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種田逃荒,秦香蓮的養娃人生小說>種田逃荒,秦香蓮的養娃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種田逃荒,秦香蓮的養娃人生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種田逃荒,秦香蓮的養娃人生-第63章 借東風
更新時間:2025-07-08  作者: 猶寸陰   本書關鍵詞: 種田逃荒 | 秦香蓮的養娃人生 | 猶寸陰 | 免費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言情 | 女生 | 穿越 | 猶寸陰 | 種田逃荒 | 秦香蓮的養娃人生 
正文如下:
第63章借東風_種田逃荒,秦香蓮的養娃人生__筆尖中文

秦香蓮一行人今天的目的地是靈應峰下、金鎖峰后、飛云諸間的的五龍觀。

武當山建筑群始建于唐貞觀年間,“五龍祠”便敕建于貞觀年間,后宋真宗賜名“五龍靈應之觀”。

據史料記載,五龍觀是武當山歷史上敕建的第一座道觀,也就是武當山第一座皇家建筑。

山腳下有挑夫出賣苦力,秦香蓮一行人都拒絕,她們出來得早,就是為著自己爬到武當山上去,所謂今非昔比,秦香蓮現在已經不是爬家里的小土坡還喘不上來氣的人了。

車馬停在山腳空地上,由武當山臨時請來的農民看守照顧,無尤觀一行亮出帖子給他們蓋上章,便可離開。

那章也精巧極了,拇指大小,車馬紋路細若指紋,卻一處不缺,漂亮完整。

收起帖子,秦香蓮拄著陳跛子為她準備的登山杖,背著水壺和點心出發了,頭上罩了個編織的草帽遮陽,更沒忘記多帶兩條用來擦汗的帕子。

方氏出門不多,此時四處打量:“今日可真熱鬧。”

這可不是,如此大的武當山竟然有鬧哄哄的動靜。

路人接過她的話:“這位嬸子可是第一次來武當山的夏日祭典?現在人還不多,祭典足有三日,明日才是人多,但等到了五龍觀近前,就又安靜了,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方氏便同周圍的路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來,其余人都只豎起耳朵聽,并不參與進去。

這一路的時間,消磨得倒也不慢。

等爬了一個時辰見到眼前有處亭子,又見眾人也顯出疲態,秦香蓮才提出歇息片刻,她掏出吃食,是糯米雜糧飯團,里頭有臘肉山蘑和苦瓜,還包了一整顆的咸鴨蛋。

飯團包得有拳頭大小,秦香蓮她們也給道觀的同行準備了,開始道士們還推脫了幾句,這會兒吃在嘴里,不提什么不愛吃的話,個個大快朵頤。

秦香蓮也大口地嚼,水囊里的水早喝得差不多,好在路上有隱蔽的泉眼,無尤觀一行常來,去接水也熟門熟路。

入鄉隨俗,見那泉水冰甜甘冽,秦香蓮也不拘小節,接到水囊里喝了個飽。秦家莊的水就已經夠好喝了,實沒想到武當山的水還能更勝一籌。

和方氏閑聊的一家人見方氏吃得香,忍不住提出用自己帶的一小包炙羊肉換方氏的飯團嘗嘗。

羊肉價貴,飯團用料也不差,方氏想了想:“行,但我可沒占你們便宜。”

待到飯飽,紀秦娥在泉眼邊摘了些野花,編出仨花環,紅白粉紫黃綠各色相間,遞給秦香蓮和方氏各一個,剩的一個美滋滋地戴到自己頭上。

尋尋常的草帽瞬間變得精致。

方氏還不好意思戴,紀秦娥就直接為她戴上:“舅娘,你看往來這么多男女老少簪花呢,不簪花才比較不合適。”

方氏抬眼一望,把剛要脫口而出的“一把年紀戴花不害臊”,咽進肚子里,只悄悄問秦有根:“娘戴這個不怪吧?”

秦有根沒空理他娘,只閉著眼睛恭維道:“怪啊,怪好看的。”

方氏的臉,多云轉陰轉晴。

紀秦娥跟著秦香蓮看見了便偷笑,笑得像花一樣年輕,不知道惹了多少雙人眼。

張征不經意間走到二人身后,擋住路人的眼,催促道:“再加把勁,到了五龍觀趕上吃午飯,還能蹭一頓。五龍觀的飯,很好吃。”

等到了五龍觀,秦香蓮已經累得有些直不起腰,她仰起頭才看一眼便定住神,瞠目結舌。

五龍觀建筑布局堪稱宏偉,建筑與山體相互依存天人合一,布局清晰,輝煌大氣莊嚴肅穆,各處裝飾雕刻栩栩如生,臺階森嚴層疊向上,仿佛天上神宮。

五龍觀的道長看樣子是與張征十分相熟,見是他就調侃道:“小師叔,今次倒來得早,這幾位又是?”

張征介紹道:“同村人,前來一睹盛會。你師父可得閑,有事求見。”

那道長便引著張征一行往里走,秦香蓮這種第一回來的,不住地左顧右盼,張征便以手示意,粗略同她們介紹:“真官堂,中宮、南宮與北宮。”

五龍觀的道長補充道:“南宮道院又分為東西兩院,東邊道院由日月池廣場及其南、東兩側的兩組院落構成。這回你們的落腳地便被安排在那處,至于西邊則是修道區了。”

張征他們有事往西去修道區,秦香蓮她們則不便去,五龍觀又拉來個道長引她們先去落腳稍作歇息,屆時是參拜還是游玩都可隨意安排了。

到了客房里,秦香蓮坐下揉著酸軟的腿腳:“日月廣場的湖里便有蓮,只是我們這一路看著,五龍觀的香客多,又富貴,當是我們的受眾。”

紀秦娥也點點頭:“女眷不少,我往來注意過,就這院子里,也有幾間是由女仆守著門的,約莫是大家小姐。”

方氏難免忐忑:“那人家祭祀的地方,現在都不讓進,能讓我們去嗎?”

秦香蓮釋懷的笑:“那就看無尤觀道長的面子好不好用了,若不好用,山腳下有條小溪也很不錯,也是人來人往處,更適合放荷燈。”

見秦香蓮這般態度,眾人也跟著放松了心神,也對,哪有一次必成的,保持平常心。

抱著這份心態,眾人沐浴更衣后前去為真武大帝上香,剛拜完真武大帝就收到個好消息,五龍觀答應了,甚至愿意將他們觀中善樂的道長借給她們,為她們奏樂,眾人喜不自勝。

張征道:“明日白日觀里祭祀,你們可前往觀禮,禮畢后我們會進殿誦經,你們便悄聲離開準備。”

秦香蓮便明白過來,原來能在武當縣下轄的村莊開道觀,就是再小的道觀都不會是野路子,得師出名門,背后是同氣連枝的,怪不得張征主動許下這樣的承諾不見絲毫為難。

紀秦娥好奇地問:“對了大嫂,你剛剛跪了那么久,在求什么?”

大嫂平日也不像是有什么道教信仰的,今日卻誠心至此,不忘沐浴焚香。

立在正殿中回望五龍觀山門,秦香蓮百味雜陳。

若干年后,五龍觀衰敗廢棄,再不復今朝的輝煌。

但至少,在這一刻璀璨地存在。

秦香蓮垂眸道:“愿我現在父母,福壽增延;過去宗祖,早得超生。”badaoge/book/142699/53591220.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