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明末第四百四十七章:傾覆_sjwx
第四百四十七章:傾覆
第四百四十七章:傾覆
“清軍左翼從界嶺口、右翼從雁門關黃崖口入邊墻,會師薊州,而后往南越過,分兵五路進取山東。”
“清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三月之間,共陷四十三城,敗明軍一十七陣,殺總兵兩人,副將兩人,參將七,游擊四。”
“俘德王朱由樞,魯王朱以派自縊而亡,北國震動。”
“山東、東昌府、兗州府、濟南府、青州府、四府府城皆破,為清軍所陷。”
揚州城北,中軍望臺之上。
陳望一邊目視著遠處殘破的揚州城,一邊聽著中軍部的參謀匯報北國的情況。
揚州圍師已經有一月有余,開始的時候,炮隊一共有二十門十八斤炮,八門二十四斤炮的狂轟濫炸。
后面又增了八門二十四斤炮,西制的三十二磅攻城炮。
揚州城的外墻因此坍塌多處,攻城戰已至白熱化,萬民軍只能依托殘破的城垣與街巷與靖南軍鏖戰。
李巖率領大軍已經渡過了運河,駐兵于揚州城西十里之外。
瓦罐子趙守平、一斗谷常見希兩人也引兵屯駐于揚州城南十里之處,三者分成三角,呈犄角之勢相互依托防守。
至此,萬民軍在揚州周邊的兵力已經超過了三十五萬人。
這樣的兵力已經是靖南軍的兩倍以上。
這樣規模的戰斗,自然不是一兩天便能解決的。
萬民軍的實力并不弱,起碼在紙面之上沒有輸太多。
這段時間幾番交戰,萬民軍并非全敗,也斬獲了一定的戰果。
陳望如今統領的兵馬有十四萬,但是真正的精銳,只有麾下的直屬的第一師,和左光先帶領的漢中鎮第四師,合計不過三萬六千人。
山東、河南、湖廣三鎮的兵馬,有十萬多人。
但是山東鎮是新募的戰兵,而河南、湖廣原先是左、猛兩鎮的舊軍改編,湖廣鎮是西軍改編而來。
三者雖然經歷了整編集訓,但是主要構成仍然是原先的舊軍。
哪怕武備更新了不少,但戰力自然是比不過漢中鎮的嫡系。
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這樣規模的大戰,自然是要慎之又慎。
因此無論是陳望,還是李巖都并沒有投入全部的兵力。
清軍如今還在北國徘徊著,靖南軍大量的軍力被牽制著,難以馳援。
“高杰于海州報,于海州城北十五里外與清軍哨探遭遇,其部斬清軍首級三顆,盔甲三領,獲馬一匹。”
“夜不收遠望探得南掠清軍約有千騎,受挫之后,清軍退卻。”
“陳永福、高謙聯報,徐州黃河以北發現大股清軍,遠望審視,清軍數量應在五千騎以上,其部于河北躊躇半日之后,即順河而下,往東一路而去。”
陳望低下頭審視著桌面之上擺放著輿圖,清軍的進軍的方向在輿圖之上與歷史上的變化并不大。
海州在原本壬午之變的時候,是被清軍所攻破。
但是這一次海州不再只有孱弱的衛軍守衛,而是足足有一萬兩千名以上的軍兵把守。
為了保護海州的造船廠,以及應對陸上可能到來的威脅。
海州早已經成為了一座巨大的軍事要塞。
大量的工匠被陳望征調而去,在海州城的附近修建了很多用于協防的棱堡,同時加固海州的城防,對于海州城防進行改建。
不僅如此,陳望還從鄭芝龍的手上買來了二十多門三四磅的火炮安置于海州的城墻之上,用于防備可能到來的襲擊。
其中海州的海岸炮臺修建的就有八座,炮臺之上安裝的紅夷炮都是炮子重達十八斤的重型火炮,換算成西制也就是二十四磅炮。
在遠東這片區域,無疑是屬于重型岸防炮。
“傳令高杰,等到四五月清軍北撤之時,領兵接受將沿途安東衛、夏河寨前所,靈山衛,浮山前所收入控制之中。”
“空白的公文和軍令他那里都有,持著軍令過去,要是守軍不愿獻城,視為通虜。”
明初的時候因為空印的事情,朱元璋掀起大案,大肆捕殺牽扯深入的官員。
空印確實會給貪污大開方便之門,禁止確實有一定的好處。
但是現在陳望需要空印,空印的好處,就是便利。
所以在各鎮兵馬主官手中,都有不少印著吳甡督師大印的空白文書。
“新募集的工匠,在之后都遷至到浮山前所,單單海州一處軍港遠遠不夠,浮山前所的位置得天獨厚,可以作為我軍的第二處軍港。”
浮山前所或許很多人聽著一頭霧水。
在后世有一座城市,前身就是浮山前所。
那座城市的名字叫做——青島。
“清軍那邊的動向很多不明,我記得,陳功麾下定南鎮正在訓練的新兵是在宿遷吧?”
