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小說>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第十五章 科舉
更新時間:2025-05-12  作者: 花雪飄飄飛   本書關鍵詞:  | 衍生同人 |  | 花雪飄飄飛 | 知否:我 | 小閣老 | 攝政天下 | 花雪飄飄飛 | 知否:我 | 小閣老 | 攝政天下 
正文如下:
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第十五章科舉!女生文學

第十五章科舉!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知否:我,小閣老,攝政天下第十五章科舉!(女生文學wenxuem)

新歲一過,已是嘉佑元年末。

江岸,三三兩兩的學子聚在一起,一起交談說笑,談天說地。

此外,也不乏親人朋友,都在道別。

不少學子已是知天命之年,舉止間透露出些許滄桑。

一些則是不惑、而立之年,舉手投足間要自信許多,不時走來走去,人脈似乎很是廣泛。

少許學子是弱冠之年,或許是常年讀書的緣故,舉止間少了些世俗氣質,更多的是書生雅氣。

一眼望去,足足兩三百位學子。

而這些學子,無一不是舉人之身,都是有機會做官的人。

因此,不乏一些身著官服的官員來回走動,和和氣氣的交談說話。

就連一地主官的知州、同知、通判三人,也身著官服,一副勉勵的樣子。

這樣的場景,實在是罕見。

緣由也簡單。

三年一次的春闈將近,這些舉子都是將要入京科考的人,一些蒼天眷顧、學識淵博者,經此一試就將考得進士功名,自此鯉魚躍龍門、天高任鳥飛,步入仕途,治政一地。

更甚者,若是走運一點,經“館閣試”考試成為的庶吉士,再考過“散館試”,那就可稱翰林出身,可謂驚世駭俗。

須知,自大周立國以來,非進士而不入翰林,非翰林而不入內閣。

一次春闈大試,往往只有三十余位進士可選為庶吉士。

三十余位庶吉士入翰林進修三年,三年過后再進行“散館試”,往往只有三四成的庶吉士可通過考試,自此得以翰林授官,可稱翰林出身。

也即是,三年一度的春闈,就選出十個左右可稱翰林出身的學子。

一旦翰林授官,就有機會起草詔書、講解經籍,時常可見到官家,往往也就意味著仕途順遂,前程無量。

進士常有,而翰林不常有。

如此,也怪不得這些官場老油子提前交好。

寧可累一點,也絕不可怠慢。

江昭也是幾百位舉子之一,并且是最為特殊的舉子,沒有之一。

十八歲的他,名揚天下,尚未及冠!

也不知是不是心有默契,幾位主官都選擇了最后去勉勵江昭。

江岸,江昭與陳輔、張辭兩人正說笑交談。

時隔五年,江昭已經十八歲,陳輔也已經二十二歲,張辭則是一位身形肖瘦的青年,二十五六歲的樣子。

年歲一長,可供給談論的話題就多了不少。

不過,主要集中于科舉一事。

陳輔與張辭都是科考一途的天才,二十歲左右就考上了舉人。

陳輔是去年考上的舉人,張辭四年前就已經考上了舉人,并且入京參加過一次春闈大試。

不過,他運氣不佳,并未一舉中第。

這一次,三人都要去汴京考試。

一起有了伴,說笑起來不免多了些興致。

沒一會兒,一個身著紅袍的中年男子走近。

那是知州劉大人。

江昭連忙行了一禮:“劉世伯。”

越是有名氣,越是得做人低調,禮數萬萬不能出差錯,以免給人一種“仗勢狂傲”的映象。

毀名容易養名難!

“哈哈!”劉大人撫須一笑,拉著江昭的手,斟酌了一下,說道:“淮左江氏,一門三進士,名震淮南。當年,貴府老太爺兩次及第,耕讀起家,震懾江南。今觀賢侄策問條陳,青出于藍,江氏門楣當再添朱紫!”

有意思!

這些老油子,沒有一個簡單的!

這話既贊譽了江家門楣,說了句“兩次及第”、“青出于藍”,不失夸耀之意,卻又話留了三分。若是江昭一次就中第,自然是“青出于藍”,要是來日第一次沒考中,起碼也有輾轉余地,仍可相仿祖先之風。

萬一江昭真的沒一次中第,他也不得罪人。

江昭點頭,行禮道:“晚生定然再接再厲,爭取不負一場苦讀!”

恰好,吳同知也走了過來,那是一個五十來歲的灰發老者。

這會兒,他一臉的笑意,扶著江昭的肩膀,勉勵道:“賢侄,我觀你文章氣象,竟有廟謨深遠、高掌遠跖之風,實屬罕見!此去汴京千里,定能蟾宮折桂,為我揚州添一段“祖孫四進士”的佳話!”

