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小公主又幫母妃爭寵了小說>小公主又幫母妃爭寵了最新章節列表 >小公主又幫母妃爭寵了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小公主又幫母妃爭寵了-第53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更新時間:2025-05-09  作者: 魚九玄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魚九玄 | 小公主又幫母妃爭寵了 | 魚九玄 | 小公主又幫母妃爭寵了 
正文如下:
第535章一石激起千層浪_小公主又幫母妃爭寵了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535章一石激起千層浪

第535章一石激起千層浪←→:

跟月兒身邊的婢女換了一身衣裳,李絲絮又使了銀子給醉霄樓伙計找了一輛十分普通不起眼的馬車。

她坐著馬車離開客棧時,透過馬車簾隙,果然瞧見暗處有人鬼鬼祟祟在盯梢,且埋伏在暗處的還是絕頂高手。

只是因為她乘坐的馬車太普通了,讓對方以為是哪個官宦人家的小姐,因此暢通無阻突破了包圍圈。

與此同時,大搖大擺帶著婢女上了馬車的月兒,一出醉霄樓就被盯上了。

月兒自小順風順水,一直有她三皇兄處處護著,她出宮尚親,疼愛他的玄宗還有貴嬪娘娘又給了不少暗衛。

因此她從來沒有遇到過什么難處。

這會兒被人盯上,月兒覺得驚險刺激極了。

極少看到有人真刀真槍打架的月兒,唯恐天下大亂,馬車拐過熱鬧的街市。

她興奮的吩咐車夫:“拐進前面沿河那條小巷。”

服侍月兒的車夫,也是三皇子精挑細選的人,他拿這位主子暗暗頭疼,但想到以自己的身手,還有暗處的護衛,應該能護公主無恙,所以只得按吩咐將馬車往沿河的小巷里趕。

果然馬車行駛在人煙稀少的巷子里,前面就有幾個黑衣人攔住了馬車。

車夫聽到暗處的腳步聲,告訴月兒:“公主,后面也有人,前后夾擊圍住了咱們的馬車。”

“好哇!”

月兒興奮的將頭探出馬車,然后一支飛鏢唆地應聲而至,割掉了她鬢側一縷碎發。

她神情呆滯捂住一側的臉,不敢置信:“什么吐蕃狗王爺,下手這么狠的嗎?”

“本公主本來要跟他好好談一談的,他竟敬酒不吃吃罰酒。”

月兒吩咐車夫:“給本公主狠狠的打,將人給抓起來,本公主要將人扭去朝堂,狠狠砸到父皇面前。”

這位公主也真是單純,如此怕早驚動了正主?

大概十公主也是知道她皇姐是個怎么單純的性子,還知道對方十分狡詐,反正也是抓不住人的,只想讓自家主子替她多拖延一會兒。

既然如此,那就打吧!

車夫無語望天,吹了一聲響哨,然后屋檐上的黑衣人飛身而下,兩方人馬打斗在了一起。

對方不要命地往月兒的馬車旁靠,直到風吹起了簾子,瞧見馬車里穿著十公主衣裳的婢女那張平平無奇的臉,意識到上當,為首的黑衣人氣得差點一劍砍向月兒的婢女。

但是車夫一柄利劍無聲襲來,對方中了一劍后,知道遇上了硬碴子。

“上當了,撤退!”

“這就跑了嗎?有本事別跑啊!”

在李絲絮那兒夸下海口,月兒急死了,掀開馬車簾子吩咐車夫:“抓活口抓活口,本公主不能在絲絲妹妹面前言而無信。”

本來要護著月兒的車夫,只得揮劍斬向了最后一個沒來及撤退的。

然而才將人擒下,那人嘴角溢血倒地了。

“晦氣!”

月兒指著地上眼珠翻白的人,氣得一身發抖:“本公主與那個大朗雅勢不兩立,走,去三哥府上,我們抓不到人,讓三哥幫著出手。”

“不對,今日大軍回朝,三哥去了朝堂,派人去三哥府上說一聲也行,我們回府找駙馬幫忙。”

拖延了這么久,吐蕃那位王爺已經失去了先機,以十公主的手段,這會兒怕是順利趕到了朝堂。

車夫配合的答應月兒:“好,奴才這就趕車回去找駙馬,以駙馬的聰慧,一定能幫公主擒到人。”

如月兒的護衛首領兼車夫預料的那樣,李絲絮這會兒已經順利入了宮,到了玄宗迎接出征將領的勤政殿門口。

而在她一步一步跨上臺階時,朝堂上很精彩。

玄宗夸贊了以安信王為首的出征戰士,要正式進入授軍功的階段,這時候宇文融一臉喜色出列。

“我軍將士大挫吐蕃,今日出征吐蕃的將領班師回朝,臣要恭賀圣上。”

宇文昭容兩天前做下的事情,讓玄宗極為不喜。

這會兒宇文融跳出來,玄宗本能的感受到不悅,但宇文融說的是恭賀之詞,作為丞相如此舉措亦在情理之中。

玄宗面色柔和了些:“我軍將士攻下了石堡城這處要塞,讓河西和隴右連成一片,使邊塞百姓免受燒殺搶掠的侵擾,為大唐帶來了和平安寧,的確值得恭賀。”

“陛下圣明,但臣要說的喜事,這只是其中一樁。”

宇文融從袖籠里掏出一封文書,鄭重其事呈上:“吐蕃王爺大朗雅在名悉獵趕來長安議和前,一是感受到了我大唐將士的軍威,二是在邊塞石堡城感念于公主和安信王放他離開的恩澤,已經先一步代表吐蕃呈上了議和書,請陛下過目。”

高力士拿起小太監用托盤舉著文書呈給玄宗時,宇文融在一旁道:“大朗雅讓臣傳達他的意思,說漢時有諸葛亮七擒孟獲,對于公主和安信王當初擒住他卻放他離開的恩澤,他一直感念于心,他是和親的金城公主之后,愿意與我大唐執舅甥之禮而處,共同對付東突厥。”

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大軍回朝之前,京城本就在流傳,安信王和十公主在邊塞放走了吐蕃王爺大朗雅。

這會兒呈上議和書的吐蕃王爺,親口承認此事,朝臣們一時義憤填膺。

以李宙為首的御史出列:“皇上,臣要參奏安信王,安信王雖攻下了石堡城,為我大唐拓地千里,但放走吐蕃王爺大朗雅此舉,有通敵之嫌。”

“是啊,皇上,大朗雅貴為吐蕃王爺,在戰場上是重要的俘虜,安信王與十公主竟放走此人,這無異于縱虎歸山。”

御史口水橫飛:“就算大朗雅是金城公主之后,但大唐與吐蕃開戰時,兩軍是對敵狀態,他身上流著一半的吐蕃血脈,安信王和公主此舉,實在令人費解。”

“還有恕臣說句大不敬的話,后宮不得涉政,十公主為何會去插手軍中事務?”

御史一副剛正不阿的風骨:“近來京中有傳言,十公主要效仿大圣天后以女子之身干涉朝政,陛下,武周纂政教訓猶在,此風不可長啊!”

“十公主在朝臣和百姓心目中樹立聲望也罷,為何會去插手邊塞軍中事務……”:mayiwsk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