宿遷和海州一樣,都是在淮河以北的淮安府內,兩者相距不過百里的距離。
原本給陳功安排管帶的營鎮是叫做靖南鎮。
但是朝廷敕封下來的爵位是靖南,兩者有所沖突,所以陳功管帶的靖南鎮也被陳望該做了定南鎮。
“定南鎮分出三師留守宿遷,分兵駐守靈山衛與浮山前所。”
“讓陳功帶著第一、第二、第三三個師順運河而下,馳援揚州。”
定南鎮的訓練已經有三個多月的時間,所部的軍兵募集都是運河的漕工。
運河的漕工體格堅韌,吃苦耐勞,有秩序,聽指揮。
三個月的訓練,足以形成一定的戰斗力。
雖然對上萬民軍的精銳還力有未逮,但是絕對是可以壓制萬民軍普通的軍兵。
揚州如今戰事焦灼,正好也可以讓其成為新軍的練兵場。
陳望之所以遲遲沒有親領漢中鎮兵參戰,對著萬民軍發起總攻,除了對于慎重的考慮,很大程度是要想要磨礪麾下的改編整訓的這些舊軍。
劉澤清所部的一萬五千人,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幾乎已經消耗殆盡,只剩下了三千人左右。
劉澤清沒有掀起任何的風浪,在進攻揚州的半個月后,也和計劃之中的一樣,永遠的沉眠在了揚州城下。
剩下的三千多人被陳望作為補充兵,分填了攻城的各鎮之中。
這三千多人在揚州這場攻堅戰的烈火之中,早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了熬下來的真金。
“這兩處衛所城池,交由工匠改建為棱堡形制。”
胡知禮點了點頭,正要應允下來的時候,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突然在眾人的耳畔響起。
胡知禮的目光隨同陳望一起,向著望臺的下方看去。
陳望目光微蹙,神色低沉,目視著那名從北而來的信騎。
背負三羽,是為八百里加急。
如此急情,又是從北國傳來,自然是能夠引得陳望的重視。
而隨后登上望臺的信騎帶來的消息,也確實是無愧于那背負的三支羽毛。
“正月二十三日,清軍戰線全面收縮,兵困京師!”
信騎話音落下,中軍望臺一眾軍將皆是齊齊轉頭,全都投向了那名信騎。
“你再說一遍?”
陳望眼中寒光乍現,聲音冷冽如刀。
“清軍怎么了?”
半跪在地的信騎被陳望森冷目光所懾,喉頭滾動,聲音不自覺地發顫。
“清……清……清軍……收縮戰線……兵圍京師……”
“兵圍京師……”
陳望神色凝重。
原本的時間線上,清軍南掠,在擄掠了山東之后,便回師北撤,沒有在京師停留,在次年的五月,越墻子嶺出邊而去。
但是現在傳來的情報卻是,清軍收攏戰線,兵圍京師。
事件再一次發生了變動,歷史不再一成不變。
“黃臺吉……”
陳望心緒微沉,從一開始的時候,他就嗅到了不尋常的情況。
原本時間線,黃臺吉一直坐鎮遼東,壬午之變是由阿巴泰領兵,而一開始情報司送來的情報,還有明廷的塘報,都是通曉了是黃臺吉親自掛帥。
事情果然發生了變化,倒向了最壞的一種結果。
“大哥。”
胡知禮的身軀微微顫抖,看著輿圖之上京師的位置。
“你說,京師能夠守得住嗎?”
