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漢侯小說>漢侯最新章節列表 >漢侯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漢侯-31.第三十一章
更新時間:2025-08-06  作者: 來自遠方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都市 | 青春都市 | 來自遠方 | 漢侯 | 來自遠方 | 漢侯 
正文如下:
漢侯_影書

:yingsx←→:

魏太守返回云中城時,不只帶走了畜場中的野馬,還帶走了一架三腳耬車。

魏悅的兩名家僮留在畜場,除了和青壯一同負責安保工作,還按照趙嘉的要求,教導公孫敖和衛青等人騎射。

熊伯和虎伯的射術都是極好,騎術也十分高超,但更傾向于個人勇武。

魏山兩人名為家僮,實則常年混跡在軍中,在魏悅之前,他們還曾跟隨魏尚上過戰場。經歷過幾次大戰,耳濡目染之下,自己不會領兵,卻能將戰爭的經過講出個大概。

公孫敖更喜歡同熊伯學習,有機會就訓練臂力,目標是拉開強弓;衛青時常跟在魏山身邊,聽他講邊郡烽火,講部曲調度、步騎配合,每每都聽得入神。

知曉幾人的學習情況,趙嘉許諾衛青,只要能認足一千個字,就將抄錄的兵書送他一冊。

效果立竿見影。

在兵書的刺激下,衛青識字的速度成倍增長,遠遠將公孫敖等人拋在后邊。照顧馬駒時,也不忘拿著一根寫字用的細木棍,這讓其他的少年和童子壓力倍增。

壓力很快變成動力,哪怕是寫字就頭疼的公孫敖,也會抓住空閑在地上比劃。盧信五人和他呆在一起,也陸陸續續學會不少字。

讓趙嘉感到驚訝的是,衛青不算在內,余下的少年和童子中,學習速度最快的竟然是阿魯。這個小狼崽一樣的少年,聰明得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進入三月底,邊郡的大多數田畝都已經開墾和播種完畢。

仰賴牛耕、新犁和官寺貼出的堆肥之法,有經驗的農人們都在說,只要風調雨順,別遇到天災,今歲必是豐年。

魏悅出發前往原陽城之前,將馬鞍和馬鐙繪成圖,當面呈于魏尚。

短暫的驚訝之后,魏尚馬上意識到這種馬具的重要性,立即將圖紙收起,更叮囑魏悅,此去原陽城,未得他的消息,切不可說于外人,更不可私自打造。

“我將寫成奏疏送往長安,未得天子旨意之前,此事必須保密。”

坐鎮邊陲十數年,魏尚比任何人都清楚邊軍的局限在哪里。有了馬鞍馬鐙,戰術就能發生變化。哪怕騎術比不上匈奴,在箭矢射光之后,照樣能持兵器和匈奴對沖。

只要朝廷下令大規模裝備這種馬具,抓緊訓練精銳騎兵,甚至不需要五年,魏尚就能帶兵出塞,去找須卜氏硬碰硬。

對于這個老對手,不只是魏尚,云中郡上下都是一個想法:必須除之而后快!

魏悅啟程當日,魏尚的奏疏即遞往長安。

由于馬鐙和馬鞍過于重要,從畜場帶回的耬車被魏太守忘在腦后。等到想起來,春耕已經接近尾聲。

思及近月發生的種種,想到趙嘉不欲得功的請求,魏尚停下筆,沉吟良久,把寫好的竹簡又收了起來。至于耬車,云中郡內尚未推廣,可等來年再說。

云中城發生的事暫時影響不到趙嘉。

進入四月之后,他每日在畜場和村寨往來,偶爾還要前往軍市,忙得不可開交。

依照和衛青蛾的約定,衛夏和衛秋被送來畜場,跟在孫媼身邊學習。衛青蛾在家中無聊,每次來到畜場都要拉著趙嘉跑一回馬。雖說十次里有九次被落在身后,少女依舊是樂此不疲。

換馬的小麥送來,很快被磨成面粉。

畜場里新增三部石磨,最小的直徑也超過一米。

按照趙嘉的認知,這樣的石磨需要畜力拉動,不想又被現實掀了一個跟頭。不提青壯和傭耕,盧信和公孫敖就能輕松推動磨盤,加上阿魯和阿蠻幾個,僅用了一個下午,太守府送來的小麥就少去五分之一,全被磨成面粉送進庫房。

