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德云小說>大德云最新章節列表 >大德云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德云-心向暖陽何懼風雪(二十一)
更新時間:2025-08-18  作者: 湯娘子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都市 | 都市言情 | 湯娘子 | 大德云 | 湯娘子 | 大德云 
正文如下:
大德云心向暖陽何懼風雪(二十一)_wbshuku

心向暖陽何懼風雪(二十一)

心向暖陽何懼風雪(二十一)

下過了幾場大雪,轉眼就到了年下,府里府外都洋溢著年節的歡喜。

少爺這幾個月忙進忙出地總不見人影,每日里在書院里埋頭苦讀,先生交代的事務樣樣兒都處理得好好的;不問苦也不問累,悶聲做事。見了人也恭恭敬敬地行禮問好,言語有度,舉止有禮,抓不出半點錯處。

仔細想想他也一直是這樣,只不過從前只對外人這樣,現如今是對所有人都這樣。既恭敬謙和又疏離淡漠,走不進心里,也說不出不好。

楊九給二爺做了一身新衣裳,是荷綠色的袍子,袖口用銀絲勾著花樣,襯得二爺清雅氣韻,在雪日里顯得格外有生氣。

楊九自然也是有一身同樣的。

每回做衣裳,綢緞料子都得先給這位爺看看,相中了才做;但凡他相中的,必定得做兩身,非要和人姑娘穿一個色兒的才高興!楊九嘴上嫌棄著他事兒多,手里還是干干脆脆地上針上線做好了。

今兒一早,正吃早點的時候,宮里的大太監喜笑顏開地來宣旨。

楊氏女,秀毓名門,秉德溫恭,宜室宜家。承父母命與平西王云磊定有姻親;今得守月見明,與之凱旋而歸,賜封為一品平西王妃,擇吉日,喜結良緣。

云磊身體不適,早有特權免禮;楊九與師父師娘接旨,領了封賞的御賜之物,規規矩矩地跪拜謝恩。

管家也按著規矩,轉頭就送出了一荷包,恭恭敬敬地送宮侍出了府。

夫人自然是歡喜的不得了,拉著楊九的手說個不停:“終是等到你倆兒的好日子了!這把我盼得,頭發都白了!我這就修書和你爹娘說,讓他們年后選個日子進京,把親事給辦了!”

“師娘”楊九找著縫隙插句話,道:“二爺的傷還沒好利索呢,不急,等他好些了再辦。”

“他要是利索,我年前就給你辦咯!”夫人半訓半護地說道:“這會兒不是能走了嗎,等年后就更好些了!你可不能不著急,我還等著抱孫子呢!”

哪就孫子了…楊九紅了臉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二爺就坐在一邊的紅木椅上,笑話道:“姐姐,我的孩子也不能是孫子啊…得管你叫姑姑!”

“姑侄不是爺孫輩兒的啊!”夫人豎了眼,有些孩子的語氣與他爭論道:“小九還管我叫師娘呢!臭小子,誰一碗飯一口水地把你養大的!”

“好好好…”二爺樂得不行,也鬧騰不過姐姐,乖乖認輸著。

大先生就顯得穩重許多,既提他們高興也沒有過激的情緒。——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們本該就是一家人。

囑咐道:“小辮兒,好好養著。等過了年也該替自個兒上上心了。”

“好。”云磊乖巧地點點頭,在這個既是姐夫又是師父的人面前,他也一直是個孩子。像是口渴,他舔了舔嘴唇,隨意道:“也不知道陶陽會不會回來吃喜酒。”

大先生看了他一眼,道:“等定了日子,再說吧。”

云磊點點頭,沒再說話。

夫人仍舊拉著楊九說著年后的事,連喜袍的尺寸合適否都問得清清楚楚。一聽那兒爺倆說起陶陽,夫人轉過身對大先生道:“回頭等大林的親事定了,這些孩子們了就剩阿陶了…”

楊九一激靈,沒忍住插了嘴,道:“您給大林哥定親啦!”

“沒吶!”夫人笑了笑,覺著這孩子耳朵不好使,聽風就雨的。道:“不過也快,小珍我看著就很好!”

楊九看了看一旁喝茶的云磊,低下頭也沒敢再多問。

夫人繼續對大先生嘮叨著:“阿陶也不小了,不能把他給忘了。這師兄弟們個個兒都有著落了,他的親事也該看著尋了!”

大先生神色淡漠,點頭:“你看著辦吧。”

“什么都我看著辦…”夫人氣惱著,最煩這種八竿子打不出一個主意的人!平常寫文章那股勁兒呢?

兩位長輩斷斷續續的交談仍繞在耳,二爺和楊九的對視,都從對方的眼里看見了無奈與惋惜。人的一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相較之下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不一定是對的但一定是必然的。他們再怎么說,畢竟是外人,是旁觀者,許多事幫不上忙也說不上話,眼睜睜地看著那孩子…也只能嘆一聲無奈。

少爺這幾個月都是極少出現在府里,總是忙得不見人。常常累壞了自個兒就在書院睡了,大先生并不知道他是真勤奮還是憋屈著不愿意回家;但云磊知道,他只是找個借口,能住在書院里,住在那個四周種滿翠竹的院子。

可再怎么躲,不也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嗎。

年前的半個月,少爺終于是被夫人給堵在了院子了。訓斥自然少不了,前后幾句話就說明了要緊事。——定親。

他年齡不小了,人家姑娘也成年了,這會兒不定趕明兒可就讓人家捷足先登了去!

