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61:分家后,我蓋房屯糧肉滿倉!第201章給妙妙辦入學_八哥
賬號:
第201章給妙妙辦入學
第201章給妙妙辦入學←→:李東生眉目一沉,語氣卻依然平靜:“金花,我一直覺得,干廠子就跟種地一樣。土里刨食的老農民能想到化肥是啥?”
“可咱外行不能只盯眼前。多施肥,產量才高。”
“咱如果不敢先走一步,怕這怕那,最后都得死在一條老路上。明白嗎?”
他頓了頓,又放緩了語氣,“再說了,現在國家提倡‘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咱們這也算響應號召嘛!”
金花滿臉凝重,沉默了一會兒,手指輕輕撫摸著賬本的封面,仿佛在撫摸著廠子的命脈。
最終,她還是點點頭,語氣里帶著一絲無奈:“行吧,那就往前干。我可警告你,回頭真出事,我可躲不上去背鍋。”
李東生哈哈一笑,靠在椅背上,半開玩笑地說道:“放心,有鍋背,我背著,你管著賬就成!再說了,你男人我什么時候讓你吃過虧?”
金花白了他一眼,嗔怪道:“就你嘴貧!”
嘴上這么說,心里卻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李東生雖然平時吊兒郎當的,但關鍵時刻從不含糊,而且總是把最重的擔子扛在自己肩上。
“就算是賠了,也是我們倆夫妻一起承擔!”
夕陽西下,將天邊染成一片火紅。
廠里的工人們說說笑笑地往村里走,手里都攥著鼓囊囊的工資袋,走路都帶風。
李東生和王大壯并肩走著,身后跟著一輛晃晃悠悠的牛車,車上坐著金花和春花
牛車“咯吱咯吱”地響著。
王大壯一路上都扭扭捏捏,幾次想開口,又咽了回去。
李東生瞥了他一眼,心里跟明鏡似的:這家伙肯定是有事,而且八成跟孩子有關。
果不其然,牛車走到村口那棵老槐樹下,王大壯終于憋不住了,撓了撓頭,甕聲甕氣地說:“東生啊,那個……我有點事想問問你。”
“憋半天了,有屁快放!”李東生笑罵道。
王大壯漲紅了臉,“就是……安安那事。”
“四個院了,春花啥都自己干,我就抱抱,我怕……我怕我笨手笨腳的,再把娃弄疼了。”
他說著,偷偷瞄了眼坐在牛車上的李春花,見她沒注意這邊,才壓低聲音繼續說,“我心里也……也怪別扭的,你說,這娃……”
李東生嘆了口氣,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壯啊,你這是鉆牛角尖了!孩子是你們倆的,你當爹的,咋能跟自己娃生分呢?春花心思細,你粗枝大葉的,正好互補。你多幫著點,春花也能輕松些。”
他頓了頓,想起明天要去鎮上給妙妙報名,靈機一動,“這樣,明天我帶妙妙去鎮上報名,你也跟著去,咱給安安買點玩具。”
“與其你跟春花繞彎子,不如直接跟孩子溝通,孩子的笑,就是最好的粘合劑,懂嗎?”
王大壯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眼神里閃過一絲希望。
第二天清晨,李東生早早起床,金花也已經收拾妥當,準備去廠里。
“今天廠里就交給你了,我跟大壯去鎮上。”
李東生一邊系扣子,一邊對金花說道。
“去吧去吧,家里我看著。”金花笑了笑,又叮囑道,“路上小心點,現在自行車多了,別跟人撞了。”
妙妙一聽要去鎮上,高興得跳了起來,“耶!我可以讀書咯!”
李東生笑著親了妙妙一口,“我們妙妙真棒!以后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建設咱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
這是這個年代最常見的口號,李東生雖然覺得有些老套,但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
到了鎮上,李東生帶著戶口本、糧油關系證明等各種材料去了鎮居委會報名,王大壯則一頭扎進了熙熙攘攘的集市。
他也不知道該給孩子買啥,看到攤子上賣的用布和棉花縫制的簡易娃娃、撥浪鼓,一股腦全買了下來。
李東生這邊卻遇到了麻煩。
明明材料齊全,錢也帶夠了,就是不讓報名。
“同志,你這情況比較特殊,需要街道辦主任審批。”
負責報名的大媽面無表情地把材料推了回來。
“特殊?哪里特殊了?”李東生一頭霧水。
“你閨女還沒到入學年齡,現在國家提倡‘晚入學’,說是能減輕孩子負擔,提高教育質量。你非要現在送來,當然得特殊處理。”
大媽不耐煩地解釋道。
李東生心里暗罵,這大媽怕不是屬茅坑里的石頭的,又臭又硬。
六十年代初期,國家雖然提倡“晚入學”,但政策遠沒后世那么嚴苛,妙妙只差幾個月,怎么就特殊了?
旁邊一個精瘦的中年男人湊過來,壓低聲音對李東生說:“這位同志,我跟你說,這大媽就這毛病,不見兔子不撒鷹。”
說著,他從兜里掏出兩包“大前門”,塞到大媽手里,“我家娃也報名,麻煩您給看看。”
大媽立馬換了副笑臉,那速度,比翻書都快,“喲,您這孩子長得真精神,一看就是塊讀書的料!材料給我,我這就給辦!”
李東生恍然大悟,感情是這么回事!
人情世故比什么都重要。
他從兜里掏出五塊錢,悄悄塞到大媽手里。
這五塊錢,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相當于一個普通工人半個月的工資了。
大媽不動聲色地把錢揣進兜里,臉上堆滿了笑容,“哎呀,我說你怎么這么眼熟呢!原來是慶溪村的!你閨女肯定也差不了!材料給我吧,我這就給辦!”
李東生心里哭笑不得,這變臉變得也太快了,剛才還一臉冷漠,現在就跟見了親閨女似的。
他把材料遞過去,心里盤算著,這五塊錢雖然肉疼,但為了妙妙的未來,值了。
手續辦完,大媽又開始“關心”起李東生來,“我說同志,這孩子從村里到鎮上上學,一來一回挺遠的,路上不安全啊!現在自行車多了,萬一撞著碰著……”
李東生心里明白,這大媽又開始“暗示”了。
他笑著說:“大媽,您說得對,所以我打算在鎮上買套房子,這樣我女兒上學也方便。”
大媽一聽,眼睛都亮了,“哎呀,你早說啊!我娘家侄子在房管所工作,你要買房,我可以幫你聯系聯系!現在鎮上的房子可緊俏,一般人想買都買不到!”
李東生連忙道謝,心里卻在盤算,這大媽還真是個“活地圖”,什么信息都知道。
看來,以后得多跟她走動走動,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用得上。
辦完入學手續,李東生去找王大壯。
這家伙正蹲在一個賣糖葫蘆的攤子前,手里拿著一個撥浪鼓,看得津津有味。←→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