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徐輕幾許_wbshuku
向弘宣一臉憂傷的樣子,坐在飛羽殿中,一旁的向弘錫不敢出聲。聽說凌希流產了,還是在向弘宣懷中流產的,而且也是在他老丈人凌霄去世的當天,他家的那位王妃,就哭得死去活來好幾天了,凌希喪父又失子,可想而知,向弘宣的后宮是多么愁云慘淡。
原本江家的事就還沒了結,現在又出了這么一件悲傷的事,這種晴天霹靂的噩耗沒幾個人能扛得住,估計此刻向弘宣的內心也會是悲痛交加吧。
向弘錫看了一眼周洵,周洵也沉默不語。這時候他與周洵被向弘宣召見,向弘宣怕不是來找他們述說內心苦悶的。
“江家封王的事,你們怎么看。”向弘宣幽幽地開口問道。
向弘錫與周洵都默不知聲,他倆心中是各有各的苦悶與難言之隱。尤其是向弘錫,前幾日才在前朝弄出這么一出鬧劇,難道說為了向弘宣不想江家封王這事,他還得在前朝打一架?
“老九,言恩,你們怎么都不說話?”
向弘宣憂傷地看向周洵與向弘錫,他的眼神中沒有責備,似乎還隱約中透出一種無助。
向弘錫看著向弘宣這副憂傷過了頭的模樣,他從心底就有些憐憫起向弘宣了。要說才能與智謀,向弘宣絕對是位佼佼者,但想想向弘宣登基后的日子,向弘宣就沒過過幾天舒心的生活。
“皇兄,您是天子,也是東俞國的英主,您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臣弟一定對您馬首是瞻。”向弘錫信誓旦旦地說道。
這次向弘錫可真不是取悅向弘宣,他是真心覺得向弘宣憋屈。先是王氏外戚在前朝囂張跋扈,好不容易弄走了王氏外戚,又出了江家封王這事,看看前幾日的早朝,除了他,滿朝文武沒一個人幫向弘宣說話,可以想象向弘宣的內心該多么彷徨無助。
此刻向弘錫有些明白為什么說皇帝是孤家寡人,這也許就是帝王之路,不僅要文韜武略樣樣不差,還得斗得了外戚,纏得了群臣,但就是不能顧得了自己的隨心所欲,這樣才能成為一代明君,萬人敬仰,青史留名。當然這皇帝做成這樣,到底是快樂大于憂傷,那就不得而知了。
向弘宣的臉上漏出了一絲苦笑,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可剛剛向弘錫的話,倒是出自真心,他知道,他這個弟弟大概是看出了自己的無可奈何與委曲求全了。可惜他不是向弘錫這個荒唐王爺,他也做不到不管不問的隨心所欲。
“老九,你說,如果朕準了江挽楓封平南王之事,江家會成為當年內亂時的薛家嗎?”
向弘錫與周洵都有些吃驚,向弘宣的話有些自相矛盾,若是擔心江家,何必封王?若是不封王,又何必如果?周洵眼珠子一轉,他仔細思量著向弘宣的話,臉上也不經意間漏出了笑容。
“皇兄,江家就算封王,也沒有封地,要是連王府都在邑城,那江家這個王爺也就只是掛名而已。”
向弘錫詭異地一笑,他這個主意是相當的損,等于說就是變相將江家的親眷都留在邑城做人質,江挽楓在南境都沒有自己的王府,他也就不能擴張自己的勢力,他這個王爺的危害性就會大大降低。
向弘宣的手指不經意間敲打起桌面,他陷入了沉思當中。雖然向弘錫的這個辦法可以制約江挽楓,讓他有所顧忌,但向弘宣心中真正忌憚的是平城軍營里所謂的江家軍,那支黑甲軍怎么都讓他有些寢食難安。
“陛下,臣突然想起,廣平侯薛尚被貶為斥侯后,他的家人也被安排在了南境生活,聽聞薛尚家子孫非常英勇,曾幾次上奏朝廷,想要上戰場為東俞國效力,南熙一戰,東俞將士死傷不少,要是能有幾個優秀的將領入了平城軍營,不管是對駙馬,還是對江挽楓將軍,都是大有‘益處’。”周洵冷不丁地對著向弘宣諫言起來。
向弘宣一愣,他臉上的表情也有些復雜起來,他想起薛家人就是被發配到南境生活,他眉頭一緊,即便是奉了武圣后的命令,薛尚也是亂國之人,他怎么可能再次啟用薛家后人?