他認識的姑娘不多,如果非要娶一個,李家小姐李小珍是最好最合適的選擇。她長得眉清目秀,為人善良大度是難得的好姑娘,倆人也認識多年,算是半個青梅竹馬,以后成親也能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但他就是不喜歡啊。

從前或許覺著,這么好的姑娘,自個兒也認識,兩家都知根知底的,成親也就是一場宴席的事。

可自從他想明白了那不該想的事兒,就不愿意走這該走的路了。

舉案齊眉,攜手白頭。

這得是和喜歡的人一塊做的事兒啊,他已經明白了。

夫人并沒有接受他冷淡的拒絕,反而訓斥他忙傻了腦袋;懷疑他這些日子在外頭忙著,八成是變了心,看上別家姑娘了。這樣缺心眼兒的事,夫人看不下去,就把他鎖院子里,閉門思過了。

到底是自己母親,那里真舍得罰;只是他也不愿意出去,索性就呆著。就算出去了,又能去哪呢…這院子外邊,早就沒有他心心念念想見的人了。

夜色濃重起來,屋外傳來輕薄的步聲,一聲一聲均勻有序。能做出這樣平穩又輕飄的步,只能是咱們云二爺了。

門咯吱一聲被推開,果然。

少爺側靠在窗欞上,雙手橫在胸前,神色淡漠地扯出一抹笑,問:“來喝茶,還是喝酒?”

來當說客,還是來消愁。

二爺在桌邊站定,平穩著呼吸;夜色濃重,他不在燈火前,顯得整個人模糊許多,看不清神色。

“好幾個月了吧。”

二爺沒頭沒尾的一句,反倒讓少爺原本冷淡的神色有了些溫柔。

“三個月近百天。”

二爺終于抬了頭看他,又仿佛一直沒看清過他;這個眾人眼里的小大人,不知何時放下了稚嫩變成了一個真大人了。

下雪了,少爺關上窗,拍了拍袖口粘上的碎雪。走向桌椅邊,抬手給二爺倒了杯茶,看著杯子上的熱水怔了怔,隨即遞給了他。

二爺接過杯子,將里頭的茶水一飲而盡。

“側門備了馬。”二爺抬手,從袖口里拿出一塊銅制令牌,擱在桌上碰撞出聲兒在夜里格外清晰。

少爺抬頭看他,雖然有些恍惚,但心底卻是升起了些期盼。

“出城令牌。”如今已經深夜,沒有令牌閑雜人等不得進出。二爺看著茶幾邊上的陰影,道:“我派了人在城外十里亭等你。他生病了,已經半個多月沒有下床了…”

一句話沒說完,少爺騰地一聲就站了起來,眼里又有了情緒,伸手死死抓住了令牌,看著老舅。

“去吧。”二爺沖他笑了笑,沒有過多解釋。

少爺握著他肩膀,眼眶紅了又紅,最后只說了一聲:“爺們兒。”尾音剛落下,二爺身邊就掃了一陣風過去,再就沒見人影了。

人世間浮浮沉沉,是是非非,哪有絕對的對錯;紂王殘暴,但他不負妲己,終有一幸;人們選擇時,也不過是選擇了自己覺得重要的,又何必思慮過多徒增煩惱,把握此心足矣。

一個盛京城里行尸走肉,一個異國他鄉病痛纏身;何不倆人歡歡喜喜的,勝過萬千。

云磊沒有別的想法,只想自個兒的兄弟們都好好的,像年幼時一般;剩下的,他可以承擔。

少爺又不是頭一天住家里,躲過幾個仆人小廝根本不在話下。但出城,卻遠遠不夠分量,倒不是令牌不管用,是他的身份太惹眼。

在城門口時,他遇見了一個人。

如師如父的于先生。

城門口附近的一家酒肆是于先生的老場所,每月必有幾日要與三五好友約著喝上幾杯,有時喝的晚了,就上大先生府上隨意找間空房睡下。

守城的將領正好是于先生的親侄,見少爺一副神色慌亂著急的模樣,急急地就去請了于先生。——若是出了城,生了事端可怎么好。

于先生正喝酒的臉色一僵,隨即明白過來,抬腳就往外趕,也不管這外頭冰天雪地凍得人發慌。

將士拿了披風趕緊追上,給先生披上,這才抬眼一看那少爺,不也是單單薄薄的一件棉褂子嗎。

少爺見了師父,閉了閉眼,睜開時沒有半點慌亂,反而橫生出了幾分堅定。

師父從小看著他長大,親厚有加,與師父說的話甚至比父母還要多;他不確定師父是否會阻攔,但他知道,無論如何,師父會理解。

“跟我回去。”于先生看了他許久,終于還是開了口,要拉他回府。

“師父…”少爺就站在雪里,眼眶紅紅的,啞著嗓一字一句道:“我怕冷。”

聽了這一聲師父,于先生的心一下就軟了。都是打小看著長大的孩子,那里有不心疼的,可他真心疼了又怎么對得起自個兒幾十年的摯友呢。

于先生閉了眼,一揮袖側過身去,罵了聲:“就當我今兒晚上沒見過你!”

守城的將士明白了意思,命令幾人開了城門。

少爺上馬前,咧著嘴蒼白地笑了。上前幾步走,抬手一擺褂,結結實實地跪下磕了個頭。

“謝師父成全。”

身后馬蹄聲漸遠,于先生終于轉過身看著那漸漸消沒在夜色里的背影。思緒飄忽——那年大林十歲,陶陽九歲;倆孩子在小書房里抄字,屋里的碳火微弱地像是一小根柴火。當時的德云書院沒有如今的光景,各項開支都是緊緊巴巴的;他讓倆孩子各自回房去,大林拽著陶陽不讓他走,氣鼓鼓的,仿佛再說一句就哭給你看。

“師父我冷,我得和阿陶在一塊!得和阿陶在一塊”

當時的他只有十歲,也是鼓著腮幫子和師父撒嬌。:wbshuku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