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漢侯小說>漢侯最新章節列表 >漢侯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漢侯-149.第一百四十九章
更新時間:2025-08-07  作者: 來自遠方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都市 | 青春都市 | 來自遠方 | 漢侯 | 來自遠方 | 漢侯 
正文如下:
漢侯_影書

:yingsx←→:

漁陽公主親自來迎,沒有半點架子,親切得超出想象。

趙嘉不敢有任何怠慢,態度愈發恭謹。畢竟面前這位不只代表本人,更代表在長安的景帝。自己行事稍有不妥,之前刷的好感就會刷刷往下掉。

“趙大夫一路辛苦。”

看到趙嘉的舉動,漁陽公主笑意更深,稱他的爵位而不稱官職,直接將人請入正室。

劉榮為庶人之身,本不適合在場。

然而,漁陽公主出發之前,景帝曾透出口風,太子也私下里找過她,到漁陽不久,她就給雁門送去書信,以兄妹之誼請劉榮前來一敘。

劉榮被奪國、再無法繼承皇位不假,卻并未除氏,在身份上,依舊是景帝長子。

加上劉徹同他關系不錯,本人在匈奴南下時又立下戰功,哪怕王皇后同栗姬不和,漁陽公主也不打算疏遠劉榮,更想著同對方緩和關系。

逝者已去,無論有多少恩怨,血緣總切不斷。

退一萬步,哪怕是為子女,劉榮也不會拒絕遞到面前的橄欖枝。

最直接的理由,景帝朝絕和親,太子繼位后尚未可知。不管出于何種理由,假設再次開啟和親,他的女兒就危險了。如果同漁陽公主交好,屆時能多一個人幫忙說話,也是一條退路。

兄妹見面之后,發現彼此和記憶中不同,難免有些驚奇。談過兩回,各懷思量,如果不出意外,應該能合作下去。

如果說漁陽公主背后站著景帝,那么,公孫賀此行就代表太子。

自去歲開始,景帝舊疾復發,日漸沉重。侍醫絞盡腦汁,湯藥用盡,天子的病情仍沒有好轉跡象。

景帝強撐著病體處理朝政,耗費精力甚多,使得情況更加糟糕,愈發變得力不從心。

劉徹頻繁被召入宣室,在景帝的指點下,開始處理政務。從簡單入手,遇難斷之事請景帝過目。如果景帝精神不濟,還會前往長樂宮,向竇太后請教。

現如今,劉徹漸能為景帝分憂,送往宣室的奏疏,有一半是他在批閱。滿朝之中,唯丞相劉舍和大將軍竇嬰知曉此事。正因如此,他們對景帝的病體愈發擔憂。

從繁重的政務中脫身,景帝稍有精力,愈發關注鹽場之事。

如果辦得好,這將是重要的稅收來源。不僅能增加軍費,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百姓負擔。于國于民皆有益處。

唯一的阻礙,就是占據鹽場的諸侯世家。

賜漁陽縣為公主湯沐邑,是景帝做出的一次嘗試。

鹽、鐵均為國之命脈,不可能一直掌于諸侯王和世家之手。只是七國之亂過去沒幾年,晁錯血猶未干,事情不能急躁,更無法一蹴而就。

景帝沉疴難愈,預感自己命不久矣,決心撬動根基,盡速開始布局,趁對手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給太子留下一個相對較好的局面,讓太子代替自己,完成未完的計劃,削弱諸侯國,將國家命脈掌于手中,不再受制于人。

漁陽公主和公孫賀肩負重任,要完成天子計劃,為太子開創局面,首先就要壓下漁陽彭氏。

南宮侯張生此行名為護送,實則是為助力。假如彭氏不識趣,他會帶上騎僮,讓對方知曉“長安紈绔”“魯元公主曾孫”究竟是什么概念。

沒有抓到明顯錯處,景帝不能直接對世家高門下手,否則會引來激烈反彈。漁陽公主代表皇室,在沒有絕對的把握之前,行事一樣受到限制。

南宮侯沒有這么多顧慮。

隨行的騎僮、護衛和健仆都是預備的打手。彭氏合作且罷,一旦不打算合作,或是陽奉陰違,無需談什么先禮后兵,直接抄家伙上。事后追究,以他的身份,加上景帝拉偏架,即使彭氏全滅,他照樣逍遙。

說白了,皇室找世家麻煩,和世家彼此之間找麻煩,完全是兩個概念。就算知道背后有問題,抓不住把柄也沒辦法。

直接向天子發難?

