,用之存乎一心。

對于老六這樣的,他嬉笑怒罵無有顧忌,反而越加親切;而對于王進這樣的大將之才,趙懷安尊之,敬之,更給足榮譽。

這邊,王進等人坐下,那邊左手邊的馬扎上,陸仲元剛掀開甲裙坐下,就討好的對著趙懷安笑著。

在本朝,以左為尊,但在軍中卻是反過來的,而是以右為尊。

所以王進坐在趙懷安右手下側,為諸將之上。

大家坐定后,趙懷安先是和眾人瞎聊說笑了一頓,氛圍熱絡起來后,就說了今日去請大帳請戰的事。

至于他送禮和跳舞的事情,趙大是只字不提。

而一聽都將竟然在萬余大軍中,要到了一個三番攻城的緊俏任務,大伙的態度也越發恭順了。

畢竟誰不想跟在一個大方、敢拼,有前途的領導手下呢?

而相比前兩個,有前途這一點還更加重要。

在場很多武士都不是初次上戰場的新丁了,就像人群中的高仁厚,哪里不猛?數立先登、上陣上獲,但最后不還是一事無成?

能不能立功是一方面,有功能不能表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現在這種情況,大伙都明鏡一樣,邛州敵軍雖眾,但已和后路斷了聯系,現如今唐軍就是甕中捉鱉。

這個時候,立軍功可不就跟白撿一樣嘛。

于是,大伙的心氣更足了,皆躍躍欲試。

趙懷安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你上頭有沒有人有時候并不太重要,下面人認不認為你上頭有人,往往很重要。

咳嗽了一聲,趙懷安開始畫餅了,說這一次節度使和楊帥那邊對此仗很看重,而且節度使現在初掌幕府,正是要用人的時候,咱們這邊打得漂亮,那賞錢、官位還會少嘛?

總之一句話,項目是個好項目,現在就差兄弟們賣命干了。

果然,趙懷安一頓話術下來,眾“淳樸”的丘八們再被刺激得嗷嗷叫。

直到這個時候,趙懷安才開始有條不紊的調度軍略,明日誰先攻,誰作為二番,誰為三番,誰又是總預備。

然后如前番勝了,要如何,前番潰了,又要如何,還有前面登上城頭后,要立即卷入城內開門,這些趙懷安都說得非常詳細,讓眾人敬服。

而這些正是趙懷安在軍中不斷請教的結果。

和這個時代的武人不同,趙懷安其實起點非常低,很多傳統武人不光學藝,還要學兵法。

而且這些藩鎮武人各個都是家學淵源,畢竟藩鎮都百年多了,代代藩鎮武人經驗都父子相傳,早就非常成熟了。

可趙懷安哪懂這些,不過他有個優勢就是他有著遠超這個時代的學習能力,即便才經歷過幾次大戰,趙懷安自己記錄的軍事筆記就已經好厚了。

他還愛和軍中的那些外藩武士吃酒,比如忠武軍的李師泰,這老小子就兵法熟練,家里代代都是忠武將,據說祖上在淮西鎮的時候就是牙將了。

趙懷安很多東西就是和李師泰學的,而且因為忠武與川西不接壤,李師泰也沒有防著趙懷安的意思。

在他的認識中,這一次忠武軍打完仗換防回去,他和趙大可能就再無相見之日了。

就這樣,趙懷安學了很多,一方面又結合自己的認知加以琢磨和改進,真正按照“一抄,二改,三超越”來學習兵法。

這邊,趙懷安說完,然后又讓在場的武士們一起參詳。

從維護權威的角度,他本該是最后一個說的,但相比于權威,現在打勝仗才是更重要的。

仗打贏了,一切都是對的。

后面眾將都發言,甚至之前做悍匪的張歹也提了一個意見,他說可以弄一批稻草卷,到時候推著往前沖,既可以遮擋箭矢,等推到城門下后,又可以縱火燒門。

趙懷安一拍手掌,直接給了反饋。

很好,這個建議很陰險,用了。

就這樣,眾人踴躍發言,終將明日的出城計劃完善了。

軍議開完,趙懷安也不留人,讓大伙回去各自交待軍令,讓眾兄弟們早點休息。

這邊人一空,那老墨磨磨蹭蹭的湊了過來,對趙懷安耳語了一番。

當下,趙大眉頭就皺起來了。←→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