幾個少年甩動胳膊,背靠背坐在一起,大口灌著溫水。

累的確是累,但沒到不能承受的地步。事實上,最讓幾人困擾的不是力氣不夠,而是不斷轉圈會頭暈,腳下像踩著棉花。

趙嘉瞠目結舌,孫媼笑著將少年們提起來,等到蒸餅出鍋,橫著劃開,涂上醬,在里面填入烤制的兔肉和腌菜,讓少年們敞開肚皮吃個飽。

這是趙嘉發明的吃法,很快就在村寨和畜場中傳開。

現如今,云中城內的食肆都有了類似的蒸餅,只是和孫媼制的發面餅不同,大多還是死面。

由于邊民習慣以粟為主食,種植的麥不多,兼里面又要加肉和醬,這種餅的價格略有些高。考慮到價格,邊民偶爾才會買上一次,入城的胡商反倒成了大主顧,尤其是加了厚醬的餅,常常一買就是十幾二十張。

見少年們抓著蒸餅吃得頭也不抬,趙嘉隱約覺得自己忘記了什么。

靠在棗紅馬身邊,嘴里咬著一根草莖,趙嘉環抱雙臂,手指不斷敲著手肘,一下、兩下、三下,烏黑的雙眼一亮,草莖立刻被吐到地上。

“媼,取羊肉、蔥韭!”

聽到趙嘉興奮的聲音,婦人們都停下手中的活,好奇的望過來。

“郎君要這些作甚?”孫媼正將盆中的面團挖到案板上,聞聲抬起頭,面上帶著不解。

“包子!”

趙嘉一邊說一邊讓人準備羊肉,并將包子的做法說給孫媼。后者聽完之后,繼續揉著手上的面團,叫來兩個力氣大的婦人,將剃下的羊腿肉剁碎。

“其實牛肉味更好。”看著盆中的肉餡,趙嘉自言自語。

考慮到耕牛的重要性,只能將吃牛肉包的念頭暫時壓下。不斷安慰自己,等到畜場里的牛多起來,總能一飽口福。

值得一提的是,從烏桓商人手中買來的犍牛都已經套上鼻環。之前還各種不馴、動不動就帶人遛彎的壯牛,如今系上繩子,一個童子就能拉著走。

包子包好之后,沒有專用的蒸籠,只能用蒸餅的籠屜暫時湊合一下。

伴著籠屜下的熱水發出咕嘟聲響,熱氣蒸騰,麥香裹著肉香一同飄散,很快就引來附近的少年和孩童,連打制農具的匠人都停下動作,不由自主的吸著鼻子。

水聲越來越響,蒸籠附近熱氣彌漫,白蒙蒙仿佛霧氣一般。

“郎君離遠些,燙人。”孫媼提醒一句。

趙嘉這才反應過來,向后退了半步。四下里瞅瞅,眾人都盯著籠屜,表現并不比他強上多少。

熊伯和青壯們歸來時,第一籠包子已經出爐。

胖乎乎的包子擠在一起,不斷散發著熱氣。由于是第一次嘗試,包子大小不一,面皮搟得厚薄不均,有的已經被肉汁浸透,香氣反而更加誘人。

“這是什么?”

青壯和傭耕們將耕牛送回圈內,放下農具,看著籠屜里的包子,不自覺的咽著口水。

孫媼看向趙嘉,后者正用長筷夾起一個羊肉包,笑著說道:“包子,大家都嘗嘗。”

“包子?”

熊伯在水桶里凈過手,甩甩水漬,直接用手抓起一個,也不怕燙,一口就咬斷小半個。

“嘶——好、滋味甚好!”熊伯一邊哈著熱氣,一邊將包子三兩口全吃完,想伸手再拿一個,發現籠屜里早已經空空如也。

“媼,多蒸些!”趙嘉吃完整個包子,很是意猶未盡,“蒸好后留下半籠,我給阿姊送去。”

“諾!”