陳望搖了搖頭,低下了目光,緩緩道。
“如果清軍真的全力進攻京師,京師決計無法守住。”
勁風鼓蕩,帶起萬千旌旗翻騰。
望臺之上,一眾將校皆是不由自主的垂下了頭。
哪怕他們和明廷之間其實早已經是對立。
但是他們到底也曾經是大明的將校,也是大明的百姓……
京師可以淪陷在李自成的手上。
但是京師,卻不能淪陷在清軍的手上……
“松錦之戰,九邊諸鎮的奮戰雖然消耗了清軍不小的軍力。”
“但是清軍的實力卻要仍然比如今的明廷強勁。”
清軍的實力比起歷史上確實是要弱上不少。
但明軍的實力比起歷史上的壬午年更是削弱了許多。
原本的時間線,李自成可沒有在這個時候占據西北,明廷山東的兵馬也沒有太多的損耗。
這個時候的明廷,實力比起歷史上的崇禎十七年時更弱。
“整個明廷,能用于野戰的兵力不過只有七萬人,這其中還有三萬人在周延儒的手上。”
“周延儒面對南掠的清軍,根本不敢派兵出戰。”
“在清軍破關之后,周延儒就領著軍隊行至保定,便不敢再北上,只是固守著保定。”
“京師如今,算上四鎮四萬的兵馬也僅僅只有七萬人。”
四鎮的兵馬太少,根本不能野戰,所以如今都集中在京師,守衛京師。
“明廷的實力空前薄弱,這也使得南掠的清軍取得戰果極大,一路破城陷州如入無人之地。”
這個時候黃臺吉選擇兵圍京師,確實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京師被圍,周延儒身為內閣首輔,無論從何考慮,他都必須回防京師……”
胡知禮神色掙扎,半響之后,緩緩開口道。
“十萬人,十萬人,守下京師應該不難……”
陳望審視著擺放在望臺之上的輿圖。
“你以為黃臺吉預料不到這樣的情況嗎?”
“清軍兵圍京師,周延儒必然帶兵返回,你能想到,黃臺吉為什么想不到?”
陳望嘆息了一聲,事情終究還是滑向了最為糟糕的局面
“黃臺吉恐怕已經在京師的外圍布下了陷阱,就等著我們諸位內閣的首輔帶著明廷最后野戰的兵馬——自投羅網……”
這一次,恐怕已經輪不到李自成攻陷北京了。
“如果周延儒在清軍最初入關之際,就轉回京師,還能保證京師的安危。”
“但是當周延儒畏懼清軍攻勢,止步于保定,一切都已經晚了。”
如今的時局并不樂觀。
“找一下四川那邊的局勢情況和情報。”
陳望眉頭緊蹙,黃臺吉這一次入邊的前期所有的布置,都是和之前一樣想要搶掠一把返回關外。
從清軍一路南下大肆劫掠,同時四處分兵這一點就可以看出。
若是黃臺吉一開始就是想要攻取京師,那么黃臺吉也沒有必要在山東浪費那么多的時間。
聽到陳望的吩咐,中軍部的參謀迅速的開始翻尋關于四川的文檔。
“去歲,十一月初三,闖軍大將劉宗敏領步騎五萬入松潘,與松潘衛內羌、蒙、漢兵合流,兵進四川。”
中軍部的參謀很快便已經將關于四川的信息收攏整理。
一名參謀將整理完畢的軍報呈遞到了陳望的身前,而后敬了一禮,匯報道。
“張令兵敗迭溪所,孤木難支只能是領殘兵敗退回成都,川軍敗北,闖軍得以越過迭溪所,圍困成都,成都告急,傳訊各鎮兵馬四方土司入援。”
“然各鎮兵馬欠餉日久,武備廢弛,皆坐壁上觀。”
“四方土司亦緊守本土,不予援助。”
“成都城中僅有殘兵一萬余人,依靠著城中協防的民壯,加上闖軍沒有攜帶太多的攻城器械,需要就地制作,所以現在還能勉強支應。”
“經由參謀司分析,依照如今的情勢看下去,成都最多堅守到今年四月之時。”
陳望的目光在輿圖之上移動,中軍部的參謀依據四川的戰報,快速的重新擺放著輿圖之上的軍棋。
隨著軍棋的不斷增多,在陳望的視野之中,脈絡也是逐漸開始變得清晰了起來。:sjwx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