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寒冬臘月_種田逃荒,秦香蓮的養娃人生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83章寒冬臘月
第83章寒冬臘月←→:
齊嬸子感嘆一番:“你和你爹一樣仁義大方,以后不必做這樣的事,張道長是不缺錢用的。”
秦香蓮轉身往回走,漢水在身側靜靜涌流,她道:“他有歸他有,我給是我的一份心。”
齊嬸子失笑:“那倒是。”
冬日里的漢水溫和了許多,再過不了多久,各支流靜謐處會結出深厚的冰層。湖塘之類的死水,結冰則會更早,在流水凍結前冬捕也是必要的。
冬季滴水成冰,寒冷是最好的保鮮劑,正是適合腌臘貨的季節。
因著冬捕,陳跛子一行都從鎮上回來,冬日的水刺骨得很,何氏不許陳跛子下水去,只許站在岸上搭把手,他的傷腳仍受不住這樣的寒。
第一網魚上了岸,齊嬸子帶領著婦人們稱量計數,當場售賣給州府里過來收魚獲的販子,秦家莊水網密布,如此浩浩蕩蕩各家互助,捕撈半月,才算是結束了冬捕。
魚販的大船從漢水河面上離開,冬季的最大一場收獲落下帷幕。
緊接著是各家開始大刀闊斧地做臘貨,首當其沖的便是這臘魚。
秦家莊的傳統是會去鱗的,打掉鱗片,從后背開,取出魚雜留著,再掏出魚鰓扔掉,臘魚也是年貨,講究有頭有尾,所以臘魚都是整只。
再就打水來洗干凈,冬日的井水是帶著溫度的,是以并不刺骨,要注重洗干凈魚身上的粘液和肚腹內的黑膜,再放到竹架上微微晾到不滴水即可,魚肉仍然保持濕潤的狀態。
今年也同往年一樣,腌兩樣口味的魚,一種純香料加鹽來腌制,口味較隨和,老少皆宜。另一種則多放些花椒茱萸,口味更加刺激,一小塊魚就夠吃一頓飯。
因著不是用來做買賣,只是自家吃,魚的個頭大小不一,品種更是五花八門,最多的則是鯉魚。
新鮮鯉魚雖被詬病土腥味重,但用來做臘魚別具風味,尤其是一兩斤左右的鯉魚,最是得宜。
等魚抹完腌料,腌過一夜脫水,第二日便逐個用草繩穿起掛到屋檐下受日月風干,講究些的人家還會不厭其煩地用長度合適的竹節撐起魚腹,以保證形狀同樣漂亮。
家里的數百斤魚料理完,已經是深夜,秦香蓮又去煮夜宵給大家吃,用那多到吃不完的魚雜煮了鍋酸麻口味的,因時候不早了,味道調得克制極了,但即便如此,還是很好吃。
吃過這頓,胃中暖暖地睡去。
待到再睜眼,又是忙碌的一天,今天不僅要曬魚,還要去看田櫻桃家殺年豬的熱鬧,說是受邀去幫忙但他們家似乎也幫不到什么,都沒殺過豬。
秦家莊養豬的人家不多,一是豬味確實是格外難聞,二是家里人口不多,豬肉價始終趕不上羊,更比不上雞鴨鵝會下蛋,魚隨時又能吃上,一年到頭又累又難增添什么收入。
田櫻桃是家里人多,女人更多,細心干凈,占盡優勢,才養了不少的豬,年年村里人都訂她家的豬做臘肉。
田櫻桃更是有個殺豬佬兒子,那殺豬佬自己雖沒兒子,可他大女兒也是體格健壯,一身的好力氣,神色之間頗肖似她父,動起刀子半點不含糊。
秦有根躲得遠遠的,他最怕他這個姐姐,家里又受了秦香蓮的影響,想給這個姐姐招贅入戶,往后可是同村里過一輩子,想想就頭痛。
要說他姐脾氣不好讓他害怕倒也沒有,就是不近人情,力大無窮了些,渾身透露著不好惹。
骙骙倒很崇拜地道:“我長大也要像有麗姑姑這樣大力,豬都按得住!”
織宋看不到,她被陳老娘捂著眼睛,免得讓她看殺豬場面,略血腥了些。她只能好奇地問:“有力氣所以叫有力嗎?”
骙骙搖頭,道:“不是力氣的力,是美麗的麗,但說有力也沒錯啦,又有力氣又美麗!”
一句話說得秦有麗哈哈笑,她五大三粗孔武有力,家里多少個姊妹,從來沒人夸過她美麗。
骙骙夸得秦有麗高興,秦有麗熱情地邀請骙骙中午在這里吃殺豬菜,陳老娘聽了都笑:“骙骙,你這張嘴會說話,用嘴就能換肉吃。”
骙骙頗有些苦惱地道:“我確實有點招人喜歡,我娘又該說我了,可是我又很想吃。”
眾人哈哈大笑,陳老娘笑得尤其大聲,險沒被口水嗆過去,遂打發倆孩子去找田櫻桃家的小孩一起玩,自己走一邊幫忙切肉,順帶著閑磕牙。
田櫻桃家做臘腸很有一手,秦香蓮捫心自問,上下千年任誰都不能調配出這樣的味道,沾紀秦娥的光吃過一回再不能忘,于是今年干脆花錢,在田櫻桃家買些臘腸。
秦有麗的娘黃氏就是做臘腸的大師傅,她也不藏私,切好的肉當著秦香蓮的面就開始調味:“臘腸優選這五花和后腿,這兩處的肉沒有筋膜又肥瘦得宜口感最好。”
秦香蓮點點頭,她也是這么做的。
黃氏繼續道:“另這豬血要放干凈,肉才吃起來不腥臊,殺豬匠的手藝也是關鍵。我們家放好了血,洗干凈豬皮才開腹,鮮肉就不要再洗,洗過也會臘腸影響最終的口味。”
這倒是秦香蓮不知道的了。
黃氏又上手往小石磨里扔香料:“香料配比我都是隨經驗,不太好計量,你一一瞧著,不過五六味常見的,宜香料難尋,多了就太貴。”
香料磨成粉,黃氏又往石磨里頭倒了點酒:“我家自釀的,釀得不多,就為了做臘味特意釀的,也沒啥訣竅,隨意釀的高粱。”
那酒還沒倒出來,就有格外霸道的香味溢出,一聞就知道非比尋常。
秦香蓮笑道:“黃嬸子這手藝方圓百里都是出挑的,我還想著今日偷師,現在看來,必得年年來買嬸子的臘腸。”
臘腸這東西千家千味,很少有哪家的會難吃,方子并不算多難得,只是眼前做臘腸的人實在有天賦,積年累月下來的豐富經驗與無法言說的那些細節造就了黃氏臘腸的獨特滋味,同樣的方子,她絕對做不出這樣的味道。
黃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秦香蓮道:“今日學藝只怪我不成,多謝嬸子傳授,投桃報李,我也來說個做臘肉的法子,請嬸子聽聽如何。”:mayiwsk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