婦人們忙了一個多時辰,蒸出的包子摞成小山,照樣沒能填飽眾人的肚子。最后又蒸了兩鍋粟飯,搭配上葵菹,才終于能坐下歇歇。

趙嘉不會做濫好人,但也不會心黑到不讓青壯和傭耕吃飽。

體會到趙嘉的善心,眾人干活更加賣力,五天就能干完七八天的活。田中的活干完,還會主動幫忙修補圍欄,驅趕野獸,著實幫了不少忙。

熊伯同趙嘉商議,明歲還雇這些人。

“秋收之后,郎君無妨多買些地。有新犁和耕牛,再多的田都能開出來。”

漢初地廣人稀,尤其是邊郡,朝廷一直都在鼓勵開荒。

之前畜場沒有出產,趙嘉手中余錢不多,能使用的資源全部繼承自趙功曹。如今有了天子賞賜,加上秋收后的富余,刨去一應開銷,最少也能買上近百畝田。

“就算是荒地也無妨,采用堆肥之法,種一茬菽,隔年再種粟,搭配郎君說的隴耕之法,收成應也不差。”

“待到秋收之后,仆帶人再修幾個新圈,還有畜場里的木屋,都要擴建。”

這些都是有用的建議,趙嘉在腦中過了一遍,很快就拍板敲定。

時至四月底,草原鋪滿青綠,其間還點綴著色彩繽紛的野花,引來成群的黃羊,偶爾還能見到兩三匹野馬。

由于羊群常和野馬呆在一起,給套馬的邊軍增添不少難度。好在派出的都是好手,但凡是被發現的野馬,有一匹算一匹,來了就別想走。

田地中一派生機勃勃,無論粟還是麥,長得都是格外茂盛。熊伯和傭耕們守在田邊,看著田中的粟麥,幾乎能預期到粟粒和麥粒成串掛漿、壓彎莖稈的情形。

“熊伯,能和郎君說一說,待到秋收之后,工錢之外再給一些粟?”一名傭耕問道。

“禾仲,趙郎君待我等寬厚,明歲還要我等來做工,怎可如此貪心。”另一名傭耕皺眉道。

“做工本就該給工錢。地里的谷子長得這么好,全賴我等出力,多要些糧食又怎么了?”禾仲不服氣道。

“你說這是什么話,你怕是忘了咱們能夠活命,是因趙郎君借了糧!”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雪災后在趙家借糧,今歲用勞力相抵。

趙嘉本可以不給工錢,提供一餐飯食即可。結果不只有工錢,每日還能兩餐吃飽,如此尚不滿足,還想多要一份糧食,任誰來評理都會覺得過分。

在事情沒點破之前,明知是貪心之舉,還是有數名傭耕心動。聽到長者的話,對上熊伯的眼神,懷揣心思之人都是滿臉通紅,恨不能找個地縫鉆進去。

熊伯盯著禾仲,臉上沒有一絲表情。直將對方看得低下頭,才深深吐出一口氣。

“早知如此,我就不該起再雇你們的心思,更不該同郎君說。”

“熊伯,這件事……”年長傭耕想要開口,卻被熊伯攔住。

“什么都不用說了,今天將事料理明白,明天給我一個交代。”

留下這句話,熊伯站起身,帶著幾名青壯離開,不給傭耕們開口求情的機會。

“禾仲,今日回去之后,你不要再來了。”年長的傭耕開口道。

“我,我……長伯,你幫我求求情,我就是一時糊涂!我家中有妻兒,不能沒了這份工!”

“沒用。”長伯搖搖頭,沉聲道,“你太貪心,不曉得知足。留你在這里,不知還會做出什么事。大家都有妻兒,阿田還要奉養家中四位老人,都不容易,可誰像你一樣貪心?”

“我說的他們也都想!”禾仲提高聲音,用手指著人群中的幾個漢子,“你、你、還有你!咱們可是商量過,都想要糧食!”

