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漢侯小說>漢侯最新章節列表 >漢侯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漢侯-208.第兩百零八章
更新時間:2025-08-07  作者: 來自遠方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都市 | 青春都市 | 來自遠方 | 漢侯 | 來自遠方 | 漢侯 
正文如下:
_漢侯_其他小說_螞蟻文學

←→:

半月時間轉瞬即逝。

林苑里建起木制高臺,身著皮甲的漢軍提前入林,劃定狩獵范圍,在獵場四周打入木樁,并搜尋獸群分布。遇兇悍獸禽,均提前做出標記,以防狩獵中途發生意外。

在此期間,四營親軍的訓練進一步加碼。

以往早起繞營三圈,如今增至五圈。

每月兩次的實戰訓練,增到每月四次。

訓練場中的器械不斷翻修,林間的陷阱定期更改,除位置變化,難度同樣提高。

為適應叢林作戰,趙嘉同魏悅、曹時和李當戶商議,從下次訓練開始,將所部化整為零,不再以營為建制,而是以個人為單位,四營軍伍可以自由組合,彼此進行攻擊。撐到訓練結束,未被同袍淘汰,即視為勝利者。

“勝者不限數量,有賞。”趙嘉笑道。

潛臺詞是,敗者同樣不限名額,通通要罰。不想單獨受罰,最后關頭可以選擇“同歸于盡”,實現全軍覆沒。

“每人攜一急救包,半日口糧。首次訓練以五日為期。”

這樣的訓練方式同之前略有相似,卻又截然不同。

相似點不必提,不同之處在于,之前的訓練能夠明確“同伴”和“對手”,而這一次,沒有明確結盟,哪怕同在一營,也可能發動襲擊,將對方淘汰出局。

“想要勝利,首要注意隱藏,其次小心身邊的每一個人。檢查皮甲武器,鞋履和足衣注意不要進水。獲取食物和飲水時牢記規則。急救包中有藥和細布,并有一塊木炭,如何使用,日前均已授給各營,切記,不可忘!”

由于搜林的動靜太大,不少野獸被驚動,有的甚至逃出獵場,闖入四營訓練場。這給軍伍的訓練難度增加不少。

“入林!”

長安氣候同百越之地迥異,無法真正模擬環境,做到身臨其境。

好在訓練場內林木茂密,且有新設的陷阱,足夠四營上下進一步認識到,趙嘉口中的“叢林作戰”究竟是什么概念。

“據長沙卒言,南地潮濕炎熱,林間遍生藤蔓。過林無路,唯以刀砍。然砍之不絕,再生更為繁茂。”

“頭頂樹冠遮擋,入林極易迷路。”

“越近百越,林木越為茂盛,瘴氣愈厚,蛇蟲鼠蟻愈多。且林間常匿土人,發膚黧黑,靈巧如猿,不留神即會吃虧。”

“此番入林,牢記規則,不可稍有疏忽!”

訓練開始之前,從屯長到隊率,從什長到伍長,再再重復規則和警告。

四營軍伍聽得聚精會神,絲毫不敢有遺漏。

隨著哨音響起,各人檢查身上裝備,急救包和裝口糧的皮袋更是緊了又緊。有的實在不放心,干脆從腰間取下,塞入懷中貼身存放。

確認一切妥當,一萬五千多名軍伍分散開,從不同方向進入訓練場。

參與馬邑之戰的竇良、王須等長安紈绔,身上多出一股兇悍之氣,和剛入營時相比,近似脫胎換骨。

陳蟜和灌賢在戰斗中受了重傷,陳蟜更差點破相。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向來寵愛次子的劉嫖沒有任何不滿,反而走路有風,更在竇太后面前笑言,兒子有先祖之風,甚是榮耀。

自此,留在新營的竇良等人,被南城各家視為“上進”典范。休沐時走在長安城,同昔日的“伙伴”相遇,驚喜過后,發現彼此失去共同語言,氣氛很是尷尬。

層次不一樣,覺悟不相同,自然沒法繼續玩耍。

先前撐不過訓練,因營內艱苦逃跑的紈绔,見到判若兩人的竇良、陳蟜幾人,獲悉他們在戰場立功,憑戰功升什長、隊率時,心中難免不是滋味。

一次打擊不算完,等回到家中,看到和同僚聚宴,聽對方炫耀自家子侄,繼而憋了一肚子火的父兄,全身的皮子瞬間繃緊。

不怪各位家主心理承受能力弱,實在是炫孫炫兒炫侄的太不是人!

如竇良的親爹竇彭祖,在宴上滔滔不絕,妙語如珠,竇嬰、陳午、灌強等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出言附和,夸一夸自家小輩。

家中有子入營卻一日就跑的,皆是如坐針氈,很是難熬。

好不容易撐到宴會結束,回到家中越想越氣,見到自城內歸來、整日無所事事的不肖子,氣不打一處來,抄起藤條就揮了過去。

自四營從邊陲歸來,城南頻繁響起紈绔的慘叫,近乎成為長安城貴人圈的保留項目,連城北百姓都有耳聞。

知曉再入新營無望,不少有爵位和官職的人家,有志一同將家中子弟送去戍邊。

距高祖開國已六十余載,子孫后代不肖,半點不求上進,縱有先祖庇佑,家門也早晚沒落。

開國功臣列出名單,從前往后數,除去自己作死,或是諸呂之亂時倒霉的,剩下的還有多少,能得天子重用的又有多少?

漢以武立國,想榮耀家門,必須上戰場!