“薛家?禍國殃民之家,何有再啟用的道理。”向弘宣冷冷地說道。
“陛下,正是因為薛家有亂國之名,他們在平城軍營才翻不出花來,而且若是陛下肯用薛家子嗣,薛家必定會對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向弘宣腦中靈光一閃,要說虎父無犬子,薛尚的子嗣肯定不會太差。如果薛家人入了平城軍營,不管是分權,還是取代,都可以保證平城的軍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他思量再三,這方法可行。
忽然向弘宣好像又想到了什么,他猛地一起身,快步來到周洵身邊,小聲說道:“言恩,薛家畢竟是有亂國之名,朕要是啟用,還放在平城軍營,怕是前朝會像前幾日那樣,玩命地上奏此事吧。”
周洵淡定地笑了笑,輕聲說道:“陛下,文昭帝當年并沒有給薛尚定罪,何來罪臣之后這么一說?當然陛下也不能像安排其他勛貴入軍營樣,給薛家一個體面的軍銜,不過陛下可以照顧薛尚是開國功臣,給薛家子孫一個百夫長,以后徐徐圖之,再給薛家一個參將的軍銜,無聲無息中,平城軍營就會完全在陛下的掌控之下了,百官也就無話可說。”
向弘宣眉頭不展的臉上才稍稍流出些喜悅之色,他的一只手輕輕地拍打著周洵的肩膀,和顏悅色地說道:“言恩,那這事你就去安排吧,記住一定要做得悄無聲息。”
向弘錫看著周洵那嬉笑眉開媚上的嘴臉,他才覺得自己還是比較仁厚的,他剛剛的建議跟周洵的一比,簡直就是小兒科,平城軍營已經被向弘宣安插了武承安來制約江挽楓,現在周洵又弄出了個薛家,薛家被冷落多年,擔負著亂國的罪名,這時候向弘宣給薛家機會重新走進東俞的軍隊,薛家還不拼命地效忠向弘宣,以后平城軍營就要熱鬧異常了。
凌柱跪在祠堂中,看著凌霄的牌位,他思緒萬千。凌柱拿起一旁的黍稷,丟到了火盆中,火苗一下子躥得老高,紅艷的火苗伴著啪啪的聲響,在凌柱眼面跳躍著,陣陣黍稷焚燒后的煙幕也環繞在凌柱周身,忽然凌柱的眼眶有些濕潤,他默默地低下頭去。
凌霄因病去世了,沒有死在戰場上,這不知道是凌霄的幸事,還是不幸。在凌柱的印象里,凌霄不算個慈父,甚至是個偏心過了頭的父親,但凌柱從心底還是非常敬重凌霄的,畢竟凌霄官二代出身,最終還能在戰場上,靠著戰功蔭護子孫,這是一般世家子弟做不到的。
尤其是凌霄死在江家封王這個風口浪尖上,最后凌霄用死蔭護凌,江兩家的子孫。想到這,凌柱有些可憐起他這個老父親,也許凌霄不是他們的好父親,但他是個好侯爺。
凌華緩緩地走進祠堂,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禮部員外郎的衣冠后,跪在了凌柱的身旁,他也拿了一把黍稷,丟在火盆中,恭恭敬敬地給凌霄磕了一個頭。
“大哥,今日李尚書將我叫去,讓我草擬了一份江家封王的詔書,陛下已經恩封江挽楓為平南王。”
凌柱目不轉睛地看向凌簫的牌位,他嘆了一口氣。這場江家封王的角力戰,終于結束了。不知道比起江振南在南境的那場死亡之戰,到底哪個更加艱難無比些?
“終于塵埃落定了。”
“大哥,雖然江家封王了,但陛下開恩,讓平南王府建在邑城。”凌華小聲地說道。
凌柱剛剛抬起的手臂,不知不覺中,停頓在了半空中,凌華趕緊將身前的黍稷框遞到凌柱的手旁。凌柱有些猶豫地抓起一把黍稷,剛要放到火盆中,又問道:“還有什么?”
“還有就是,江家除了江挽楓去南熙舊都鎮守,其他江家親眷都要留在邑城的平南王府。”
凌柱眉頭緊蹙,不經意間手一松,黍稷就掉入了火盆,頓時煙幕繚繞在凌柱與凌華身旁,他們都莫不知聲,只有黍稷焚燒聲在空蕩的祠堂內啪啪作響。
好一會,凌華幽幽地開口說道:“大哥,我離開禮部的時候,遇見了兵部的葉尚書,葉尚書悄悄告訴我,戶部的周尚書今日讓他調廣平侯薛尚的孫子薛平川入了平城軍營,做個百夫長。”
“周洵?”
凌柱一驚,誰不知道周洵是向弘宣一手提拔上來的心腹,那就是說讓薛平川入平城軍營是向弘宣的意思。頓時凌柱覺得平南王這三個字是字字千斤重。即便如此,對江家,對凌家,對凌希,這三個字也無比重要,什么代價都是值得。
凌華看著凌柱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看樣子他沒有猜錯,這些事碰在一起,絕對不簡單。不管他與凌希,凌柱再有什么嫌隙,但要是江家倒了,下一個就會是凌家,他才坐上禮部員外郎的職位,以后凌家要是風光不改,至少他也會坐上六部尚書這樣要員的職位,遠大前程就在眼前,他不能,也不愿意凌,江兩家就這么衰敗了。
“大哥,要不要進宮告訴皇后娘娘。”凌華小聲說道。
“不,這事不要驚動娘娘。”
凌柱一下子回過神來,凌希剛剛流產,也許就是因為這些事情讓她優思過度而導致的。而且凌希也做不了什么,這也許就是向弘宣最大的讓步了,跟凌希說,也不過就是徒增悲傷罷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