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樹下之雪兒_第一百零九章駐守邊疆影書
:yingsx第一百零九章駐守邊疆第一百零九章駐守邊疆←→:
將拌好的餡料搓成圓形,蘸水放在糯米粉中滾動,反復幾次之后元宵就做好了。
水煮的元宵要每人一碗,還要用油炸一些,當做糕點吃。
雪兒前世都是吃湯圓的,吃元宵還是第一次。
不過純手工的元宵味道香甜,吃起來口感比湯圓多了一些它獨有的風味。
同一時刻,遠在帝都長安。
軒轅澈與家人一起用完元宵,他單獨在軒轅帝的寢宮中與之商量事情。
面對坐在上首的軒轅帝,他跪的端端正正,挺直上身,雙拳緊握,目光堅定的道“父皇,此事兒臣與太子哥哥已經商量過了,他也支持兒臣。
兒臣知道自己年齡還小,父皇不舍。
可是當年父皇也是在這個年紀就跟隨祖父打天下了。
如今兒臣享受著祖輩的榮光,時常會感到自己一無是處,心中很是難安。
這天下是父皇的,將來是太子二哥的,但同樣也是軒轅氏的。
既然兒臣亦是軒轅氏的一份子,那么兒臣身上一樣擔著家國天下這個責任。
兒臣從懂事開始就立志做個賢王,就像兩位王叔那樣為父皇駐守邊疆。
兒臣先跟隨外祖父在邊關磨煉一番,將來才不會辜負父皇跟太子二哥的信任與期望。
兒臣可以先不就番,單單以一個士兵的身份進入鳳家軍,一切都從頭做起。
兒臣有信心不會讓父皇失望!不會給軒轅氏丟臉!”
軒轅帝驕傲的注視著面前的軒轅澈,老懷安慰。
他與皇后鳳氏少年夫妻,也曾有過甜蜜的時光。
只是隨著鳳家軍的崛起,隨著鳳家的男兒越來越得力,她不敢再過多的寵愛鳳氏,擔心外戚將來會毀了軒轅氏的江山。
鳳氏即便在他沒有多少寵愛的情況下,也給他生了兩兒兩女。
平心而論這四個孩子都很優秀。
不說兩個女兒,單單就太子軒轅潔就有他年輕時候的風范,與儲君來講,他絕對是勝任的。
而這個嫡次子也不遑多讓,他自小就聰慧異常,且博學多才、自小習武,熟讀兵法戰冊,可以說是個文武全才。
除卻五音不全以外,他還真的很難在他身上看到什么缺點。
這孩子也是他眾多孩子中,樣貌最好的一個,最像他的一個。
說實在的他還真的舍不得讓孩子這么小就去就番。
但是孩子說的話也沒錯,自己在舞夕之年就跟隨父皇南征北戰,那時候的自己是多么的意氣風發!
軒轅帝起身,走到軒轅澈的面前,親手扶起他道“好孩子,朕知你是一個有抱負的。朕雖舍不得,但你說的也沒錯。
不出去面對真刀真槍,只紙上談兵,永遠做不了真正的統帥。
朕本打算再等兩年,給你定下婚約之后,再放你去就番。
現在看來不放你離開,你總惦記著,亦是什么事都做不了。
如此就如你所愿吧!至于將來王妃的人選,到時候再說。”
兩人各自落座,軒轅帝接著道“此次北行,你可直接就番。”
軒轅澈想說什么,軒轅帝擺擺手制止“你聽父皇說完。就番后,朕不會干涉你去鳳家軍中歷練。
但是你畢竟是朕的兒子,且還是嫡子。你的身份注定了的,沒有人敢對你不敬。
去了軍中,你要多看,多觀察,多磨礪。但是也不要忘記自身的安危。
你的母后身體不好,你……不要讓她為你擔憂。
朕亦希望你平安,你可懂?”
鳳氏因自己的冷落,郁結于心,這些年一直都是郁郁寡歡,也時常纏綿病榻。
他對這個發妻一直都是愧疚的。
他只能將心中的愧疚補償在鳳氏所出的幾個孩子身上,保證他們一生無憂。
軒轅澈見父皇不反對,心下欣喜若狂。
但面上還能端的住,他微笑頷首道“父皇放心,兒臣定先以自身安危為重。百善孝為先,兒臣懂得!”
不說軒轅澈這里如何最終說服其母后,打算提前兩年就番的事情。
長海縣在春節過后,天氣雖然還是很冷,但是照比冬日還是暖和了許多。
大地慢慢的回暖了,今年董長河還多雇傭了幾個本村的長工,做地里的活計。
云氏跟雪兒只負責在家做家務,帶董成澤就行。
可云氏是個閑不住的,總是不放心地里的活計,經常會抽空去監督那幾個長工。
有時候也會幫忙春剪,以減輕董長河的工作量。
早期的田地里活計不多,就是往地里送那些漚了半年多的農家肥,然后開化的時候用犁杖翻地,燃燒地里的秸稈。
云氏做這些是行家,生怕長工糊弄。
在雪兒看來,云氏是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能親力親為的那種人。
董長河不知是處于什么考慮,決定要擴建房屋。
當初在建現在這棟房子的時候,后面就余富出了一些地方。如今只要挪栽不多的桃樹就可以,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擴建的地方不夠。
只不過,現在這些牲口們居住的棚子跟后墻,將來房屋建好后都需要拆除了。
這些是現在的雪兒參與不了的事情。
董長河最近都是每天到水家莊上半日工,然后下午在家。
他找了當初修建這舊宅的工匠。
這人也姓蔡,是大伯娘蔡氏的族親。
蔡師傅是遠近聞名的工頭師傅,他手下養著一群以此為生的工匠跟小工。
這個人并不是很老,也就是不惑之年的樣子,穿的有些隨意,人也比較隨和。
董長河不是第一次跟他打交道,說了自己的想法后,所有的活計就都承包給他了,包扣屋子里的家具。但是是包工不包料。
因為董長河的交往比較廣,所有建房所需的原材料,他都認識那些賣家。
如此可以為他省下很大一部分的銀錢。
蔡師傅被董長河請到家里,按照董長河的設計要求,實地勘察后,由對方算出原材料的用量,然后董長河根據需要安排何時購買何種原料。
五日后就有原材料陸陸續續的送到董家。
算好了動土的日子,蔡師傅的人也很快就到了董家,開始了打地基跟建圍墻的工作。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