想想七國的下場,再蠢也沒這么干的。

這一行人中,唯一輕松的大概就是張次公。

自梁王去世,竇太后心情始終郁郁,和景帝的關系一度緊張。至劉買五人盡封王,母子關系方才有所緩和。

此次漁陽公主前往封地,是景帝收回鹽利的第一步。

竇太后看得明白,派出長樂宮衛士丞,支持天子決定。

以衛士丞的身份,無法參與核心之事,基本就是作為保護力量存在。這也是竇太后聰明的地方,支持卻不直接參與,表明不會搶奪利益。

待眾人落座,宮人送上熱湯,漁陽公主命人撤下屏風,同趙嘉當面對話。

“我此行是為鹽場。”

在場的沒有外人,漁陽公主開門見山,無意繞彎子。

“父皇有旨,此間事盡托于趙大夫。凡有生事作怪之徒,可告于南宮侯同公孫舍人。”

趙嘉半碗熱湯沒飲完,漁陽公主已經快人快語,干脆利落道出計劃,安排好諸事。

簡言之,事情交給趙嘉,她放心。建造鹽場所需一切,她都會提供。有不開眼的,敢鬧事的,全都交給張生和公孫賀,兩人一個是長安紈绔代表,一個身后站著太子,手下騎僮護衛都是能戰之輩,肯定能壓下不服。

漁陽公主手握圣旨,在自己的湯沐邑搞建設,以鹽稅為獻費,誰敢在這件事上起刺,就是不給公主面子。不給公主面子,就是不給景帝面子。

身為漢民,不給天子面子,往大了說,是想造反?

雖說這罪名有點牽強,可誰讓你不識相,帝制鐵拳揮下,砸成肉餅也怪不得旁人。

對趙嘉來說是難題,于在場幾人而言,基本是揮揮手就能解決。

“趙大夫只需辦好鹽場,余者無需擔心。”漁陽公主笑著說道。

“諾!”

“我聽聞趙大夫過代郡時,遇到一件麻煩事?”南宮侯開口道。

“確有一事。”趙嘉沒有隱瞞,將事情一五一十說明,包括事后處理辦法,全都一字不漏。

“趙大夫一心為國,竟有惡徒膽敢如此。”漁陽公主怒道,“此事我定稟于父皇,如代郡查不出子丑寅卯,我會親自派人,勢必要懲戒惡徒,給趙大夫一個交代!”

“謝殿下!”

趙嘉正身行禮,明白這是漁陽公主送給自己的人情。

無論背后站的是誰,這次都無法輕松脫身。

趙嘉區區一個縣尉,在某些人眼中微不足道。魏尚身為邊郡太守,也不是沒法應付。換成背后站著景帝的漁陽公主,情況就會截然不同、

提起此事的是南宮侯,旁聽的是太子舍人公孫賀,以及前臨江王劉榮。

趙嘉只要按照計劃,盡快把鹽場建好,展現出自己的價值,設下埋伏之人注定不會得好。哪怕身居高位,事情不能擺到明面上,照樣會被以其他理由懲處,而且處罰必然不輕。

只不過,人情總有用完的時候,借力注定不會長遠。

趙嘉十分清楚,鹽場建成之后,自己的用處就會逐漸減小。

點亮科技樹的確是優勢,但在漢朝,戰功才是重中之重。他的縣尉之職以及大夫爵,九成都源于戰場斬獲。

背靠大樹好乘涼,但大樹終歸不屬于自己。哪天移走,自己繼續曬著?

打鐵還需自身硬。

既然不缺能力,何不奮起拼搏,讓自己也成為參天巨木。

同漁陽公主見過面,定下建設鹽場的大致計劃,趙嘉被安排下去休息,包括隨行人員在內,都安頓在甲第西側。

房間已經整理好,鋪有干凈被褥,眾人卸下行囊,就能入內休息。

當夜,漁陽公主設宴款待趙嘉,隨行眾人也得賜食。

暄軟的麥餅,大塊的炙肉,還有飄著油花的熱湯,于尋常軍伍而言,絕對稱得上豐盛。

無奈的是,無論老兵還是更卒,都被趙嘉養刁了胃口,麥餅不提,炙肉切片入口,總覺得少了些滋味。

見狀,趙破奴和衛青轉身搬來兩罐肉醬,老兵更卒都是眼前一亮,各自抓著蒸餅,用匕首從罐中取醬,涂抹在蒸餅和炙肉上,咬下一大口,滿足地嚼了起來。

就該是這個味!