“是真的嗎?”長伯看向被指出的三人。

“……是。”三個漢子滿臉通紅,在禾仲破罐子破摔,說出時間、地點和幾人的對話之后,終究無可否認。

“罷,你們也走吧。”長伯說道。

“長伯,我們只是想想,真的!”一名漢子急道。

“放心,你們終究沒做到禾仲這一步,我會向熊伯求情。如果實在不行,等到工錢發下來,大家會勻些給你們。”

事情被禾仲揭開,就不可能遮掩。如果幫這三人隱瞞,其余的傭耕都會被連累。

三個傭耕羞愧的點點頭,不再出聲。

只有禾仲還在咬牙,見沒一個人愿意幫自己,恨聲道:“我不過說了一句話,并未做惡事,竟要趕我走?我在這里干了近三月的活,不給我粟,就要給我三千錢!如果不給我工錢,我就去官寺上告!官寺不理,我就帶著一家人吊死在他家門前!”

“誰說不給你工錢?”

在傭耕們說話時,熊伯去而復返,同行還有中途遇到的趙嘉。

趙嘉坐在馬背上,俯視臉色通紅的禾仲。換做一年前,他或許會失望甚至憤怒,但在見識過張通等人之后,禾仲的行為并不能激起他多少情緒。

“季豹。”

“仆在。”

“回去找虎伯,取三千錢來。”

“諾!”

季豹打馬而去,經過禾仲身邊時,突然揚起馬鞭,嚇得對方舉起手臂遮住頭臉。良久之后,預期的疼痛始終沒有出現。禾仲放下胳膊,發現季豹早已經馳遠。

“這位長者,”趙嘉看向長伯,溫和道,“熊伯還要看顧畜場,田地之事無法顧忌全面,如長者愿意,可與我簽下長契,同熊伯一起幫我照看這些田地。”

“謝郎君,仆愿意!”

季豹回來之后,當著眾人的面,趙嘉將銅錢丟給禾仲,隨后調轉馬頭,再不看他一眼。

“郎君,禾仲去歲借了糧,他的婦人得知明歲他還會來做工,又到畜場借走不少粟。如今他拿工錢離開,該讓人去將粟取回。”熊伯道。

“不必。”去了也要不回來,難道硬搶?世人同情弱者,再被渲染一下,有理也會變成沒理。

“郎君,此事……”

“回去之后,讓禾仲一家遷出村寨。再告知鶴老,言此人是我逐走。”趙嘉道。

類似的事不斷發生,趙嘉也開始反省自己,然后逐漸明白,面對一些人,姿態越是謙遜,態度越是溫和,就越是會被認為可欺。有的時候,跋扈一些并非壞事。只要不作惡,誰又能指摘他什么?

在尚武的大漢,在時刻面臨生存威脅的邊郡,擔負一些兇名,就某種意義上而言,實則是利大于弊。

“如此甚好。”熊伯舒了口氣。

趙嘉拉住韁繩,視線掃過熊伯,又看向一臉本該如此的季豹,低笑一聲,腳跟一踢馬腹,策馬飛馳而去。

竇太后終于氣消了,長樂宮的宮門重新對劉嫖敞開。

經過這次教訓,劉嫖的態度收斂許多,再不提陳嬌為太子妃之事,轉而向竇太后講述長安城內的趣事,話中又提到張次公,言他在市中同人比拼力氣,連勝了六場。

“之前攔住瘋馬的那個郎官?”竇太后問道。

“正是。”

“你幾次提他勇武,是想舉薦他為官?”

“什么都瞞不過阿母。”劉嫖笑道。

“嗯。”竇太后合上雙眸,在劉嫖的笑快掛不住時,才開口道,“讓他到竇甫手下做個衛士丞吧。”

竇甫是竇太后昆弟,任長樂衛尉,掌太后車馬以及長樂宮警衛。

衛士丞是衛尉屬官,秩比三百石。雖然會被打上“竇氏”標簽,但對一個沒有家族背景的郎官來說,這個起點絕對不低。再者,張次公通過館陶長公主舉薦入朝,即使不安排在長樂宮,也與竇氏外戚脫不開關系。

“謝阿母!”

母女倆又說了一會話,竇太后就顯得有些疲憊。劉嫖知趣的起身告退,叮囑陳嬌好生陪伴太后,再未言其他。

等陳嬌讀完一篇《道德經》,竇太后示意她停住,喚來少府,沉聲道:“長公主去了哪?”

“回太后,長公主去了未央宮。”

“是去椒風殿?”

“回太后,是去見了陛下。”

“未央宮,天子……”竇太后低聲念著,眉心越皺越緊,終凝成一個川字。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