躺在祖先的功勞簿上,日日混吃等死,簡直沒出息!

一旦家主下了狠心,紈绔的好日子立即到頭。想要繼續混日子純屬做夢,都給老子去戍邊,跨馬披甲上戰場!

長安貴人們像是約定好,繼集體抽孩子之后,又抱團把家中子弟送往邊塞。

對于這種變化,劉徹樂見其成,邊郡太守也沒多言。

對魏尚和郅都等大佬來說,甭管紈绔到什么地步,落到自己手里,大不了打碎骨頭重鑄。這樣的能耐,趙嘉還不行,至少目前做不到、

長安紈绔陸續抵達邊陲,魏尚、郅都等也獲悉天子有意南征。聯系之前送回的紅糖,很快猜出此次南征的主要目的。

為確保大軍南下時,匈奴不會伺機在北方搗亂,攪亂朝廷的大戰略,邊郡大佬彼此通氣,開始組織起隊伍,隔三差五到草原溜達一圈。興致起來,還會聯合武裝游行。

碰到來不及跑的匪盜和野人,統統抓回來做勞力。

有經驗豐富的監工,鞭子揮起來,滾刀肉照樣會變得勤快。

遇見走過界的別部,漢軍多會警告驅趕。作為輔兵仆從的羌人、鮮卑和烏桓則會抄刀子上,搶一把再趕。

對于這樣的遭遇,草原諸部敢怒不敢言。

他們被趕走的草場,分明是常年游牧的地界,什么時候成了漢家的地盤?

奈何草原從來不是用嘴巴講理的地方。

這里信奉的是力量,是拳頭,是刀弓。

匈奴被漢朝打得斷腿,正在蘢城舔舐傷口。別部懾于漢軍威嚴,根本不敢正面對抗。日復一日,歸降的羌人和鮮卑都能狐假虎威,揮舞著刀子,殺得兩三倍于己的部落抱頭鼠竄。

在溜達的過程中,邊軍習慣性地開展建設,基本上是溜達到哪里,烽燧臺和駐兵點就建到哪里。有烽燧臺出現,邊民和歸降的別部就能安心放牧,遇到行走草原的商隊,小型集市很快出現。

等邊郡大佬們整重新核對地圖,赫然發現,自家的邊界線又向北推進數里,而且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

漢軍的動向,匈奴自然有所耳聞。

哪怕是腦子被肌肉塞滿的於單,都知曉事情發展下去,對匈奴將產生何等威脅。一旦草原部落徹底被漢軍懾服,不敢再挺起刀鋒,后果近乎是毀滅性的。

不敢亮出牙齒的野狼,連牛羊都不如!

想解決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刻發兵。

縱然不能取得壓倒性勝利,只要短暫接戰,取得幾場局部勝利,在草原上散播開,總能遏制情況惡化。

偏偏事情不巧,蘢城內部出了問題,軍臣單于歸來不久便舊疾復發,靠醫匠的湯藥才能維持清醒。

王庭四角難得沒有在背地里拉幫結派,更沒趁軍臣虛弱時,自己占據大帳,反而同心協力隱瞞消息,四處搜羅醫匠和好藥,盼望軍臣能盡快好起來。

經歷過馬邑慘敗,他們看清一個事實:漢朝和匈奴的實力正發生變化,這個關鍵時刻,大單于不能出事,更不能死!

“藥沒用?”於單惱怒地揮舞馬鞭,狠狠抽在一個彩衣奴身上。

伊稚斜眉心深鎖,心情十分糟糕。

右谷蠡王和右賢王握拳捶在膝上,同樣束手無策。

就在這時,拄著拐杖,須發全白的中行說走進賬內,向王庭四角行禮之后,傳達軍臣單于的命令:遣使入漢,彼此修好。

“漢朝不會答應。”伊稚斜搖頭。

“答應與否不重要。”中行說坐在王庭四角下首,拐杖放在身側,“爭取到時間,設法讓漢軍收斂才是關鍵。”

中行說固然狡詐狠毒,終歸年事已高,對漢朝的思維,部分仍停留在文帝年代。

對于他的想法,伊稚斜頗有疑慮。

在他看來,漢朝那個年輕皇帝和他父祖截然不同,他的一舉一動都宣告四個字:戰爭,征服!

長安尚不知蘢城變化,正在為南征做準備。

在調集大軍之前,劉徹分別見過多位重臣和諸侯王,為大戰略定下基調。

鑒于利益,凡是被召見的朝臣和諸侯王,在天子沒松口之前,無一人對外透露消息。

其結果就是,迄今為止,如淮南王劉安和淮南王女劉陵,仍被牢牢蒙在鼓里,對發兵百越的真時意圖一無所知。

二度召見長沙王后,終于臨到秋狩之期。

天剛蒙蒙亮,長安宮門大開,兩隊甲士護衛天子和皇后車駕,徐徐行過城南。

馬蹄陣陣,輪聲轆轆。

帝后車駕之后,陸續有大長公主、諸侯王和貴人朝臣的車輛加入。

行至城門外,隊伍已匯成一條長龍。

皇后安車中,陳嬌推開車窗,看向湛藍的天空,不由得心情大好。回首瞧見腹部隆起,身材和臉頰都變得豐潤的許良人,笑道:“先前不聽我的話,吃虧了吧?今日隨我出來,索性撇開那些糟心事,一個下家人子,不值得費心。”

“諾。”

許良人柔聲應答,略顯憔悴的面容,終于現出幾分紅潤。:mayiwsk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