送飯來的健仆心生好奇,季豹隨手抄起一個蒸餅,切開涂抹肉醬,夾兩片炙肉遞過去。

“嘗嘗。”

在健仆吃餅時,季豹打開一罐腌漬的野果,三兩口吃下去一大半,還想再吃,被季熊搶過去,遞給對面的衛青。

“少和孩子爭搶!”

甲第內的健仆吃完蒸餅,很是意猶未盡。

漁陽縣內有市醬的賈人,制醬的手藝極好,常有外縣之人慕名而來,生意相當不錯。奈何手藝再高超,制出的醬仍囿于舊味,滿打滿算五六種,遑論帶有辛味。

健仆甚至生出念頭,能否從對方手里換到一些。哪怕價格高點,能嘗到這樣的美味也是值得。

惦記此味的不只是健仆,還有劉榮。

自嘗過云中城內的肉醬,劉榮始終念念不忘。奈何諸事纏身,路途又不近,派人去市來幾罐,很快就吃得見底。

云梅本不喜食辛味,但在懷孕期間,口味突然改變,兩勺肉醬就能吃下整碗粟飯。劉榮眼睜睜看著肉醬越來越少,自己每次就只能嘗嘗滋味。

等到庫房見底,再派人去,卻發現鋪中的醬已經市完,新醬需得等些時日。鋪中的賈人講究誠信,哪怕少賺些錢,也絕不提供次等的醬。

隨著天氣漸冷,湯餅面條在云中郡愈發普及,對醬料的需求量也日益擴大。

只是賈人始終不肯擴大店鋪,制出的醬常會供不應求。遇上這樣的情況,哪怕是對辛味不太感冒的,也會出于好奇,想要嘗一嘗。無意之間,形成了西漢版的饑餓營銷。

宴席之間,劉榮坐在趙嘉旁側,開啟炫女模式,三句不離自家女兒。

趙嘉腦袋嗡嗡作響,耳邊盡是“我女如何”,“我女如何如何”,“我女如何如何如何”,不想聽都不成,轉開話題又被拽回來,當真是痛不欲生。

張生和公孫賀顯然也遭到過同樣待遇,見趙嘉被劉榮拉住,各自轉開視線,壓根沒有上前搭話的意思。

他們怕了這位前臨江王,當真是怕了。

等劉榮終于告一段落,趙嘉捧著腦袋,眼前一陣陣發黑。原來書信都是簡化版,當面才能感受到威力。

這位除了女兒控,竟然還有唐僧潛力!

想想劉榮將來的女婿,趙嘉又莫名感到安慰。果然事情需要對比,想到某未知少年的慘狀,郁悶頓時一掃而空,整個人都隨之升華。

炫女結束之后,劉榮終于變得正常一點,只是話沒說兩句,又拐到食物之上。

聞弦歌知雅意,為免炫女開關再度開啟,趙嘉命人速度取來肉醬,表示多送幾罐都成,千萬別再念經了。

坐在這樣的劉榮身邊,耐心再好都撐不住。

哪怕景帝當面,被不間斷的念上兩刻鐘,估計也會頭暴青筋,抬腳將自己的兒子踹飛,有多遠踹多遠,最好掛成天上的星星,再也別飛回來。

等到頭不暈了,趙嘉吃下一片炙肉,換個方式思考,確信以這位的功力,做外交絕對成功。單憑念經的能耐,分分鐘讓對手原地爆炸。

從西漢到東漢,敢當著漢朝使節的面爆炸,絕對是舉國找死的節奏。

如此一來,覺得哪個鄰居不順眼,借口都不需要,直接派出劉榮,等對方爆了,抄刀子砍就是。

越想越覺得可行,看向尚無所覺的劉榮,趙嘉真心認為,等到條件成熟,把這位放出去,成就應該不亞于張騫,敦親睦鄰的效果或許還會更好。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