還有高手?

江昭心頭一跳。

祖孫四進士,這倒是不難理解。

截至目前,曾祖父江沅、祖父江志、父親江忠三人皆為進士,要是江昭也成了進士,那就是四代皆進士的書香門第。

這也還好。

可是......

廟謨深遠?!

這不是說宰輔大相公和閣老的詞嗎?

饒是江昭,也不禁臉微微發燙,只好行禮道:“多謝世伯夸耀,晚生定然好生科考,爭取再成佳話。”

吳同知笑呵呵的點了點頭,又望向陳輔、張辭兩人,進行言語勉勵。

哪怕他特意來一趟是為了江昭,面對陳輔、張辭兩人,吳同知也沒有任何敷衍之意,言辭儼然是經過斟酌的話語。

畢竟,兩人也都是二十多歲的舉人,讀書天賦不俗。

出身于繁華之地的郡望大族,但凡兩人考得出一個進士功名,未來成就起碼也是一地主官。

“賢侄。”盛纮一身六品綠色圓領官服,緩緩走了過來,身后還跟著一個少年書生,一個溫婉柔和的少女。

盛華蘭與盛長柏。

不過,兩人遠遠的就止步,沒有走進人群。

“世叔。”盛纮走近,江昭再一次行禮。

盛纮撫須一笑,從懷中掏出一張鏨金銅鎮紙。

江昭接過一瞧,上面刻有“世代書香”四字。

盛纮適時笑言:“這是老夫的岳丈親筆題字,希冀以此勉勵子孫后代,傳承書香之氣,今日贈于你,當續此文昌運!”

江昭笑著點頭,躬身道:“多謝世叔!”

這種東西,于他而言倒也不是很貴重,好在寓意上佳,圖個吉利。

盛纮撫須點頭,一臉的欣慰。

“子川兄。”遠方一道不大不小的呼喊適時傳來。

盛長柏!

他身邊還有盛華蘭。

“長柏,華蘭妹妹。”江昭緩緩走了過去。

大概走到相隔三四米時,就停下了腳步。

人言可畏,既是定了親,就得越發注重公共場合下的交流舉止,否則糟蹋的豈不是自己的女人?

“子川兄。”盛長柏作揖回禮。

“昭哥哥。”盛華蘭耳根微紅,卻并未眼神閃躲,規規矩矩的蹲膝回禮,甚是端莊大氣。

其聲似三月微風,清脆而不失柔和,輕輕劃過耳畔。

“子川兄。我觀你文采斐然,更有歐陽文忠‘文章太守’之風采。待杏園探花日,弟當攜平山堂前桂,釀作蟾宮第一香。”盛長柏引經據典的說著吉利話。

杏園探花指的是進士及第后游宴的過程,平山堂桂樹則是揚州城的一處名勝古跡。

盛長柏雖是十二三歲,閱歷不佳,可到底也是書香門第出身,又天資上佳,說起吉利話也很是耐聽。

江昭一笑:“共勉之。”

“昭哥哥。”盛華蘭臉頰微紅,悄悄望了望周遭,拍了拍自己的弟弟:“華蘭問過父親,說是貢院清寒,科考容易分心。”

說著,盛長柏連忙送了一個包袱過去,盛華蘭緊接著說道:“華蘭特意繡了一對護膝,一對護手與一個錦鯉荷包,祝昭哥哥一舉金榜題名,蟾宮折桂。”

自從十月插釵議親,定下了婚事,盛華蘭就托弟弟送了香囊,江昭事后也有回禮,兩人卻是親近了不少,是以稱呼“昭哥哥”,而非“江公子”。

“勞華蘭妹妹費心!”

江昭溫和一笑,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

說著,他望了一眼佳人繡制的荷包。

上銹“蓮登科甲”,蓮即連,內塞桂花干,寓意折桂。

“有心了!”饒是江昭觀政五年,卻也為之動容。

最是難消美人恩啊!

盛華蘭心頭歡忭,微低著頭。

這個世道,男子和女子之間的交流無疑很是含蓄,一句“有心了”,實在是讓人欣喜。

三人又交流了一會兒,江昭就要告辭離去。

就在這時.......

“你來送我,我很歡心!”

輕到了幾乎不可聞見。

盛華蘭微微抬頭,清亮眸子盡是欣喜,卻見江昭大步走遠,那句輕而不可聞的話,似乎從來沒有說過,僅是錯覺。

但,盛華蘭可以保證,真的有那么一句話!

千百人注目之下,淮左舉子齊齊登船。

舉首回望間,佳人嫣然一笑.......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